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词是具有替代作用的词。代词的出现,避免了语言的重复和拖沓现象,所以古今汉语中代词运用得都比较广泛。代词可以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是以代人为主,有时也代人格化的事物。指示代词一般用于代事物,也不排斥用以指代人。疑问代词主要用以问人,问时间,问地点和问事物等。代词能替代其他词或短语充当句子成分,它的造句功能跟它所替代的词或短语的功能大体相同。和现代汉语相比,古汉语代词比现代汉语代词数量多,许多古汉语代词在现代汉语中消失了。另外,古汉语中代词兼类现象比较突出,很多代词又可以兼作别的词类。古汉语中多数代词既可以表示单数,又可以表示复数。
一、代词的单一化和规范化
关于代词,在语言学界也有不少纷争,早在20年代陈承泽先生在《国文法草创》中明确反对把代词作为独立的词类。“代字一本为名字之一种。外国文之所以独立为一类而研究之者,以其有‘格’Case之变化,又有关系代字等经加等别说明者耳。今吾国既无关系代字而如‘格’之变化等形式上之特征,又为我国文之所无,似不如存其名目,而作为文字中之一细类,眉目较为清朗。代字在解剖图文时,虽亦重要,而在手法上,似又无须独立为一类也。”
不难看出,陈承泽先生明确反对把代词作为独立门类。这种观点,得到了当代语言学家张静先生的继承,他认为“大量事实都证明了代词不是独立的词类,如果不顾代词本身的特点,而是在文观上先有了代词是独立词类的成见,然后千万百计为这个词类的独立找依据。这种根据必然要带上不同的主观色彩,甚至是无中生有的,因而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张静《论代词》)。但是,代词独立设类的观点一直占上风,论古今汉语语法著作,一般而设代词的章节。其实,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就把代词独立设类,称为“代字”,下分指名、接联、询问、指示四小类。此后,语法界基本沿用了这种说法。黎钸熙《新著国语文法》叫“代名词”,下设人称、无定、复指、指示、疑问五小类。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叫“指称词”,下设自身、确定、无定、数量、单位五小类。张志公主编《汉语》初中教材叫“代词”,下设人称、指示、疑问三小类,现代汉语中基本上沿用了这种分类。
看来,对代词的认识还难以统一。代词这种语言现象,从古到今,大量存在,而且经历了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就人称代词而言,第一人称在甲骨文中就有“我、余、鱼、朕”等字。其中这个“鱼”后来演化为“吾”。后来又出现了“台”和“卬”。第二人称在古汉语中就有“女(汝)、尔、而、乃、戎、若”等。第三人称代词古汉语中主要有“之、其、彼、厥”等。
古汉语指示代词中有表示近指的“兹、此、是、斯、之、若”等;表示远指的有“彼、其、夫”等,表示旁指的有“他、异”,表示虚指的有“或、某”,表示无指的有“莫、无、勿”。
古汉语疑问代词中指人的有“谁、孰”,指物的有“何、胡、易、奚”,指处所的有“安、恶、焉”等。
以上这些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种类多、数量大、用法也繁杂。就疑问代词而言,古汉语中代人的疑问代词主要用“谁”和“孰”。这两个词在用法上并不一样。“谁”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孰”则主要作主语,作宾语的较少,作定语的更少。“孰”前面如果有了先行词,“孰”作抉择疑问代词表示的范围,不仅代人,也可以代事物。而人称代词“吾”和“我”在上古汉语中也各有其用。“吾”一般不作宾语,只在一些否定句中作宾语。“我”主语、定语、宾语都能替换。
现代汉语中,代词大大减少了。如人称代词,在第一人称代词“台、朕、余、予、吾、我”中,只保留了“我”;第二人称代词也只保留了近古才出现的“你”;第三人称代词中产生出了“他、她”等。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也只用“谁、何、此”,以及“这、那”等少数几个了。数量大大减少了。代词的简化倾向,是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对其符号系统有经济化的要求,只要能满足交际需要,就要淘汰复杂多余的符号。这种简化,也大大促进了代词的规范化。
二、古今人称代词比较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在语法功能上并无大的差异,最明显的差别是用字不同。第一称代词古汉语中有“余、予、吾、台、卬、我”等,现代汉语中只保留下了“我”字。第二人称代词古汉语中有“尔、汝、女、若、而、乃”等,现代汉语中却只有“你”。古汉语中并没有专门的第三人称代词,常常借用“之、其、彼”等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现代汉语中却有“他、她、它”等众多的第三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属于自称。“卬”和“台”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只在《尚书》、《毛传》等少数典籍中出现过。“朕”作为人称代词,最初并无特殊意义,一般普通百姓也可以称“朕”,《诗经·大雅》“莫扪朕舌”,就是没有人按住我的舌头的意思。《离骚》中也有“朕皇考曰伯庸”的诗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只有皇帝自称才可以用“朕”,这种特定用法,一直沿袭到清朝末年。
第一人称代词“余”出现的较早,它和“予”可以被看作一个字,属于古今字。“余”于古汉语中往往作主语:
①余无以穷其状。(柳宗元·永州八记)
“余”在古汉语中还有一个特定称谓,上古汉语中,天子自称“予一人”、“余一人”。同时,还要注意“余”除了当“我”讲,还有“其余”的意思,比如古人写信或文章中把主要问题叙述完了,后面往往要写“余不一一”的话,意思是说“其余的事就不一一细说了。”这个“余”就是“其余”的意思,而不是人称代词。
“吾”和“我”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两个第一人称代词。它们二者在语法功能上略有区别,“吾”基本上用于主语和定语,不作述语后的宾语;“我”字基本上作主语和宾语。特别在同一时代,同一部书,甚至同一句话中,“吾”和“我”同时出现,往往是“吾”作主语,“我”作宾语。
“吾”和“我”都作主语: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愚公移山)
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作定语,“我”作宾语:
①吾要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作主语,“我”作宾语:
①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宫子奇谏假造)
