书城成功励志你为什么还没有成功
2832500000025

第25章 吸引力法则⑽积极进取的心态 (2)

著有《睡着成功》这本书的美国牧师马非先生,也曾说过:“一切的灾祸中,一定藏匿着幸运的胚芽。”下面就是他写的一段文字:

“坐在幸福的椅垫上,人会睡着;在被奴隶、被鞭打而受苦的时候,人才会得到学习一些事物、道理的机会。”

换句话说,先得到幸福的时候,后面就紧跟着不幸。中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也曾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至理名言。

简单地说,已经得到第一名的人,不会有比第一名更荣耀的事了,在他而言,顶多只能继续保持第一名而已,而且随时都有可能会降到第二名或第三名。相反地,得到最后一名的人,对他来说,最坏的结果也只是后一名而已,但却有进步为倒数第二、第三名的可能,困境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刺激,而且可以激励他们的成长与进步。

所以,一开始,我们就引用以上的话——“穷苦的人,是幸福的。”在这段文字之后,圣经上也写着:“那些富裕的人们将有灾难,因为他们已经享受不了安慰的缘故。”

在这里,所指的贫穷或富裕当然不专指经济上的因素,也可以说是失败和成功、堕落和成长,也就是一般人常说的“顺境与逆境”。这些话,都是我们应该好好仔细体会的话。的确,如果一粒麦子不落地死亡,怎能再结出许多麦子呢?经历了越激烈的痛苦,在精神、人格上,也会越早成熟、越早进步的。

因此,一旦当我们面临困境时,不要畏惧退缩,心中只要牢牢记住一件事:不要拘泥于堕落,不要被逆境所吞噬。纵使你所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激烈痛苦,也不要因此而被淹没,要知道如果沉溺在自怜自哀之中,将会更快因为这一次的堕落而失去一切,永不得翻身。我们应该庆幸逆境来时正是我们考验自己的最佳良机;坚强地度过危险之后,一条坦荡的康庄大道将展现在你的面前。牛顿说过:“能够成功的人,只不过比别人多支持了五分钟。”你我均应牢记住这句话。

把苦难变成机会才能有突破

有一个健康而优秀的学生,并且受到过表扬。他也因为这次的表扬,变得非常自满,因此在青年时代过着很放荡的生命,结果弄坏了胃,到了三十九岁时,不得不接受手术医疗。另一个人因为年轻时常常生病,因此就更加注意自己的身体,结果活到九十二岁高龄才去世,这可以说是一病消灾的好例子吧!当然不只限于疾病,例如因为失业,反而得到比以前更好职位的例子也有很多。如果他不是因为失业,可能就会一辈子守着小小的工作,而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吧!失业虽然令人感到很痛苦,但从漫长的人生看来,反而是好的试练。当然并不只限于失业,年轻时因为好几次的失败,不能提早成功,反而变得意志坚强和具备圆满人格,因而大大成功的人也有很多。

人生中有很多障碍或苦难,同时所有的苦难都藏匿着为了成长和发展的种子。但能够发现这种子,并好好培养出来的人,往往只有少数的一部分而已。这些人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第一就是决心要克服那种苦难的人。没有这种决心的话,不管再怎么说“苦难才是机会”,也会变成只以苦难而结束。

第二就是能够认为苦难才是机会的人,没有这种想法,苦难会带来更多的苦难。

美国的爱德华州常常会发生飓风,在本州的中央大学担任校长的前任校长拉而帕司先生,面临一整所大学遭到大风沙侵袭、几乎快要坍塌的苦难时,反而利用这个机会来当做改善校园的机会,那么他到底是怎样改善呢?

1930年又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含腐蚀性的干燥风沙吹遍了整个平原。农场的玉米和麦子都完全死光了,大学校园也受到很大的侵害。这所大学的财务资源本来是依赖附近的农民,但是像这样的收入当然已经不胜负荷了,胆小一点的职员们都陷入恐怖的状态中。

但是,拉而帕司博士(校长)知道:“所有的危机中,都藏匿着解决的关键。”也就是说他感觉到这次的灾难,才是可以告诉在东部成功的实业家或富豪们有关自己的苦境的最佳机会。

因此,拉而帕司博士如下报告着:

