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会移动的房子
28449100000022

第22章 火车票里的爱情

男孩是在一家文学论坛里碰到“一网情深”的。

后来,男孩用电子邮件和QQ了解到“一网情深”的一些大概情况:是北方一所大学中文系二年级的女生,喜欢文学和音乐。

等到两人互通了近百来封电子邮件后,男孩发觉有点喜欢女孩了,这虽然有点老套了,像被嚼了很多遍的甘蔗渣,但男孩还是在第一次通电话快结束的时候,对女孩说出了我想来你的城市看看的话。

第二天,男孩就登上了北去的火车。在那所大学校门口见到女孩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西伯利牙来的寒风吹得男孩的牙齿直打架,但男孩的心却像火炉一般热着,因为女孩比男孩想象中的还要秀气漂亮。

两个人傻乎乎地站着不知道说什么好,好像网络里的文字把他们所有的语言都透支完了一样。直到门卫里的保安过来问话的时候,他们才感觉到自己的失态,连忙离开去找安顿的地方了。

如果不是寝室里的人发消息来说“下礼拜要去实习了,再不回来点名就要顶不住了”的话,男孩还是想多留几天的。何况,女孩也有这个意思。

男孩从火车的窗口看着月台上有节奏地奔跑的女孩,眼泪快刹不住了。当那只白玉一般挥舞的手不见了的时候,男孩感觉自己的心被那只手掏空了似的,像一堆放在案几上被出售的猪肉一样摊在了座位上,头脑里一片空白。

火车将男孩和一群同学带到了更远的实习单位,男孩对女孩的思念却像野草一样疯长起来。有一次双休日,男孩终于忍不住又买了一张北上的火车票。在北方那个有点脏兮兮的火车站里,男孩见到了女孩,他们相拥了整整半个小时,整个世界就只有他们俩了。

半个小时后,男孩坐上了南回的列车。

三年以后,男孩不顾家人的反对,甚至不惜和父母断绝关系,还是和女孩走到了一起。等到稀稀落落来喝喜酒的客人走光以后,男孩把女孩抱进了他亲手布置的新房。推开门的瞬间,女孩就看到了床头墙壁上的那两个“喜”字,它们似乎很特别。女孩连忙从男孩的手中挣扎出来,走近了,才发觉是男孩用几年来南上北下的火车票拼成的!火车上的站点是女孩很熟悉的两个地名!于是,就有泪花在女孩的眼眶里接二连三地盛开了,一朵一朵,晶莹剔透。男孩在身后拥住了女孩,然后,侧着身子,用舌头擦干了女孩的泪花。

蜜月一结束,男孩和女孩迅速成长为男人和女人,开始了他们现实的生活。由于各种原因,男人和女人依然分隔两地,火车票依然是男人经营两人爱情的重要手段。

日子就这么开着,像火车一样就过去了五年。女人终于回到了男人的身边,俩人不需要用火车票换来厮守了,女人像个孩子一样活蹦乱跳了。夜里,女人在被窝里指了指床头被岁月和灰尘欺压得色泽黯淡的那两个“喜”字还想说点什么,男人已经是哈欠连天了。你也累了,早点休息吧,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吧,男人说着,拉了拉被子,留了个脊背给女人。

有一天,男人终于说:对不起,我的“火车”出轨了,我们还是开各自的“火车”好些!

女人沉默了一会儿说,好吧,能把你这五年来的火车票送我吗?

男人叹了口气,说:对不起了,这些年,火车票都被我随手扔了!

女人忽然全明白了,爱情原来像这火车票一样的。

女人花

四年的大学生活,一晃就要结束了。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回味的。如果一定要说有,好像也就那么一句话。那句话,像一枚长长的钉子,用了整整四年的时光,一点点钉进了陶小玉的脑袋里。所以,参加工作还没半年,陶小玉就把自己给嫁了。嫁了一个开公司的。

嫁过去没超过三个月,陶小玉就有了。一听说有了,陶小玉的老公一把抱住了陶小玉,在偌大的客厅里转了个圈,然后,轻轻地放下陶小玉的身子,在她脸上狠狠地啄了几下。陶小玉的婆婆更夸张——她逼着陶小玉到单位里请了一年的长假,在家待产。

