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28420700000075

第75章 亮给市场的名片——油建公司西气东输工程质量建设侧记

记者孟晓勇

西气东输工程犹如一条横贯东西、蜿蜒千里的钢铁巨龙,将西部洁净的能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东地区。业内专家认为,以西气东输为标志,中国油气管道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管道建设和运输将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无限商机造就无限市场。当这条“气龙”从南湖戈壁穿过时,吐哈油建人敏锐地觉察到,这为他们走向广阔市场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只要能加入这支“舞龙”行列,就会在“走出去”战略的天平上,放下一枚至关重要的砝码。

2003年6月27日,西气东输第四标段正式开工,吐哈油建人将第四标段总长9.58公里的管道施工作业线路握在了自己手中。但是油建人知道,他们拿到的只是触摸到市场的机会,能否叩开市场之门,施工质量才是真正的“敲门砖”。

市场是海,质量为船。油建公司专门成立了西气东输项目组,层层考核,汇集精兵强将,送外培训,强化训练,实战演练,开始了出海前的精心准备。出行前,指挥部党委书记张国栋指出,不但要练就过硬的技术,还要练就过硬的心理,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谆谆叮嘱,耳边回响。

罗布泊,号称“生命的禁区”。吐哈油建人构筑的野外营地,被外方HSE监理专家组和自治区环保总局誉为西气东输工程新疆区域最好的施工营地。这里充满着温暖和关爱,张扬着激情与渴望,7月1日,无人区点燃了油建人自己的第一朵焊花。刚开工,首次焊接1016毫米口径管线,出现对口困难、焊接生疏、参数偏差……第一天,忙碌了12个小时的职工们只焊接了3道焊口,第二天3道,第三天4道,更为严重的是,在焊接的十几道口中,拍片不合格就有3道,合格率只有50%。百道焊口一次性合格率要达到90%才能获得继续施工的资质。失败,就意味着被淘汰。

作为项目经理的高崎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停工整顿,总结经验,项目部果断地发出命令。7月6日,所有参与工程施工的人员都聚集在一起,认真分析造成质量缺陷的原因,从清口、打磨、根焊、热焊、一二三焊及盖帽逐项上查找原因,最终确定造成质量不稳定的因素是原始坡口损伤所致。针对这一问题,项目部提出要进一步细化现场作业指导,严格执行焊接参数标准,严格落实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规定……7月7日,沉寂了一天的工地再度热闹了起来。总结会后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从原来每天焊接的3道焊口逐渐增加到了28道,巨龙庞大的身躯向前移动的速度开始加快。

7月18日,焊口拍片机开进了施工现场,百道焊口考核开始了。紧张的等待过后,传来了激动人心的消息:百道焊口考核率达到了97%,一次性通过考核。工地上欢呼一片,全体参战职工喊出了一往无前的信心。

8月10日,在完成的390道焊口中,焊接合格率已经提高到98.25%。这是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取得的质的飞跃。

按照西气东输工程的总体要求,焊口质量合格率只要达到95%就可以,但是想把这项工程制作成一张进军管道市场的精致名片,只有做得比别人更好,才有机会得到市场的认可。杨盛杰指挥要求施工将士们:我们追求的不是95%,而是99%,乃至更好,这是市场对我们考验,没有退路可言。

99%,这就意味着在剩余的所有焊口中,留给他们的只能有3道不合格的焊口。这是一项对团队精神的严峻考验,因为施工为流水作业,一道焊口要14个人作业才能完成;这是一项责任心的大比拼,一人疏忽,功亏一篑。如果造成割口,撇开10万元的割口成本不说,而由此造成的影响就是一笔无法挽回的损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直是油建人遵循的规则。每天项目组都会有一辆车,载着两三名技术人员驶向管道公司52机组的施工现场。这是他们到兄弟队伍去“取经”,因为同样的设备配置,他们一天却能高质量地焊接35道口左右。学中干、干中学,油建人在通往管道市场的道路上艰难跋涉。

天道酬勤。9月10日,9.58公里管线的焊接和防腐工作如期完成,焊接质量以99.16%的合格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经历过西气东输洗礼的油建人,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向更为广阔的市场迈进。

(原载2003年9月17日《吐哈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