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天还在主持市委常委会议,听取有关反腐倡廉的工作汇报,第二天便被******宣布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这就是山西省委常委、太原********陈川平看似奇异却十分合理的人生转折。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恰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样,陈川平的违纪违法,或者说严重的“掉队”,也绝不是一朝一夕了。这不用我们拿出什么太多的事实依据,只要有一个正确的思维定势,便可以做出符合常理的判断来。
大多的人都知道,“掉队”是我们针对一些人因为放松了思想觉悟、疏远甚至脱离了党组织,从而不能够与时俱进,甚至背离了党的原则,走向与党和人民利益背道而驰道路的一种叫法。如何做到不掉队,跟上趟,应该是干部们深刻思考的一个问题。前一段时间在网络上疯传的一个段子,对于陈川平事件而言,其实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段子曰:许多贪官在暴露之后,或者在被告席上的陈述中,皆口口声声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也是那种苦大仇深的出身,只是后来放松了贪图了,然后才如何如何,以至于今天成为人民的罪人。这一点恐怕毋庸置疑,根不红苗不正,未成年便接受“少年管教”,继而三番五次进出于劳改场所,任凭其再怎么折腾,恐怕也不可能跻身于领导干部行列。
当然,根红苗正并不能够决定未来走向,根本还是要树立和牢牢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即便你是“农民的儿子”乃至“农民的孙子”,一旦掌握了权力,甚至是绝对的权力,“成为人民的罪人”的最终结果,也就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昨天还堂而皇之地坐在主席台上,高举着反腐的大旗,今天便如此突兀地成为被调查的对象,成为严重违纪违法者,如此严酷的事实只能说明一点:他不是今天才掉队!这样的结果在让我们对中央反腐决心称道的同时,也深刻地提示我们,建立长效的反腐机制是多么必要。
这又让涂鸦想起最近一个巨贪的故事来。贪污受贿近4亿元的52岁“裸官”张新华在受审时,对自己的巨贪行为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并不严重。如果说张新华智力有问题,是脑子进了水,显然是不科学的。他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认识,也应该是自己长期“掉队”的原因,也与我们对权力的放纵不无关系。其实贪官也非一朝一夕炼成,而是长期以来权力失范、缺乏监督造成的。
记得民间流传一句话,说“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显然,仅靠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是难以有效遏制贪腐现象的。我们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才能让官员有敬畏之心,从而有效遏制贪腐现象。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发现、及时矫正“掉队”的官员。不是有些贪官也说了嘛,如果组织上能够及时对其“掉队”行为采取纠正措施,自己也不会陷得如此深。其实这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是我们确实需要建立这样的防范机制,二是官员自身也确实需要加强修养,严于律己。两个方面齐头并进了,队伍的纯洁性才会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