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的一生
28426400000008

第8章 懂得欣赏:以孩子的视角看身边事

由于父母每天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过度的亲密关系导致“审美”出现偏差:孩子的优点不以为是优点,却因为缺点给父母带来麻烦而被无限放大。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犯错误的几率增加,亲子关系就越来越不好理顺,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加。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父母要经常调整视角,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扬,同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以孩子的眼光,选择自主方向

典型的中国式父母,在孩子的衣食住行上都倾尽全力,为了孩子能吃得好、穿得暖、学得起劲,宁肯自己受再大的委屈也无怨无悔。但是,对孩子来说,替他想得越周到,让他事事都得到满足,反而容易使他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事实上,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都应该牢记一条很重要原则:“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

父母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做选择、做决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和赞赏。当孩子自己选择做一件事情,父母不能用大人的思维方式去禁锢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应该支持和鼓励孩子去尝试、去感受、去思索,教育他不要怕失败。在做某项事情时的体验和感受,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良好品德的形成、自强意识的培养都非常重要。

在父母眼中,孩子无论长到多大,他们都是孩子,总是担心他们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对,在为孩子做了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时,却很少考虑孩子自己的感受。这是一种费力不落好的做法。有个三年级的男孩和同学去参加夏令营,妈妈怕他自己洗澡时洗不干净,竟走进男生洗澡的帐篷想为儿子搓澡。正在洗澡的男同学个个像惊弓之鸟,躲的躲,遮的遮,情景十分难堪。这位妈妈的儿子大声对她喊:“你给我出去,出去!我讨厌你!”妈妈很纳闷,在家不都是我给你搓澡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她不明白自己的行为使儿子在同学面前有多么难堪。

无论什么父母,都没有能力帮到孩子一辈子,他迟早要自己面对社会上的许多事和人。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肯放手,有意识地培养自主选择、主动把握机会的能力,孩子就会有很强的判断力和决策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不断抓住机会,走向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父母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并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他对自身的能力评价。但是很多父母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自己去做选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决定。于是,孩子只能按照父母决定的事情去做。在父母看来非常正确的事情,却给孩子带来了一种窒息感,孩子想对父母说“不”,但他们又一直被教育要“听话”,要做个“乖孩子”,所以连“不”也不能说了,有的孩子用被动的方式去逆袭,有的孩子因心情压抑而很难取得学业的进展。

凡是孩子自己决定的事情,在今后会自觉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父母在孩子做决定时,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当孩子面对选择犹豫不决时,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决定,并明确地告诉他:“你自己要进行权衡,做出决定。”如果不是涉及前途命运的大事,即使孩子的决定不是很正确,孩子也能从做决定的过程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为自己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父母希望培养孩子具备自主选择的能力,就要遵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即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和时间解放。让孩子从小就放松身心,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时积极动脑思考,只要孩子喜欢了、投入了,积极参与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增长了判断力,锻炼了独立意识,他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或决定,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孩子想争辩,父母说话要降降调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是懂事的孩子。因为小孩子见识少、阅历浅、不成熟,听大人的话没错,更有那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千百年来地流传,影响极为深远,在许多家庭中小孩子对父母的话必须言听计从。

现在,虽然已经是科技与文明高度发达的21世纪,仍有很多父母不允许孩子与自己争辩,即便自己的言行是错的也不允许孩子当面指出。如果孩子与父母拌嘴、争辩,就被看作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这都是父母的思想意识不能与时俱进的表现,做合格的父母就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丽丽读小学五年级时经常与妈妈“顶嘴”,这使她的妈妈非常苦恼,因为自己的女儿太不听话了。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路过公园时丽丽就进去玩了一会儿。当妈妈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时,丽丽却不同意,坚持说还要再玩一会儿旋转木马。妈妈有些生气,说她应该听妈妈的话,这时丽丽跨在木马上大声说:“为什么我非要听你的,而你就不能听我的呢?”听了这话妈妈更生气了,恨恨地说:“看看到底是你该听我的,还是该我听你的。”硬生生把丽丽从木马上拉下来,拖着她走出了公园的大门,丽丽十分委屈地跟着妈妈回家了。

丽丽特别喜欢小动物,想养一只小狗。妈妈说小狗身上有细菌,不能养。丽丽争辩说:“你说的不对。书上说,小朋友和小动物多接触可以提高抵抗力。”妈妈这次仍然很霸道,斩钉截铁地说:“坚决不能养。”结果两人又吵了个天翻地覆。

