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穿帮: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28478700000029

第29章 军长是与排长的指挥位置是不一样的

不知是不是《杨家将》呀《薛家将》呀类的小说看多了,今天的许多影视编导们,都喜欢表现军师长们拿着大刀或冲锋枪上阵的戏,似乎不如此便无以表现其神勇。不信你看《叶挺将军》中反复出现的一段片花,表现的就是叶挺手握皖南事变时还没开始研制的目3冲锋枪在皖南事变中与敌近战的场丽,《太行山上》也有一段片花表现的是郝梦龄端着他牺牲后才诞生的斯登冲锋枪冲杀的镜头,还有表现远征军戴安澜的一部不知道什么名字的电视剧,里面的戴师长身穿崭新碧绿一尘不染的军服,手持冲锋枪,与士兵们近距离地与鬼子对射,你再看《军刀》呀《马本斋》呀什么的,更有表现高级将领靠武功战胜的戏甚至听说有人撰文,称喜峰口战役时第29军军长宋哲元挥舞大刀上阵肉搏,真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这种胡说八道的拍法写法,看来己经又一次可悲地深入了人,记得前些时候看中央台一个采访万毅将军的短片,一个十足无知的女记者反复地问万都说您打仗身先士卒,您每次都是靠前指挥,对吗?万答:我一宦坚守在我的指挥位置上没有返缩过。那记者又追问我是说,您每次作战部总是深入到第一线,是吗?万又答我在我的指挥位置上,那记者还追问2也就是说,您一直都是在最前沿指挥?万还答我在我应该在的地方。

在这名记者看来,在许多人看来,特别是在我们的许多编导们看来,不管你是军长还是师长,也不管是处在什么样的战场环境下,要是你没到第一线絮壤里和敌人拼刺刀,那就不能说明你的英勇。而要表现一个高级将领的善战,就必须得描写他如何手持大刀或冲锋枪与敌近战才行。这似乎正在成为一种程式。

简直就是混蛋逻辑!

稍稍懂点军旅常识的人就会知道,战场上,不同级别的指挥所,是随着级别的越来越高而越来越靠后的,这主要不是因为官越大命越贵的考虑,而是便于驾驭全局指挥全军的考虑。一个军长,你离开了军指挥所而到排长的位置上去,那你的指挥责任岂不是丢掉了?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一个高级指挥官,必须要分秒不差地判断处理来自方方面面的情况,及时地定下决心,才不至于错失战机,怎么可以允许你到距离高级指挥所很远的一线笠壤里,到冲锋枪甚至大刀的有效攻击距离内去玩命呢?还有,按照军队的传统,打仗的时候,下级指挥员不能比上级指挥员靠后,要是你当军长的到了排长的位置上了,那师长旅长团长们又该到什么位置上去呢?要是全军所有的中高级军官全到了一线笙壤里与敌拼刺刀了,谁又来指挥全军呢?

诚然,在民国军事历史上,确曾有杨靖宇赵尚志等手持驳壳枪与敌近战的纪录,也曾有裆玉读呀吉鸿昌呀什么的挥刀上阵的事实,但我们的编导们大概不知道,民国的军事史,虽然只有三十八年的时间,但这期间不同的战场之间,不同的军队之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不妥认为只要是民国时期的军队,徐源泉的军队和邱清泉的军队都一样,而只要是国共之间的战争,二十年代末的战场与四十年代末的战场都一样。

这就错了。

高级将领挥着盒子炮或大刀片上阵搏杀,的确有这样的史实,但那是仅仅限于特殊的部队、特殊的战场和特殊的时机的。具体说呢,就是以这么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初创时期的红军和东北抗联有这样的情况。红军初创时,其建军于仗主要选择在特别贫穷落后的边区。这样的地区所构成的战场,一般具备这么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番号与实力严重不符。这时的我军,或出于虚张声势的需要,或连续战斗后的大量减员,许多部队虽有军师团这样的名称,而实力则差之太远,有的师、团不过相当于今天的营、连。比如鄂豫皖红7军初建时,就只有七十余人,实力仅仅相当于半个连。东北抗联第1路军第1方面军编成之时,亦仅有250人,也不过一个加强连的实力。这个时期的某些军长师长,执行的往往只是基层指挥员的职责。

第二个特点(不含抗联),是敌我双方的火力都比较弱。特别是我军,有整营整团全部装备梭镖大刀的情况,这些地区的敌军,其编制装备往往也十分的落后在这样的战场,解决战斗往往靠白刃战,其战场形态更接近于中世纪冷兵器与火器掺杂时代的战争,指挥员深入第一线,与待在指挥部里相比,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危险,反而会更方便地了解战场情况,第三个特点,是这时我军的军队单位,其作战的正面与纵深极小,一个师一个团的作战地域往往不用望远镜即可看得清清楚楚。第四个特点,是这一时期的农民起义军,尽管有军师团营这样现代化的编制名称,但其指挥手段却极简单原始,仍然停留在古代那种靠简单口令指挥的级别上因为这样的几个特点,师长团长们亲自指挥设伏,或者亲自带队冲锋,或者亲自带队化装偷袭,对于准确地掌握战场态势,更方便地脂机指挥,显然就是十分可取的方式。

