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28368800000003

第3章 名词的变化

表示人和事物名称以及时间、方位的词是名词。所谓事物,包括具体的、有形可见的东西,也包括抽象的、无形可见的东西。因此,名词可以分为普通名词、抽象名词、专用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等。

古今汉语名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一致的,主要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但古汉语中名词却有一些特殊用法,诸如名词可以直接用在动词之前作状语等。无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都有一些特殊类别的名词以及名词的特殊功能。

一、名词的形态

有人认为汉语无形态标志,这是不符合语言事实的。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甚至副词往往带上词缀,这些词缀实际上就是形态。

词缀是附加在词根上的词素,有前缀和后缀之分。加在词根前的叫前缀,加在词根后的叫后缀,一般又称为词头和词尾。词的前缀和后缀在汉语中早已出现。汉语中名词的前缀主要是“有”、“阿”、“老”等,后缀主要是“子”、“儿”、“头”等。

较早的名词前缀是“有”,它在上古汉语中就已存在,往往加在国名、地名、民族名、朝代名的前边,作为名词形态标志。如“有夏、有殷、有周、有众”等。这个加在专用名词前的“有”并没有具体实在的意义,只起了名词标志作用。

①有殷受天命(召诰)

②当舜之时,有苗不服(韩非子·五蠹)

③及有周而甚详(柳宗元·封建论)

这种加在名词前的“有”和动词“有”完全不同,它并不表现判断或存现,不传达任何实际意义。除了专用名词外,古汉语普通名词前也可带上前缀“有”,如:

①西土有众,咸听朕言。(尚书)

②发彼有的。(诗经)

③予欲左右有民,汝翼。(尚书)

这些加在普通名称前的“有”,容易产生误解,似乎含有存现的意义。其实,这个“有”仍然是前缀,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有众”指民众,“有的”指靶子,“有民”指百姓。

汉代以后,又出现了前缀“阿”,它既可以加在名词前面,也可以加在表示人称的疑问代词前面。

加在名词前面的“阿”:

①居深宫之中,不离阿保之手。(史记)

②见阿恭,知无规非假。(世说新语)

③阿运才情如此。(南史)

加在疑问代词“谁”前的“阿”

①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汉乐府)

②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汉乐府)

③向者之论,阿谁为谁?(三国志)

后来,“阿”可以加在亲属称谓前边:

①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古诗为焦仲卿妻)

②阿爷无长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③阿奴火攻,因出下策耳。(晋书)。

继前缀“阿”之后,又出现了前缀“老”。“老”作为词缀,在唐代就开始盛行。词缀“老”来源于形容词“老”,最初表示年老或年长的意思,后来逐渐虚化出词缀“老”的用法来,一般用在人或事物两个方面。如:

①大丈夫宁可以老姊求名。(晋书)

②老可能为竹写真。(苏轼诗)

③原来是老弟。(儒林外史)

这些用在名词前的“老”主要起前缀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老婆”、“老师”等词中的“老”字最初不是词缀,含有尊重的意义,后来逐渐虚化为词缀。至于排行中“老二”、“老三”,动物名称前的“老鼠”、“老虎”等都作为前缀。“老”的前缀用法,在中古汉语中就已经出现了。

古汉语中这几个常见的前缀,除了“有”在现代汉语中很少用外,“阿”和“老”仍然经常被用作前缀。

加在名词前的“阿”:

阿毛阿囡阿狗阿域阿军阿猫

加在亲属称谓前的“阿”:

阿爸阿妈阿弟阿哥阿姨阿妹

“老”的前缀用法,完全继承了古汉语的特点,如:

用在姓名前:老李老张老王老古

用在排行前:老大老二老小老四

用在动物前:老虎老鼠老熊老狼

用在称代前:老爸老师老姨老婆

相比之下,现代汉语中前缀更丰富了一些,诸如:

“第一小二以南之内”等。

古今汉语中名词的后缀主要有“子”、“儿”、“头”等,它们的用法古今没有多大差别。在魏晋南北朝时,这些用法就相继出现。

古汉语中用作名词后缀的“子”