丽丽的妈妈逢人就说女儿有多么不听话,还向朋友讨教能让女儿听话的良方妙计,终于有一天,她的一位当教师的朋友这样对她说:“丽丽喜欢与你争辩,说明她长大了,有主见了,这是好事情,你要摆正心态,不要让她事事一定听你的。”这时丽丽的妈妈才恍然大悟,自己的思维方式要跟得上孩子的成长。

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对事情有了判断力,就会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会据理力争,在以后会比较自信,学习能力、交际能力都在逐步加强。因为孩子在争辩的时候,往往大脑非常活跃,处理信息的速度非常快,对表达能力、思考能力都是不小的锻炼。

女孩张秀秀有个姐姐,姐姐是军队大院里出了名的好孩子,她非常听父母的话,从来不惹是生非。大院里父母们知道自己的孩子调皮捣蛋时,常把这话挂在嘴上:“你看看老张家的女儿多懂事,你要像她那样听话我少操多少心!”说这话时,遇到不服气的孩子也会顶嘴:“我怎么不像他们家的孩子了,我多像张秀秀啊。”

秀秀与姐姐不同,玩入迷了就不按时回家,认为父母说的不对就顶嘴。身为军人的张爸爸脾气暴躁,往往是随着那句“你敢顶嘴?”大巴掌就挥过来了,但是秀秀仍不示弱。“你不是能打我吗?打吧!打吧!”随着话音,她就仰起头把身子向爸爸的面前挺,那意思是“你使劲打,我还真就不怕”。秀秀就是这样一种性格,从小到大都没少挨打。

若干年以后,张家的女儿都长大了,秀秀的姐姐不仅没考上大学,也没有突出的作为,只能在父母的关照下过日子,而秀秀不仅毕业于名牌大学,还成为了全国知名的记者。

从现代教育的观念来看,把“听话”作为衡量孩子好不好、懂事不懂事的标准,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过分地强调“听话”容易使孩子养成依赖性,使孩子没有独立性,遇到问题时缺少个人见解,对不正确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无力抗争,甚至会因长期压抑而引起性格扭曲。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等这些孩子成年以后,在有反抗倾向的孩子中,84%的人意志坚定,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没有反抗倾向的孩子中,仅有26%的人意志坚定,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孩子在争辩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被关注。如果在争辩时胜利了,无疑使孩子获得了成就感,既让他们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如果孩子在争辩时输了,他也会服从正确的观念和做法,这时候他的“服”,也一定是真正的口服心服。善于争辩的孩子,性格必然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对错误的东西一味隐忍,会变得自信、开朗,敢于面对困难,具有很强的挑战意识。

父母应该把培养一个不盲目听话的孩子作为教育目标。让孩子对所有值得他怀疑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且可以无所畏惧地说出来。在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时,父母应保持冷静,千万不要轻易发火动怒,加剧孩子的抵触情绪;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观点;分析他说的是否有道理,主动地把“顶嘴”变成讨论、探讨。如果孩子是正确的,就应该给予肯定和支持。当然,孩子的意见不对时,父母也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但要以亲切的口吻认真地加以说明,让孩子能够心服口服地接受。争论、探讨有助于孩子养成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以理服人、平等公正的好品质。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

随便拿钱奖励,不如激发向上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摆脱了“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旧观念,人们更多的是给孩子赞扬和鼓励。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许多父母并懂得赞扬和鼓励的艺术,做得不得法同样得不到好的结果。赞扬和鼓励就像营养品一样,如果不管情况怎么样都随意用,就会因副作用产生新问题。赞扬、鼓励和批评一样需要技巧,如果做得不是恰到好处,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使孩子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大大降低,对孩子的心理和成长造成妨碍,更有可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紧张。因此,父母在赞扬和鼓励的时候应该讲究策略,不让要让好心变成坏事。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学生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是实验组,一组是非实验组,实验组的每个学生完成一道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非实验组的学生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学生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看看他们还是否有人还在继续解题。

通过这第三阶段的观察,爱德华·德西发现一种明显的趋势:实验组的学生因在第二阶段能获得奖励确实十分努力,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极少,这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没有奖励的非实验组的学生,却有很多人在用自由活动时间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这个实验说明物质奖励用不好就会起反作用。

有个男孩子对画画感兴趣,放学经常自觉地拿出画板画画,画到高兴时还会唱歌。孩子的父母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兴趣爱好很高兴,为鼓励孩子就对他说:“儿子你好好画,画完了爸爸奖励你10元钱。”男孩子听父亲这么说就兴致大增,半个小时就画完了,爸爸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毫不犹豫地给了10块钱。这种情况不断地在儿子与爸爸之间发生。结果这个男孩变成只为钱而画画,没有钱就不想再画画了。爸爸的奖励不但没有激发儿子保持对画画的兴趣,而是减弱了儿子自发学习画画的动力,破坏了他的兴趣爱好。

