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中的叙述
叙事文学的叙述是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一般要求详略得当、具体。在古诗中,除叙事诗之外,抒情诗也会用到叙述,但比较简洁、梗概、笼统,只是显出事件的一鳞半爪。因为诗人在诗中要表现的不是整个事件,而是要通过叙述来抒发感喟和怀抱。叙述的内容有以下几种。
1.叙述事情的。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在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场大胜仗,收复了洛阳、郑州、汴州等地。763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自尽。这时为避乱“漂泊西南天地间”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欣然写下了这首诗。诗的首联是叙述,表现出诗人听到安史之乱已平,顿时高兴得泪流满面。整个平叛的事件只用“收蓟北”三个字来表现,其他都省略不提,因为事件过程不是诗人要表现的内容。诗人要表达的是听到这一喜讯后的满怀喜悦和兴奋。
再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写诗人受邀请到朋友的田家去欢聚饮酒。首联和颈联叙事,事情和过程写得都极其简单,仅仅点到,文字上毫无渲染。你邀我至,简单随便,不用客套和排场;屋里饮酒畅谈,轩窗一开,外景映入户内,给人一种十分宽敞舒展的感觉。
2.叙行踪的。如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写的是天宝十四年(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挑花潭,当地人汪伦热情地款待他,临走的时候又前来为他送行。诗的前半是叙事:诗人先写自己要离去,接着写送行人。这里的叙述并不像叙事文学作品那样,一下子把事情交代清楚,在第一句直接叙述事件之后,接着用曲笔只写听见歌声,是谁唱的,却留在最后抒情时点明。
3.叙经历的。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诗人在诗的开头给我们叙说了他人生的一段经历:春天来了,天天都要典当春衣,为了每天在江边能尽醉而归。再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短短十个字,把几十年的时光在叙述中一下子交代过去,非常清楚。
古诗中的叙述,大多明白如话,是不难理解的。这些叙述有的在诗篇的开头,有的在中间。诗人叙述的用意,多是为了抒情。有的是为抒情作铺垫,有的是寓情于事,都全然不是让你知道一件事或给你讲个故事。
(二)古诗中的议论
诗是要用形象说话的,贵曲忌直。议论则是发表看法,说出意见,是作诗最忌讳的。但并不是说古诗就不需要议论,就没有议论。恰恰相反,好多诗中还常常用到议论。只是不像议论文中的议论,要条分缕析,严谨而有逻辑。诗的议论非常简单明了,有时让人觉得武断,有的甚至没有前因,只有后果。这种议论往往是诗人对事物的看法、对人物的评价、对史事的感悟、对人世的评点。其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形象来议论、精辟、高度概括,多为一己之见,不求公允公平。
1.对人物的评价。诗人常常对历史上的一些人物进行评说,也有评说当世人物的。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此诗是议论项羽的。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大小七十多战,常胜不败,只在最后垓下一战时,兵败被围,因无颜回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自刎。此诗就是议论这件事:胜负乃兵家常事,能屈能伸、忍辱负重是男儿的本色。江东那地方人才济济俊杰很多,要是回到江东重整旗鼓、以图东山再起,再和刘邦争天下,谁胜谁负将是不可预料的。诗里有对项羽自刎的惋惜,也有对他只能伸不能曲的批评。
再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这是一首怀念李白的五律。首联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出类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诗人对李白的称赞用景用情难以言及,唯有议论可以担当。这是评价当世人物的例子。
2.对史事的感悟。好多历史事件其成因败果,扑朔迷离,虽然史家有一定的成说,但是在诗人看来,那是“未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人自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但这种看法不一定“合史”、“信实”。如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诗人经过赤壁时所写。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孙刘联军击败曹操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诗的后两句是议论:假如这次东风不给周郎提供方便,胜负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可是诗人议论时并没有直接将曹、吴双方政治、军事的情势拿来对比,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着名的美女的命运前景。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小乔就必然要被曹操抢去,关在铜雀台里,以供曹操享受。这首诗的议论,曾遭到好多非议,认为是不合史实的,但议论的形象性,则是不可磨灭的。这正显示出杜牧诗作艺术处理上的匠心独运。如果把最后一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就没有诗味了。此诗正是通过这形象的议论,以小见大,才得以成为不朽之作。
再如罗隐的《帝幸蜀国》:
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知,这回休更怨杨妃。
唐僖宗时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到四川。历经四五年才得以返回京城。诗人就记下了这件事。“阿蛮”即“阿瞒”,是唐玄宗的小名。玄宗曾为避安史之乱入蜀,途中在马嵬坡缢杀杨贵妃以堵塞天下人口。这次唐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就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唐玄宗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
3.对事物的看法。世事纷纭复杂,让人难以捉摸。诗人常常用精炼的语句,概括出对事物的看法,抓住事物的本质,或叹惋、或谴责、或鞭挞、或呼吁、或侃谈。如李绅的《悯农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两首诗用朴质的语言,道出深刻的道理。第一首前三句层层递进,但末句突然一折,“农夫犹饿死”五个字的议论,惊心动魄,大出人意料。特别是一个“犹”字,含义极多,很能发人深省。这正是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人民的结果。这控诉简短有力。第二首说:农民的辛苦,有的人根本不了解。他们不知道每一颗粮食都是农民在烈日当中,用汗水浇出来的。言外,对这种人表示遗憾,对农民则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再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的最后两句即景生意,把诗篇推引到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概括出了一种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议论遂成千古名言。
诗的议论毫不生硬、枯燥、抽象,它往往和景、物、事、情融合在一起,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诗人在说理,而理在其中矣。
(2010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案】
(1)此诗首联运用叙述交代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啊。可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饱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的心境。
(2)颔联运用了借代,以“烟尘”、“鼓角”来借代战争。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首联高度赞扬诸葛亮,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瞻望诸葛形象,令人肃然起敬。颔联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颈联又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尾联长叹,尽管有诸葛亮这样的杰出人物,下决心恢复汉朝大业,但竟未成功,而诸葛亮反因军务繁忙,积劳成疾死于征途。此诗除了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
我们前边说过,鉴赏古诗,首先要读懂诗的字面意思,但是,还要说明一点,读诗千万不可拘泥于字词。古诗是十分重视高度的典型性、概括性、形象性的。这是诗歌的艺术特点。如果拘泥于诗的字词的表面意思,就会钻入死胡同,贻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