“我们过去经常受到农民们的支持,过去除了他们之外,我们也一直没有向任何人要求帮忙。当把自己的儿子或女儿送到平静的爱德华州的城市来接受教育时,农民们也感到很高兴。他们虽然本身没有任何责任,可是他们却一直帮助着我们。你们能不能帮助我们呢?” 这个要求很快地得到相应,东部的有钱人都很慷慨地提出援助,后来他们的援助和关心,甚至连续了好几十年,直到现在,全美国的人也都知道爱德华州的风沙事件。

碰到危机时,一部分的人会陷入恐怖状态,另一部分的人反而会利用好的方面,来为自己制造成功。这种差别才是是否可以改善人生的决定性差别。

我们应记住不管怎样不利的条件,只要我们能正确地处理的话,可能把它转变为有利的条件。

处于物质或肉体的欢喜状态时,人们大都不会自我反省,也没有向上的心,也就是说进入忘我的状态了。相反地,有苦恼或挫折感的人间世界里,经常会有反省和向上的心涌出来,因此反而有抓到真正的幸福和欢乐的机会。

那么,把痛苦变成机会,或者是变成恐慌状况,这种差别到底是从那里出来的呢?那是由那人的决心和态度如何来决定的。

也就是说,人对人生所抱态度有时会有有利的作用,有时会有不利的作用的。有一句话说:“跌下来时,也不要空手爬起来。”那种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任何时候都不要完全否定自己

有的学生向老师反映下面的问题:“现代的工商业社会,是标准的学历社会,一个人往往会因为自己所读的是不怎样的大学,而整个将来也就被决定下来了。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已深植在一般人的脑海之中。这实在是件无可奈何的事,常令人感到忿忿不平,老师的看法是如何呢?”

“如果你真的是这样相信的话,你很可能就会变成那样,因为在这个社会上,无论什么事,都会按照自己的意志而改变的。你如果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毕业生,你就注定要一辈子过着三流的人生。相反地,如果你心中认为,我虽然只是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学生,可是我才不甘愿成为一个三流的人,更不愿意一辈子过着三流的人生。果真能这么想,你就可以过着一流的人生了。”

这位学生歪斜着脑袋,显然是不太了解教师话中的意思,教师仿佛看到他的脸上写着“真的是这样简单吗?老师的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吧。”

“社会并不是如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不见得说一流大学的第一名毕业生,就一定有光明璀璨的前途在等待着他。在人生的旅途上,也绝不会有特快车可将你尽早送达目的地;同样地,也不会有特慢车的存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常有著名的明牌大学毕业的人,一辈子庸庸碌碌,过着平淡的人生;也有小学毕业的人,虽然只是个小工厂的老板,却也能做一个成功的经营者,每天过着很充实而有活力的人生。这些例子,不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吗?”

可是,这位学生还不是非常地心服口服,他说:

“我常常听到人家都这么劝我、勉励我。可是,我觉得这些都是十分例外的例子。您说话的口气,不是也暗示着,大部分工厂的经营者,还是一流大学毕业的,不是吗?”

“对,你说的没错,问题也就在这里。的确,在我们的社会上,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的确都很活跃,也很吃香,原因在哪里?差别又在哪里呢?在参加大学考试时,往往只是以一分之差的成绩,便被分配到二流学校的人很多,然而这并不能证明他们之间,能力的差别就会很大。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曾经说过:普通大学毕业的人,是很好管理的人。言下之意,仿佛对颇负盛名的大学的毕业生,大有敬鬼神而远之之意。老实说,关键就在于此。

“一流大学的毕业生是很早就在无意中研究过思考的方法;他们都拥有‘天真的想法’,也就是认为‘自己是一流大学毕业的,所以将来一定会有光辉的前途’。正因为有这种意识的存在,反而可以使自己成为真正活跃、有能力的人。”

学生又问:“思考方法?”

“对,就等于是有效地祈祷必定会成功。也就是说即使是没有学历的人,只要学会了这种思考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一流大学毕业的人,会在社会上如此活跃,就可以证明他们的这种思想是正确的。”

不要陷入自己“运气不好”的困惑中

“处于不幸之时要保持觉醒。”梭罗曾这样说过。

病人也同样,在挫折、失败最为惨重的时期的人也同样,他们很容易产生出自己运气不好的错觉。在这个时候,请务必睁开双眼,更加敞开心怀,观察他人的境遇,人未必都是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一定会有去闯失败、逆境的险关,付出加倍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