这个故事证明了曾获诺贝尔奖的爱尔兰作家萧伯纳的话:“要记住,我们的行为不是受经验的影响,而是受期待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物质奖励用得不当,就会使孩子的心理期待发生偏移。也许喜欢画画的男孩的心理期待是想当一名伟大的画家,但是每次拿10元钱奖励儿子的父亲,使他的期待落入了世俗泥淖。如果让小期待泯灭了心中的大期待,反而不利于孩子成才。

父母发现孩子有了好的兴趣爱好后,不应该首先想到的是物质鼓励,而是精神激励和适当的指导。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做法就非常好,对儿子的行为既有赞扬,也指出了他的努力的方向。

高尔基和儿子马克西姆在意大利卡普里岛疗养。有一天,高尔基从外面回来,看到马克西姆在院子里松土种花便称赞道:“夏天来临,让院子里开满鲜花,这个主意非常好。”说着话,他就帮助儿子培土浇水,种下了一大片花草。不久,马克西姆先行回国,高尔基独自在院子里散步,看到鲜花盛开,香气满园,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高尔基回到书房后满怀深情地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他这样写道:“你走了,你栽的花却留了下来,我看着这些鲜花,心里想着‘我的好儿子动身以后,在卡普里岛留下了好东西——鲜花’……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各种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愉快的。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明白‘给’永远比‘拿’重要。”

高尔基就是这样以小见大、由表及里地鼓励儿子,堪称是深懂家教艺术的典范。

父母在赞扬、鼓励孩子时,要指出明确的方向,不仅可以像高尔基那样指出大目标,也可以给出小的目标,但是不能让孩子不知所云。当孩子获得好成绩、取得进步了,期待父母的赞扬和鼓励时,如果父母只会说:“不错,继续努力。”对具体如何去做,却不能给以恰当的引导。实际上,这样的赞扬和鼓励并不能起到什么实际作用。如果能指出具体明确的方面,孩子听后就会清楚自己应如何去做,更加刻苦努力。比如,夸奖孩子的画画得好,不能只是说:“不错,将来会成为徐悲鸿那样的大画家。”而是要说“花朵的颜色很好”或“这个人的脸画得很像爸爸,要是眼睛再有神一些就更好了”。这样的赞扬才有的放矢,能说到孩子的心里去,从而激发他的积极性。

父母不要轻易就拿钱物奖励孩子,因为物质奖励用得不恰当,会让孩子积极进取的内在驱动力变成外在驱动力,当外在的驱动力不能持续下去,孩子的进取心和上进心也就消失了,而精神奖励才是巩固孩子内在驱动力、不断发展兴趣爱好的最好方法。更重要的一点是,过于频繁的物质奖励会使孩子的学习和进步变得极为功利,当这种功利思想影响到他的的价值观时,就会使行为偏离道德要求和法律约束,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有百害而无一利。

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

——亚美路

放下家长的架子,与孩子平等交流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以创新求发展的阶段,任何人只能重复别人的工作,拿不出新观点、新思路、新做法,就没有个人前途可言。父母必须认识到,培养孩子具有卓越的创新能力与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等重要。父母要从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把孩子看成不同于自身的个体,放下家长的架子,做到和孩子平等地讨论问题,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使父母可爱可亲的形象烙印在孩子的心灵深处。

一位叫戴雅娜的母亲有一双可爱的儿女。有一天,她准备开车带着孩子一同去超市,5岁的儿子因为姐姐先坐进汽车而很不高兴。戴雅娜见状在车门口蹲下来,伸出手把儿子的双手捧起来,看着他的眼睛微笑着说:“汤姆,谁先坐进汽车并不是很重要,你说对吗?”汤姆虽然还是不高兴,但是对妈妈点了点头,钻进汽车并挨着姐姐坐了下来。

第二天早晨,戴雅娜和她的朋友张女士一起带着孩子们出去郊游,当汤姆同姐姐跑跑跳跳,要到湖边去看戏水的天鹅时,汤姆不小心摔倒了,他一边喊腿痛,一边流眼泪。妈妈蹲下身子把汤姆拉起来,见他并没有摔伤,就亲切地说:“你已经不是小宝贝了,是不是?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摔一下是没关系的,你说对吗?”这时,张女士也在一旁蹲下来,面对着汤姆说:“是的,你是个大男孩了,不能总哭鼻子呀,你说对不对?”汤姆收住了眼泪,很自豪地到湖边去了。张女士同戴雅娜谈起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问她是否经常蹲下身子与孩子说话。她说:“是的。孩子年龄小,身体还没有长高,大人只有蹲下来才能平视着孩子的脸说话。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同我们说话的。孩子是独立的人,由于他们还没有长高,大人就应该蹲下来同他们说话。只有这样平视着,孩子才没有被强迫的感觉。”