②吾知子出所以距我,吾不言。(墨子·公输)
到了唐五代,汉语实际口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用一个“我”,“吾”基本上消逝了。在现代汉语中,“我”的语法功能更加灵活自由,它基本上没有格的限制,可以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
①我们决不能对敌人手软。
②我的叔叔叫于勒。
③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我。
第二人称代词是对称,古汉语中有“尔、汝、女、乃、而、戎”等。大体上,“汝”与“吾”相对,“尔”与“我”相对,它们的语法功能没有“吾”和“我”那么明显的分工。
“女”和“汝”是通假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人称代词“女”。“汝”、“女”在古汉语中主要作主语和宾语。
①人有土田,女反有之。(诗经)
②汝作司徒。(尚书·尧典)
“汝”(女)是古汉语中一个重要的人称代词,宋以后,它的职能被“你”替代。
第二人称代词“尔”在金文中已出现。在古汉语中,“尔”主要用作定语,也可以作主语和宾语。
①尔何知!中寿,尔墓文木拱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②以尔车来,以我赌迁。(诗经·氓)
“乃”和“而”在古汉语中经常通用,在古代它们的读音很相近,常常通用。春秋战国以至汉初,“而”和“乃”常作定语,一般不作宾语,但可以用作主语。
①而贤皆季氏之良也。(左传·定公八年)
②勉出乃力。(尚书·盘庚)
③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
④今欲发之,乃能从我乎?(汉书)
古汉语中,“尔汝”连用,大多表示不拘礼节的随便称呼。如“人能充无尔汝之实,夫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尽心)
下面着重看看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演变情况。
俞樾认为,“你”字实为“尔”字,后来又加人旁。在隋唐时代,“你”字就已盛行。
①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逊。(隋书)
②你能做几年可汗?(周书·突厥传)
③共你论相杀事,何须作书语耶?(隋书·李密)
应该说,“你”是当时实际语言的记录,这些“你”大多出现在人物对话中,可以看出在隋唐时,第二人称代词“你”已大量使用了。由于“你”的普遍使用,“尔”渐趋衰亡,甚至在一些文献里很难见到。“您”实际上由“你们”合音而成,最早见于宋代文献。
①须要您莺莺偿命。(西厢记诸宫调)
②沙三道您要子交来打听消息,你却这里又作女婿。(刘知远诸宫调)
“您”主要用于第二人称复数,并不表示尊称的意义。现代汉语中“您”被用来表示尊称。由于受“您”由“你们”合音而成这一词源的影响,尊称“您”一般在口语里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一类短语。近年来,书面语中开始出现了“您们”的用法。
第三人称代词是他称词。古汉语中主要有“之、其、彼”等。
“之”作第三人称代词,在甲骨文中就有。“之”在先秦时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宾语。
①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②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
③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其”在先秦一般作定语。
①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
②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易经·坤上)
看来,在上古汉语中,“之”和“其”有明确的分工,用王力先生的观点来说,“其”字用于领格,“之”字用于宾格。
有时在主谓短语作句子的成分时,“之”和“其”可以作这个主谓短语的主语。
①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
“其生”、“其死”是个主谓短语,在句子中作宾语,“其”是这个主谓短语的主语。
汉以后,第三人称代词“其”作主语逐渐多起来,到了魏晋时期,就更为普遍了。严格地说,上古汉语中没有作主语的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是“彼”可以作主语,但这个“彼”本来属于指示代词,和“此”相对,作人称代词时也是远指的一种引申。王力指出“上古有一个‘彼’字可用作主语,但是‘彼’的指示性很重,又往往带感情色彩,并不是一般的人称代词。”(汉语史稿)
现代汉语中常用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在古汉语中并不是人称代词,而是一个表示旁指的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别的”、“其他的”等。
①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
②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诗经·小雅)
到了唐代,“他”才正式使用为第三人称代词。
①他亦知有李十郎名字。(霍小玉传)
②虽则日夜思忆,无力救他。(目莲变文)
到了晚唐五代时期,第三人称代词已呈现出归并与“他”的趋势。这个过程的完成时间很可能与第二人称代词统一于“你”的时间相近。现代汉语中“他”,由于受西方语法的影响,在书面语中分化出了表女性的“她”和表事物的“它”,在口语中还没有这种分别。正因为这样,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如果男女都有,就写成“他们”,不必写成“她们和他们”。
上面分析了古今汉语人称代词的三种类型及其演化过程。下面再看看人称代词的复数问题。现代汉语中,用词尾“们”表示复数。“们”附着在人称代词之后表示复数,并不单独使用。在古汉语中,基本上单复数同形,没有什么形态标志。如“吾”、“尔”、“我”等,既可以表单数,又可以表复数,有时在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之后加上“侪”、“属”、“辈”、“等”来表示复数。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②如彼等者无足与议天下事。(史记·黥布列传)
③文王犹用众,况吾侪乎?(左传·成公二年)
三、古今指示代词比较
指示代词是主要起指示作用的代词,它兼有指示和称代两方面的作用。和人称代词一样,古今指示代词的显著区别就是数量的减少和用字的不同。上古汉语中近指代词“兹、斯、若、是、此”等,现代汉语中只用“此、这”就代替了;上古汉语中的远指代词“彼、其、夫、匪、厥、之”,现代汉语中也只用一个“那”字了。
