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8372300000002

第2章 李德明“不敢窥边”的效果

有些极有智谋,做得成大事的政治家,表面是谦逊甚至是懦弱的,李德明即如此。

《东都事略·西夏传》言:“其子元昊……既长,数劝德明反,德明曰:‘国中三十年不被皮毛,而衣锦绮之衣。汝无负天子也!吾尝从事于兵,劳苦万状,第自困尔!’”

李德明是老实人,或者说是识时务者,他“终其身三十余年”,做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守自己的本分,而“不敢窥边”。为什么这样,因为他父亲李继迁在寇边与征战中为伪降的潘罗支“遽集六谷蕃部及者龙族合击之”,使“继迁中流矢,至灵州三十里而死”。他临终时嘱咐子弟:“尔当倾心内属,如未许,则连表祈请。”李继迁让继任者“倾心内属,”显然是一种策略,他感到党项人的翅膀还未长硬,还飞不起来,还不足以与宋朝相抗衡。这是一种政治智慧。三国时,有人劝曹操,要他取汉室而代之,曹操以为时机不成熟,言“若天命在我,我为周文王”。他不急于称帝,不想太早揭锅,把煮熟的鸭子放飞了,他的帝业可以由他的儿子去完成。李继迁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吸取了曹操的经验,在碰壁之后,幡然猛醒,临死前对儿子李德明留下了安身立命的政治遗嘱。

有人认为,所谓李继迁的政治遗嘱,只不过是李德明为麻痹宋朝而编造的政治谎言。就算此说成立,那李德明以爹说事所表述的思想,也应是他的政治理念。

李德明并非没有血性,他为党项民族开拓了不少疆域,但较之于乃父与乃子,多少有些软弱,至少表象如此。他缺乏成就霸业的雄心,满足于做宋朝的臣子,而且他也没想过让他的儿孙做周武王。他的所为,似不是徐图发展的权宜之计,也不是应付宋朝的表面文章,而是真心实意地要执臣子之礼,要无“为”而治,无所作为。其子元昊多次劝他反叛,他的答复是,因为依靠宋朝“衣锦绮之衣”,过安逸日子,所以要感恩,要求儿子“汝无负天子也”。而且他认为军事生活与征战生涯“劳苦万状,第自困尔”。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可以认为这家伙没出息,或者说出息不大。但这家伙深藏不露,是有远大抱负的。他“不敢窥边”、休养生息的策略,促进了党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李元昊最终与宋与辽分庭抗礼、独立建国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李德明的懦弱内敛,无“为”而治,就没有李元昊的霸业。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这是社会与历史的辩证法。这一法则,在当代社会仍然有效,也正在被许多的国家所遵循与应用。

200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