德国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特勒说:“如果父母放弃权力,放弃优越感,那么,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敬的机会就更大。”身为父母者,只有彻底抛弃封建家长制的影响,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以朋友的心态与孩子相处,才能实现引导、启发、使孩子快速成长的目的。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逃不出一个空虚。

——夏丏尊

不要放走表扬孩子的最佳时机

针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持这样的观点:“父母首先要以爱心和热情去努力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要鼓励和赏识他,而不是一味地用责备和打击逼迫他去听话,因为在威逼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只能变成怯懦和虚伪的人。”

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喜欢听称赞、表扬、鼓励的话,不喜欢被禁止、阻断、批评,因此,父母要给孩子积极的鼓励。无论多大的孩子,受鼓励而改正错误和不足是容易做到的,而受责骂而改正错误和不足则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快乐教育”创始人斯宾塞认为,教育孩子应该以鼓励为主,不要随意指责。

斯宾塞小时候,爸爸威廉给他买了一架脚踏风琴,希望他通过学习音乐培养人文素质。当风琴买来后,爸爸对他说:“这是一架有魔力的风琴,只要你不断用脚踩踏板,同时用手按上面的黑白琴键,就会响起非常优美的旋律。如果你弄懂由7个音符形成的魔法,那就会成为音乐家。”这些话对斯宾塞起了很神奇的作用。风琴刚安好,他就迫不及待地坐了上去,并且按响了高低音不同的琴键,一副乐不可支的样子。可是爸爸不在家时,保姆德斯娜总是指责斯宾塞:“你可能在音乐上没有一点天赋。”“一支简单的曲子,你学了这么多遍还不会……”这样的话听得多了,斯宾塞就对弹风琴失去了兴趣。爸爸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对德斯娜说:“你不要用不恰当的言论扼杀孩子的天赋。如果弹风琴变成了一件紧张而痛苦的事情,那么,是学不好音乐的。”有一天,威廉微笑着对儿子说:“亲爱的,我特别喜欢你弹的那首小曲子,叫什么名字来着?”斯宾塞听爸爸这么说,心情欢快起来,赶紧说出了自己最喜欢弹的一支曲子,他坐到风琴前,十分投入地弹了起来。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弹得非常流畅,节奏和旋律都把握得非常准确。

对于这件事,成年后的斯宾塞是这样总结的:“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责不会带来好的结果。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因此教育的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一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来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

表扬和鼓励是可以让孩子进行快乐学习的魔法。父母应该善于运用鼓励的方法,经常对孩子说:“你今天的作业写得很规整。”“画画得越来越好了,如果再努力一些,都可以参加学校的展览了。”孩子听了这样的话,眼里一定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心灵之门也会向父母敞开;如果对孩子取得的进步持漫不经心的态度,孩子就会变得十分沮丧。

小虎放学回来高兴地对妈妈说:“今天60米比赛我得了第一名。”妈妈听了问了一句:“和谁比赛呀?”小虎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说:“今天上体育课,老师让我们赛跑,我是跑得最快的,老师夸我很有运动天赋呢。”妈妈听了仍没什么反应,她说:“噢,知道了。今天留作业了吗?快去做作业吧。”听到妈妈这么说,小虎觉得非常失望,闷闷不乐地到一边去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跑了第一名,妈妈却一点都不高兴,也不夸奖他。

许多父母总是忽略孩子学习以外的成绩,从而失去了鼓励孩子的最佳时机。结果使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一点都不关心,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时间久了,会认为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好不好都无所谓。明智的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及时鼓励孩子。在上例中如果小虎妈妈能及时回应孩子想要被称赞的心理需要,高兴地说:“是吗?我家小虎能跑第一,很了不起呀。”这时,小虎的情绪就会得到激发,如果妈妈趁机鼓励说:“小虎,你在学习上也要努力,如果也能得第一,那就更了不起了。”孩子必然会从成就感中激发出更强的上进心。

父母不要吝啬自己夸奖的言辞,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一定要及时表扬和鼓励。有些事情在大人看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值得表扬,可对孩子来说则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孩子良好的习惯和非凡的成绩也是由小事做得好累积起来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年龄越小越要做得及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

