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开场
28379600000016

第16章

秦腔业余大赛很快就拉开了帷幕。

大赛进行之前,照例要开展一些宣传活动的。首先是县上以县委宣传部和文化局的名义,发了一纸通知,晓谕各乡镇和各个社区,组织自己辖区内的秦腔自乐班,在很短的时间内,选拔若干有一定实力和演唱水平的秦腔业余选手,于“七一”前后到县城中山公园报到,并参加大赛组委会组织的海选活动。海选约为三天。海选结束后,便是复赛。复赛采用分组抽签的方式,一组一赛,赛后产生若干种子选手。复赛时间视选手多寡情况待定,之后便是决赛及颁奖晚会,时间同样视决赛情况另行通知。随通知一起发下去的还有那个写明比赛办法、奖励办法、赞助单位、奖品及比赛流程的所谓规程。

通知发下去后,紧接着便是广告和媒体宣传,其形式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一是贴告示,二是在晚报和电视台发布比赛消息。告示印得花花绿绿,内容颇具煽惑意味,分别贴在城市社区和各乡镇的政策宣传栏里;而媒体整天发布和滚动插播的消息,更是见缝插针,随处都可以听到、看到。如此数日,人们很快就知道了活动的内容和具体详情。相比较而言,人们最为关注的还是大赛的奖品和纪念品。

“乖乖,一等奖是三轮蹦蹦(即三轮车),这不相当于咱们在工地上搬半年砖吗?”

“就是,二等奖是个电动摩托,三等奖是个自行车,就是得上这两个奖,儿子结婚咱还顶他彩礼的一个大件呢。”

“咱先不说得奖不得奖的话,就是参加了不得奖,不是每人还有一份纪念品吗?胡麻油我吃过,洋芋粉丝也吃过,但荞麦方便面和野山杏脯我还没吃过。再者说,这段时间恰好洋芋刚壅完土,麦子还没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咱就当进城见个广经(即世面)呢。”大家一边这样议论,一边开始蠢蠢欲动,有几个村子当即就召开村民大会,共同商讨选手选拔事宜。

广告之后,便是电视台和报纸新闻的跟进。电视台设了个栏目,叫“秦腔业余大赛进行时”,除了继续滚动播放大赛的消息和规程外,也播放一些由记者在街头和社区采访的零星小片,反映市民对大赛的看法与期待,当然这些小片是热烈的、中肯的、不遗余力的。与此同时,晚报也不甘示弱,他们除在一版刊发一些大赛的消息和通讯报道外,还特地在三版的“社会广角”设了个专栏,名为“大赛特刊”,深度而全面报道大赛的整个进程和盛况。

由于常委的授意,也因为老罗原本就在专刊副刊部工作,这个任务顺理成章地落在了老罗身上。

老罗打算用系列报道的形式来完成整个“大赛特刊”的采写任务。他连系列报道的总标题都想好了,叫《古调新韵唱正阳》。正文采取之一、之二小节连缀的形式。既有点,又有面;既有代表人物的特写,也有大赛进行之前的诸多花絮。也就是说,这个“特刊”基本由他一人完成,边采访,边写作,写一篇,发一篇。在进行系列报道之前,老罗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他知道,这次“大赛特刊”的采写任务之所以能落在他头上,完全是因为常委吴子仪关照的结果。

文化与企业座谈会后,吴子仪立即到电视台和晚报视察工作,目的是尽快落实秦腔业余大赛的宣传事宜。在晚报视察时,吴子仪特意让总编把老罗叫来。吴子仪当着总编的面表扬老罗:“摄影搞得好,文字也不错,你可以再加把劲儿嘛。”之后又对总编叮嘱:“业务能力强的同志,要尽量把他放到第一线,要给他派任务,压担子,浪费一个人的才华,那可是最大的渎职啊。”说得总编有些莫明其妙。

视察完报社的第二天,总编便把老罗叫到办公室,醋意十足地给他交代了“大赛特刊”的计划和采写任务。总编说:“好好干吧,这次可不要再乱喝酒。这次可是常委亲自交代的任务。”

老罗一夜不曾合眼。

老罗不曾合眼的原因说来有些滑稽。在报社,老罗属于那种业务能力强但毛病也不少的人。细究起来,老罗的毛病不在别处,而在喝酒。老罗喝酒有个毛病,就是喝多了喜欢熊人。如果不是知根知底,一般人肯定接受不了。如他喝醉后总喜欢说:“老子当兵的时候,连团长都不怕,你算个X。”或说:“老子当年喝酒,团长都喝不过,你算个X。”两个“你算个X”一出来,大家便知道,老罗已经喝高了。这样的毛病,一般的同事和朋友倒无所谓,关键是领导受不了。而领导们大都也是喜欢喝酒的。这样喝过三五次,老罗的威信便慢慢低下去,工作便也由当初的要闻版和记者部,逐渐转到专刊副刊和社会娱乐版了。

老罗在社会娱乐版一坐就是十四年。十四年后,老罗已经四十三岁了,这时候老罗开始有些着急。因为他知道,再这样下去,自己这辈子就算完了。而且,即便是喝酒,也不能总是和顾三官这样不入流的人喝呀。

老罗决定重整旗鼓。老罗把这次“大赛特刊”的计划和采写看作是自己命运的一个拐点。接到任务的当天晚上,老罗精神抖擞,他迅速找来相关的材料,开始准备采访之前的预案工作。他把那些材料摊开放在床上,一手拿笔,一手端茶壶,像一个临战前的将军那样悉心阅读和消化那些材料。他才第一次搞清楚,原来小小的正阳,竟大大小小有二十一个乡镇之多,而一个乡镇就有近十个自然村,按两个自然村一个自乐班算,这沟沟岔岔里隐藏的社火班或秦腔自乐班就有数十个;再加之城里大大小小十多个社区,秦腔票友之众可见一斑。

看过材料,开始确定采访路线。这时他干脆从单位借来一张“正阳区域分布图”,趴在办公桌上,根据自己掌握的民间艺人情况,用红笔勾勒连缀起一条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乡村连线,他将其称为“大赛特刊作战线路图”,并在红线旁清晰地标注了将要采访的人物和村落。一切准备完毕,他便向总编提出要一辆采访车。总编沉吟半晌,最终还是答应下来。这在他平生也是第一次——因为采访车只有一线记者,或遇重大事件时方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