近指代词中出现最早的词是“兹”。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已经运用。上古汉语中,“兹”就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没有“格”的限制,具备了代词的一般语法功能。
作主语的“兹”:
①先王有及,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尚书·盘庚上)
作宾语的“兹”:
①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
作介词宾语的“兹”:
①汉之待人,于兹为盛。(汉书·公孙弘传)
上古汉语中,“兹”作介词宾语,只出现在介词“于”后面。上古汉语中,代词“兹”主要出现在《尚书》中,《诗经》、《论语》、《孟子》中也偶尔见到。汉代以后,“兹”用得就更少了。现代汉语中却还保留着“兹”代词的痕迹,如在公文中,往往有“兹有某某”之类的用法,这个“兹”就是指示代词。它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在行文的开头,成为一种公文格式。这种用法已是少而又少了。
“斯”比“兹”出现得稍晚一些,它在上古汉语中也普遍使用。和“兹”一样,“斯”在句子中同样作主语、宾语、定语和介词宾语。和“兹”不同的是,“斯”作介词宾语,不仅用在介词“于”后,也用在介词“以”后。如:
①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论语·秦伯)
②则若以斯辨,譬犹狗马,其不及远矣。(庄子·则阳)
“斯”作指示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用,只在文言格式的化用中偶尔见到,如“生于斯,长于斯”等。
“此”作指示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已很普遍,但已经有了“格”的限制,一般只用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定语。
①此人有思想问题。
②此类问题还很多。
古汉语中,“此”也大量使用,而且没有“格”的限制,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和介宾,用法比较灵活。它在上古、中古、近古中都大量出现,如:
作主语的“此”:
①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作宾语的“此”:
①庚辰,陈恒执公于舒州,公曰:“吾军从革史之宫不及此。”(左传·哀公十四年)
作定语的“此”:
①庄子曰:“此木以不才得终其天年矣。”(庄子·山木)
作介词宾语的“此”
①赵孟曰:“吾卜于此起兵……”(左传·哀公十年)
上古汉语中,“此”作介词宾语比“兹”、“斯”更加自由,它不仅限于跟一两个介词的结合上。这一点,古今汉语是一致的。现代汉语中“此”也可以和许多介词组成介宾结构,如“从此、自此、在此、当此、以此”等。
“是”古今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在古汉语中常作指示代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常作判断词。当然,“是”在古汉语中也可以作判断词,在现代汉语中也可以作代词,只是使用并不普遍。“是”在古汉语中作指示代词时,用途非常广泛,它可以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和介宾。
作主语的“是”:
①王之不王,是折支之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作宾语的“是”:
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柳宗元·捕蛇者说)
作定语的“是”:
①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作介词宾语的“是”:
①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孙膑)
以上是古汉语中“是”的语法功能,现代汉语中“是”作指示代词,仅存在于介宾结构中,主要是一个“于是”。至于“是”作句子的其他成分,已经消失了,在用文言格式的句子中偶尔能见到,如“是可忍,孰不可忍”等。
上面谈了上古汉语中几个重要的指示代词“兹”、“斯”、“此”、“是”的语法特点及其现代汉语中的演变情况。这些指示代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些基本上消失了,有些虽然还保留着,但作用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指示代词是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那”。
“这”和“那”古已有之。“这”始于唐代,在唐变文中就已经出现了指示代词“这”,到了宋代使用更普遍了。“这”的本字写作“者”,如“不是者个道理”(悟本惮师语录),“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者番同。”(晏几道词)“者”后来借用“这”。“这”原意为“迎”,读“yan”。“这”用作指示代词,由假借而来。
①笑问中廷老梧桐,这回归去免来天。(白居易诗)
唐代“这”尚属少见,晚唐五代才逐渐增多,而且使用时通常只用于指示,很少用于称代。表现在句法上,“这”大多作定语,作主语和宾语的情况很少。这时期,“这”的写法也不规范,可以写作“者、遮、只、赭”等。到了宋代,“这”才普通使用,语法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可以作主语和宾语:
①只见老大忽然死者,思量来,这是甚则则。(朱子语类辑略)
②这是今大公令嗣。(张协状元)
这时,“这”的语法功能仍然处在定语位置上,作主语和宾语的较少。现代汉语中,“这”的语法功能也有一定的局限,主要作主语和定语。
作主语的“这”:
①这是长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作定语“这”:
①这事实叫人难以接受。
当“这”由单间节变成合成词时,它的语法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这个、这里、这样、这么、这般”等。
“这个”始于唐代,最初也写成“这个”。意义上与“这”没有多少差别,但语法功能有区别。近古汉语中,“这”多作定语,“这个”常作主语和宾语。现代汉语中,“这个”可以作主语、定语和宾语。
作定语的“这个”:
①这个人到底哪里去了。
作主语的“这个”:
①这个比那个强。
“这个”还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夸张:
①大家这个乐呀。
“这里”古今都有,最初也写作“者里”,后来演化为“这里”。
①可惜那娘娘百匹锦,镇教这里忍饥来。(敦煌变文集)
②问:“未审,这里事如何?”(祖堂集)
现代汉语中表示比较近的处所,往往用“这里”,主要作主语、定语和宾语。
①这里一年种两季。
②你来过这里吗?