表扬和鼓励的内容越具体,孩子就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今后努力的方向。如果父母只用“你真聪明”“你很棒”“将来一定有出息”这样很笼统的词来称赞孩子,虽然暂时也能激发孩子的进取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就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批评的坏习惯。表扬和鼓励的目的是要激励孩子进步,不能简单地说成“比某某同学好”“让某某老师很满意”,要始终立足于孩子的进步的点位上,使表扬和鼓励对孩子的能力、品行、态度和进取心起到促进作用。

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詹姆斯

过度表扬,会使孩子的行为动机走偏

中国的传统教育以严格要求为主导。“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是传承了几千年的至理名言。到了近代,西方的文化思潮给传统观念带来巨大冲击。西方教育理念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开始影响我们的教育方式。但是,许多人错误地解读了一些西方教育思想,并进行了广泛的传播。比如,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主张用鼓励的方式教育孩子,促使孩子自身的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受这种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家长总把对孩子的表扬和夸奖挂在嘴上,极为小心地对待批评和指导。有的父母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毫不掩饰表扬自己的孩子。但是,教育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在过多的表扬声中长大的孩子,许多人都没有变得越来越优秀,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变得更加不自信,经受不住人生风雨的洗礼。

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鼓励的教育方式,并不意味着对孩子要一味地进行表扬,而是通过表扬、称赞给孩子自主、宽松的成长环境。如果父母过度频繁地表扬孩子,孩子接受太多的好评价,无形中又压缩了自主、宽松的成长空间,实际上是另一种扭曲的管教,孩子过度依赖于来自老师、父母或其他人的表扬,便逐渐失去了自我评价、自我判断的能力,从此变得在人生目标的确定上严重偏离客观实际,这也会使孩子的发展走向了歧途。

美国男孩乔治的智商水平比较高,但是在学习时却总是坐不住,课堂上也不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每次面对考试,他都非常紧张,卷子答得稀里糊涂。后来老师建议乔治的父母要对孩子少责备、多表扬,积极鼓励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乔治的父母按着老师说的方法做了,收到了积极效果,乔治在考试的时候不那么紧张了,也能顺利答完卷子了。尽管成绩还不算优秀,但是已和其他同学差不多了。非常遗憾的是,乔治的父母尝到了表扬甜头后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几乎时时刻刻都表扬儿子,不仅很少批评他,也不注重给予忠告和指导。这使乔治变得已听不得他人除了表扬外的任何评价和建议。

在乔治的思想意识里已经失去了对自身能力的正确判断。在他刚刚学弹钢琴不久,就打算去报茱莉亚音乐学院了。他骄傲地向同学宣称:“妈妈说我弹钢琴很有天赋,将来能成为大音乐家。”连最基本的练习曲还弹得不成调,就计划着去考当地最著名的音乐学院,这在有头脑的人看来,有点坐井观天的意味,当然,他也不可能被录取。

父母的过度表扬和夸奖给乔治带来了伤害,他已经被父母夸得目空一切,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了。

表扬的效果是好是坏,取决于父母所做的表扬本身。具体、明确、针对某一件事情做出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表扬,而不是虚空、拔高的表扬才能发挥鼓励和激发的作用。

教育专家菲尼斯指出,对心理素质不够好的孩子,父母更要掌握表扬的“度”。表扬不足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表扬过度,他们又会被父母近似荒唐的言行所误导,以致陷入过高看待自己的幻想中,甚至会制定出完全不切实际的人生目标,这些目标因过高而不能实现,孩子在面挫折和失败时难以自拔。

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曾在十年里选取了十几所纽约的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研究表扬对于学生的影响。通过多年的系列追踪监测、实验、研究,他们发现:被过度表扬的孩子,将维持自己的聪明形象变成了头等大事,他们变得不愿意冒险尝试没有把握的事情,也不愿意承受失败的体验。家长们出于希望孩子更上一层楼而进行的表扬和奖励,反而吞噬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父母不要让孩子靠表扬生活,孩子的人生目标更不应该被表扬所左右。这需要父母本身不要让自己表扬和夸奖变得廉价。因为孩子一旦对廉价的表扬上了瘾,他们就有可能走进另一个怪圈,只要听不到来自父母、老师或朋友的表扬,就会顿时变得情绪低落,甚至萎靡不振。父母不要让表扬主导了孩子的思想意识,一旦离开表扬,他们就会像丢了魂一样的神不守舍,孩子的心灵如此脆弱不堪,又怎么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偶然发生的意外事件呢?

父母表扬过度会扭曲了孩子的行为动机,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不该表扬孩子,面对思考能力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父母既要在恰当的时候给予表扬,让他们在得到肯定的基础上激发出上进心,同时也要随时注意指出孩子的缺点,让孩子在改正的基础上取得进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既能发现、发挥自己的优点,也能认识、接受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准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的发展。

——蒙台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