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闹市观潮
28481100000015

第15章 听雨(6)

镇上的明星企业中华柔娜日化公司在电视上打出广告,高薪招聘英语专业人员,洋思中学的英语教师都好像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仍然埋头教书。

今年进校的一位外地学生初到洋思,因为担心被蚊子咬,在厕所里大便拉不出,班主任马老师便一连几次陪他上厕所,为他扇蚊子,直到他习惯为止,家长得知后万分感动。

冬天来了,老师不仅提醒孩子们多加衣服,而且半夜三更起床,逐个宿舍为孩子们掖被子……

洋思人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哪里来的?《洋思之路》一书这样回答我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校领导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成为教师的表率,洋思中学的教师也因此而个个精神饱满、顽强拼搏、乐于奉献”。

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领导对于洋思中学腾飞所起的表率作用的事实雄辩地说明: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船开大船。学校如果真正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即使是三流的条件和三流的生源也能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也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也能实践伟大的超越!

信念产生胆识与气魄。多年来,凡到洋思来求学的,不管多调皮,不管成绩多差,学校都收下。每年暑期,许多学校(包括一些名校、重点校),早早地就拉开了架势,全力以赴大打“生源”战,种种形式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而洋思中学却没有只言片语,只有七月上旬眼见人满为患时,才在媒体上登出“招生已满,概不接受”的字样,以免远道涌来的家长们白跑一趟。

不选择、不挑剔学生,在同行们看来是那样不可思议,但是,洋思人真的这样做了。洋思人是这样说的,好学生是“宝”,“差生”也是“宝”。在他们看来,“差生”就像一块璞玉,和好学生一样,存在着成“器”的可能,对于教育者来说,不是看“差生”目前的状态(璞),而是要着力研究如何去“打磨”。让学生由“璞”成“玉”,最有说服力。事实上,到洋思来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璞’,经过洋思人创造性的“打磨”,最终使他们成为一块块熠熠闪光的美“玉”。

不选择、不挑剔学生,对于教育者来说,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同时,还承担着风险。洋思人为什么敢于这样做?这是因为他们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洋思人说:“如果有的学生没教好,那也是暂时的,是因为方法不对。”

几年前,有些人曾经这样议论:好学生留在城里,差学生送到洋思去。洋思好像是“工读学校”似的。洋思的老师听了不舒服,老校长蔡林森听了却很是高兴,他对老师们说:“大家不要‘生气’,应当感到自豪才对。这就像给人看病一样,小毛病卫生室就能处理,大一点的要送医院,疑难杂症就要看专家门诊。家长之所以把通常认为‘教不好’的学生送到洋思,就是因为相信我们能把他们的孩子教好。”

自信,并非“空穴来风”,洋思人有十几年成功的实践经验,有蔚然成风的爱生传统,有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2001年秋学期,尽管洋思一再扩班,但还是有200多名“特差生”难以进门。这些学生家长很激动:“我们就相信洋思,来了就不想回去!”“只要收下,给多少钱都愿意!”“你们既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就要收下我们的孩子!”面对家长殷切期待的目光,洋思领导班子紧急磋商后决定:全部收下。

某家长是这样说的:

我的儿子原是扬州某重点中学初一学生。他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孩子,也是一个感情非常脆弱的孩子,不能经受一点儿挫折,初一上学期,由于受了一点委屈,情绪十分消沉,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下学期一直处于倒数的状态。厌学情绪日益增强,谈到“学习”他就浑身没劲儿。

儿子进入洋思后,该校老师对他的学习抓得很紧,在知识传授时,实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严格要求他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东西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学习中,儿子遇到难题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加上他的天资聪明,在考试中,名列前茅。

这位家长的孩子如此,那些所谓的“特差生”们,经过一段时间知识补漏,学习状况全都向好的方面转化。因此,洋思中学自1986年以来,连续保持学生的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

现在,洋思中学倾力打造自己的优质教师队伍,泰兴市教学能手、泰兴市教学学科带头人、泰州市名教师、泰州市十佳教师、江苏省青优课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等等不断涌现,人数越来越多,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仅2007年,学校就有8名教师获市级以上赛课一等奖,193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

显然,洋思中学这些被传诵、被推广、被研宄的经验,不仅凝聚着洋思中学老师们的智慧,更多的是这些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的心血、汗水,是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激情,是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有了这些,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

怎样认识洋思中学的贡献

洋思中学的成功,他们的办学理念、经验、做法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以怎样的启发、反思?我们向洋思中学主要学习什么?这个话题似乎简单,实际很大。因为,洋思中学为我们提供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课堂教学模式,更不能把洋思的经验简单地说成“一堂课只讲4分钟”,应该说,洋思中学的实践使我们不得不改变我们传统保守的教育观念与落后的教育行为,因为我们过去不敢相信的“教好每一个学生”口号,在这里已成为现实;我们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他们做到了;多少年来一直不能解决的教育难题,他们解决了;我们多年的教育梦想,由他们实现了。我们有理由说:洋思中学的实践是一个创举,是一场革命,是对教育的重大突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我们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标准将要改写。这是因为:

