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28420700000077

第77章 跑过“零点”的车

通讯员喻文

年夜饭前的鞭炮声在火车站镇此起彼伏响个不停。走进公寓,春节联欢晚会的声音不时从房间里传出,此刻千家万户已被浓浓的过年气氛包围着,而此时的运输人却还驾车跑在众多油井和卸油台之间,跑过“零点”的钟声,跑进金猴闹春的新年。

镜头一忘了家的孩子

春节联欢晚会已经结束,王小峰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到自己的宿舍。他一边解着工服的扣子,一边打开手机。由于公司要求开车不许打手机,再加上自己从事的又是危险品运输,从买上手机那天起他就养成了上车关手机的习惯。这不,手机刚打开就有电话来了。“新年好!”也没问是谁,王小峰先送上了一句问候,可是电话那端一点都不客气:“小子,你是不是把全家人都忘了?”原来是母亲打来的电话。“我……我……”王小峰想给母亲解释,可一句也插不上。“从大年二十八全家人就等你的电话,给你准备了你爱吃的……可你……”母亲不停地说着,此时的王小峰才意识到自己已有好多天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了。

年前吐鲁番地区普降大雪,给运输工作增加了难度。用王小峰的话讲,这几天,跑一天的车比跑三天的车还累。由于成天注意力高度集中,每天回到宿舍总是疲惫不堪,只想躺倒在床上好好睡上一觉,给家打电话的事怎么也想不起。但这些理由都掩饰不住他此刻内疚的心情。父母都是上年纪的人了,转眼自己也快成家了,远在哈密的他们还为自己操着心,此时此刻思亲的思绪在王小峰脑海里油然而生。

据调查,春节期间无论在卸油台,还是在钻井搬家现场,到处都可以看到像王小峰一样的运输青工忙碌的身影。他们忘了“小家”顾“大家”,默默无闻地为运输公司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镜头二吃在初一的团圆饭

当缑亚军开的斯太尔大拖车在鄯善卸油台等待过磅时,鞭炮声已响彻了整个火车站镇的上空。听说公司今天晚上要放焰火,他跳下车不由自主地向公司方向望去,希望能够看到公司放到天空中的礼花,因为他相信此时此刻自己的妻儿一定在公司大院观看焰火。

由于不能回家过年,他的妻子带着孩子来鄯善陪他过年。在年三十早晨出车前他就已经和妻子商量好年夜饭要吃火锅,因为他觉得吃火锅方便,而且大过年的吃火锅能找到家的感觉。

回到宿舍,已是零点时分。平日用来看书学习的桌子已被妻子摆在两个床的中间。儿子见他进来就问:“爸爸,怎么才回来?”“路滑,你们怎么不先吃?”他边换工服边对妻子和儿子说。妻子说:“几百公里赶来就是要和你吃团圆饭,你回来得再晚我们也要等。”

“团圆饭”虽然有些晚,但缑亚军觉得味道依然那么香。

“团圆”对常年奔波在外的石油运输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品。正是由于有等待吃“团圆饭”的妻子们在后方任劳任怨的支持,他们才得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镜头三一个都不能少

“曹调,你赶快落实一下有多少车在卸油台,多少车回来了,哪些车还在路上,一辆都不能少。”运输二分公司马书记正在给调度曹维勇安排任务,这时调度室的石英钟已走到23∶35。“弟兄们都辛苦了一年了,今天也该早早地收车了!”马书记心里想着。按计划,大年三十这天他想让所有员工都赶零点前回来,但他又想:“原油的正常生产不能影响,安全行车也不能放松。”虽然在白天他已安排副经理付德凯带人在危险路段撒了沙子,但是在中午送饭时他还是要求大家要降低车速,谨慎行车。

当曹维勇向马书记汇报统计结果时,突然有一驾驶员撩开调度室的门帘进来,焦急地说:“4332的车在距卸油台6公里处轮胎破了,车上没备胎。”付德凯经理一听,连忙说:“先到报停车上卸一只。”说话间,他提起放在办公桌下的千斤顶和工具就向外走,马书记和曹调放下手中的统计表紧随其后。三个人配合默契,很快就将轮胎卸下。“曹调值好班,我和付经理去救济车。”说着马书记就拉开装着轮胎的皮卡车的车门。“马书记,还是我和付经理去吧!”曹维勇一边说一边抢先上了车。曹维勇心里很清楚,现在外面已经是零下十几度了,路面上覆盖冰雪,这时决不能让他到戈壁滩上救济车了。

一个都不能少,要让辛苦了一年的员工早点回来过上除夕夜,这是运输公司所有基层队站长大年三十最质朴、最真情的想法。

时间已临近大年初一凌晨两点钟了,运输公司调度楼所有窗口里的灯光才渐渐熄灭,此时只有那不停变化的彩灯和那火红火红的灯笼,将整个公司沉浸在浓浓过节气氛中。一排排安全返回并整齐停放在车场里的车辆,好像都已进入了梦乡。远处时不时传来的一两声炮声都不能将它们从睡梦中吵醒。

睡吧!跑过“零点”的车,因为再过几小时,你们又要迎着新年的第一轮朝阳,踏上新的征程了。

(原载2004年1月30日《吐哈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