③这里的气候不错。
“这些”在宋代就出现了,“这些”是“这”的复数形式。如:
①这些功劳余当仗您两个,不得有些辞怠。(刘知远诸宫调)
有时,“这些”还带上词缀“子”、“儿”等。
①这些子实处,诸人还知么?(碧岩录)
②这些儿愁闷,镇在心头,无缘可解。(张协状元)
“这些”在古汉语中也用于称代:
①吃不了这些。(元曲·东坡梦)
②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红楼梦)
现代汉语中,“这些”也多用于“这”的复数形式,表示较近的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主要起称代作用:
①这些日子老下雨。
②这些就是我们的意见。
现代汉语中“这些”也加词缀,但不是“子”、“儿”,而是“个”。
①这些个事就别多管了。
②已经知道这些个了。
“这样”是由“这般”演化来的。唐五代时用“这般”,如“是人学得这般术”(吕岩·绝句)。到了宋代,“这样”才出现,多作宾语或状语。
①若移此心与这样资质去讲究义理,那里得来。(朱子语类辑略)
②近来感觉说这样话,都是闲说。(朱子语类辑略)
现代汉语中,“这样”可以作定语和状语,也可以作补语和谓语。
①他就是这样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②他的态度就是这样转变的。
③大家肩负着这样大的职责。
现代汉语中,“这样”还可以说成“这么样”,变异后,可以作定语和状语,也可以作补语和谓语。
至于远指代词“那”,始见于唐代,它的语法功能演变过程和“这”一样,唐五代时期,“那”也只用于指示,不用于称代,表现在语法功能上,只作定语,很少作主语和宾语。宋代才开始用于称代。“那”也有一些复合形式,如“那个”、“那里”、“那些”、“那样”等。它们的意义和作用基本上和“这个”、“这里”、“这些”、“这样”相同。
以上分析了指示代词中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除此之外,指示代词中的其他类型,如旁指、虚指和无指等,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旁指是指代一定范围以外的事物,现代汉语中用“旁”、“别”等词来表示。古汉语中的旁指代词是“他”,也写作“佗”、“它”,与现代汉语中的“它”、“他”完全不同,不是第三人称代词。
①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②萧问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左传·成公二年)
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④此无佗哉,其崇在龟。(史记·龟策列传)
上面这些例句中的“他、它、佗”都表示旁指。相当于现代汉语中“旁的”、“别的”。“他”用作旁指,在现代汉语中并未完全消失,如“他乡、他国、他人、他用”以及“其他”等。
虚指是有些人或事物,说话人不知道或者不愿意甚至不愿意说出。古汉语中虚指代词主要有“某”、“人”、“或”等。
①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楚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战国策·秦策)
②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史记·准阴)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史记·陈涉世家)
“某”、“人”、“或”有的指代人,有的指人处所,却并没有明确究竟指何人何所,显然是虚指。古汉语中的这些虚指代词,“或”在现代汉语中基本上不用了,只用于连词;“某”的虚指性能保留了下来;“人”偶尔用于虚指,但语法功能出现了变化。“某”在古汉语中主要作主语或宾语,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作定语。“某”在现代汉语中还可以叠用,如“某某人”、“某某学校”等。“人”单独作虚指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了,它变成了“有人”这种复合形式表示虚指。
无定代词指没有人或事物,排除一切对象。古汉语中用于无定的代词主要有“无”、“莫”等,在句子中主要作主语。
“莫”作为无定代词,它前面总伴随或暗含一个先行词,这个先行词一般指人或事物的群体。“莫”的作用就是对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逐个否定,从而否定整个群体;表示整个群体中没有哪一个(一件、一处)是如此的意思。
①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劝学)
这些例子中,“莫”前都有先行词。并不是所有的“莫”前面要有先行词,有时先行词就隐含了:
①子曰:“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
②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
“莫”作无定代词,特点是明确的,当它用作副词时,在句中只作状语:
①愿军定大计,莫用众人之仪也。(赤壁之战)
②陈乱,民莫有斗忘,若先犯之必奔。(左传·桓公五年)
例①中“莫”相当于“不要”,例②中“莫”用来否定存在动词“有”。要注意区别无定代词“莫”和否定副词“莫”的特点。
现代汉语中,“莫”有时也用作无定代词,如“莫名其妙”,“举国上下、莫不称快”等,但“莫”更多用于否定副词,如“莫哭”、“莫悲伤”、“一筹莫展”等。
四、古今疑问代词比较
