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的一生
28426400000007

第7章 善于纠错:肯定与批评兼用效果好

孩子犯错时最容易引发父母情绪失控,比如,孩子与小朋友打架、受好奇心驱使拿了别人的东西、因不小心损坏了公共物品等,父母得知后肯定会火大气盛。这时非常容易把为孩子纠错的行为变成自身情绪的释放,其实,父母的所说所做不能达到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目的。父母切记:为孩子纠错要变急躁为舒缓,变直来直去为委婉劝说,变严厉批评为先肯定后教导,将曲直并用、扬抑结合、内应外助的十八般武艺全路开通,方能让孩子茅塞顿开、知错必改。

孩子行为跑偏,用赞美优点把他拉回来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这并不代表孩子的本性有多么恶劣。有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对的还是错的;有时候是出于好奇想试一试那些本来不对、不应该、不能够去做的事情;有时候是因为动机是好的结果却做了错事。如果父母不问缘由地批评、斥责孩子,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误解,认为父母不信任自己,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在心底形成一种错误认知:我总是让爸爸妈妈失望,我是个不长进的孩子。可想而知,长期生活在不安和被否定的环境中,孩子真有可能变成了一个坏孩子。但是从心理学上讲,每个孩子都有学好的意向,都想成为人人称羡的好孩子,这需要父母给以正确引导和精心培养。

美国男孩希尔小时候任性、淘气、不爱学习,因此他从小就被认为是一个坏孩子。谁家的牛跑了,谁家的树被砍倒了,谁家的堤坝出现了豁口等意外之事,人们都会说:“不用问,这肯定是坏孩子希尔干的。”当人们开始把一些坏事赖在他头上时,希尔会为自己申辩几句,但没有人肯相信他。在邻居们的眼中,希尔从小没有母亲的管教,无拘无束,经常干些搞破坏的事。到后来就连希尔的父亲和哥哥都这么认为。事实上希尔没有那么坏,许多事情真的不是他干的。由于没有人肯听希尔的解释,也没有人相信希尔的无辜,在被冤枉了几次之后,希尔干脆对别人不公正的说法置之不理,照样我行我素。

就在家人对希尔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情况突然出现了转机。在希尔9岁那年,父亲再婚,当继母站在希尔面前时,他像个童子军一般站得笔直,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表现得很有礼貌。但是,父亲在向继母介绍他时却说:“这就是希尔,全家最坏的孩子。”心地善良的继母并没有因为父亲的话歧视他,而是把手轻轻地放在希尔的肩上,眼里闪烁着慈爱的光芒,她说:“最坏的孩子?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继母的这句话像一束灿烂的阳光照进了希尔渴望被公正对待的心田。继母进家的这一天,是他生命中最快乐的一天,他牢牢地记住了继母把手放在自己肩上那一刻的感受——他感激继母,因为她不像其他人那样厌恶他,而是怀着善良公正之心关爱他。

从此以后希尔变了,他不再调皮捣蛋。有一天,莫扎西大叔特地登门道谢说:“如果不是希尔冒着危险帮我拦住一头奶牛,说不定它会冲上公路而酿成交通事故,那样我家的损失就大了。”继母听了这句话,把希尔搂在怀里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希尔不知道继母为什么会流眼泪,做这样一件事不是很简单的吗?直到他听见继母和父亲的谈话才知道,这件事有多么重要。继母说:“现在我可以肯定,希尔会变得越来越好,说不定将来会有大出息。”父亲反问道:“就凭他以前故意放走别人家的奶牛,今天去帮助别人拦住一头奶牛?”继母十分肯定地说:“对,像他这样的顽皮的孩子,如果教育得当,会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听到继母这样评价自己,希尔暗下决心,不能辜负继母的希望,一定要成为一个有所作为人。

13岁时,希尔开始了写作生涯,20岁时已经成为著名作家。再后来成为全美家喻户晓的成功学家。

当孩子做错事以后,通常情况下父母会犯这样的错误:不先听孩子把事情说清楚,就武断地臆测事情的真相,甚至控制不住情绪打骂孩子,还有的父母趁机揭孩子的老底,把孩子过去的错误统统翻出来,扣大帽子,攻击孩子的人格。家长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孩子以前曾经犯过类似的错误,所以便以惯性思维做出错误的判断,把实事求是的处事原则抛到了脑后。事实上,孩子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父母真实准确的评价,得到具体有力指导和帮助。

