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记者的感悟
28368900000100

第100章 宣传艺术:主题宣传不可缺少的元素

“十七大”所制定的方针路线,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行动纲领。“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实施。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蓝图能否如期绘就,取决于人民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和贯彻。因此,宣传“十七大”精神,让人民了解“十七大”精神、自觉地实践“十七大”精神,便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在这方面,党报记者负有重要使命。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凝聚人心,振奋斗志,都离不开宣传。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宣传工作都起过重要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都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让“十七大”精神深入人心,同样离不开宣传。

说到宣传,就有一个宣传艺术的问题。因为,宣传的目的,是让人们理解、接受;如果人们不理解、不接受,那么就等于是在做无用功,那对宣传资源也是一种不能原谅的浪费。非但如此,不良的宣传还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败坏宣传工作的社会形象。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宣传艺术,讲究宣传艺术,运用宣传艺术,改变以往那些肤浅的宣传、无谓的宣传、无效的宣传、图解式的宣传、贴标签式的宣传。

在以往的主题宣传中,我们看到,有不少宣传都停留在表面:只是报道一个会议,一个活动,一个谈话,一个专访,根本没有深入下去,没有触及生活,没有反映社会本质,没有揭示深层问题。这样的宣传,哪怕是句句不离主题,篇篇引用原话,反复重申强调,也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有些记者,还没有吃透精髓,甚至没有通读原文、对要宣传的主题还不甚了了,就盲目地投入宣传工作了,这是很难做好主题宣传工作的。

主题宣传,是严肃的政治任务,需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但这不等于说我们都要板着面孔采访写作,我们写出的稿件都要呆板生硬,我们的东西都要让人凝眉阅读。主题宣传更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要让人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如果所写的报道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么怎么会有多少宣传效果呢?

自2002年以来,我参加了中央宣传部组织的四次大型主题宣传活动。这四次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意义都十分重大:两次“三个代表在基层”,一次“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两次分别与******、十七大修改党章有关,可见这些采访活动意义十分重大。老实说,参加这样的采访活动,我的心情一直很紧张,我担心自己理论修养不够、文字水平太低,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因而,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

在主题宣传活动中,我认为关键是把要宣传的主题与所报道的人物、事件、活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主题宣传,进而身体力行。不能让宣传的主题与人物、事例脱节,采取贴膏药、贴标签的办法硬往上面贴。硬贴上去的东西,让人看起来别扭,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既需要吃透中央精神,也需要深入采访,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而这又需要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

在“三个代表在基层”的主题宣传中,我采写了《杨家岭人的笑声》《“闺女:娘家挽留你”》《南街村人的自省》(以上三篇均与练玉春合作)、《平罗有个“农技110”》《名家讲座成为吉林大学品牌》《主副换位鹅当家》《农民最爱这颗星》等报道,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宣传中,我采写了《金川集团公司的“延年益寿法”》《********养牛人好潇洒》《看不见煤的煤矿》《“环保公路”:在大西北延伸》等报道。在这些报道中,基本都没有出现“三个代表”或“落实科学发展观”等词语,但所反映的主题,恰恰是“三个代表”或“科学发展观”。我总是力图将主题含而不露地融入所写的稿件中。因为我觉得,我们的新闻宣传要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宣讲精神、分析原文,那是理论工作者的职责,不是新闻工作者的任务。当然,由于水平有限、采访所限,我的有些报道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是我应该继续努力的地方。

对“十七大”精神的宣传,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十分重视,不仅制定了宣传方案,而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为我们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展示个人才华、为社会作贡献的大舞台。我愿为此继续作出新的探索和努力。

(原载《宁夏传媒》2007年第6期,《新闻研究》2007年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