疑问代词作为对人、事、物、处所等表示询问的词类,从古到今,有传承,也有变化。古汉语中,问人的疑问代词有“谁、孰”,问事物的疑问代词有“何、胡、曷、奚”,问处所的疑问代词有“安、恶、焉”等。现代汉语中问人的疑问代词有“谁、哪个”,问事物的疑问代词有“怎么、什么、哪会儿、多会儿、怎么样”,问处所的疑问代词有“哪里、哪儿、哪”等。从数量上看,古今汉语疑问代词差别并不很大,古代汉语疑问代词大多在现代汉语中消逝了,保留下来的只有“谁、何”等少数几个。
“孰”和“谁”在古汉语中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从时间上看,“谁”比“孰”出现的要早一些。在《尚书》中就有“谁敢不让”的句子。《诗经》中多次用到了“谁”。《尚书》中并没有见到“孰”,《诗经》中也很少见到“孰”。
“谁”主要就人提出疑问,偶尔也用于问物。在古汉语中,它能作主语、宾语、定语以及判断句的谓语等。
①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②公问:“大师谁撞。”(韩非子·难一)
③子为元帅,师不同命,谁之罪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④上曰:“若所追者谁?”(史记·淮阴侯列传)
以上例子中的“谁”都是问人的,它在句子中或者作主语,或者作定语,或者作判断谓语,或者作宾语。
上古汉语中,“谁”作及物动词的宾语,一般要前置。如:
①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论语·卫灵公)
②吾谁欺,欺天乎?(史记)
例①中“谁毁谁誉”,即“毁谁誉谁”。例②中当“谁”作宾语时,它放在了动词谓语“欺”的前边,而名词“天”同样作“欺”的宾语,并没有前置。可见,“谁”在上古汉语中作宾语,一般要前置。“谁”在古汉语中作定语时,一定要用结构助词“之”作标志,如果不用这个“之”,意义就会发生变化。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②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汉书)
“谁之过”用结构助词“之”表明“谁”作“过”的定语,意即“谁的过错”。“谁语”中没有用结构助词“之”,意即“什么话”,“谁”显然没有作定语。
古汉语中“谁”和“孰”相比,有这样一些不同:
第一,“谁”作为疑问代词,主要用于问人,问事物的并不多见,而“孰”常用来问物。
①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元年)
②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梁惠王上)
③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④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孟子·离娄上)
上面几例中,除例①外,其他几句中的“孰”都是问事问物的。“谁”在古汉语中有时也用来问事物,却没有“孰”这样广泛。
第二,“谁”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及判断谓语等。
“孰”一般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很少作其他成分。
①谁为为之,孰令听之。(汉书·司马迁传)
②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薇子)
“孰”在上面句子中都作了主语。“孰”作主语时,一般用来问人;“孰”作宾语时,一般用来问事和物。“孰”的语法功能没有“谁”那样广泛。
第三,“孰”作疑问代词时,前面总有先行词。“谁”作疑问代词时并不带先行词。
①父与夫孰亲?(左传·桓公十二年)
②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③礼与食孰重?(孟子·告子下)
例①中的先行词“父与夫”,例②③中的先行词“弟子”、“礼与食”等都为疑问代词“孰”提供了选择的先行条件。“孰”带上先行词,就含有选择的意义,“孰”往往可以替代先行词中的一部分。
第四,“孰”常和“与”、“若”组成固定结构,表示比较关系。
①鬼神孰与圣人明哲。(墨子)
②群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史记·李斯列传)
③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
不仅在这种固定结构中,即便在一般形式中,含有明显比较意义的疑问句,往往用“孰”而不用“谁”,如《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的几个表示比较的疑问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美”,“吾与徐公孰美”等,这几句话中,既有固定形式,又有一般形式,但都用了疑问代词“孰”。
以上分析了“谁”和“孰”在古汉语中(主要在上古汉语中)的不同特征。“谁”作为疑问代词比“孰”要早一些,但“孰”在先秦时代用得相当广泛,汉以后,“孰”问人的功能逐渐被“谁”替代,问物的功能逐渐被“何”替代。
现代汉语中,疑问代词“孰”基本上消逝了,只在一些文言格式或偶然用到,如“是可忍,孰不可忍”,“孰胜孰负”等。至于“谁”,在古汉语中既可以问人,又可以问物,而在现代汉语中只能问人。“谁”的语法功能古今汉语基本上是一致的。
现代汉语中“谁”作主语:
①今天谁值日?
②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现代汉语中“谁”作宾语:
①你要找谁?
②屋里干活的是谁?
现代汉语中“谁”作定语:
①这是谁的茶杯?
②谁的成绩最显著?