①宫中娘子,仪体与皇后等。(唐书)

②凡五谷种子,渑郁则不生。(齐民要术)

③六品以下皆则具帖子以进。(金史)

④在马坊教诸牧子书。(魏书)

古汉语中用作名词后缀的“儿”:

①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韩琦·柳絮)

②小车儿上看青天。(邵雍·小车吟)

③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孙光宪诗)

④深注唇儿淡画眉。(苏轼诗)

古汉语中用作名词后缀的“头”:

①常没水中,出滕头。(水经注)

②未承恩泽一家愁,乍到宫中忆外头。(王建诗)

③我也有盼着他的日头。(西厢记)

④只见厨桌上有些鸡毛和鸡骨头。(西游记)

“子、儿、头”作为名词后缀,并无多少实在意义,主要增强了词的表达色彩,使寻常事物形象化,使书面词口语化。“子、儿、头”用作名词后缀,在现代汉语中完全继承了下来,并且使用得更加广泛。

①刀子梭子谷子麦子老子日子

锁子钗子筷子桶子袜子屋子

②花儿猫儿时儿孩儿牙儿牛犊儿

白面儿狗儿风儿马儿孙儿老头儿

③石头日头里头外头村头指头

馒头骨头浪头风头眉头眼头

现代汉语中名词后缀更趋丰富和复杂,甚至其他类词带上后缀,就可以成为名物化标志。

①人性惯性品性弹性柔性恶性

火性温性慢性快性急性直性

②作者记者工作者仁者思者

智者学者隐者

③高度低度长度速度温度厚度

亮度湿度硬度跨度气度风度

以上从古今汉语中几个常见的词缀的比较中,可以体现出汉语形态的标志及其继承性。这些并没有多少实在意义的词缀,是在具体意义的基础上逐渐虚化出的一种特殊用法,它的本身是带有实义的,虚化为词缀后,和实义仍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阿”本来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是大山。“若有人兮山之阿”(屈原·九歌)正是其本义用法,汉以后逐渐用作词缀。“老”是一个象形字,其最初形状像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本义就是年老的人,所以“老婆”、“老师”最初表示年老或尊重的意思,到中古以后才虚化为词缀。“子”也是一个象形字,像小儿在襁褓中,本义是婴儿、孩子,引申为儿女、动物“仔”、植物“籽”等。它虚化为词缀,也是中古汉语时的事了。“老”和“子”用作词缀,并逐渐脱离实词意义,在“老师、老子、老张”、“刀子、小子、麻子”寻常用法中,其表意功能隐约可签。“儿”本来也是一个象形字,本义是孩子,它用作词缀已经较晚了。现代汉语中“儿化”用法,和本义也很有关系,它往往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如“老头儿、小河儿、勺儿、头发丝儿、红嘴唇儿”等,作为形态标志,兼有动词、名词两类的词或形容词,儿化后就固定为名词,如:

盖(名词、动词)──盖儿(名词)

黄(形容词)──黄儿(名词)

“头”(頭)从页,豆声,也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是首。它用作词缀后,仍然隐含着表意功能,如“石头、码头、年头、指头”等,都带有形象性。

汉字是象形文字,以表意为主,无论意义如何虚化,其痕迹隐约可见。因而,这些虚化为词缀的词素隐含着本义就不足为怪了。

二、名词作谓语的沿袭

汉语中动词,形容词常用来作谓语,名词和数量词常用来作主语、宾语。因为语法功能上的这种差别,有人把动词、形容词称为谓词,把名词、数量词称为体词。区分谓词、体词的根据是主要功能,而不是全部功能。事实上,二者在功能上有交叉之处,比如名词就可以在某种场合充当谓语。

名词作谓语古已有之。上古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的用法相当灵活自由,而且出现在多种语法结构形式中,可以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语义关系和语义内容。

下面是上古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的种种用法:

①其庙,则有司修除之。(周礼)

