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5日,《光明手机报》上的一条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要重视关心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防止任人唯亲、唯近。通过选好干部、配好班子造福一方。”原来,这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11月14日全国组织部部长培训班上讲话的部分内容。这段讲话,不仅被很多报纸登载,而且被许多网站转载。这些提法,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呢?因为是它有很强的针对性:“巴结领导”,现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了。
“要重视不巴结领导的人”!这句话值得我们“重视”。
在一些地区、一些单位,可以把人分为两类:“巴结领导的人”,“不巴结领导的人”。而“不巴结领导的人”多是老实人、正派人,因为老实人、正派人不想、也不会“巴结”领导;“巴结领导的人”,很少有老实人、正派人,因为他们私心太重、私欲太多。这两类人在少数地方、少数单位的领导面前会有两种境遇:“巴结领导的人”得到了重视、重用、重赏,而“不巴结领导的人”不在一些领导人的视野之内,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重用、重赏就更是无从谈起。这就形成一种很强的“导向作用”,使那些通过“巴结领导”而得到实惠的人更起劲地“巴结领导”,也使一些原来不善于“巴结领导的人”眼热心跳、东施效颦,竞相学习“巴结领导”。如此一来,“巴结手段”花样翻新,“巴结之术”越来越高明。一些地区、一些单位也因此被搞得谄媚之气浓郁、虚假之风盛行。
“巴结领导”,有多种手段和表现。送钱送物,是最常见,也是许多人最常用的手段,严重的甚至可以归入“贿赂”之列,那是为法纪所不容的。诱人犯罪,应列为凶恶的敌人。“巴结领导”,并非都是送钱送物。有些做法比送钱送物更高明、更奏效、更有戏。有的人为了“巴结领导”,煞费苦心摸透领导的性情、兴趣、爱好、怪癖、习惯,然后“投其所好”“对症下药”,从最容易下手的地方打开缺口,达到“巴结”的目的。有些人专挑领导爱听的话说,专拣领导喜欢的事做、专看领导的眼色行事,工作专门表现给领导看。有的人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随声附和、吹捧抬轿、歌功颂德,直到把领导吹得晕晕乎乎才以售其奸。这种“巴结”,润物无声,不显山显水,常常更具有渗透力、感染力、影响力,也更容易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坠入圈套。
“巴结领导”,不是目的,利用领导才是目的。纵观那些“巴结领导的人”,无不居心叵测,无不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因而都可以称之为“心术不正”。没有诉求的“巴结”,几乎是不存在的。因而,对这种充满欲望、布满陷阱的“巴结”,不能丧失应有的警觉和防范。
“巴结”,是一种进攻行为。作为“巴结”对象,岂能浑然不觉、失于防范、“被动挨打”?
现在,很少有领导不被“巴结”,很少有人没遇到过“巴结”的问题。面对“巴结”,握有一定权力的领导人不但要保持应有的警惕,而且要有反“巴结”的态度、防“巴结”的策略、治“巴结”的手段。对那些善于“巴结”的人,不但不能重视、重用、重赏,而且要让他们空“巴结”,“巴结”不上,在“巴结”后“赔了夫人又折兵”。“巴结”手段失灵了,善于“巴结”的人不吃香了,“不巴结的人”才会受重视、才会扬眉吐气。
重视了不“巴结”领导的人,专门“巴结领导的人”就没有了市场,他们就会改弦更张,老实人、正派人也就会越来越多,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原载2009年《共产党人》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