如果孩子确实做错了事,应该采取平和的交流方式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客观的态度做出评价,发现孩子在犯错的过程中做对了的那个部分,如好的动机、好打报不平等积极因素,先进行正向肯定,再开始对错误的部分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孩子改正错误后,要给予口头表扬,还要给一些适当奖励,使孩子增强上进的动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错误就像浮在水面的稻草,要想寻找珍珠就得潜到它的下面。

——德莱顿

想纠错,先转化孩子的负面情绪

孩子做错事时一般都会受到人文环境的反制,如在学校扰乱了课堂秩序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与同学打架会遭到同学家长的控告等。受到了反制的孩子,内心会产生更为强烈的情绪冲动,他会把火气发到家人的身上,说话时大喊大叫,扔书包、踢东西、摔门是经常采用的宣泄方式。在孩子处于这种强烈的情绪冲动时,他不会接受任何正确意见,更听不进去父母的建设性批评。如果父母见到孩子如此不理智时,自己先发脾气情况就会变得更糟,最后的结果是大人叫、孩子哭,其惨状使人目不忍睹。

在孩子处于如此恶劣的情绪状况时,怎么才能使他平静下来正视自己的问题呢?这就需父母要以静制动,首先弄清楚孩子这时的心理需要是什么,只有“按病开方”,才能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外面犯错又受到反制的孩子,整个心胸都被负面情绪填满,这时希望父母能明白他的心情有多么糟糕,希望不用完全说出自己的遭遇,父母就能够理解——他的坏情绪表现出一个苗头,父母就能猜出剩下的部分。但是,十分可悲又可怜的是,父母完全不知道这个时候孩子的需要,也因此不能正确地安抚孩子激烈的情绪,反而被孩子弄得怒火中烧,一派乱象就出现在家庭中了。

男孩天骄的妈妈下班回到家,还没来得及脱掉鞋子,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的儿子就从书房中冲出来大声地嚷嚷:“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我怎么可能在明天上学之前写完这篇议论文呢?昨天留的一篇记叙文,我今天早晨没交,她就把我叫到教研室狠狠地批了一顿,我恨死她了。”妈妈听了天骄的话立刻失去了冷静,冲他喊道:“我的上司和你的老师一样可恶,但是你听到我抱怨了吗?怪不得老师对你发狠,你从来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你就是懒,别再抱怨了,赶紧做作业去。”听了妈妈的斥责,天骄怒气冲冲地上楼回到了自己的卧室,把门反锁上。累了一天的妈妈,发完火赶紧到厨房做晚饭,锅碗瓢勺交响曲终于让她平息下来,做好了饭菜喊天骄下楼来吃饭,他就像没听见一样,一声不应。妈妈又是怒火心中烧,上楼去狠敲他卧室的门,边敲边骂他不懂事,学习不努力,不听爸妈的话……天骄终于被骂了出来,两人又对喊了一阵子,直到天骄爸爸回家才熄火,但是整个晚上家庭气氛都被毁掉了,每个人都很烦躁,妈妈也觉得很内疚,但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收场。

天骄的妈妈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对孩子的心情表示理解,承认他在语文学习方面遇到了困难,说一句:“现在的老师把学习都抓得很紧,儿子读书也不容易呀。”这样顺着孩子的心情说一句,他的情绪马上就能得到缓解,然后主动地帮他找一找资料,讲解一下写议论文的要点,帮着他把作业快些完成,一切都OK了。

孩子未成年,还没有养成敞开心扉和父母交谈的习惯,不知道采取适当的方法排遣坏情绪。

父母应该充分理解孩子在愤怒的外表下所隐藏的担心、失望和无助,针对他的行为做出应有的正向反应,理顺他心烦意乱的情绪,帮助他解决所遇到的难题;相反,父母如果说“你不该……你必须……”像下达命令一样“戗”着他,不仅不能平息孩子强烈的情绪,语言的反向作用力还会使负面情绪的影响越来越大,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面对孩子受制于自身的负面情绪,表现得近呼歇斯底里时,父母极有可能受孩子言词、行为的刺激变得不可理喻。这对于孩子而言则是形成了情绪灾难,不仅要承受自己的负面情绪,还要面对父母的负面情绪形成的打击,这样的双重负担是他难以承受的。因此,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要保持冷静。尽管父母的内心是十分爱孩子的,可由于负面情绪没有得到控制,表现出来的却是全然的否定、责备,这会让孩子听不进去父母所讲的任何话,只关注父母情绪化的外在表现,使孩子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的机会白白溜走。