(庙,祭的意思)

②由之瑟,奚为子立之。(论语)

(瑟,鼓瑟)

③舍而止。(公羊传)

(舍,筑舍)

④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礼记)

(右、左,就其右、就其左)

⑤三笙一和而成声。(仪礼)

(笙,吹笙)

⑥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

(子,当作儿子)

从上面一组例子中不难看出,上古汉语中名词用来作谓语几乎汉有什么限制条件,可以看作其自身固存的职能。仅就这一点而言,名词和动词没有明显的功能差别。从这种意义上看,名词作谓语在上古汉语中应该是一种普通用法,并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特殊用法。这时候,名词和动词的功能还不十分明确,二者的分工也未完全定型,名词用来作谓语就习以为常了。在上古汉语中名词作谓语,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是名词或名词短语并列作谓语起描绘作用。

①余狐裘而羔袖。(左传)

②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左传)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水经注)

上面这些名词性短语,要么描写服饰穿戴,要么描写身材相貌,要么描写自然风光,都被用来作谓语。

二是名词作谓语表示对主语的说明:

①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白居易)

②蟹六跪而二螯。(荀子)

③虞夏之币,或钱、或布、或刀。(史记)

上面几句中的名词作谓语,主要对主语起到说明的作用。随着语言的发展,语法分工的准确,汉代以后,名词作谓语已不十分普遍了,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用法。人们不大使用名词作谓语这种形式了。当然,许多文人在诗词曲赋的创作中,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识地用名词作谓语的形式,达到了独特的语用效果。如: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③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

④绿野风烟,平原草木,东山歌酒。(辛弃疾)

在这些诗词文句中,名词被巧妙地用作谓语,在描写人物景色以及抒发感情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总之,名词作谓语,集中突出地表现人或事物的某些特点,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反映出名词谓语的独特魅力和古人运用语言的艺术。当然,这种用法是一种由无意运用向有意运用的转化过程。在古汉语中由于词类分工尚不明确,语法功能尚不稳定而无意识地把名词用作谓语了。但是,作谓语毕竟不是名词的基本语法功能,因此,在运用中要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其范围也逐渐减少。

现代汉语中名词作谓语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并没有消失,只是现代汉语中名词作谓语一般比较简短,而且常常用于口语对话中,大致有这样几类:

其一,单个名词作谓语

①今天星期一,明天星期二。

②昨天阴天,今天晴天。

③你贵姓,我北京长途。

④他傻瓜。

这种由名词作谓语一般表示日子、天气,属性等。这类名词谓语很容易转化为动词谓语。表示肯定的加上“是”,表示否定的加上“不是”,例如,“今天是星期一”,“明天不是晴天”等。

其二,数量名词作谓语

①我三十八,他四十。

②这张桌子三条腿。

③我们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④阿芝叔已经三十五岁了。

这一类名词谓语的意义,表示与主语相关事物的数量,如年龄、身长、体重、价值及领有事物语法上的特点。主语和谓语之间可以加上副词状语:

①我才三十八,你已经四十。

②这张桌子仅仅三条腿。

③小张将近一米八。

④王子足足八十公斤。

其三,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作谓语

①他那个人坏心眼儿。

②小李大个头。

③她……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④鲁迅浙江绍兴人。

⑤他长方脸,细条条的个子。

这一类名词类谓语不能省略名词的修饰语:“他那个人坏心眼”不能改成“他那个人心眼儿”可见这类名词只能以整个偏正结构的短语充当谓语,而不能以单个名词作谓语。

与单个名词充当谓语一样,此类形式中也可加“是”或“不是”的办法转化为动词性谓语。不过,用不用“是”,句意和情味不一样。如“他那个人坏心眼儿”,谓语“坏心眼儿”是对主语“他那个人”的描写,等于说“他那个人心眼儿很坏”。改成“他那个人是坏心眼儿”,谓语却变成了对主语的分类和判断,等于说“他那个人是心眼儿坏的人”。

