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诗鉴赏金典
28352800000006

第6章 理解章法

任何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如宋词、元曲,都有一定的章法结构、模式。诗歌也是这样,尤其是近体诗章法更为完备。诗人写近体诗大多都遵循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这就是近体诗的基本章法。

那么“起承转合”具体来说是什么意思呢?

(一)起

起,即开始,起句,用于律诗的首联和绝句的第一句,又称破题。

古人认为起法有多种,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对景兴起就是以写景起,比起就是以比兴起,就题起就是开头直接点题。对起的要求是: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一首历来为人所称道的以草咏情的诗。诗的题面有“古原草”,所以诗的起句就直接写“离离原上草”以破之。再如杜甫的《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诗人久经离乱流落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草堂落成,全家人得以安居,客人来访,肯定欢喜无比。诗的首联以写景起,先描写出居处的景色。这里清丽疏淡,主人整日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诗人与世相隔的心境,为后边客人到来主人欢喜高兴作了铺垫。

(二)承

承,即承接首联和首句加以申述。用于律诗的颔联和绝句的第二句。古人认为承的方法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或用事引证等多种。

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的首联用设问句点出诸葛武侯祠的地点后,颔联紧接着便描写那里的景色。但见那里碧草青青,绿意满阶,莺燕呢喃鸣啭不绝,可是却荒无人迹,一片孤寂凄凉。这一联就是用写景承接。

再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的首联介绍出群山万壑如波涛一样,奔腾而下直到荆门,那遥远的地方就是美丽的王昭君生长的村庄。颔联承接着就写她可怜兮兮地离开汉宫,去到那渺远的荒漠,最终只留下青冢一堆,永远孤独地望着西南黄昏。这是书事承接,用的是昭君出塞的典故。古人作诗对承的要求是:如骊龙之珠,抢而不脱。不脱是关键。

(三)转

转,即转折,也称为转换、转变,接着颔联使诗的内容有所变化。它用于律诗的颈联和绝句的第三句。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引证等是转的几种主要方法。转的要求是要有变化,要与前联的意思相应或相避。要如疾雷过山,使闻者愕然。如杜甫《蜀相》的颈联,颔联写过诸葛武侯祠的景色后,笔锋一转便写出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再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的第二句写少妇打扮得漂漂亮亮,满心欢喜,登楼眺望。而第三句一转,写她忽然看到路边杨柳青青,想到美好的春天到了,可是远去的丈夫还没有归来,眼下只有她独自一人,春色再好又有谁能够同她一块欣赏呢?为后边写“怨”提供契机。

(四)合

合,即结句,也叫结尾、收束,用在律诗的尾联和绝句的第四句。其方法也有多种,或就题结束,或荡开一步,或邀前联之意,或用事。古人要求结句要“如截奔马,辞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辞尽意不尽”。

如王昌龄的《闺怨》最后一句就是就题结束,点出“怨”之所在。

再如顾况的《江村乱后》;

江村日暮寻遗老,江水东流横浩浩。

竹里闲窗不见人,门前旧路生春草。

这首诗的第四句就荡开一步,突出来写江村乱离后的情景:从前人们常走的路径,现在却长满了野草。这不禁让人凄然、惆怅、怨恨,使这首诗显得“言有尽而意无穷”。

古人写近体诗,章法上没有脱此臬圭的。

下面再结合整首诗具体来讲讲,如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起)

黄昏独坐海风秋。(承)

更吹羌笛关山月,(转)

无那金闺万里愁。(合)

诗的第一句说出地点,是起句;第二句说出什么时间,干什么,是明显的承接;第三句明显的没有顺着第二句的意思写,转换了内容;第四句出人意料,写出家人的思念,是全诗的结束。前两句写士兵黄昏独坐海边守着烽火台,难免有思乡之绪,后两句写在听到羌笛声后,乡愁更无法消除。这就是绝句中起承转合的格式。

但是也有的诗会打破绝句到第三句便转的格式,到第四句该合时才转。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起)

战士还家尽锦衣。(承)

宫女如花满春殿,(承)

只今惟有鹧鸪飞。(转、合)

诗的前三句都是写越国昔日的强大繁盛的,直到第四句才一转作结,与上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盛衰无常的感慨。