转化孩子的负面情绪是对父母心理素质的更高要求。一是要凡事往积极方面想,还要细心察觉、体察孩子的情绪变化;二是确认孩子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释放负面情绪,做到这两点,才能让孩子的情绪天空晴朗起来,使他正确面对产生负面情绪的根源,改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叶圣陶

善于启发引导,孩子总有承认错误的那一天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非常优秀,少犯错误少让自己操心,最好不犯错误。但是,这样高的期望基本上会落空,因为很多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家长也因此操碎了心。其实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犯错,一个总也不犯错误的孩子其心灵是不能长大的。

有教育专家惊奇地发现,那些小错误不犯的孩子常常犯大错误。究其原因,是没有犯错的经验,不知道怎样避免犯大错误。孩子不断“犯错误”的过程,正是其不断改正“错误”、自我完善的过程。假如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他们的性格会变得自卑懦弱,在处理问题因对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的缺乏理解而优柔寡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成长的资源,在父母眼里的一些错误,对孩子来说是成长中必经的体验。因此,父母的关注点不应放在孩子是否犯错上,而是应该放在如何对待孩子犯错,使之能改正错误,提高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

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着急发火,会增加孩子的畏惧感,使得两代人之间形成严重的隔阂,孩子即便嘴上认错,心理却不服气,这种状态下所犯的错误不能得到真正的纠正,发展下去,当初看似不太重要的小错却会一步步酿成大错。父母面对孩子犯错时,首先应当冷静下来,分析孩子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这个错误不纠正会引起什么后果,在纠正时采用什么方法,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才能应对自如。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革命家列宁,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的孩子。8岁那年,妈妈带他到姑姑家做客。活泼好动的列宁一不小心,把姑姑最喜欢的一只花瓶打破了,只是当时没有人看见。当姑姑发现花瓶破了以后,她问孩子们:“是谁把花瓶打碎了?”孩子们都摇头说,“不是我打碎的”。列宁因为是来姑姑家做客的,怕说出实话遭到责备,所以他也小声回答:“不是我。”说完这三个字马上把头转向了一边。这个很心虚的动作没有逃过妈妈的眼睛,当时就断定花瓶是自己的儿子打碎的。因为列宁是个特别淘气的孩子,在家里也经常打破酒杯和盘子什么的。但是,每次他都能主动承认错误,从来不撒谎。今天是怎么了呢?

列宁的妈妈当时想,是直接揭穿这件事严厉地惩罚他,还是等他自己承认错误。经过认真的思考,妈妈选择了后者。她要等待时机,想办法教育儿子犯错误后要勇于承认,做一个诚实的人。

打定主意后,妈妈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但是每当儿子让她讲故事的时候,她就专挑诚实守信的故事讲。启发儿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撒谎是不对的,要主动承认错误。

妈妈这样做了以后,列宁变得心事重重,没有承认自己打碎姑姑花瓶的事一直在折磨着他。

有一天晚上,妈妈又像往常一样,拿一本书给他读故事。列宁突然哽咽着哭了起来,抽泣着告诉妈妈:“我欺骗了阿尼亚姑姑,她的花瓶是我打碎的,但是我没有当着她的面承认,我错了。”见儿子承认了错误,妈妈耐心地对他说:“好儿子,你是好样的。犯错误不要紧,知道悔过就是好孩子。赶快给阿尼亚姑姑写封信,向她承认错误,姑姑一定会原谅你的。”

列宁拿出纸笔,在妈妈指导下写了一封信,向姑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恳求她的原谅。

过几天以后,列宁收到了姑姑的回信。在信中,她不但原谅了列宁,还称赞他是个诚实的好孩子,能够知错就改。

孩子的心灵十分敏感,也很要面子,如果父母不讲究方法直来直去地纠错,对孩子的心灵会造成伤害。列宁的妈妈纠错的方法就非常讲究实效,她没有当面揭穿儿子的谎言,回到家里也没有直截了当地摆明儿子撒谎的事。而是通过讲故事让儿子明白做人必须诚实,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这种方法虽然用时长,也比较费心思,与现在一些教育专家所强调的“纠错要及时”的观点有些相悖,但是却抓住了问题的实质,让儿子从心灵深处认识到撒谎是不对的,必须改正,而且以后不犯此类的错误。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往往比兴师动众更有效,因为家长的过度紧张会使孩子加深对错误的印象,难以真正认识自己错误的性质,适当地保持沉默,再通过启发、引导的方法让孩子认识到这些错误,并在反思这种错误行为的同时,心甘情愿地改正。当然,这种方法并非适合孩子犯的任何一种错误,如果孩子对同一个错误屡教不改,或者是涉及面比较广,发展下去有触犯法律的可能,父母必须采取教育和惩罚相结合的方法,取得立竿见影、以后绝不再犯此类错误的效果。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明辨是与非、真与伪;并使人倾向于善与真,排斥恶与伪。

