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为了心中的梦想
28421200000010

第10章 陵园祭扫纪事

正是清明,怀念故去亲人的日子。

这几天,人们不约而同,所去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陵园。

交通压力在增加。周边地区相关商品也多起来。花圈、鲜花、冥币、花篮一类寄托哀思的物品满目皆是。

人们与陵园的关系不可回避。在生与死的交界处,陵园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陵园在平常是什么样子?在这里工作的人员是个什么样子?一般人是很难想见的。

于是,清明之前,我专程来到门头沟的天山陵园。这里不仅环境好,位于八大处的北坡,东南望可见香山,四面环山,而且距离北京远近适中,最能反映出北京城乡的习俗。

与旧时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墓地不再凌乱安放,而是由陵园统一管理。因此,视觉上是整齐划一。映入眼帘的是片片青绿,一排排的侧柏、桧柏、常青树,那是新的殡葬方式——树葬。向远处望,有一片开阔的空地,那是特意辟出的10亩地,准备推行草坪葬。这是门头沟区民政部门的领导从国外借鉴来的,也是美化环境的一种新的殡葬形式。虽然草坪葬的投入很大,但为了推动殡葬方式的改革,应该积极引导。近年来民政部门要求墓地要向园林化发展。所以才有这么好的环境。

山坡上盛开着粉红色的桃花,返青的草泛出了嫩绿。

刚到这里,最先见到的是一位老职工,头发花白,人很硬朗。他说,来这里祭扫的人有很大的不同,平常有一两个人骑车来的,也有把祭扫当成聚会或者是春游的,一家人或是一家族人聚在一起,祭典、聊天、照像、吃喝,很像是旧时的踏青。

祭扫在今天已经注入了许多现代成分。

陵园里见不到纸灰,磕头的人也在减少,大声哭嚎的更是少见。采取新方式祭扫的人越来越多。比如买上一束鲜花,祭献毕,再把缤纷的花瓣飘撒在墓前;为过世的人写上一段文字,记录下老一辈人的创业史,有的还把它镌刻在墓碑上;有的把创造出的科研成果、著作陈放在墓前,用以慰藉在天之灵;有的还写上一首诗,念完后贴在墓碑上,大意是:不管回来多晚,他都要等门……谁有烦心的事,他一宿睡不着……他即使病倒,也是全家人的依靠。远处飘来了悠扬的钢琴曲,那是从录音机里传出来的。一个妇女带着孩子在墓碑前默默地站立着,她们深深沉浸在记忆的旋律中……

这里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老职工把我带到一块墓碑前,碑上刻着“李博育烈士”,旁边摆着鲜花和花圈,挽联上写着“天山陵园集体祭献”。后面的碑文中记录了这是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公牺牲的解放军战士。老职工说,这是陵园免费为他们安葬的,每年全体员工都要为他们祭扫。这样安排是陵园领导借此对员工进行英雄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烈士墓在天山陵园共有两个。不仅如此,只要是孤墓,陵园每年也都要为他们祭扫。

在陵园,有一个墓非常特殊,它没有碑,近看才知是著名的外交家康茅召。他生前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他还非常喜爱摄影。我曾翻阅过他的摄影集。厚重的作品记录了他所走过的道路。全集的第一张是一幅非常珍贵的照片,一队日本鬼子举手向八路军投降。据说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仅存的一张。在他的墓上,镌刻下了康先生的遗体在献给医学研究后,骨灰已然撒在了葱绿的西山。这里只有他的遗物伴随着夫人杨玲的骨灰长眠于此……

陵园上空飘着气球,上书挽联:驾鹤西行,天堂有位;入土为安,灵魂升天。人们可以放飞气球,寄托哀思。老职工对我讲,这是陵园为人们寄托哀思而准备的一种新方式。

陵园的工作说到底就是服务。为了方便客户,天山陵园不怕麻烦,经常做一些平凡而琐碎的事。就在前几天,一位86岁的老人自己坐公共汽车来到陵园,要为老伴的骨灰选个墓穴。员工心有不忍,便陪老人挑选。选好后一问,才知老人家住在翠微路。老人一来不愿意麻烦子女,二来也想亲自看看墓地,将来也就放心了。这么大年岁,走路不便,陵园的领导把已经上路的司机“呼”了回来,将老人送上了337路汽车。不一会儿,老人的女儿也赶到了,问清了情况,又跟着返了回去,到家一看,老人已在家中,十分感动,立刻给陵园打来电话,感谢陵园的热情服务。

服务工作还有很多。老职工指给我看:原来这里是荒山荒坡,现在把碎石地开垦出来,扩大了面积,公路也一直修到了山上。陵园自来水也接上去了。刚竣工的厕所青瓦灰墙,风格古朴,又方便了人们。

我问,平常做些什么?老职工说,也要接待客户,打扫墓地。我问什么感觉?老职工讲,有时在山坡上巡视,只身一人,也有月黑风高的时候,但这个行业就是做服务工作,时间长了,习惯了,也就不再想其他的了。

我看着老人黑黢黢的面庞,油然产生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