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8372300000058

第58章 “多务小功,不为大略”之忧

《东都事略·西夏传》记载,李元昊称帝,宣布建立大夏国后,宋朝虽下诏:“削夺元昊在身官爵,除属籍,有能执元昊来献者,授定难军节度使。”但实在也拿李元昊没办法。李元昊大举犯边,且屡屡得手,他在以武力威逼宋朝予以承认。宋朝边将,大文豪范仲淹给李元昊写了封信,“以祸福谕之”。其中有几句话,说“天子遣仲淹经度西事……至边之日,见诸将帅多务小功,不为大略,甚未副天子之意”。范仲淹认为,宋夏边境的宋军将帅,大多耍点小聪明,使点小手段,用点小力气,搞点小动作,取得一些小小的成绩,不揽全局,不图长远,不谋大事,不建大功。天子不满意,其实老百姓也不满意。只有敌对方李元昊、西夏人满意。

范仲淹是文人,是政治家,但不是太懂军事,民兵水平。用他做边将,掌握军机大事,有些用人不当的味道。

范仲淹有豪放粗犷剽悍的一面,比如他写的《渔家傲》,就不同凡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归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阕词,脍炙人口,流传了一千多年,使人每想起古代的武士军士,就禁不住要流敬慕的泪同情的泪感伤的泪。但是,文字归文字,行动归行动。范仲淹的文字总是高于其行动,其行动又高于其决策。范家人历史上没怎么出皇帝,可能是家族遗传。

范仲淹不一定大优秀,范仲淹的话却极为准确、恳切、实用、优秀。

为边疆之将帅者,如果不为大略,只务小功,边疆不可能稳固,边地不可能太平,边事不可能完美,边民不可能安全。一千个小功,也抵不上一个大务。

为边将边帅者,如果只满足于收几寸土,杀几个人,牵几匹马,偷几只羊,就误了大事,就会让小敌变大、弱敌坐强,就将一败涂地,万劫不复。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其实,不只边将边帅,就是内地官员,京畿政要,中枢大臣,乃至真命天子,不为大略,多务只务小功,也是万万不行的。诸葛亮如果不上前后《出师表》,不七出祁山,只在成都摇着鹅毛扇子陪阿斗玩,哄阿斗高兴,蜀国早就亡了。朱升如果不提“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只顺着朱元璋朱大和尚的杆子爬,让朱元璋张牙舞爪,耀武扬威,四面出击,就没有朱明天下了。朱元璋再次出家,四方化缘,向往潲水桶里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也未可知。刘少奇、******们如果不道破“工人阶级欢迎剥削”之谜,不提出“三自一包,四大自由”,不给“******”小高炉泼凉水,不搞整顿,不以三项指示为纲,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跟着******同志高喊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口号,中国的社会主义早就被葬送了,还有什么改革开放中国强盛!

虽然古训教导我们,人不可好高骛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可人到了一定的地位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就必须想大事抓大事做大事。否则,就不称职,就可能欺君误国害民。

宁夏是个小省区,相当于西夏国领土的二十分之一强。前些年,我们宁夏的一些干部群众包括我自己,沿袭多年的习惯思维,多年的习惯做法,自爱自怜,在“小”字上大做文章。可做来做去,做上大天去,做的也还是小文章。大家是好心,是负责任的,是进取的,只是观念一时跟不上,结果便是老鼠娶媳妇,小打小闹。近几年,宁夏的领导人开阔视野,开张胸怀,开拓创新,开始做大文章,提出了“小省区也要办大事”的口号,宁夏真的就快速进步了。看来,我等芸芸众生,要多务小功,务好小功,积小胜为大胜,积小功为大功,而“肉食者”、执政者、决策者们,却一定要“为大略”想大事抓大事干大事。如此,宁夏才更有希望,如此,中国才更有希望。

大才子范仲淹的话说得相当有水平:我辈后进,当尽力遵从。

西夏人给了范仲淹以启迪,范仲淹给了时下的中国人以启迪。好,均好,十分的好。

200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