和古汉语一样,“谁”作定语时也要带上结构助词。
现代汉语中,疑问代词“谁”出现了一些新的用法:
用于反问。“谁”用在反问句中,有两种意义,一种是表示“没有一个人”,即“所有的人”,如“谁不说他好”。另一种表示“不料”或“出乎意料”,如“谁知道他真走了呢”。
用于虚指。“谁”有时转化为虚指代词,表示都不知道什么人或无须说出姓名以及说不出姓名的人,如“我的书不知被谁拿走了”、“今天没有谁来过”。
用于任指。“谁”往往用在“也”、“都”前面,表示所说的范围内没有例外,如“这件事谁也不知道”,“大家谁也不肯休息”。
用于重叠。两个“谁”字连用,前后照应,指相同的人,如“大家看谁谁合适,就选谁谁当代表”。
“谁”在现代汉语中,比之古汉语更加灵活自由,它已由问人问物趋于多样人。
问事的疑问代词古今汉语中都大量使用了“何”,其他的如“曷、胡、奚、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逝了。
“何”作为疑问代词,在西周时就已经出现,《尚书》《诗经》中已经用到了它。“何”在古汉语中的语法功能比较广泛,它可以作宾语,也可以作定语、状语,有时还可以作谓语。
作主语的“何”:
①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实吉?何实凶?”(左传·昭公十一年)
作宾语的“何”:
①王见之,曰:“牛何之?”(孟子·梁惠王上)
②豫州之欲何至?(司马光·赤壁之战)
“何”在古汉语中作宾语比作主语要广泛得多。在上古汉语中,“何”作及物动词的宾语,要前置在动词前,即便作介词宾语也要前置。
作定语的“何”:
①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八年)
作状语的“何”:
①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
作谓语的“何”:
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现代汉语中,“何”没有古汉语中那样广泛运用,语法功能也有了很大的局限。“何”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和谓语等主干成分,多用于作定语。
①喂,前边是何人?
②包里装着何物?
“何”在现代汉语中作定语时,相当于“什么”。“何”在现代汉语中有时也作宾语,并且可以前置,如“何去何从,由你自己决定”。“何”在现代汉语中用的最广泛的,是用来表示反问:
①这样做有何不可的呢?
②这种事谈何容易。
“何”用来表示反问,古已有之。并且以“何”为基本词,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反问格式。在古汉语中,由疑问代词“何”助词“为”结合表示反问语气,曾经大量出现: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②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乐府诗集)
另外,古汉语中还常用“何以……为”表示反问:
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
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现代汉语中,“何以”已经演化成一个词,常常用来表示反问。如“何以如此马虎”等。现代汉语中,用“何”为基本词素组成的表示反问的合成词很多,如“何必”、“何不”、“何尝”、“何曾”、“何妨”、“何苦”。
“何不”,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意思是“为什么不”。这个词中,“何”的疑问代词特性依然十分清楚。
“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何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何妨”,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这几个词中,“何”疑问代词的特性已经淡化了。
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不少,保留下来的并不多。现代汉语中有不少新的疑问代词,如“什么、哪个、哪儿、哪里、哪会儿、怎么、怎样、怎么样”等。其实,这些词不是现代汉语中才出现的,它们在中古,或者近古汉语中已经产生。
现代汉语中常见疑问代词“哪”,最初写作“那”,它在中古汉语中就开始运用,主要表示询问和反问。如:
①今欲那去?(贤愚经)
②诸妹那来?(中本起经)
③一日万机,那得速?(世说新语·政事)
④对曰:“和尚若道,那敢不信!”(祖堂集)
这几句中,例①②中“那”表示询问,例③④中“那”表示反问。在中古汉语中,“那”主要用于反问,用于询问的很少。
中古汉语中,“那”既可以表示疑问,还可以表示指示,往往容易混淆。
①青峰这边来已热,红尘那畔去后流。(齐已·道林寓居)
这个“那”都是指示代词。
现代汉语中,为了把疑问代词“那”和指示代词“那”区分开来,疑问代词用了“哪”字,就产生了“那”、“哪”之别。
其一,现代汉语中,“哪”和“那”后面都可以带上量词或者数量结构,但“哪”含有选择和疑问的意味,“那”则只表示指代:
①这些文章哪篇是你写的?
②小张和小王,你究竟看中了哪一个?
③屋前那棵老柳树快一抱粗了。
其二,“哪”常用来表示反问,“那”则可以用来表示连接:
①没有老师的教育,哪有我今天的才华?
②不拿走,那就不要啦。
跟“那”、“哪”关系密切的“那个”、“哪个”,其发展演化过程和“那”、“哪”基本相似。“那个”也在中古汉语中就已经产生,它兼作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下面是作为疑问代词的“那个”:
①二瓶任君看,那个瓶牢实。(寒山子诗集·一瓶)
“那个”在这里用于询问,要求回答的人从所问的事物中确指,主要意义在询问上。现代汉语中的这种功能用“哪个”来表示。现代汉语中,“哪个”用于询问,“那个”用于指代:
①哪个学校最好?
