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张廷竹中篇小说选:江南梅雨天
28440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写的主要是中短篇小说,也拥有不少读者。后来从军队转业到地方,我下决心沉寂十年,多观察、多思考这个百态纷呈、泥沙俱下的变革时代。十年后厚积薄发,我发表和出版了六部长篇小说,其中三部是本人纪实性的人生经历。

这些长篇小说很受读者欢迎,《小说月报》在2005年专门出过一期增刊,该期刊物只刊印了一部作品,就是我的《盛世危情》。接着社会上便出现了许多盗版书,颇令人惊讶,因为我的书里没有暴力与情杀,干净得完全可以去作教科书。

拼搏了大半辈子,到了退休之年,累了,没有精力再去写大部头作品了。近五年时间,我断断续续地写了些中篇小说,发表在《收获》、《十月》和《中国作家》、《北京文学》等刊物上,倒是又引来不少读者的追捧,我在《北京文学》两次给几十年的老读者回过信,感谢他们对我一如既往的厚爱。

一名作家只有永远保持真诚善良的心态,真切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才能不断赢得读者的信任和理解。我相信读了这本选集的人会生出同样的感受。我说过,我从来不需要去刻意体验生活,因为我一直生活在非常严峻、极其真切的现实之中。前几年我在全国作代会上有个发言,不少报刊和网络都报道了,我说:“我对文艺工作与人民血肉相连的理解,不是浮光掠影的歌功颂德,而是真正理解劳动人民的疾苦,保持一种悲悯的心态。”

相比一般人,我的经历更坎坷一些,或者说更传奇一些。我出生于香港,襁褓中回归内地,小学毕业就下乡插队,人小,懒,农活干不好,却当过一任生产队队长;我在造船厂干了十二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挨批斗,却一边被斗一边升职,从工段长、科长、厂长助理到分厂副厂长。最无望时我遇见了贵人,穿上了军装,从边防前线回来后一路向前。总算像个官了,却忍不住要******,整整八年“风霜刀剑严相逼”,腐败分子进监狱了,我也没了工作单位。直到还差一年就要退休时,才找到了领退休金的地方。

我的经历使我了解各个阶层的人们,我理解他们人生的艰难与辛酸,当代人的奋斗与迷茫,是我这几年作品的主要内容。当然,这些艰难辛酸与奋斗迷茫是有历史渊源的,因为我们的民族曾经历尽艰难困苦,进入新时期后,某些事物又走向了新的极端。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被客观世界所改造,写作令我的灵魂在大千世界里浮沉,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人物组成了一幅今天的浮世绘。

因为篇幅所限,这本书只选了我近年发表的五部中篇小说,选时考虑题材和人物相对接近一些。感谢我的老朋友杨晓升,三十多年前我受批判时约我的稿,今天又当我的编辑,我却连饭都从未请他吃过一餐,就像几十年来对其他出版界的朋友一样。

愿读者们喜欢这本书。

张廷竹

2015年10月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