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28438000000003

第3章 生态道德提出的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等;二是水污染,酸雨、城市缺水等;三是土壤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森林面积减少等;四是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等;五是人口膨胀,物种减少、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人类的生存和进一步的发展,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思索。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十大污染城市排名中占了七个。另外像黄河断流超过历史纪录,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泛滥,沙尘暴肆虐我国北方等一系列的问题,向国人敲响了环境问题的警钟,引起了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深深忧虑。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问题,1991年6月,发起并在北京主办了“第一届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积极参与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各项工作,并在大会后不久即提出了促进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其中对策八为“加强环境发展,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1994年,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其第六章为“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要求“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1996年,中宣部、国家环保局、原国家教委联合颁布了《全国环境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认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准则,保护生态环境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但事实上,环境问题光靠政府立法和政策是不够的,只有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唤起全民族的生态意识,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开展环境保护,进行生态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迎接的第三次生存考验。生态道德教育将承担起引导人们科学地走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一、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生态系统平衡破坏引起生态危机,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是存在的。尽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态危机,但是,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二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尽管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政策,制定和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制住。总结起来,生态危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土地质量退化、土地资源短缺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从经济上讲,土地是一切自然资源的综合体或代名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人们缺乏对土地科学合理的认识与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却日趋退化、短缺。1982年1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莫斯塔法·卡·托尔巴博士在题为《恢复荒地》的演讲中分析了“四个最厉害的环境破坏趋向,即毁林、沙漠化、土壤流失和工业污染”。他强调指出:“这四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已经并继续在把地球大约十分之一适合于耕种的表土变成荒地。我们如果不紧张地行动起来,那么,上述趋势的发展速度将会更快。”虽然托尔巴博士早在20多年前便已指出问题的症结,但目前的土地资源状况依然令人担忧。首先,土地退化表现为水土流失。以我国状况为例,据1999年《全国生态建设规划》中指出:我国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的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加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其次,土地退化表现在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因荒漠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环境危机已经突显出来。近年来,人们明显感觉到“黄色妖魔”的沙尘暴不断光临,给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再次,土地退化表现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地力严重减退。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使中低产田面积扩大。农作物产量下降,最终使农民放弃耕种的土地而涌进更加贫瘠的土地。最后,土地退化表现在土壤污染严重,土地环境恶化。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于污染源通过大气、水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壤,引起土壤结构、成分和功能的变化,造成土壤污染。污染的方式有:一是农民在耕种土地时,用化肥、农药和污水灌溉使污染物进入土壤;二是土地作为垃圾、废渣、污水等废物的堆积场所,有机、无机污染物随之进入土壤;三是工矿区周围某些元素的集中对土地的污染等。我国农业经常使用的农药有几十种,对土地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21世纪议程》强调指出:“土地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也是自然的依托。随着人类对土地和自然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产生了竞争和冲突,从而引起土地退化。解决的办法是需要一种对土地使用的综合措施,审查各种对土地的需求,以便进行最有效益的交换。”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土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又被严重忽视的伦理研究领域。”

我们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爱护土地特别是爱护耕地的教育,增强全民的土地忧患意识。要牢固树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并逐步使之升华为土地道德。

(二)水环境恶化、污染严重

在地球巨大的水循环系统中,逐年可以得到和更新的水统称为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维持生活和从事生产所必不可少的一种天然资源,也是其他资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的一切。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工业生产设备落后,缺乏科学管理,对水环境保护法制不严,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水污染相当严重。另外,大量施用化肥以及大量饲养家畜和渔业养殖造成的大量垃圾也已成为江河的主要污染源。江河的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有机毒物的污染更为严重,重金属毒物的污染和危害也较为普遍。江河沿岸居民,大部分是以这些水流作为生活用水。水体污染直接危害当地人民和牲畜的健康,引起各种疾病。江河湖水被污染后,改变了水生物原来的生存条件,使其生长、繁殖受到直接影响,轻者使其品质下降,重者破坏整个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的江河湖水等又携带这些污染物流入大海。随着水流趋向平缓,大部分污染物沉积下来,造成了沿海地区的严重污染。因此,日益加剧的海洋污染其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当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所致。正如1972年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勒斯在《只有一个地球》一书中写到:“人们应当认识这一事实,由于地球表面有这么大量的水,才使地球可以住人,然而从许多海洋生物学的观点看来,海洋是生物圈目前最受威胁的部分。”1990年,海洋污染科学专家组再次发表报告:“世界大部分沿海水域已受到大面积污染。”水环境的污染与恶化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因为人们总认为,只要将污染物倒进河流,最终都会流向广阔的大海,所有的污染都消失了,不存在了,实则不然。海洋是地球的最低部位,是唯一没有废弃物出路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那种把海洋看成是无边无际的荒唐观点。海洋不会受到地球上全体人类的各种废弃物危害的看法是错误的。我们必须认识这样的事实,海洋的污染也存在着杠杆的支点,那就是在靠近水面和海岸地区,人们的活动交织在一起,能够很快地产生持久的破坏性后果。为此,人类正面临着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那就是防止水环境进一步恶化,逐渐恢复已经受到污染的水资源。