漫长的十个月终于结束,陶小玉感觉像是坐了十年牢。好在陶小玉的肚子挺争气的——一生产,就产出个带把的,喜得她婆婆恨不得改叫陶小玉“婆婆”。

休完产假,一边要忙着工作,一边要照顾小孩子,陶小玉有点忙不过来的感觉。有一天晚上,她随口说了下这感觉,老公就说你干脆辞职,做专职太太照顾小孩吧。陶小玉一合计,觉得家里也不缺自己这几千块工资,再说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于是,点头同意了。

陶小玉一做了专职太太,日子就有些闲了。人一闲,就爱胡思乱想,就爱找些事情打发打发时间。陶小玉选择了上网——聊聊天,打打牌,逛逛“网络商场”……

某一天,陶小玉忽然对这些事情就有了厌倦感。她就开始了回忆。回忆四年的大学时光。但回忆毕竟不同于现实,四年也只不过四年罢了。陶小玉开始急切地想知道她的那帮同学怎么样了。可惜,一毕业,陶小玉就忙着结婚生子,早就成了单飞的大雁,和她们失去了联系。

意外的是,她在网络里找到了大学同学录的论坛。那里面用文字和图片营造出一派热闹和谐、欣欣向荣的气氛来——

黄玉非结婚了。旁边是一张甜蜜的结婚照片。

马菲菲刚生了个女儿。那女儿真可爱得紧。

刘大伟辞职下海了。

……

最令陶小玉想不到的是,当年睡在她下铺的那个周玫,居然考上公务员,进了她们市的组织部。

接下来的几天,陶小玉吃饭睡觉都在想:这周玫要长相没长相,要能力没能力的,怎么给她混到市委组织部的?真想不通啊。想不通,就不想吧,可陶小玉做不到。她不光想周玫,还拿自己和她比了。俗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这一比,可真差点把陶小玉给气死。陶小玉想啊,自己哪一点比周玫差了,现在人家事业有成,自己却一无所成,成了丈夫的专职太太,成了儿子的保姆,太不像样了。

痛定思痛,陶小玉立刻付诸行动。她从新华书店捧回一大堆公务员考试的专业用书,然后,一本一本地啃起来,比当年参加高考还用功。陶小玉的老公见了这架势,说,你就省省吧,这样下去,太阳要从西边出来了!陶小玉笑笑说,现在,有人已经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就不信这个邪,还是要她回东边去,重新出来。陶小玉的老公想,女人可真是奇怪的动物啊,大概也是心血来潮,就三分钟的热度而已,便不再做声了。

但陶小玉却将这热度保持了三十万分钟之久,最后,她以笔试面试第二名的成绩进了市委宣传部。

成绩一公布,陶小玉第一时间就将这消息发布到了班级同学录上。这是陶小玉发布在同学录上的第一则留言。或许也是最后一则留言。

陶小玉又开始上班了。上一种“朝九晚五”的公务员班。可惜,不像外界传的那样,“一张报纸、一杯茶过一天”,而是忙得像陀螺一样转。转到后来,都快忘记自己是谁了。一个月下来,陶小玉就瘦了一大圈。陶小玉的婆婆和老公,都劝她放弃工作,回家安心做专职太太。陶小玉第一次对她们说:不!

是一则留言,或者是一场意外,让陶小玉放弃工作的。一个同学说,周玫出车祸成了植物人!后面的帖子大多显出痛苦流涕的样子来。她们说,抽空去看看周玫。

陶小玉也去了。见到周玫的那一幕,陶小玉感觉自己的心,像一块玻璃被一把铁锤给击中了,成了无数的碎片。这些碎片,伴随着她的眼泪,在病房里飞舞。

从周玫的城市回来不久,陶小玉第二次辞职了,安心做她的全职太太。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个“安心”,像食物一样是有保质期的。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十年!

婚,最终还是离了。陶小玉想去同学录留个言的。可同学录里,已经有不少类似的留言了。陶小玉想想还是算了:多一则这样的留言,也不过是浪费论坛的空间资源罢了。

算了,就当是做了一场梦。

女人如花花似梦,梦一醒,花也就枯萎了。陶小玉突然就想起了当年的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