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日前宣布,要将孝道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红线”,不孝者不得提拔重用!据悉,曲阜在着力打造“彬彬有礼道德城市”之际,对全体官员的硬性要求,还具体到诸如“每周帮父母做一次家务,每月带父母理一次发,给父母洗一次脚”等等。把这些难以操作的具体细节作为硬性指标来落实,涂鸦觉得,虽看似荒诞,却也不无可取之处。
其一,硬性指标的制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孝者众!何以成“众”?央视在重阳节前的“记者大行动”,为我们对这一普遍现象的存在提供了很好的印证。老人们的一些话语,让人听了落泪。但我们应该把这一普遍现象的存在归罪于谁?众说纷纭。有人说了,市场经济的作用让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到一个点上了,除了利益人们再看别的都是一片模糊,所以当父母失去“经济基础”以后,他们的形象便淡出了孩子们的视线。还有人说,现在都是一个孩子,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成为父母的掌中宝,都是一个“惯”字惹的祸。也有人归罪到应试教育,不知道怪罪于什么的时候,干脆就说,是天生的。要涂鸦说,还应该从“大环境”抓起,从大人们抓起。当然,首先就是官员。对官员们再高的要求,百姓都认为不为过。为什么?因为你是表率。所以曲阜的要求也不为过,提得好。
其二,古语云:“百善孝为先。”我们时常把民生工程称之为好事、善事,这是政府之责,需要官员们落实。不敢相信,这样的好事善事如果让一个“不孝者”去落实,会不会走样。其实我们很多事情,到了基层就走样甚至大相径庭,于此也不无关联。因为好事善事需要用“心”去做,这个“心”已经视孝为敌,你让他怎么做好,怎么可能尽善尽美。虽然曲阜的硬性指标看起来难以操作,但毕竟是一种提示,是官员们眼前的信号灯。不过,也难保有些人在违心地做这些事。因为违心的行为,父母总会觉得消受不起。与其这样,不如拉倒。当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个群众也包括违心者的父母,这样的行为总会被人发现,被人发现就会被组织知道甚至调查,结果便可想而知。
其三,最大的可取之处,就是为后来者提供了样板。不要以为这是你自己家里面的事,现在已经是事关你前途的事了,是大事了。而且这样的大事,不会有人不重视。所以,此举很有可能会发挥带动作用,会形成一股风气。若果真如此,曲阜的贡献可就大了。我们都讲,凡事要从小抓起,后来者其实就是相对的“小”。从他们抓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当我们的官员们都能够落实曲阜的要求,而且更进一步的话,社会风气的好转便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