当出现危急情况时,亲自操枪操刀与敌近距离地拼杀,激励士气,就也不仅是允许的,甚至是必然的。朱德在井冈山时期,就曾亲自挥舞驳壳枪指挥手提机枪班伏击敌兵,徐向前在鄂豫皖时,也常常手持驳壳枪亲自带队中杀,就是基于这样的情况。至于鄂豫皖第7军军长吴光浩主持率十几个人的短枪队敌后游击、曾任抗联第3军军长的赵尚志亲率四五个人的小分队偷袭敌警察所,就更是这种情况下的必然。我们不能将这一时期的军长师长等同于大决战时的军长师长。

第二种,是二十年代纵横于北方的冯玉祥张宗昌等部队中,有这样的情况,在这些部队中,师长旅长什么的往往不是出身行伍便是起自绿林,有的连大字都识不了几个,对于大兵团的作战指挥并不胜任,只是他们与主帅多年的袍泽关系,政治土靠得住,又能拼能砍,所以才走上高级指挥官岗位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连敌我态势图都看不懂,而由于全部起自卒伍,又经长年征战,其单兵战斗技能却是相当了得,也十分的好战。指挥所里作战地图上那些个红图图蓝道道既然看不懂,所以打仗时,他们便经常地把指挥全权交给参谋长,自己则到他们熟悉又擅长的战场上去亲自督战,甚至亲自拼杀。好在他们当时所处的战场,也和前边说的红军自军的战场差不多,火力的密集程度也相当的低,所以他们偶尔这么做,危险性也并不是太大,而对于激励官兵的杀敌勇气,倒也是真能起到相当的作用,故这样的事例在冯玉祥、张宗昌部队中,也就真的不鲜见。北方许多落后的军阀部队,比如李守信部、白凤翔部、孙殿英部、刘桂堂部等,都有类似的情况。不过需要明了的是,这些落后的军阀部队,是只能横行于那个落后的年代,时光流转到二十年代后,中国的军事舞台便已经不再属于他们。抗战全面爆发后,正面战场的国军第9军、第200师等既已不同于李守信自凤翔那样的草头王匪队,郝梦龄、戴安澜等经过正规军事教育的指挥官也已不是吉鸿昌方永昌那样的角色了。

第三种,是到了非要自己亲自阵不可的地步了才会有这样的情况。这就像孙连仲对池峰城说过的那句名言2“士兵填完了你就填进去,你填进去了我再填进去”。孙这么说是对的,即士兵填完了你师长才能填,你师长也填进去了我总司令才能再填进去杨靖宇最后用驳究枪与敌对射时,就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刻。王甲本最后与敌肉搏,也是战斗发展到了这一时刻。优秀的老电影《红日》最后表现的张灵甫手持汤姆逊冲锋枪与我军对抗,同样是战斗发展到这个关头了。总之,民国时期,高级将领亲自操刀操枪带队中锋,一是只能出现在那样特定的战场上:是只能出现在那样特殊的军队中三是只能出现在打仗打到了那样特别的程度上。要是不具备这样的情况,他再这么去做,那他一定是脑袋出了问题了。像电影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非要把郝梦龄戴安澜表现成穿着将校昵制服登着长筒大马靴子持冲锋枪带队冲锋的样子,如果导演不是想故意贬低我们的爱国将领,那他一定是个脑残。

抗战开始后,其战场形态己远非二十年代可比,不仅每个师每个军的编制人数已远非红军和抗联时所能比,兵器自动化的程度也大大提高,同一作战单位的作战面与纵深扩太了许多倍,而我们的敌人日本鬼子的火力密度更太,再加兵种合成化程度也已提高,司令机关的建设日臻完善,战场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不是仅靠目力即能了然了,指挥的手段也已经不再是只用简单口令就可以完成了。所以这个时候,不仅军长师长等不需要也不允许拿着大刀冲锋枪上阵了,就是因七二,不到万分危急的时刻,也是不能这样做了。像什么戴安澜呀郝梦龄呀,更是绝对不会像电影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端着冲锋枪带头冲锋冒傻气了。

也许有人会认为,像电影《太行山上》那样表现郝梦龄的死法,尽管与史实有出入,但更能表现其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因而更能拔高其英雄形象。这是无知者编无知者导无知者演给无知者看的手法。这种表现手法赢得的掌声,应该令我们悲哀才是,因为那恰恰说明我们大众欣赏水平的低俗。像电影中表现的郝梦龄那样的死法,不仅对部队的指挥是会造成极大的混乱,而且是会助长敌人的土气而打击我军的土气的。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被击毙时给我军带来的鼓舞,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作用。

实际上,抗战中殉国的那些将领们,更多是由于一系列战役指导或战场协同上的错误所造成,从战术的角度说,则要么是死于敌人的意外攻击,要么是所部官兵伤亡殆尽而最后牺牲。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还从没看到哪一位高级将领是像电影中的郝梦龄那样在大部队建制仍然完整的情况下,离开军长师长的指挥岗位而代替排长班长那样带头冲杀而牺牲的。

舰民有舰长的岗位,轮机兵有轮机兵的岗位,要是海上炮战最激烈的时候,舰长离开了他的岗位,非要到轮机兵那去干轮机兵的洒,或非要去干装填手的活,你说他还是个好舰长吗?海军的战舰是如此,陆军的比战舰的面积大几千几万倍的战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