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简单啊,虽然皇太后手握大权,皇帝形如傀儡;可窦家,权是有,却一直没越名。
这话怎么理解呢?是这样。吕雉不是给吕家诸位封王了?不顾刘邦说的非刘氏不王,依旧给吕家诸位封王了。封了王,下一步才是上位。可窦家诸位,都封的侯,看起来和旁人无二。皇太后自己都六十了,谁知道还能活几年,不能天下就她一个人长寿啊。这时候一点风向都没有,八成是没准备让窦家上头。
再说,皇后。皇后也是窦家出来的。窦家若上位,她是什么?是相当于公主、长公主OR大长公主,那能有皇后OR未来的皇太后做的有意思?肯定没有。
再说了,皇太后虽然要拿权,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男人一争高下;还给窦家权利,为娘家谋福利;可天下正统,她其实是还是尊皇甫氏的。她和EX—皇帝有情,和吴熙朝有情。人老了,就让皇甫氏延续下去,就挺好的。
虽然窦家手里权利很大,但目前来说,都像是皇太后这辆三驾马车的轮子,皇太后才是主导。因此谣言的这部分,相信的人也不少。
而相信这一部分,自然就推导出下一部分:皇太后和皇后,既然都要维系皇甫氏正统,又要争权。那怎样才能让自己手里权力最大化呢?自然是挪开成熟羽翼丰满的皇帝,拥立少帝。整个三五岁大的孩子当皇帝,那不还你说了算?
而皇帝的三个儿子里,小儿子皇甫折谅,虽然名气不太大、不出风头,却也温文有礼,因此稳稳的守住一方位置。皇甫折谅年方七岁,母曹良人,曹家家世很一般。
若是扶皇甫折谅上位,窦家绝对稳稳的占据主动权。皇太后和皇后都可以手掌乾坤,比现在还名正言顺。
皇帝敢去跪请退位,那就退掉好了,让小谅谅来。
这谣言,挺毒辣的。
再辅以别的谣言,再比如死掉两位主将,又死了几位不知道哪方的人,莫名其妙反正就死了。慢慢的,虎贲营就人心活泛起来了。窦家一方的人也不免有了想法,这就是这谣言最毒之处。
这时候,冯贝贝自刎的消息传进京。不用说,这大大抹黑了窦家声誉,皇后一定会发飙。
简陌通过曲里拐弯的渠道和皇甫折风议定:动手,试试。这次动手虽然未必事成,却也做了万全准备,不成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还能给皇太后施压。
皇帝现在天天不上朝,装死,还装出家;皇太后竟然还不开口,简陌要她试试。
于是,在皇后听到消息发飙的时候;虎贲营发生了一件大事。虎贲营里,不知道怎么传起来的,说皇太后要废皇帝,不许他退位做太上皇,而说他无能,才有灾咎,所以要废了他;还要杀了皇长子皇甫折风,因为他也是个灾星,要杀了他厌灾。
传言的这部分不算很有害,但很扰乱人心。皇太后这番动作,太大手笔了。因此接下来的传言就很让人动心了。传言要互相烘托,这真是好本事。比如舆论不想让你关心某事,就给你弄一堆无聊的杂事,转移注意力。舆论要你注意某事,又不能太过直接,就先扰乱人心,再来重磅炸弹:皇太后年龄大了,年龄大的人都多疑,皇太后就怀疑,京中不少人暗地里和皇帝一派。不论李婉平母子的死,还是陈阜新的失踪至今没有音信,还是虎贲营竟然死了两位主将,一定是保皇派搞得。因此,皇太后要来一场大清洗,保证她的至高无上的权利。
所谓皇帝怎么样,皇长子怎么样,都不过是个托辞,是要从他们下刀,至少要将虎贲营清洗一遍,保证窦家的地位不可动摇。
也就是说,这场吴熙朝的动乱,要落到虎贲营头上了!还听说,皇后和皇太后意见不合,两派的力量也在斗,相互之间也可能开战。
据说永清王不能被立为皇太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后,她不干。永清王被立为皇太弟了,现在的皇后是个什么位置?永清王自己有媳妇儿,也姓窦。永清王的媳妇儿一点都不比皇后差。若是永清王上位了,那还有现在的皇后什么事儿?
总之,谣言具有自我加强的能力,越传越乱了,越传越明晃晃的刀子正从天而降似的。
最后,军中有人说:女人那,就是麻烦。这事儿若是让男人大老爷们来,就没这么龌龊了。
于是又有人说,那怎么办?
于是又有人说,那我们进宫请愿去吧。让皇太后不要杀了皇帝和皇长子。
其实皇长子多无辜啊。EX—皇帝是否自然死亡且不顾,难道先皇死的年头孩子都不要出生?否则皇太后随便手指一指谁家的孩子说他克死了先皇,人还活不活了?真是外敌还没打进来,皇太后、窦家,你们到底搞什么呢?真打起来,我们当兵的最倒霉,老百姓最倒霉。永清王残忍,窦家无道,慢慢的都发芽开花了。于是有人率先站出来,就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就当大冷天儿没事去榨油玩好了。大冷天下课,男生爱靠墙站着,左右两方使劲往对方挤,这一挤,就热乎了,油就榨出来了。
踢毽子跳绳都被理解为女生的玩意儿,不如这样来的热道。
大冷天儿虽然出门冷,可当兵的也不能窝被窝里,还不如几百上千人站一块,跑一跑,也挺热乎。姑且这么理解大家的爱国热情吧。
于是虎贲营都动了。一二三四五六七……死了两位主将,副将压不住阵,主将不是那么好当的。更何况动乱的年代,发生点啥事儿,寻常看着都不可能,可这时候人都疯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