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8372300000071

第71章 西夏政权机构分为五品

人是社会的人。人之所以有品级高下之分,有“富贵薄贱”之别,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之所供职的部门、机构、单位有品级高下之分。

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有完备的社会机器,国家政权机构就已逐步完备,到了最后,就如史家所言之“烂熟”,完备得使社会内部没有了前进的动力。

西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党项族所建立的政权,不算李元昊的祖宗拓跋赤辞、拓跋思恭等人“虽未称国,而王其土久矣”(《宋史·夏国传》)的那几百年,光是“西夏”国的大旗,就扛了一百九十年,比辽国时间长,比金国时间更长。西夏国到了仁宗仁孝时期,国家机器已与中原封建王朝相接近,而且,它的等级秩序更明确。这一时期确立了封建官僚等级制。自太皇帝、皇帝、皇太子以下,西夏官职分上品、次品、中品、下品、末品、六品、七品等七个等级。此外还有太后位、皇妃位、公主位、诸王位、师位、中书位、枢密位、谏师位、巫卜位、祝位等排位。所谓秩序井然,等级森严。

《天盛律令》第十章,将政权机构分为五品,即上、次、中、下、末五等。

上品:中书、枢密。

次品:殿前司、御史、中兴府、三司、僧众功德司、出家功德司、大都督府、皇城司、宣徽、内宿司、道士功德司、合门司、御庖厨司、匦匣司、西凉府、府夷州、中府州。

中品:大恒历司、都转运司、陈告司、都磨勘司、审刑司、群牧司、农田司、受纳司、边中监军司、前宫侍司、磨勘军案殿前司上管、鸣沙军、卜算院、养贤务、资善务、回夷务、医人院、华阳县、治原县、五原县、京师工院、虎控军、威地军、大通军、宣威军、圣容提举。

下品:行宫司、择人司、南院行宫三司、马院司、两院经治司、沙州经治司、定远县、怀远县、临河县、保静县、灵武郡、甘州城司、永昌城、开边城、北院、南院、肃州三种工院;沙州、黑水、官黑山、卓啰、西院、肃州、瓜州、大都督府、寺庙山等边中运司;真武县、西宁、龙州、银州、年晋城、定功城、卫边城、富清县、河西县、安持寨等地边城司。

末品:刻字司、作房司、制药司、织绢院、番汉乐人院、做首饰院、铁工院、木工院、纸工院、砖瓦院、出车院、绥远寨、西明寨、常威寨、镇国寨、定国寨、凉州、宣德堡、安远堡、讹泥寨、夏州、绥州。

五品之外,还有纳言处、飞禽受纳处、秘书监、工技院总管、蕃汉大学院等。

封建王朝有许多方面是值得非封建王朝的人们尊敬的。比如他们可以正大光明地以机构的重要程度划分品级,而不卖“所有机构都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的片儿汤。这一点,比今人都进步,或者说磊落。

任何时期,任何朝代,任何国度,政权机构、政府部门因其工作性质,因其权力大小,都是有品级之分的。只不过封建王朝对品级是公开划分,明确宣布,并写进法律的,而有些社会则明里不说,也不承认,甚至予以澄清批判,但骨子里划分得比任何时候都清楚。老百姓对现今的政权机构、政府部门并未做也做不了细密的品级划分,他们凭直觉识别哪些是油水部门,哪些是清水衙门;哪些是“重”油部门,哪些是“轻”油部门。至于说“衙门”里的人,对“衙门”的品级更是十分的清楚。但清楚了也管不了什么用,高兴的你自高兴,颓丧的你自颓丧,想奔油水部门而去,困难很多。中国有一句古话,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行入错了,后悔也没用;衙门入错了,后悔的用处也不大。

看了西夏政权机构的品级划分,我感觉有两点十分进步的地方,一是将西夏国发祥的地方银州和夏州分别划入了下品和末品,而未将其划入更高的品级。二是将“秘书监”这样的在今天看来十分重要的机构连末品也未划入,而是划在了五品之外。西夏人真的有比今人豁达与进步的地方。窃以为,我们虽然不能提向西夏人学习的口号,但私底下,应当向人家好好学学,学学那种叫不上名称的精神。

200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