(三)气候恶化、灾害频发

地球表面被一层大气所包围,形成大气圈。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以某种方式依靠大气。大气对于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大气是一种最基本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以至决定着人类的活动和命运。如果不很好地保护大气,就必然遭到大气层的报复,会给人类的生存、生产和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危害。气候条件恶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大气的“温室效应”,它是指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中,由于空气的污染,二氧化碳的不断增加,使大气结构受到破坏。二氧化碳对太阳光就像玻璃一样是透光的,光能进来,可吸收大量热量,但又阻止热量从地球散发到太空,这会导致热量散发不出去而使温度不断升高。温室效应会引起世界性的气候变暖,给人类及生物的生存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气温的急剧上升,将会导致冰川融化,海洋水面上升,大片农田、城市被侵蚀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其次,气候恶化表现在大气臭氧层的减少。臭氧层是阻隔太阳紫外线穿过的屏障,由于大量有害气体的进入和破坏,就会削弱大气中臭氧层的含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臭氧层的含量已经减少了3%,如果对大气不加以有力的保护,污染再继续下去,臭氧层继续减少,地球表面接收太阳紫外线越来越多,将会导致整个生物系统的失衡,同时也将使人类患皮肤癌症的几率大大上升,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再次,气候恶化表现在酸雨的形成和出现。酸雨就是空气污染使酸性物质在雨、雪、雾、露之中沉降或以干的颗粒和气体形式从大气中下降。酸雨可使大地湖泊的水体不断酸化,造成水生生物的不断减少,以致灭绝;酸雨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损坏,如眼睛受刺激、咽喉刺痛等。这三方面的气候恶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此,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推出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约规定的第一条指导原则为:“各缔约方应当在公平的基础上,并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这一原则再次体现了人类保护大气的伦理要求。

(四)生物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

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用一种可持续性的方法使用、管理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公平分享因使用基因资源得到的利益。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部分。“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的中心”。物种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条件和实物的来源。比如,物种是许多药物的来源、提供大量工业原料,对科学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生物多样性的存在,还具有人类必备的伦理学、美学、教育学价值。生物资源是无价之宝,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活、经济、科研价值,对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深远的意义。物种的形成、进化与灭绝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着,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物种灭绝的速率越来越大于其形成与进化的速率,许多物种已经绝迹或处于绝迹边缘状态。人为的一些活动如:不合理采伐,沼泽湿地与草原的滥垦,野生动物乱捕滥猎,野生植物的乱采滥挖等,破坏和改变了生态环境。再加上管理不善,法制不健全,关键是由于人们缺乏对物种保护深远意义的认识,加剧了物种的破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鲁本·奥勒默在一项声明中说:“人类活动对地球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副作用正在显著增加,并且对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身构成威胁。”“当21世纪到来时,世界将由于其最基本的资本储备——物种、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受到侵蚀而走向枯竭。”目前,全世界的生物资源状况不容乐观,许多珍稀物种濒临灭绝,生物资源枯竭的警钟已经敲响。我国曾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国家,但目前也面临着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挑战。据1999年《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指出:“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二、生态危机呼唤伦理道德