这一类名词性谓语有一个特点,即中心词所表示的事物是属于主语所表示的事物须有的。

其四,“的”字结构作谓语

①这本书借来的。

②那个插头坏的。

③这个书架公家的。

“的”字结构(就是名词性结构),“借来的”等以理解为“借来的书”,“坏的”指“坏的插头”,“公家的”即“公家的书架”。它们都含有名词性特征。

从上面名词作谓语的类型中不难看出,现代汉语中名词作谓语一般要符合这几个条件:其一,名词谓语对主语有判断说明作用;其二,名词谓语对主语有描写作用;其三,名词谓语多用在对话和口语中。这几点和中古以后名词作谓语的形式基本上是相似的。古汉语中大多名词作谓语也具备以上这些特点,只是古汉语诗词曲赋中这种用法是一种修辞效应。

三、名词直接作状语的变异

古汉语中,名词用作状语,如果从造句材料看,就是陈述部分中“名词+动词”的组合。这种组合,既不是主谓形式,也不是连谓形式,而是状谓形式。汉语形态变化并不频繁,名词也很少有“格”变。确定名词作状语,只能根据对句子内容的理解来决定。一般认为,名词作状语,特别是普通名词作状语,是古汉语的常见现象。其实名词直接作状语在上古汉语中不能被看作名词的特殊用法,它是一种自然结构形式。中古以后,随着名词语法功能的健全,这种用法才成为特殊现象。名词直接作状语不仅在古汉语中存在,在现代汉语中也保留了下来,而且其类型和古代汉语中有某些相似之处。

对名词作状语,不能割断语言发展变化的历史而用静止眼光认识它,要用动态的眼光审视这种语言现象。

首先看看上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情况。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

②诸侯时朝乎天子(公羊传)

这两例是时间名词作状语,例①中“时”指“以时”,例②“时”指“顺四时”。

③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经·大雅)

④天下之兵四至。(吕氏春秋)

这两例是处所名词作状语,例③“面”指“在对面”,例④“四”指“从四方”。

名词作状语,除了表示时间、处所外,还可以表示工具、方式、凭借、原因等。

表工具:

①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关雎)

“琴瑟”指“以琴瑟”。

②凡画者丹质。(仪乱)

“丹”指“以丹”,意即先用丹涂底。

表方式:

①类造上帝,封于大神。(周礼)

“类”指“以类礼”,意即以类礼祭上帝。

②不酒醴聚众。(吕氏春秋)

“酒醴”指“以酒醴”。

表凭借:

①式辟四方,拘我疆土。(诗经·大雅)

②禁暴氏掌庶民之乱暴力正之。(周礼)

“力”意即“以力”。

表原因:

①旬而职听于朝。(周礼)

“职”指“以职”,表示以职事治之于外朝。

上面所举的例子均选自上古汉语经典中,在这些句子中,名词用在动词前直接作状语,它们从外在形式上并没有多少特殊的地方,是普普通通的用法。上古汉语中,名词和动词的组合本来就比较灵活自由。以后随着名词和动词分工的明确,就把名词直接作状语看作特殊语言现象了。秦以后,名词作状语仍然十分普遍,其形式和类型与上古汉语中没有多少差别。

第一,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①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赤壁之战)

②项羽召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水陆”表示“从水、陆两面”进军,“膝”表示“用膝”行走。是表示行为的方式。

第二,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①赵襄王郊迎甘罗。(史记)

②蹑足而窗窥之。(聊斋志异·画皮)

“郊”是“迎”的处所,“窗”是“窥”发生的地方。这种作状语的名词,一般都是处所名词。

第三,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②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中山狼传)。

“船”、“杖”是名词作状语,用以说明动作行为的工具。

第四,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①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②予分当引决。(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法”、“分”都是名词作状语,主要用来说明动作行为依据的形势或道理。

第五,表示比喻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王勃·滕王阁序)

“犬”比喻狼蹲的状态,“雾”和“星”分别形容“列”和“驰”的状态。在这种形式中,一般用这个名词表示的事物动作特征来比喻另一个动作行为的特征,构成“像……一样”的格式。