——山缪·约翰逊

先肯定长处,再给孩子纠错效果好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教授说:“成功的父母与失败的父母的区别在于,前者把孩子对的东西挑出来,把他的优点挑出来,而不明智的父母,满眼看到的就是孩子的缺点。”父母在为孩子的某项缺点感到头疼时,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向,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给孩子纠错,能使孩子顺利接受自己的意见。面对有许多小毛病的孩子,更要竭力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哪怕是沙里淘金,哪怕是微不足道,都要真心地去赞扬、鼓励、引导,然后对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的建议。

有一天,龙龙的妈妈一回家就听到爸爸正在训龙龙:“没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就跑出去玩。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怎么老是把玩具摆一地!”

爸爸越说越气,又开始批评龙龙的其他毛病,比如好耍脾气、贪吃等。

妈妈看在门边站着的龙龙嘟着嘴,满脸不服气的样子。为了缓和一下气氛,妈妈说:“龙龙是有不爱收拾东西的缺点,他自己应该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可是龙龙身上也是有优点的呀。”

龙龙的爸爸听妈妈这样说,明白了她的意思,说:“是啊,有缺点也不要紧,只要能改正就好。其实龙龙的优点是很爱劳动,喜欢主动帮助别人。”

妈妈接着说:“还有呢,脑子比较灵,学东西很快。”

本来龙龙以为妈妈也会像爸爸那样批评自己,没想到妈妈竟然夸奖自己。他被爸爸妈妈的几句好听话说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这时妈妈对龙龙说:“你有这么多优点,我们也很为你高兴,如果你能把自己的缺点改掉,那么龙龙一定会是个了不起的孩子,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也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龙龙听妈妈这么说高兴地点了点头,马上把摆在地上的玩具收拾好了。

后来龙龙的爸爸妈妈用这种先表扬后建议的方法,让他改掉了不少小毛病。

龙龙的妈妈成功地运用了扬抑结合的方法帮助孩子改正了小毛病。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有很好的效果,有教育专家经过认真研究,把这种方法概括为“三明治式批评法”和“反弹琵琶批评法”。

“三明治式批评法”的基本结构是:肯定——批评——鼓励。这种方法的功能主要在于消除孩子的防御心理和后顾之忧,维护受批评时的自尊心,从而使孩子认识错误,并以积极的心态改正不足之处。父母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使这三种作用充分发挥,并将基本结构进行较为灵活运用。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扩大或缩小其中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把批评分几次加在肯定和鼓励之间,但不能改变各部分之间的先后次序,否则批评的积极作用就发挥不出来,甚至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三明治式批评法”要求父母在每一个部分中都要投入对孩子的关爱之情。做到“肯定”真诚可信,“批评”语重心长,“鼓励”充满希望,让孩子切实感受到自己不是在接受批评,而是在接受父母的劝告,从而使自身行为更加完善,成为一个不断进步的孩子。

“反弹琵琶批评法”是指,父母不不直接批评孩子的过错,而是充分肯定和表扬他的优点,使孩子经过自我反省进而认识过错、改正过错,这种方法类似人们常说的反弹琵琶。

“反弹琵琶批评法”会引起孩子产生心理反差、失衡。在一般情况下,孩子犯错误后就会预见到被父母批评,如果正如他料想的那样,马上给予严厉的批评的话,孩子的心理认知上会出现“虽然我犯错误了,但也受到批评了”的心理平衡。“反弹琵琶批评法”是在孩子犯错误之后,指出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失衡。在得到父母意外肯定和表扬优点之后,为了回归心理平衡就会进行自我反思:“我有这么多优点,所犯的错误与过去给父母的印象不相符呀!”为了让自己的心理达到新的平衡,孩子就会下定决心改正错误。

“反弹琵琶式批评法”具有很强的感化作用。孩子犯错之后,心理比较脆弱,甚至会产生自卑、挫败、戒备、恐惧和对立的负面情绪。父母运用“反弹琵琶批评法”就会使孩子感觉到,虽然自己犯了错误,但父母并没有批评自己,反而鼓励自己,幼小的心灵就会被感化,从而能真心悔过,改正不足之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能是对赞赏的渴求。”先表扬,后批评的做法之所以易于被孩子接受。首先是用表扬满足了孩子被赞赏的渴望,孩子一高兴,批评的话也能进到心理去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的原则,用“良言一句三冬暖”的“良言”抚慰、温暖、鼓励孩子。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

