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许多会议形成了“套路”:领导人念讲话稿,与会者听讲话稿、看讲话稿、议讲话稿,记者摘讲话稿,媒体上发讲话稿。很少有例外的。
有人念讲话稿,就要有人写讲话稿。写讲话稿,正成为一些人的“艰苦”劳动,也成为他们不小的精神负担。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一些讲话稿表示不满:老生常谈,缺少新意,没有吸引力,不“抓人”,听了半天,难记一句。
某地一位时政记者对此有很深的感受。他说,我参加的会议多,听的讲话也多。听着听着,就听出八股味儿来了:怎么这些讲话稿像是从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
对此,许多人都有同感。我就此作了一些调查,发现堪称精彩的讲话稿确实不多,而带有八股味儿的讲话稿竟不在少数。那些八股味较浓的讲话稿都有以下一些特点:洋洋洒洒,动辄万言;穿靴戴帽,套话连篇;“虚”话太多,“实”话太少;打动人心的内容难听到,重复多遍的词语说不完;“第一”“第二”连下去,“一是”“二是”“是”不完;“首先”“其次”扯不断;一回顾,二展望,三要求;讲成绩,浓墨重彩,连篇累牍;谈问题,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布置工作,一曰“提高认识”,二曰“加强领导”,三曰“狠抓落实”,四曰“协调配合”,五曰“汇报传达”……有些讲话稿不仅内容大体相同,而且连顺序也少有变化。有人说,听了这个讲话稿,就不用再听别的讲话稿了。因为不听也能大致知道里面讲些什么。
那么,这些讲话稿是如何写出来的呢?我了解到,许多讲话稿并非出自讲话者个人之手,也不是出自讲话者秘书之手,而是出自邀请讲话者到会的部门内的干事之手。
为召开一个会议,许多部门、单位往往要提前几个月筹备。而准备讲话稿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工作。但这个任务往往不是要由这个部门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来完成,而是落在一些干事或其他级别比较低的人头上。据了解,现在许多部门都设有专职“笔杆子”,他们以写讲话稿和写其他材料为业。虽然如此,他们常常为写讲话稿而头疼,为过多的修改而抱怨。有些讲话稿经过层层审查、修改,“劳动强度”很大。有些人弄讲话稿弄出经验来了,也弄“油”了。他们找到上级会议的讲话稿或以前用过的讲话稿,照葫芦画瓢,稍做改动,不费多大力气就搞出一个“新”东西。有的把“全国”改成“全省”,把“全省”改成“全市”“全县”,其他内容大致不动,就把别人的讲话稿变成自己的讲话稿了。最有意思的是,有些会议尚未召开,会议议程更未进行,会议总结就早早写好了。
一位常写科技稿件的女记者说,不久前,我参加一个会议,一看讲话稿就觉得眼熟,原来这是上一级会议用过的,几乎没有什么改动。
对这些讲话稿,讲话者态度也不完全相同。比较认真的,在讲之前先过一下目或进行少量修改;特别认真的,自己先提出基本观点,然后由别人敷衍成篇;而事先连看都不看就到大会上去念的,更是大有人在,念错、曲解原意的屡见不鲜,有人甚至闹出“括号,此处有掌声”的笑话。
对这种现象,多数与会者心照不宣,念讲话稿者也毫不隐讳。有人不止一次听见有人在大会上公开地说:“他们给我准备了一个讲话稿,我就照着念一下。”“会议准备了一个讲话稿,已经发给了大家,我就不念了。”有些讲话者不甘心当别人的“传声筒”、对讲话稿公开表示不满,就脱离讲话稿另讲,原来的讲话稿就等于作废了。
文风往往能反映作风,要改进作风就要改进文风。讲话稿中的八股味儿,实际上是某些人思想作风问题的反映。曾有人讥讽有些人:“离开讲话稿,他们恐怕连话都不会说了。”有人说,一个负责人,如果连个一般性的讲话、甚至表态性的发言都要由别人事先拟好,那还算称职吗?有人问:领导人是否要逢会必讲?只听会不讲话行不行?听了会再讲话,有感而发,有针对性地、画龙点睛地只说那么几句,岂不胜过千言万语?
讲话稿中的八股味儿和讲话稿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值得重视。它向我们发出一个信号:是该认真改改机关作风了!
(原载2004年9月4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