再看律诗,如杜牧的《登九峰楼寄张祜》: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首联起)

碧山终日思不尽,芳草何年恨即休。(颔联承)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颈联转)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尾联合)

杜牧和张祜曾是以诗文相知的朋友。张曾受到白居易不公平的对待,诗人就写下这首诗,把自己对朋友的同情慰勉、敬重,以及对白居易的不满,非常巧妙而有力地表现了出来。

首联以对景生情起,写在九华楼上听到孤寂的号角声,众多的感慨不由得一起涌上心头,难以控制。这是先果后因的倒装句式,以此造成突兀、警耸的艺术效果。诗人用这种逆挽之笔,倾泻了满腔感喟。这起句极显突兀,有滔天之势。颔联承上而来,抒发别情。对面的青山,曾是和友人相携同游的地方;夹道的芳草,却伴随友人远去天涯。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离思是无情的,诗人把它寄寓在路远山长的景物中,便显得具体、丰满、意味深长了。这情思都源于首联的“百感衷来”,不离不脱。颈联思绪、笔法俱转,由心中的怀想,转为安慰对方。目不见睫,比喻人之无识,这是对白居易的微词。“道非身外”,称颂张祜诗艺之高,有道在身,又何必向别处追求呢?这是故作理趣的话,用此来慰藉自伤沦落的诗友。自此,诗的境界为之一换,格调也迥然不同。由此看出作者笔姿的灵活多变,亦有出人意料之功效。尾联为全诗作结,却就此更作发挥:谁能比得上你呢,有千首诗就足足轻视那些个万户侯了。对张祜的推崇之高,无以复加。在杜牧看来,张祜把诗歌看得比高官厚禄更重,有谁能比得上他的清高豁达呢?

整首诗起则以绵渺的情思,不平的感愤;承则有丰满的具象,深长的意味;转则有理趣的阐发,抚背的慰安;合则是名士的洒脱,备至的推崇。

喜怒言笑,穷极变化。

又如杜甫的《蜀相》,首联写丞相祠堂的地址,为起;颔联写祠堂景色,为承;接写丞相的所为,为转;后写对丞相的思念和敬仰,为合。如果划分层次,明显的可分为两层。前两联为一层,后两联为一层。

结构上的转,为增加诗的内涵拓出了广阔的天地,因而使诗意厚贮,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所以,诗家往往看重转,那么我们鉴赏时也须注意。

至于诗的合,古人也从不草率而为,往往也能出人意表。杜甫的《登岳阳楼》是千古流传的名篇,此诗以意境的开阔宏丽为人称道。清初黄生对这一首诗有一段评论,大意说: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起、承),写得那么宽阔广大,五、六两句叙述自己的身世(转),又是写得那么凄凉落寞,诗的意境由广阔到狭窄,忽然来了一个极大的转变;这样,七、八两句(合)就很难安排了。哪想到诗人忽然把笔力一转,写出“戎马关山北”五个字,这样的胸襟,和上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写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就能够很好地上下衬托起来,斤两相称。这样有创造力的天才,当然使后人难以承继,自此之后谁也不敢再写有关岳阳楼的诗了。这种合法,需要诗人有大襟怀、大胸臆、大抱负。

由诗的起承转合可以看到,诗是以联作为结构方式的,也可以说是以联作为表意单位的。那么我们理解古诗时,就应该注意每联的内容,一联一联地理解诗意,不能割离开联,一句一句地理解,尤其是近体诗。

(2006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着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解析】这道题要求对诗歌的层次进行分析,并归纳各自的内容。

作品的层次体现了诗人的思路和诗歌的内容。

【答案】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个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个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来的感想。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从结构上可以划分为几层?每层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可以划分为两层。第一层写所见所闻,第二层写所感所伤。

古诗属于古汉语文学的范畴。所以,我们在读古诗时,感到有些诗句不好理解,这是因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句式有明显的不同,也就是句法不一样。除了晦涩的、用典的句子不好理解外,更多的是特殊手段构成的句子。和古汉语一样,古诗的句法也有特殊的地方,掌握了它,就能使我们顺畅地理解古诗字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