静下心来,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美国成功教育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有许多优点,而父母恰恰相反,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认为管好孩子的缺点,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其实,这样做就像蹩脚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的瓷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想做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就要对孩子的所做所想摆出客观公正的态度。

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虽然不是很强,但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每做一件事,都有自己的理由和想法。因此,当孩子做了父母意料之外的事,父母应该冷静下来,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给孩子申诉、解释的权利,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机,然后因势利导,帮助孩子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使父母对孩子所做的事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教育也会更有针对性,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

不管孩子是否真的做错了事,家长不问事情的真相,把责任全都推到孩子身上,一味地进行批评和处罚,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是逆反心理。

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做了不顺自己心意的事就劈头盖脸地责骂他们。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一定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让孩子把事情说清楚,然后再下结论。

小杰的妈妈是一家外资企业的高管,她的工作非常忙,有时根本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孩子。后来,她把小杰的姥姥从家乡接过来,一是让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二是让妈妈享受一下城里的生活。

小杰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自从姥姥来了以后,每天带着姥姥出去散步,还用自己的零用钱给姥姥买鲜花。姥姥高兴得逢人就夸:“我都活了60多岁了,还是头一次有人给我送花呢。”

有一天,小杰的妈妈下班刚进门,就看见客厅的一个铁笼子里有一只小白兔,抽了几下鼻子发现家里有一股腥臊味,就训斥小杰:“马上就要考初中了,还有时间弄这些东西?烦死了!”小杰正要向她解释,可是她却不容分说地继续责备道:“赶快把这些东西给我弄走……别解释,我不想听!”说完就要把笼子提起来放到了门外。这时,小杰的眼泪一下流了下来,他好像还要说什么,但是又什么也没说,一转身回到了自己房间,把门重重地关上了。

小杰的样子让妈妈更生气了,刚想要追过去再训斥一顿,小杰的姥姥过来对她说:“别骂孩子了,这是他给我买的,他说怕我一个人在家寂寞,才买来了这只小白兔来陪我的。孩子也是好心,你要是不喜欢,可以好好跟孩子说,明天把它送给别人,不要再骂孩子了。”

妈妈很后悔自己不听小杰的解释就一通责骂。她推开儿子的房门,看到他正趴在床上哭。她走过去坐在床边,对儿子道歉说:“妈妈错了,不该不听你的解释,以后我会改的。”

很多父母认识不到倾听孩子申诉、解释的重要性。孩子一旦做了在父母看来不符合逻辑的事,总爱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评判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给孩子申诉、解释的机会,有的父母还会气上加气,“你还想狡辩?反天了是不是!?”或者对着孩子大喊:“住口!”父母这样武断、专横地对待孩子,怎么能想象得出这时候的孩子该有多么委屈。

如果孩子经常被呵斥“你不用解释”,那么,他们会渐渐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权利。孩子背负着很多的委屈,一个人默默承受,如果这样的精神负担非常沉重,可能会造成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做父母的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小,就疏忽了他们阐述自己看法的权利,一味地指责和粗暴地说教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如果通过孩子申诉,发现孩子做对了,而自己错怪了孩子,就应承认错误,支持鼓励孩子;如果孩子认识上存在误区,家长就要循循善诱地进行启发和开导。

父母相信孩子,给他申诉的机会,孩子以友好的态度提出所做事情的理由,父母的想法或决定也要随之改变。如果孩子是在胡搅蛮缠,或者是在进行不合理的申诉,父母则不必理会。这是以必要的方式让孩子清楚:申诉是有界限的。如果孩子真有好的理由,就要重新考虑,做出合理的决定。如果听孩子的申诉成为家里的一个习惯,就会减少很多冲突,孩子会因为自己赢了感到开心,并不会损害父母的可信度。

孩子的申诉是对父母权威的约束,阻止父母的权威不能滥用。而孩子申诉的理由必须是正当理由,不能是主观感觉或某种任性之为。如果孩子是进行无正当理由的申诉,父母要坚决拒绝;如果孩子始终能正确运用申诉,他们会提升自己的可信度,不论在家里还是将来到了社会上,都可以让自己得到更公平对待,保证自己的人格尊严。