第六,表示对人的态度

①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史记·项书事纪)

②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汉书·鲍宣传)

例①中“兄”表示要像对待兄长一样。例②中“父”、“母”、“子”也表示态度。名词作状语在先秦是常例,汉以后成为变式,后来一些文人有意使用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名词作状语,运用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来比喻动作、行为的进行,使要表达的动作、行为更加形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种用法,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语法范畴,产生强烈的修辞效果,下面试做分析。

①上下交让,道路雁行。(盐铁论)

②临池牛饮,则其啖肴不复用杯,亦宜就鱼肉而虎食。(论衡·语论)

在这里,“雁行”比喻价格的秩序井然,“牛饮”、“虎食”比喻不用杯饮,急迫而大量的饮食。比喻十分贴切,令人难忘。运用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形象特征来进行比喻,描绘动作行为的状态,是名词作状语的特有效果。例如:

①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

②当今北人鹄望待拯。(资治通鉴)

③操刀挟盾,猱进鸷击。(徐珂·冯婉贞)

用老虎的目光比喻秦王的凶猛,用鸿鹄伸颈之状比喻引颈望救,用猿猴的矫捷和鸷鸟的凶猛比喻进击的迅猛,这些都使人感到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名词作状语除了具备比喻的修辞效果外,还有夸张的修辞效果,如:

①处士山积,学者川流。(后汉书)

②因时而动,乘可而发,巍举电至。(盐铁论)

“山积”极言数量之多,“川流”极言来往之频繁,“巍举”极言声势之大,“电至”极言速度之快。这些夸张,都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特殊的感染力。名词作状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在古代汉语中大量运用。同样,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出现。在现代汉语成语中,保留着不少名词作状语的用法,如:“神出鬼没、狼吞虎咽、烟消云散、土崩瓦解、雷厉风行、龙盘虎踞、风起云涌、鱼贯而入、蜂拥而至、星罗棋布、道听途说、东奔西突、日新月异、耳闻目睹、车载斗量、刀耕火种”等等。在这些成语中,名词和动词的关系是修饰被修饰的关系,而不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很显然,这种特点,是古汉语的传承。在现代汉语非成语句子结构中,也保留着名词作状语的一些类型。

第一,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①土法上马。

②冷水洗澡,对身体有好处。

③井水泡茶味浓。

④酸熘白菜真好吃。

以上句子中的这些名词都回答“怎么”,而不是回答“谁”,可见这些名词都是对动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如果换一个角度提问,应该问“怎样上马”、“怎样洗澡”,而不是问“什么上马”、“什么洗澡”。因为句中的名词旨在说明动作行为的方式,直接修饰或限制动词,用以表示动作的方式。

第二,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

①他连忙婉言谢绝了。

②要提倡礼貌经商。

③大伙儿真心希望你好起来。

④人们对她笑脸相陪。

这一组句子中的名词,跟上面那一组相比,其修饰特色更趋明确,它们附着在动词前,说明动作发生的情态。

第三,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①盆栽葡萄也能结果。

②砂锅炖豆腐十分可口。

③一巴掌打倒了这小子。

④控诉日寇枪杀村民的罪行。

这种动词前的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即“用……”去完成动作行为,起到了限制动作的作用。

第四,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材料

①樟木箱子可以防虫。

②门口蹲着一尊石刻狮子。

③不锈铜底座。

④铜浇铸成了一个大圆圈。

表示动作行为的材料,同样是对动作行为的限制,这类句子的特点是,被修饰限制的动词一般要带上宾语。

第五,名词表示比喻

①船头站着一个渔民打扮的人。

②前面只有巴掌大一块天。

③黄豆大的汗珠只往下淌。

④村里来了一个军人装束的人。

这种动词、形容词前边的名词,都含有比喻意义。“渔民打扮”指“如同渔民一样打扮”,“巴掌大”意即“像巴掌那么大”,“黄豆大”、“军人装束”。同样是这种形式,这些名词被用来说明动作行为“怎么”、“怎样”的,并且有很强的比喻色彩。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形式,不同于前面几种类型。前面几种名词作状语形式,名词和动词、形容词间的关系是确定的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而这种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如果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往往会因对句子结构关系理解不同而造成歧义。因此,现代汉语中使用这种名词作状语时,往往在这个作状语的名词前加上“像……一样”、“……似的”等格式表示比喻,形成了名词作状语的变异形式。如:

①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条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②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

在这种名词作状语中,要借助其他介引成分。名词直接作状语,在现代汉语日常交际中经常见到,如“大声说、小声说、高声朗诵、厉声批评、快步走、棒打、拳打脚踢、泥塑玩具、象牙雕刻、炮轰”等。一些古汉语中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形式,由于句子的浓缩,在现代汉语中演变成一个合成词了,如“瓜分、蚕食、席卷、囊括、响应、瓦解、云集”等。

上面把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常见类型和现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常见类型作比较,从中能看出名词作状语的历时过程。名词作状语古今汉语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使用更广泛一些,形式也更丰富一些。比如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对人的态度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见到了。因为这种“名+动”的结构形式容易误解为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影响交际效果,因而被淘汰了。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规范性很强,它被限定在一定意义的范围内。现代汉语中使用起来灵活得多了,有时候,在名词后面加结构助词“地”。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已相当普通,如:

①要历史地看问题。

②她本能地换一个乳房给孩子吸吃。

这些作状语的名词,并不直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而是借助结构助词“地”达到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目的。尽管现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形式有所变异,特别是受外来语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变异现象,但从汉语发展历程来看,名词作状语并非个别现象,也不是阶段性现象,它伴随着整个汉语的发展过程,从上古汉语的普遍使用到中古汉语中的仿用以及现代汉语中的继续沿用,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汉语中和其他有民族特色的语言结构形式一样,名词直接附着在谓词上作状语,形成一种整体结构,这和汉民族整合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在某种程度上,是民族思维的文化特征在语言形成过程中的一种折射。

四、方位名词及其特殊用法

方位词是表示方向和事物相对位置的词,它基本上属于名词的范畴。古今汉语方位词没有大的差异,主要有“东、西、南、北、上、中、下、内、外、前、后、左、右、间、旁”等。方位词一般很少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往往和其他名词结合,表示时间、方位等。

古今汉语方位词在构成上都有这样一些特征:其一,方位词前都可以加上“之”、“以”构成前加式结构,如“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东、以西、以里、以外”、“之上、之下、之左、之右、之南、之北、之内、之外、之中、之间”等。其二,方位词可以成对并列联用,如“上下、左右、前后、里外、东西、南北、中间”等。其三,方位词可以直接加在名词前后,如古汉语中“上赏、中赏、下赏、上宾、下人、车左、车右”等以及现代汉语中“上士、中士、下士、上将、中将、上校、中尉、上级、下级、里屋、外屋、上房”等。人们因生产、生活的需要,很早就有了平面方位的概念,继而又获得立体空间的概念。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东、西、南、北、上、中、下等方位词,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体现出古人的方位空间观。关于“东”,《说文》曰:“东,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日木。”按仵慎的说法:“东”是由“日”和“木”组合而成。“日”升到树木的半中腰,表示东方。这种说法未免有点意合。在甲骨文中,“东”像两头扎起来的一个大口袋,它的本义就是代表“东西”(物)。“东”作“东方”讲,是假借之理。因为古时候主人之座在东,宾客之位在西,所以主人称为“东”,如“做东”、“东家”等,“东”就获得了方位的概念。这种观念的确立和古人崇尚礼仪的思维文化模式是相一致的。关于“南”,《说文》认为“草木至南方而有枝任也。”《段注》:“南,任也,与东、动也一例。古南、男二字相假借”《徐笺》:“古音南任相近,古南夷之乐曰任”。看来,“南”之为方位词也属于同音假借之理。关于“西”,《说文》曰:“西,鸟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栖”,古文因以为东西之西。“西”的本义就是“栖”。上古根本就没有“栖”字,要表示“栖”的意思时写“西”。至于“西”表示方位,也是假借之理,它和鸟栖的时间有关,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观。关于“北”,《说文》解释为二人相背,这是它的本义。至于用“北”表示方位,同样属于假借之理。北和南是相对立的,古人建屋多南向,则南方为前,北方为后,人们常向南背北,这就产生了北方的概念。这是辨证对立统一观的结晶。“上”和“下”一产生就和方位有关。“上”在甲骨文中是两条线,下面一条弧线表示地面,上面一条短横表示在地面之上,本义就是上面。“下”也有两条线表示,上面的一条弧线表示地平面,下面的一条短横是个指事符号,表示在地面之下,本义就是下面。“上”和“下”方位概念的获得是古人的直观感受。关于“中”,《说文》曰:“中,和也,从口上下通”,相义就是“内”和“里”。关于“左”,《说文》曰:“手相左助也”本义就是佐助。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佐”。关于“右”,《说文》认为是右助。从字形上看,“右”从口从又(即手),意即口手共同帮助别人,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

