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主题采访回眸
中宣部组织的“落实科学发展观”采访活动,是近年来规模最大、战线最长、持续时间最久、影响也最广泛的大型采访活动。
我们《光明日报》把这次宣传列为当年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调集精兵强将,精心策划,精心采写,精心编排,编发了一批社会影响好的稿件。我报先后有40多位记者参加了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采访活动,共发稿150余篇,其中有近三分之一被报社评为好稿。在第一轮采写的稿件中,有21篇入选中宣部新闻局选编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系列主题宣传作品选》。这些稿件基本都达到了光明日报编委会提出的主题鲜明、生动鲜活、形式创新,体现了本报的特色和要求。
我是《光明日报》自始至终参加这一采访活动的六位记者之一。这六位记者都是记者站站长或副站长,都是《光明日报》的业务骨干。
在此之前,我曾两次受报社指派参加“三个代表在基层”大型采访活动,均有可喜的收获。这次,报社又派我参加落实科学发展观采访活动,我感到十分高兴。虽然已经参加了前两次采访活动,但我仍感到这次采访活动在我20余年记者生涯中,既是难忘的,又是难得的。从2005年2月份参加中宣部举办的动员暨研讨会,3月份踏上西部6个省、自治区的万里征途,到第三轮采访结束,“落实科学发展观”7个字,一直回荡在我的脑海里。如何写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稿件,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我的采访工作“落”到了“实”处,也将我的采访活动“落实”到了基层。在陕、甘、宁、青、新、内蒙古6个省、自治区,我所在的采访组访农家、蹲田头、踏牛棚、进车间、下矿井、走校园……采访到了各地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成功实践和重大成果。在采访中,我深切感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英明正确,感到中宣部组织这次大型采访活动的重要意义,也为自己有幸参加这个有重要意义的采访活动而感到兴奋。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区一味追求经济指标和总量扩张,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迅速恶化、各类矛盾的过度紧张。有些“发展”,已经发展成一种灾难,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样的“发展”,是需要扭转、纠正的。在此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的。当前,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浓厚的氛围,尤其必要。而中宣部组织我们参加的大型采访活动,正是营造这种氛围的一个重要而有力的举措。能够参加这个采访活动,为社会的健康、和谐、有序发展鼓与呼,我感到很光荣,责任重大。
采访期间,我每天都是在紧张、繁忙中度过的。我所在的西北组要跨越3个省、3个自治区,是6个采访组中战线最长、跨度最大的。发稿时间的限制,要求我们必须在一个月内跑完全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我们常常白天采访,夜间赶路。有很多个夜晚,我们都是在车上度过的。每到一地,我们都顾不上休息,迅速投入工作,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饥似渴地进行采访。在有的地方,许多诱人的景点就在身边,我们也无暇一顾。
令我们感到高兴的是,由于中宣部的周密部署和精心安排,各地对这项采访活动都相当重视并且都给予了积极的配合。我们所到之地,都受到热烈的欢迎。许多地方早早就作出了周密安排。我们每到一个省份,省委领导都亲自出面接待、介绍情况。在各省举行的情况通报会上,许多厅局长亲自到会介绍情况,回答记者的提问。在一些市县和单位,主要领导放下手头的工作,陪同我们采访。我深深体会到,这绝不仅仅是对记者和记者所在媒体的重视,更重要的还是对党中央科学发展观战略的拥护,对中宣部组织这次有重大意义采访活动的支持。我在采访中深切感到,中宣部组织这么多家新闻单位集中宣传科学发展观,声势大,效果好。
采访中,我为西部各地取得的辉煌成绩而兴奋,也为基层有如此之多的鲜活素材激起强烈的写作欲望。我在开篇之作《西部开发亮点多》中写道:“在采访中,记者听亮点、看亮点、找亮点,每天都为这些亮点而兴奋……”接着,我用“超乎想象的资源优势”“超出预计的开发业绩”“超越地域的品牌效应”“超过常规的增长速度”4个小标题提领全篇。4个小标题中,我都选用了一个“超”字。我想用这样连贯的语句,构成一股连贯的气势,为西部发展助威、为西部大开发唱一曲颂歌。最后,我又写下了这样抒情的句子:“这就是西部!这就是充满亮点、而且仍在不断制造亮点的西部!”之所以这样谋篇布局,是因为前后呼应,使这样一篇引用了西北6省区大量材料的稿件浑然一体,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写其他稿件时,我也是格外用心。
由于过分投入、劳累过度,我在正式写稿前意外地病倒了:头疼使我寝食难安,一连吃了几片去疼片也不见效,到医院一检查,发现我的血压升得老高。医生建议我立即住院治疗。我一听,急了。这么多稿件没写,我怎么能住院呢?我再三向医生说明情况,连着输了三天液,又吃了几天降压药,才把血压降了下来。身体稍有好转,我就又开始写作了。
一个月的采访,我用干了3支笔、用坏了一支笔,素材记满了两大本,从各省区背回来的材料有上百万字。在写稿前后,我反复阅读、研究了这些资料。我的采访选题,也远远突破了编辑部原定的计划。
在三轮采访中,我个人发稿15篇,其中有8篇刊登在头版。《西部开发亮点多》《“环保公路”:在大西北延伸》《金川集团公司的“延年益寿法”》《呼和浩特养牛人好潇洒》《青海阻止污染西移》《宁夏的“一号工程”》《红寺堡———区域协调发展的杰作》《榆林资源在保护中开发》等稿件还受到领导的肯定和读者的关注。我为自己能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尽了一点心、出了一点力、写出一批有点社会影响的稿件而感到欣慰。我的收获,并不在发了几篇稿件。最重要的,还是在采访中提高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受到“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和熏陶,这对我是极为有益的。
如果说有点遗憾的话,那就是限于水平,我的一些稿件质量还不够高。此外,一些采访过的题材,限于版面没有完全反映出来。例如:吐鲁番的设施农业、张掖的节水灌溉、宁夏的劳务输出、杨凌的支农服务、宝鸡的和谐发展、包钢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嘉峪关对文化资源的发掘利用、青海对三江源的保护……各地都有许多亮点,都有写不完的题材。人民群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和发明创造,是值得大书的。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唐代诗人王维诗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轮采访结束了,但我们《光明日报》的有关宣传仍在继续。2005年10月中旬以后,《光明日报》又推出“九论”:论形势、论发展、论和谐、论创新、论改革、论开放、论新农村、论节约、论环境,继续写好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这篇大文章。
作为一名记者,我深深感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舆论氛围还需要继续营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使命远没有结束,我还有责任、有义务为此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是2006年2月底在中宣部总结大会上的发言稿,原载《新闻研究》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