(一)生态道德产生的背景

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威胁,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大量生态危机的事实说明,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工业文明一方面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长足发展,为人类生存创造了优厚的物质条件,同时由于缺乏理性和无节制地开发,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危机的爆发其主要原因在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上,一味地认为“人就是至高无上的”“完全凌驾于自然之上”“自然就要无条件为人类服务”“人类在自然面前可以为所欲为”等,这实质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在这种错误价值观念的误导下,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无理智、无节制、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的活动,可能使人类获得暂时之利,但到头来必然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从而造成一系列的生态危机。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指出的:“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蓄和贮存水分的中心。”结果,人类自食其果,受到了大自然的全面报复。这种反自然的价值观,可以说就是当今生态危机的道德根源所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进行了有关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精辟论述。恩格斯曾指出,人和自然的关系“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我们连同自己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历史可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相互制约。”这些论述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作用中,人与自然协同进化是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采取的明智选择。人能在这种相互作用中,能动地肩负起地球上生命的希望和重托,这既是地球生物圈赋予人类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类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违背生态规律办事,给资源、环境甚至经济建设本身带来巨大损失。“人类已经被自己逼近了一个必须做出历史抉择的重要关头,要么坚持传统发展思想,继续实施现行的政策,保持着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在世界各地增加贫困、饥饿、疾病和文盲,继续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恶化,最后自我毁灭,自我消亡;要么与传统发展思想决裂,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新调整各项有关政策,探讨并建立资源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科学合理的比例,努力建设一个更为安全与繁荣的良性循环的美好未来。”面对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经济滑坡和生态危机等重大综合性发展问题,人类越来越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必须珍爱自然,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人类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经济规律、生态规律为指导,同时考虑经济和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要把眼前的和长远的、局部的和整体的经济效益统一起来考虑。因此,当今天的人们面临一系列的生态危机以及生态危机所带来的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害时,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深刻认识到人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承担起保护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1989年5月,西方七国环境伦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的主题就是:人和自然到底应该确立一种什么关系?人对环境究竟负有什么责任和义务?这再一次提醒我们应该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我们必须扩展传统的道德观念,将传统道德所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拓展到人和自然关系,即呼唤生态道德,迫切需要重新确定人类对自然的行为选择。否则,如果人类仍继续保持“唯我独尊”的意识与行为,继续追求所谓的经济效益,那么人类面临的将会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人类也将在自掘的坟墓前永远消失。

西方七国环境伦理学会议呼吁:“现在已经到了在服从事物的自然秩序的基础上建立人和自然的新型关系的时候了。”严重的环境危机迫切需要人类重新定位人对自然的行为选择,尽快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只有建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才会引导人们不断去认识自然的价值,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对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珍惜自然,自觉保护资源,提高利用效率,使其真正达到持续、高效的利用。“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形成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特别从20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愈来愈能够认识到,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愈多,人们愈会重新感觉到,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恩格斯这些精辟的论述,为生态道德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二)生态道德学和生态道德释义

“生态道德学是人们从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中发展起来的,是人对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文化对生态认识和实践的失衡的生态需要,决定了生态道德本身的任务,是发展生态文化,并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完善而奠定科学的能适应社会历史要求的伦理基础。”生态道德学实质是生态学与伦理学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运用生态规律和原则,探索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关系,应用道德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确定和评价人们对待自然行为的伦理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科学。生态道德以珍爱、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以促进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为评价标准。叶平先生明确指出:“人与自然协同进化既是人与自然生态道德的根本评价标准,也是人类未来的目的;它既是一条生态科学规律也是一条生态道德学道德原则。它为人类摆脱生态危机指明现实选择:益于人类生存并促进生态平衡。”这是试图开通人类奔向未来的前途。“生态道德是指将生态思想付诸实践的主体思想素质和精神评价机制。”生态道德是对道德的认识和评价,是在生态道德和生态价值的影响下,在个体社会成员内心中形成的主观意识,是实现生态道德的纽带和关键,其内涵包括:人类要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生态律己意识。

生态道德有其独特的内容体系:一是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友;二是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三是规范生产活动,严格控制污染;四是转变生产方式,推进生活生态化;五是发展环保科技,合理利用资源;六是控制人口增长,维持生态平衡;七是合理消费,节约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道德学日益受到重视,以生态道德为核心的新的文化理念正迅速传播。

“生态环境道德的提出与构建是人类道德文明进步与完善的标志,是新时期人类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新视角、新思想,是人类道德的新境界。”当今时代,我们一定要重视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树立人们对自然的“道德关怀”和“生态关怀”,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协同共进的相互关系中,人既有开发利用自然的权利,但同时更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在地球的生物圈内,自然和其他任何物种同人一样都有生存权利,生物圈中的所有物种都是平等的,人类有责任和义务承认它们固有的价值及存在的权利。《21世纪的警钟》中指出:“总而言之,关于世界——这个包括人与动植物的生命在各个领域里的关系的世界,关于人在这个世界里所占的位置,应当全面地改变我们想法的时刻,确实已经到来了。”“人类作为这个地球上微妙的生命循环中的一分子,需要承认一切存在物所固有的尊严;需要进行变革,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得充分的协调。”“自然界是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树立人与自然相依存的观念,达成“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的共识,从而合理地规范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使其均在自然所承受的范围,提倡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使21世纪成为绿色文明的世纪。这是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向我们提出的道德要求和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