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折风在这里陪他母亲,皇后看到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孽子!”皇后一句骂,冲上去要打皇甫折风,若非有你这个儿子,冯淑媛地位也不会这么稳,孽子!
皇甫折风忽然鹰眸瞪大,金色光芒直冲苍穹!一把抓住皇后,手一错拧断她的脖子!怒了!
此时……
事情回到半月前……皇甫折风进了宫,天下风云变幻;简陌,一个消失的人物,带着数人,混进了虎贲营。虎贲营,是皇太后强势统治的武力,用来拱卫京师的。只有这支虎贲军,皇太后才敢对南冯北傅随意下手,就算南冯北傅打进京,一时也不能赢;更何况皇太后手里有皇帝这个人质。而南北两军先后出事,皇太后还能不开口,也是有这个依仗。否则她早该有所举措了。这个时候不是皇太后没有足够远见了,主要是这一开口,是窦家权利的削弱,乃至她权力的丧失,她不愿意啊。她不愿意就要打的她愿意!或者杀了她,不用她同意。
简陌和朱田静、朱田芳及冯家几位,潜进来。
虎贲营有四将,各将兵一万;有两员大将,麾下精兵各五千,并统四将。这个设置有些意思。且不去管这布局,简陌要的是,让这潭水动一动,水浑才好摸鱼。她先混到一将跟前,在他夜里吃完花酒回营后,由朱田芳下手,一条眼镜王蛇在浴桶里将他咬死。选择这个时候下手,因为这个时候他警惕性及反应能力、抵抗能力最差。被蛇咬了一口,一头栽倒浴桶里,被淹死了,一点痕迹都没有。特务,是处理某些事情的最快捷有效的办法,比收买谁谁有效的多。
吃完花酒人都累了要睡觉,尤其冬日天冷,雪厚五寸,勤务兵都没来得及管他,发现的时候连人带水都冻上了。当然冬日要唤醒眼镜王蛇,也只有朱田芳能做到。搞定这一个,军中没有大动静。因为此事皇帝天天闹辞职,南北两军又压力甚大;虎贲营两员大将觉得要从容一些,免得消息走漏,引发更大的恐慌。于是先让一员副将顶着。看起来,虎贲营的事儿不乱,一员主将的死,一点关系都没有。
没所谓。简陌几人继续干活。混到另一将跟前。不能如法炮制。
这次,天干物燥,连日大风,夜里烤火,一不留神,走水了。走水了主将怎么会死呢?因为他也吃酒吃多了,他寻常就爱吃酒。当兵的都爱吃酒,不是爱吃酒,而是军营无聊,酒比较能麻痹,此其一;打仗砍大活人,有时候需要酒壮胆,此其二;吃酒助兴,老兵吃点酒,砍人能活九十九!吃多了酒醉的死,下雪天空气干燥,一着火,直将他烧了个半死,就是死了,但没化成灰。
至于为啥他醉的这么死,或者火就起得这么好,这个就不用问了,不是有简老大帮忙的么。至于简老大怎么就这么顺利能摸进虎贲营,虎贲营难道是个纸老虎?
这事儿,不是还有冯家几位么?
皇太后几十年如一日要渗透南北两军,不论皇帝,单皇甫折风也努力了这么几年,能不向皇太后方也渗透渗透?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铁桶一只,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的。
总之,大家联手,简陌就这么杀了虎贲营两位主将。这一位主将之死,虽然上下有些震动,但也没有闹开,因为朝中的局势愈发危急了,谁也不敢在这时候添乱。另外,两位主将各自在自己军中,死的有点远,基本上没有证据表明两者的死有什么关系。因此也基本上是两位副将顶了主将的职了事。
天底下的事儿,欺上瞒下,别说多久了,一时之间,是完全可以的。否则这时候闹起来,两位大将不得受牵连?谁再说一句他们和南冯北傅有关,在这时候添乱,谁能分辨的过来?
对了,两位大将都是窦家心腹,可就算同一个阵营,一党,内部也能有分歧,只要有人的地方,都会有意见相左;在这种动荡的时刻,一个阵营内的人要抓紧时机上位,并非不可能。
总之,这事儿上头没什么风声。
天寒地冻,传言也走不动,京城也没什么风声,基本上风平浪静。不对也不风平浪静,京城被南北敌国压近、吴熙朝冰冻成灾,还是挺人心惶惶的。人心惶惶的时候最时候做什么?最适合散布谣言。虎贲营其实也人心惶惶,不过天冷大家不爱动,谣言温度也低一些,但谣言四起,确实有。
谣传:天那!竟然有这样的谣传!
不知道哪里刮来一阵邪风,就说:皇太后既不准备立皇太弟,也不准备窦家上台,她有可能准备拥立少帝。
这话怎么说呢?是这样:皇帝是还年轻,年方四十一枝花;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飞来横祸,没准哪天就出车祸被撞死了。再说皇帝这年龄,立皇太子总应该的吧?皇帝虽然儿子不多,可也有三个。可皇帝至今没立皇太子,这是个事儿。因此谣言就很有人信,有人信的谣言,就值钱了。
再说,皇太后最爱永清王,早就有让他上位的意思,可永清王都快二十七八豆腐渣了,好吧这说的是女人,可男人到了二十六,也老大不小了,盼着那位置也二十多年了,却至今也没点盼头,你待怎地?封了他皇太弟,就尘埃落地了,等着等着,哪天皇帝两脚一蹬了,他也能坐坐龙椅穿穿龙袍。SORRY吴熙朝图腾是鹰,不兴穿龙袍。
说实话,皇太后一直不立皇太弟,肯定对皇太弟有意见,SORRY是对永清王有意见。永清王天天颠颠倒倒迷迷惑惑没个正经,尤其如今内外交困,他若上位,吴熙朝非乱不可。谣言的这部分大家就琢磨琢磨,诶,有点。再说,皇太后从哪看出不准备窦家上台呢?从哪看出皇太后不准备让窦家上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