“左”和“右”跟人体结构有关。古人以右为尊,以左为辅从地理上以西为右,“左”和“右”方位概念的产生,也是在这种意义的基础上假借而成的。看来,古人对方位的认识,不是单一的表象,是主从统一观,时空统一观、对立统一观的结晶,是在一定的思维文化模式指导下产生的,因而,方位的内涵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

就语法功能而言,方位词主要用来作主语和宾语,这一点和名词是相近的。

首先看看古汉语中方位词的语法特征:

A方位词作主语

①中无杂树。(桃花源记)

②中有都柱,傍行八道。(张衡传)

上面这几例中的方位词“中”等,是被陈述和说明的对象,显然在句子中充当了主语。

前面已经说过,由于方位词意义的纷繁复杂,有些方位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已经脱离了定位的原意,含有特定的意义了。如:

①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孟子·离娄下)

这个“中”并不指定位中的“中间之人”,而是指“中行之人”,即道德品质较好的人。对这类词要注意辨析,以免误解。

②若有德之君,内外不废。(左传·昭公二十年)

“内”和“外”,在这里有特指,“内”指宫内,“外”指宫外。“外”在这里指国事,因在宫外而言,“内”指宫中之事,因在宫内而言。“内”和“外”含有特定的意义,但总体上和它们所表示的方位有必然的联系。

B方位词作宾语

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上”在这里已经有了特定的意义,指高深的学问,其意义跟方位有抽象关联。

C方位词可以加在名词之上作定语

①遂以为上客。(史记·平原君列传)

②能面刺客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谦寡人者,受中赏;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齐策)

D方位名词作状语

①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谏逐客书)

②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史记·淮阴侯列传)

③泰山之阴,汶水西流,济水东流。(登泰山记)

方位词作状语现象在古汉语中较多,或表示行为的处所,或表示行为的方向。要注意方位词作状语和方位词作主语的区别:方位词作状语时,这个方位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或处所主要起修饰作用,方位词作主语时,这个方位词是被陈述、说明或判断的对象,是句子的主干。

上面分析了方位词的几种一般语法功能。除此之外,方位词还有一些兼类现象,即通常用作名词类的方位词,又被往往用作动词。

在古汉语中,趋向补语“颁下”和“走上”之类结构一般不常用“颁下命令”而直说“下令”,“走上车”直说“上车”,在这种情况下方位词便用作动词了。如:

①孔子下,欲与之言。(论语·薇子)

②子路从而后。(论语·薇子)

③臣乃敢止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汉语中方位词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用法。

古汉语中的“中”用于表示在某地的中间,常放在该名词之前。如:

①孔子哭子路于中庭。(礼记·檀弓)

②中江举帆。(赤壁之战)

