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记者的感悟
28368900000004

第4章 解决“老大难”,不能都等着“老大”

看了“光明论坛”近日刊登的《“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很有感想。除了对其中的部分论述表示赞同外,还感到言犹未尽,便想借题发挥一下。

“‘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这是文中引用群众的话,也被作者用作标题,是作者突出强调的观点。在许多单位、许多事物中,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主要负责人重视了、亲自去抓了,一些年深月久的“老大难”问题很快就迎刃而解了。人们为此拍手称快,于是便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老大”身上。

强调“老大”的作用、发挥“老大”的作用,无疑是对的,但这样一来问题也就来了: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只有一个“老大”,如果问题都等着“老大”去解决,那岂不要误事?俗话说,一个人就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老大”再能干、威力再大,也有精力不够的时候、时间不够的时候、分身无术的时候、措施不当的时候。所以,还需要发挥“老二”“老三”“老四”……的作用,更需要发挥所有工作人员的作用,集中集体的智慧、借助集体的力量。如果什么事都要仰仗“老大”、等待“老大”、依赖“老大”,那么这个地区、这个单位就很难搞好工作,也就没有多大希望和前途了。我们看到,确实有不少人“患”上了“老大”依赖症:没有“老大”发话就不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没有“老大”指示就干等,消极被动,无所作为;“老大”重视了,他才重视;“老大”动手了,他才上手。结果,一些地区、单位的问题越积越多,原本不是“老大难”,最后也变成了“老大难”,解决起来难度也越来越大。仔细分析,有些“老大难”就是这样形成的。过分仰仗“老大”、倚重“老大”、依赖“老大”,必然结出难以消化的苦果。

工作就像一部庞大的机器,要让每一个部件、每一个螺丝钉都发挥作用,而不是要让一个部件顶替另一个部件,一个螺丝钉撤换另一个螺丝钉。越俎代庖,有时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顾此失彼。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老大”的作用固然重要,其他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老大”不能代替“老二”“老三”,也不能顶替其他人。如果“老大”的作用过于突出,其他人都可有可无,那么这个地区、这个单位就有隐忧了。发挥“老大”作用,不是要忽视其他人的作用,而是要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让所有人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一个高明的“老大”,并不是事必躬亲,而是让所有人都能有用武之地,充分展露才华。

有了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要等到成了“老大难”了才想着去解决;“老大难”问题要解决,但不必都要等着“老大”来解决,也不是只有“老大”才能解决。如果其他有能力解决的人都能主动去解决,也就无需“老大”亲自操刀了。有时,我们看到一些问题的解决过程,颇有点“宰鸡焉用牛刀”之叹。

现在,我们倒应该对“老二”“老三”们问问责,并发出一个呼吁:解放“老大”,解脱“老大”,为“老大”松松绑!因为“老大”该干的事实在太多了,其他人应该替他分担应该分担的事务,不要都等着他“亲自过问”,让他长期在琐碎的事务中无法自拔,我们似乎也不应该给他们施加更多的精神压力。

(原载2009年7月11日《光明日报》“光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