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记者的感悟
28368900000118

第118章 我一眼看破王细牛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有点犹豫:因为它既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在自夸高明。但是,我还是想谈论此事,分析一下其中的教训,因为没有找到更适于表达意思的题目,只好用它了。况且,我真的是一眼就看穿了王细牛!我也没必要隐瞒什么。当时,我就毫不隐晦地向好多人谈起我对王细牛的怀疑。

现在,人们都感到惊异: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王木匠”,何以能够冒充外资企业董事长并骗过宁夏、内蒙古两地高官,诈骗十几亿元?这里面有哪些教训值得汲取?

说起来很“荣幸”,我曾与王细牛有一面之缘。就是这一面之缘,就让我对他那个“金鹰国际集团董事长”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当时,王细牛决定“投资”8。3亿元改造宁夏宾馆,被称为宁夏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引进外资项目。这对宁夏来说,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当地有关部门自然十分重视,专门为此召开了很高规格的新闻发布会,邀请许多媒体的记者参加。我也根据通知到场。当时,王细牛坐在主席台中间的位置,穿着华丽,满身名牌,派头十足。但我看他的相貌、神态、举止,怎么都不大像一个外国的大企业家。随后,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的结结巴巴、词不达意和极差的表达能力,进一步坚定了我的怀疑:该不会是个骗子吧?所以,新闻发布会后,我毫无顾忌地向同去的一些记者说出了我对他的猜疑。对这条“重大新闻”,我却只字未动。

不久,工程轰轰烈烈地干起来了,我的怀疑也渐渐消除了:前些年,没有文化的暴发户大量涌现,胸无点墨却腰缠万贯的人不在少数,没有口才的王细牛(当时名叫郑泽)挂上外资公司董事长的招牌,也许不必大惊小怪吧?我甚至觉得自己原来是多虑了。

没隔多久,宁夏几位建筑专家找到我,反映他们对王细牛扩建计划的反对意见。原来,王细牛的胃口大得很:他不仅要占用原宁夏宾馆的地盘,而且要开发自治区政府办公楼以北、宁夏人民会堂以东的大片地区。他把要开发的地方分为A区、B区、C区。原宁夏宾馆地盘是A区,只是其中最小的一块。但是,因为这些开发既破坏了宁夏人民会堂和宁夏体育馆的风貌,又要拆掉大量刚刚建好的民房,所以遭到银川市有关负责人特别是建筑规划部门和许多居民的反对。有些居民是看到贴在墙上的拆迁通知找到我的。拆迁,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我听了这些反对意见,觉得都很有道理,就此展开采访。说实话,当时我也很慎重:宁夏最大的“引进外资项目”,会不会因为我的稿件而流产?我会不会因此成为宁夏的罪人?如果有人对我兴师问罪,我该怎么办?但是,我想只要不带偏见、如实反映情况,就没有什么可顾虑的。后来,我就此与银川市一位负责人沟通并谈了我的想法,他对我表示支持。就在我准备进一步采访时,王细牛“雄心勃勃”的其他开发计划竟无声无息了。这样,我的采访也就暂停了。由于杂事太多,此后我也就再没有关注此事。

过了一段时间,王细牛竟在工地旁大张旗鼓地搞起了集资活动并许以10%的高利。此情此景让我又产生一丝怀疑:不是引进外资吗?怎么还要在当地集资?但看他们敢大张旗鼓地集资,我也没有多想。我想这可能是经过批准的吧,不然怎么会大张旗鼓地搞呢?再说,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是个司空见惯的普遍现象,原本不必奇怪。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由于兴建地下建筑、过度抽取地下水,致使附近的中山公园湖底朝天,一湖鱼虾全部死于非命。因为有可能导致花草树木大量死亡,我对此给予了关注。但是,当我去调查此事时,有人劝我:最好不要介入此事,这个工程是“有来头的”,不能碰啊!但我想,再有“来头”也不能这么干啊!因此,我还是进行了采访,并在报上公开披露了此事。我不仅在新闻的标题中写明:“施工工地过度抽取地下水,银川中山公园湖干鱼死大煞风景”,而且在行文中直指“十几口降水井不停地抽水”是导致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

但是,这个引人注目的“大项目”却没有如期竣工。不久,就发生集资群众的集体上访事件。据说,仅社会集资就有好几亿元。这个骗局不仅给当地政府和普通百姓带来巨额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不安定因素,有损政府形象。其各种遗留问题,更让有关负责人头疼。其中,值得汲取的教训更是相当深刻。宁夏、内蒙古两地高层,竟让一个素质如此低下的人欺骗得逞,实在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

纵观王细牛整个违法、诈骗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王细牛的骗术并不很高明,其中也露出过许多破绽。不要说明察秋毫、见微知著,就是细心留意、稍作分析,就可以发现蛛丝马迹,进而揭开他的真面目,他的骗术也就没有市场了。我作为一个不相干的人,既没有与他直接搭话,又没有与他过多接触,仅仅从谈吐、做派上就能将他一眼看破,那么水平更高的人、与他接触很多的人、特别是了解工程细节的人,为什么就不能看破呢?

据说,多年前,一位香港记者初次见到辽宁省大贪官慕绥新,仅从他一身名牌价值几十万就断定他是个贪官。其实,并不是这位记者有“火眼金睛”,而是他从细节上发现了破绽。同样,我也没有“火眼金睛”,但我从他的做派、谈吐上看出了破绽。任何假的东西,无论如何伪装都会在不经意间露出破绽,有些破绽可能还很明显。在经济犯罪日益活跃、日益猖獗的环境下,我们是否应该保持应有的洞察能力呢?

党政机关干部有个识别真伪、谨防上当受骗的问题,新闻工作者也有同样的问题。事实上,新闻工作者被骗上当、写了不该写的人物、写了不该写的内容、写了失实的东西之类的事,过去经常地、大量地发生,现在依然在发生,有些新闻报道甚至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损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原载《新闻实践》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