父母倾听孩子的申诉,这不是放纵孩子的行为,也不能视作是听任孩子的狡辩,这是一种家教的艺术。

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林格伦

勤思考,做最懂惩罚艺术的父母

前苏联教育家伊·安·凯洛夫说:“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惩罚是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使他因受到警示控制不良行为的发生。惩罚虽然是使孩子改正错误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但惩罚不等于体罚。在关于如何惩罚孩子方面有这样一个最经典的案例,那就苏格兰男孩约翰·麦克劳德在上小学时候受到了校长的惩罚的事例。

有一天,麦克劳德突发奇想,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于是他和几个小伙伴偷了一条狗杀了。没想到,这条狗是校长韦尔登家的宠物。当他知道自己心爱的狗被学生杀了后非常生气,但他还是强忍怒火问麦克劳德:“你为什么要杀这条狗?”他回答说:“我只是想看看狗的内脏。”校长恍然大悟,原来是好奇心驱使他和同学杀了这条狗。是惩罚还是放弃惩罚?校长考虑再三,他还是决定惩罚这个小男孩:他罚麦克劳德画一张骨骼结构图和一张血液循环图。麦克劳德自知做错了事,便认真地画好了两幅图交给校长。校长看后认为画得很好,决定不再追究这件事。麦克劳德一生对这次惩罚念念不忘。他经常说:“正是校长这次特殊的惩罚方式,让自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在人体糖代谢方面的贡献,麦克劳德于1923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惩罚能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引起羞愧、痛苦、焦虑、畏惧和悔恨,从而使自己主动分清是非善恶,并通过意志努力去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畏惧是孩子产生内驱力的一个源泉,而内驱力是使孩子产生良好行为的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因此,父母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要开动脑筋,以就事论事的方式找到最有效的惩罚方法。

新西兰一个男孩子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并且屡教不改,爸爸决定采用特殊的方式惩罚儿子。当男孩子再往鱼池里扔石头时,爸爸对他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弄乱了。水池不漂亮了吧。”说完后爸爸要求儿子把水池里的石头捡出来。有的时候,儿子可能也会耍赖,不肯下去捡石头。爸爸也不强迫他去捡,而是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儿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儿子闹着要爸爸陪着玩,爸爸就会借机对儿子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有时间陪你玩。”这时候,儿子会体验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于是,他明白了,自己真的不该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爸爸通过这种惩罚使儿子改正了坏习惯。

惩罚孩子可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当孩子不守规矩,经常犯同类错误时,父母要根据孩子犯错时的此情此景,以此错非彼错来认真思考惩罚的方法,只要能让孩子心灵受到触动,为改正错误起到警示作用这个方法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韩国的父母经常用没收孩子的手机惩罚孩子。一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韩国的13到15岁的孩子中,有77.5%的学生认为手机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装备,在16到18岁的青少年中,这一数字达到了76.7%。如果孩子失去手机会感到孤独无助,父母没收他的手机无异于让他们抬不起头来,因此这种方法对于惩罚孩子比较有效。

美国法律规定小孩必须随时有成人陪伴和保护,在这种有法律约束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少被冷落,也不会有孤立无援的情感体验。因此,在美国的家庭及幼儿园中,父母和老师常常用一种叫作“计时隔离”的方式来惩罚孩子。例如:当孩子与小朋友打架时,父母就会把他抱进他自己的卧室,让他独自待上3分钟。3分钟后,父母会准时把他抱出来,并借机对他进行说服教育,督促其改正错误。孩子因为被隔离受到了冷落,会从心理上产生强烈的自责。又因为孩子有很强的群体意识,把他与家人、与小朋友隔离开来会使他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了,从而产生一种不平等的感觉,会主动提示自己以后不再犯此类错误。

心理学研究表明,惩罚是以增加一个厌恶刺激或减少一个喜欢刺激,降低不好的事件或有害事件的发生概率。对孩子进行惩罚,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做错事的后果是什么,以及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在对违背原则的事情进行惩罚时,要先与孩子进行约定,让孩子明白做事要守规矩,要进行自我管理,同时要把违反约定的惩罚告诉孩子,如果事先没有约定就进行惩罚,会让孩子心里无法正面认同,甚至会怨恨父母。

父母为了孩子能更好地成长,惩罚应该尽量做到人性化,特别是要考虑到孩子的自尊,不以侮辱的语言谩骂孩子,要就事论事,不要揭老底,毕竟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刺伤孩子的心灵,做到既不伤害亲子关系,同时又可以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

——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