“中庭”和“中江”实际上就是“庭中”和“江中”的意思。

上面分析了古汉语中方位词的一些特殊用法,即特殊语法功能。古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方位词,如把山之北、水之南称为“阴”,把水之北、山之南称为“阳”:

①自此,冀之南,汝之阴,无垄断焉。(列子)

②甲午,乃即位于汜水之阳。(史记·高祖本纪)

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一些地名中也有所表现,如“华阳”就在华山的北面,“江阴”就在长江的南岸,“衡阳”就在衡山的南边。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词的用法跟古汉语没有大的差异,只是现代汉语方位词比古汉语要复杂得多。从语法功能上看,和古汉语一样,现代汉语方位词作主语、宾语、定语及状语等。

A现代汉语作主语的方位词

①前面是山。

②后面是海。

③东边分明还是一片沙漠。

B现代汉语中作宾语的方位词

①小王仔细观察前方。

②行路时多注意后边。

③一定要守住里面。

C现代汉语中作定语的方位词

①上面的精神。

②下面的情况。

③东边的太阳西边的雨。

和古汉语不同的是,现代汉语方位词作定语时,方位词和名词之间要使用结构助词“的”。

D现代汉语中作介词的方位词

①汽车向东行驶。

②马丽在中间大声喊叫。

③雷声从西面滚滚而来。

现代汉语中方位词往往跟介词组成介宾短语来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或处所。

上面是方位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一般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方位词还有一些特殊用法。这里只介绍“上下”、“左右”、“前后”的灵活用法。

1.表示空间。“上下”指事物的上部和下部,以上和以下、从上到下。“左右”指事物的左边和右边。“前后”指事物和前边和后边。

①这些木料上下一般粗。

(上部和下部)

②试卷上下要各空五厘米。

(以上和以下)

③他浑身上下都湿透了。

(从上到下)

④向左右看去,到处都是山沟。

(左边和右边)

⑤平房的左右前后,河边路边,甚至山头上都种上了树。

(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2.表示时间、距离、年龄的范围。“上下”多用于年龄、距离,“前后”多用于时间,不用于年龄,“左右”用途较广,可以用于时间、年龄、距离等方面。“前后”前边可以不带数量词,“左右”前边只能是数量词。

①是四十左右商人模样的人。

②只要在相距他三四尺前后或左右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我便会疑心就是他的朋友。

③这是大家渡江前后一个真实的故事。

④今年一月三十日前后放寒假。

例①“左右”可以替用“上下”,不能替用“前后”。例②表示相距,“前后”或“左右”不能换用“上下”。例③前后则不能换用“上下”或“左右”。例④“前后”可以换用“左右”,却不能换用“上下”。

3.表示约数。“上下”、“左右”都可以放在一般数量词语之后,表示约数。“左右”还可以表示时间范围的约数。“前后”可以用在表示时间范围的数量词语之前,也可以用在之后。

①谷子长得好,大多是齐腰那样高,穗头大的一尺六寸,普遍一尺左右。

②全文才两千字上下,引文不准确处有十一处之多。

③这学期授课大约四个半月左右。

④前前后后一个半月左右。

⑤这是1940年前后发生在天津闹市一个真实的故事。

例①的“左右”和例②的“上下”用在一般数量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上下”可以互换,但不能换用“前后”。例③例④中“左右”表示时间范围的约数,不能换用“上下”。前后重叠用在了时间范围的数词之前。例⑤“前后”用在表示时间和数词之后,不能换用“上下”换用“左右”也欠妥。

4.“上下”用于人际关系,指上下级、长辈和晚辈。

①上下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②全家上上下下和睦相处。

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也较普遍如“上下和睦”。

5.“左”和“右”分开来用,指动作多次重复。

①左说右说,就是不听。

②左看右看,越看越喜欢。

③左一趟右一趟派人去请。

6.“前后”跟数量名词短语连用,指一段时间内有几个同类的事物。

①前后三封信却已收到。

综上所述,本来表示定位的方位词,却用来表示其他内容,体现出了现代汉语中方位词的独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