②那个院子里到处长满了草。
“那里”在中古汉语中已经出现,主要用于询问处所:
①院主曰:“江西那里?”(祖堂集)
②且知进世名公诗,须也知得他好处在那里。(朱子诸类辑略)
这些句子中的“那里”都是表示询问的。现代汉语中,这种表示询问的疑问代词变成了“哪里”,“那里”则表示比较远的处所。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另外一些疑问代词“什么、怎么、怎样、怎么样”等词产生的时代和“那”、“那个”大致相近。“什么”最初应该是“什麽”。“什麽”一开始书写并不规范,它可以写成“拾没、是勿、甚物、什摩、甚麽、甚末”等。由“是勿”到“什麽”再到“什么”的书写形式更换过程,其间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延续到现代汉语中规范为“什么”。“甚”用作疑问代词和“什么”相同,它本来就由疑问代词“甚麽”缩合而成。“甚”用作疑问代词在宋元时代的文献中大量出现,现代汉语中还继续保留着。在甘肃、内蒙、陕西等地的部分方言里,“甚”仍是个非常活跃的疑问代词。现代汉语里的“怎么”,在唐代只用“争”字来表示,宋代才出现了“怎”,并且产生了“怎生”、“怎么”、“怎来”、“怎的”等疑问代词。如:
①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杜牧·边上闻茄)
②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欧阳修·御带花)
③正位方中施因果,怎生得受菩提记。(敦煌变文集)
④怎么恁地说。(警世通言)
现代汉语中,只保留了“怎么”,“怎”在一些方言中也偶尔用到。“怎样”、“怎么样”在近古汉语中开始出现:
①但不知看师父是怎样,巡山是怎样。(西游记)
②八戒道:“巡山便怎么样儿?”(西游记)
现代汉语中,“怎么”、“怎样”的意义和功能没有多少差别。它们主要用来询问性质、状况、方式、原因等。
五、称谓词的分化
人与人之间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必然会使用一些词语彼此称呼。这种称谓词的使用能够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们的身份、地位、职业和心理因素等。这些称谓与民族特性、社会特征、时代风尚有关。无论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词,无不打上这种烙印。相比之下,古汉语中称谓词比现代汉语更丰富一些,这跟讲究繁礼冗节的社会现实有关。
传统称谓词是在伦理宗法制度、伦理观念的土壤里滋生的。传统文化强调“朝廷之礼,贵不让贱,所以明尊卑也;乡党之礼,长不让幼。所以明有年也。”(白虎道义·礼乐篇)尊称和贱称便由此而生。另一方面,传统礼节要求人们称呼他人时不能直呼其名。直呼其名是对对方的不恭。称呼人应遵循“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荀子·富国)因为社会的不平等,整个社会按身份、地位的高低和官阶的大小排列,表现在称谓上就形成了从高到低,层层制约的规律。称人时一定要看品级、地位、尊卑、贵贱、辈分、长幼等。对方如果在这些方面高于自己,称呼对方一定要用尊称。对方如果在这些方面低于自己,称呼对方可以用一般称谓甚至贬称。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这也是产生尊称和谦称等的人文前提。
古汉语中尊称、谦称、贬称比较纷繁,主要有这些形式:
(一)尊称,这是一种恭敬、尊重的称谓,用于对称
①对皇帝的尊称:陛下万岁圣上皇上天子君
②对辈分、年龄高于自己者尊称:君公父老丈人
老先先生先辈前辈长者师父翁长大人
③对职务高于自己的尊称:将军麾下执事足下
(二)谦称,这是一种谦虚、恭下的称谓,用于自称
①皇帝专用的谦称:寡人不谷孤
②一般人的谦称:仆愚鄙人不才不不敏老拙
③有一定职务的下级的谦称:臣卑职微臣下官卑吏
④年龄、辈分低者谦称:赋妾妾
(三)贬称,有意贬低的一种称谓,多用于他称
①男人对别人称呼自己的妻子:拙荆山荆内人贱内
②用于其他人:竖子逆贼
上面这些表示尊称,谦称,贬称的词,在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古汉语中都广泛运用,有些甚至流传于现代汉语中。
如此丰富的称谓词,是汉语的特点,其实也是汉文化的特点。封建社会等第观念,使各种称谓打上了等第色彩。就连谦称这种表示恭下的称谓,也无不打上等第烙印。“孤、寡人、不谷”等谦称只有皇帝才能使用,如果别人用了,就有犯上作乱之嫌。
“孤、不谷、寡人”从字面上看,确实十分谦卑。“孤”《说文》曰:“无父也,从子瓜声。”段注:“凡单独皆曰孤”,意即孤独之义。“寡”《说文》释为“少也”,“寡人”意即寡德之人。“谷”依《说文》说,应为百谷的总名,因为百谷足延续生命之物,《尔雅》释曰:“谷”,善也。“不谷”亦可以理解为不善。作为一国之尊,为什么要自谦为“孤”、“寡人”、“不谷”呢?
