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找不到北
28349600000038

第38章 小妖撞上了老腰

电影《回到20岁》给我最大的启示是,电影艺术的魅力和感召力也可以如此,也难怪《武媚娘传奇》会遭到“删胸”之举。我还有一个更深的感受是,苍白的说教在艺术手法的不屑面前,其命运注定是一败涂地、溃不成军。

没有人不渴望青春,也就是说没有人不梦想20岁的时光。然而,即便青春不在,岁月也依旧如昨。你不可能抓住青春的线头,缠在自己的老腰上,使其成为保持你小蛮腰的营养品。生命虽然是一个轮回,但永远不可能成为你的复原。所以,回到20岁即便美如桃花,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的黄粱美梦而已。不过,它正告年轻人一个最朴素的道理:所有人都曾青春一把过的。也由此产生了最直接最有效果的“启发式教育”功能:你可以珍惜和留恋自己的20岁,但你不可以因此而蔑视和不屑于终究会到来的60岁70岁。

据说国外有一项研究,认为一个人步入60岁之后依然可以青春萌发。涂鸦以为,这显然是为了证明那个被中老年人视为圭臬或救命稻草的歪理邪说,即:年龄不是问题。怎么可能不是问题?年龄总是与生理机能挂钩的吧?特例除外,大多数人都逃脱不掉或归依于自然规律的法则。你是老妖我承认,但你的老腰还需自己保重。拿20岁的青春心态激荡与鼓励自己,无论如何也是值得点赞的,所以在“老妖”与“老腰”之间,更应该趋向于选择前者,恐怕这是人性使然。

我们一贯习惯于强调文艺作品的功效性,这属于功利主义。功效性的深功夫,应该体现在潜移默化中。于无声处感化人的东西,才是好东西。在当下这个燥热的时代里,青春更是燥热的几近****,如何安抚甚或引导燥热的青春更趋理性,应该是一个沉甸甸的大课题。而通过文艺作品的“切入式”途径,也应该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有句话,青春是用来浪费的。其实这是一句励志的话。没有资本你浪费个屁,这个资本就是青春,是人生中最大的资本。在这里,浪费最大的潜台词是,可以从头再来,可以东山再起。也正是基于这一点,青春才更能带来创造创新。青春岁月,青春心理,那是让生命焕发勃勃生机的原动力。小妖撞上了老腰,青春遇见了暮年,相会何必曾相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样需要这样的“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