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一个落雨的日子,来到鲁镇。
小街上,五颜六色的伞海里,掩映着随身听、高跟鞋、手机、传呼机等现代文明。匆匆而过的“的士”中,偶尔闪现出一顶鲁镇上特有的绍兴毡帽,且不停地摇晃着手中的小铜铃,大声喊呼“闪开,闪开!”那便是鲁镇上特有的一道风景——人力车夫。
他们的穿戴,仍旧像鲁迅小说里描写的那样古朴,穿马夹、戴毡帽,一路碎步地跑动着,身后的车子着意装扮得古色古香,以便引起游人的兴趣。坐到车里的人,大都是异地而来的游客。他们中,或爷孙相依,或情侣相伴,或独自一人眉开眼笑地坐在那古董一样的车棚里。
那些远方而来的游客,无论是坐在车中,还是漫步在那缝隙中长有青苔的青石板路上,都有一种“鲁镇,久违了”的感觉。路边河汊里,乌篷船头的摇橹人,不时地向你打手势,邀你坐他们的乌篷船,当你看到他们穿蓑衣、戴斗篷的装束,“吱呀,吱呀”地摇皱一河碧水,向你靠过来时,那种鲁镇上特有的景致,让你不知不觉地走进鲁迅的小说中,走进那个并不遥远的年代。
我随团队而行,没有机会去独自体味人力车、乌篷船的滋味。但我身临其境,已经融入那车、那船、那个古老的鲁镇。
此刻的我,撑一把杏黄色的“天堂伞”,流连忘返在那湿漉漉的小街上,步入鲁迅先生儿时玩耍过的河街,如同走进了一幅斑斑驳驳的油彩画中,感悟先生的足迹,聆听“三味书屋”当年的琅琅读书声,想象“百草园”中曾经发生在先生身边的故事,不由自主地敬仰起来。
快晌午的时候,大家首选孔乙己先生吃茴香豆的地方进餐。远远地看到高楼间镶嵌着“咸亨大酒店”的招牌,无不为那招牌上的白底黑字所激动。踏上铺到楼外的红地毯,还没容我们去想象当年的孔先生,是否也走过我们脚下这样的红地毯时,三五个训练有素的女服务员,着一身葱绿的膝盖裙,系黑底红花的兜肚,青一色宽口布鞋,笑盈盈地迎出来。打头的一位妹子格外漂亮,她引我们到二楼大厅里落座后,立马端上来一碗碗沏进许多往事的盖碗茶,引诱我们:喝不喝绍兴老黄酒?要不要孔乙己爱吃的茴香豆?
逗出满桌的笑声后,那妹子书归正转,帮我们介绍了绍兴黄酒,喝时如何平和,酒后,劲头又是何等的足!吓得几个曾一度跃跃欲试酒量的同伴,面面相觑了一番之后,都说,先要一点儿尝尝。
好在茴香豆不醉人,喝茶的时候,大伙吃着耍一样,要了一盘又一盘,正儿八经地做了一回孔乙己。等酒桌上斟满香喷喷的绍兴黄酒,品味那绍兴干菜、绍式虾球,以及清汤鱼丸、头肚醋鱼、猴头馒头时,早就把那茴香豆弃之忘也了!
走出“咸亨大酒店”,人人都为做了一回孔乙己而兴奋!
然而,那股兴奋的劲儿尚未消退,忽而有人在大酒店东面的矮小的灰瓦房跟前,发现了孔先生的真面目——一座铁铸的黑色的孔乙己雕像。
大伙风风火火地涌过去合影,这才发现,真正的“咸亨酒家”,是在孔先生的雕像身后。而我们刚才踏着红地毯走进的那家“咸亨大酒店”,是后人扩建而成。击掌错矣的同时,无不为花了高价钱,而没吃到正宗的“咸亨”酒菜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