古代国君虽然贵为天子,但在祭天、告庙、问疾、朝贺、谢罪、请降、外交等具体情况下,必须遵守常礼,自称时,一般应该是谦称。在这种情况下,王侯常以“孤、寡人、不谷”自称。
①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秦策)
②吾不能旱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③秦伯素服郊次,多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④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齐桓公伐楚)
王侯天子作为最高统治者,仍有表示自谦的实际需要。这种自谦之词一经产生,就约定俗成,具有较稳固的含义,为使用者独用,成为专用谦词。
古汉语中一些谦称词,似乎都可以译为“我”,但不能据译文而把它们说成第一人称代词。
①于是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史记·淮阴侯列传)
②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前出师表)
关于古汉语中这些尊称、谦称、贬称词的归类,语言学界并不统一,有的归类为谦称名词、尊称名词,有的归为第一人称谦称代词、第二人称谦称代词。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些词出现了分化,一部分分化为代词,一部分继续保持名词属性。
古汉语中的谦称词,在现代汉语中大多被第一人称代词“我”替代。现代汉语中很少用表谦名词,只在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在书信中,才用一些诸如“晚辈、学生、不肖之子”之类的谦称词。现代汉语中表示谦意,一般用谦称副词。
古汉语中的尊称词一部分在现代汉语中被新的尊称词替代,如“先生”、“首长”、“领导”等。一部分被代词“你”和“您”替代。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党内甚至全社会以“同志”互称,开创了称谓的新风。“同志”其实是一个很高的称谓,无论职位高低,呼之以“同志”,代表了社会成员间平等和亲切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与之间关系商品化,科层制大量运用,人们之间的称谓又重新以身份地位界定,新的尊称词大量出现,如“老总、局长、处长、主任、老板”等。我们觉得,在党内称职务是不该提倡的。
现代汉语中尊称词毕竟没有古汉语那样广泛,人们一般用表敬代词“您”表示尊称。“您”是“你”的表敬形式。“你”真正广泛使用还是在现代汉语形成以后。“五四”运动以来,随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运动不断高涨,社会关系发生了很大变革,新的思想、新的思潮、新的道德观念猛烈冲击着旧的文化传统,表现在语言上,白话文动摇了书面语的统治地位,人们在白话文中广泛使用“你”作为第二人称代词、“你”在现代汉语中确立了第二人称代词的地位。“您”作“你”的表数形式,也是现代汉语的事了。“您”本来是“你”的复数形式,在现代汉语里,“您”却不表复数,只是一个表敬的人称代词:
①老师,您好!
②这是您的字典吗?
相反,“你”在现代汉语中除了表示第二人称单数外,可以用来表示第二人称复数形式,如“你校”、“你班”、“你县”、“你局”等。当尊称词分化为第二人称代词“你”或“您”时,就带来了“你”和“您”规范使用的问题。“您”的使用似乎比较单纯,主要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学生对师长,主人对客人等。但是,“您”的复数形式究竟应该怎样表达呢?语言学界根据“您”的历史渊源,认为“您”既然是“你们”的合音,就不应该使用“您们”这种形式。一般认为,“您”的复数形式应该是“您二位”、“您几位”等。但这种形式从语体色彩上,难以全部表现“您”的复数形式,比如可以说“您二位辛苦了”,却不能说“热烈欢迎您二位”,也不可以说“您二位好”。所以,近年来“您们”的使用,是表达的需求,也应该符合语言规范。再说,在日常语言交际中,“您们”的使用已经约定俗成了。如:
①您们的到来,给我校带来了希望。
②大家都听着您们的音讯。
再说“您们”的复数形式,在元明时期已见雏形,写作“您每”:
您每休把愿商量的意思坏了。(元朝秘史)看来,“您们”这个词应该肯定。
六、代词超常特征的出现
古汉语中代词的意义和功能比较单纯,它在句子中主要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它一般不受其他词的修饰。现代汉语中,有些代词可以受其他词和短语的修饰,出现了特殊句法功能。
人称代词本来是不受别的词、短语修饰的,“五四”以来,由于受外国语言的影响,也出现了人称代词带上定语的语法现象。
①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
②战争年代造就了一个英勇的他。
③我也像超出了辛劳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种语法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已日趋普遍,并以其独特的表现力而越来越被人们接受。
单纯的指示代词“这”、“那”不受别的词、短语的修饰,当它们组成“这样、那样、这里、那里、这个、那个、这些、那些”等合成词时,可以受别的词、短语的修饰。
指示代词指代处所,前面可以加上定语:
①您是从克里木老爷哪儿来的吧。
②文件就放在局长这里。
指示代词指代时间,前面可以加上定语:
①他从开学那天起,就没放松学习。
②这些小伙子和我们那时一样冒失。
指示代词指代人物或事物,前面可以加定语:
①跑在最前面的那个是去年的冠军。
②刚才发生的这些说明了什么?
疑问代词带上定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疑问代词前面可以带上某些数量词作定语:
①今天你吃了一点什么没有?
②你到城里买了一些什么?
另外一种情况是疑问代词前面可以带上副词、时间名词、能愿动词、介词结构等作状语。
①你敢把我怎么样。
②现在会怎么样呢?
③谁能把她怎的啦。
④大家今天咋啦!
总而言之,代词前面加上了修饰成分,打破了代词的传统用法,是古今汉语代词功能的一大突破。这是汉语吸收欧美语言的特点来丰富而已,增强自己表达力的结果。现代汉语中代词比之古汉语要灵活得多。除了上面所说的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可以带上修饰限止成分外,它还有其他一些超常用法。
一是人称的变换。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所指为同一对象,都用了不同的人称代词以增强表达效果。
①我家的孩子爱闹,闹得你成天不得安宁。
②同学们,你们要记住,我们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们去完成。
例①中用的第二人称代词“你”实际上和前面的第一人称代词“我”所指同一对象,把“我”转换为“你”给人以真切的感受。例②中的“我们”实际上是“你们”,这种用法既给人以亲切感受,也不影响表达内容的准确性。
二是虚指和泛指。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也用,只是现代汉语中用得更广泛一些。
①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
②他这里看看,那里瞧瞧,闲不下来。
例①中“你”、“我”并没有指确切的人,例②“这里”、“那里”也没有指确切的地点,这是一种虚指。
又如:
①问题出在哪里,就要解决在哪里。
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心中有数。
“哪里”、“什么”并不表示疑问,而是泛指任何事情、任何地方、任何环节。这是一种泛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