洋思中学的实践改变了教育的信念,改写了教师的责任,原来学生是应该也可以都及格的,不及格老师是有责任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变化,不能不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成绩。

洋思中学的实践改变了学校的理念,改写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标准。老校长蔡林森说:“虽然有关教育文件规定可以有1%不及格,对学校来说,你觉得很轻松,很高兴;可是对这1%的家庭来说,却是100的不及格,那是多么沉重的事情啊?这样的家长他能轻松、高兴得起来吗?”正是怀着这样的感情,洋思人立下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及格的军令状,建立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理念,做出了“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承诺。他们的实践令人信服地表明,100%的及格不是神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由此而言,我们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也许该重新制定了吧?

洋思中学的经验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一个挑战,对学校实行的淘汰制也是一个挑战。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和专业不可以择优选拔,但这对选拔者来说则应有更好的要求。

对于以提高中国国民素质为己任的中国学校教育来说,对于推行素质教育的中国现实教育来说,对于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来说,洋思中学为中国的学校树立了一个活生生的、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样板。它全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实现了由教育客体向主体的角色转变,教师实现了由知识传授者向学生辅导者的角色转变,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使学习效果由自然状态进入了必然状态,使教育过程实现了由高耗低效向低耗高效的转变。

尤为重要的是,洋思中学的实践改变了教育的价值,改写了受教育者的命运。这种教育理念所产生的强大社会效应,无法用“量”的概念来衡量。我们甚至认为:如果洋思中学这种教育思想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改写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历史乃至影响整个世界。因为,洋思中学的经验不仅仅适用于农村初中,也不只适用于初级中学,它的精神和原理应该适用于一切学校,对于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具有极为普遍的意义,推而广之,将会使多少人成才?成才的人又将会为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

令人欣喜的是:秦培元校长带领洋思新的团队,不是从现成的理论出发,而是从教育的实际出发,正以更加严谨、科学的态度,更加勤奋的开拓精神,更加忘我的奉献精神去认真研究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去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造就更多的人才。

怎么认识、评价洋思中学“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一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学校文化操作要领一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用制度文化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等特别引人注目的办学理念?

秦培元校长在一次演讲中说:“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学校文化表现为师生员工的一言一行、学校多年渐变的制度和校园环境。”显然,仅仅学习洋思中学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更深、更高、更广阔的文化背景来研究洋思现象。

洋思中学在秦培元校长的带领下,站在更高的起点,运作着更科学、更严谨的管理,追求更高的目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翘盼他们取得更多更好更新的伟大成绩呢?

在洋思,我们可以看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与结合,学生在这里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

在洋思,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与结合,现代人所需要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与中国传统文明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在洋思,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与做人的统一与结合,为做人而教育,以做人而教育,通过做人而教育,使做人与教育高度统一。

在洋思,我们可以看到学习与生活的统一与结合,学生在活泼愉快的生活中学习,在紧张有序的学习中生活,生活、教育、学习融为一体。

洋思是一部书,我们从中可以读到教育的真谛;洋思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中可以照到我们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洋思是一个榜样,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以人育人的精神;洋思是一位兄长,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真诚热心的帮助。

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言:洋思是朴素的,校长、老师以及他们的经验朴素无华;洋思是厚道的,善待每一位学生,一以贯之地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洋思是严格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洋思是现代的,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和深深的忧患意识使他们始终处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潮头;洋思是无私的,毫无吝啬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成功经验;洋思是和谐的,有着一个开拓创新、与时倶进的领导班子和一支敬业好学、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洋思是永恒的,她昭示着教育教学的本质与真谪……

辉煌是人创造的。洋思人在平凡之中创造了辉煌,在辉煌之中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的辉煌,洋思中学的明天必定会更加辉煌!

(原载《中国教育》2008年江苏特刊责编:清泉)

警惕泛人渣之流横行

为了协助善良的人们了解、警惕“泛人渣”的种种劣迹,鄙人暂且为之画像如下:

牛气冲天,老子天下第一。绝对不允许人们对他有稍微的不恭不敬。否则,你听听吧,他会气哼哼地说:“我就是法律”、“在这块,我说了算”、“我把你送回老家去”、“把你关起来”、“我爸是XX长”。乖乖隆地咚,多厉害!就差开除俺们的地球球藉啦。胆小的恐怕都不敢出门了吧?夜里得做噩梦了吧?这类“泛人渣”排除异己的功夫可不小吧?就是不知道这个“泛人渣”有没有这个权力?谁能给你这个“泛人渣”这么大的权力?也许,这位“牛气”冲天的“泛人渣”正在什么“升官”的路上飞跑,可是,这类带有“法西斯情结”的人可能执掌我们伟大国家的政权吗?或者即便已经大权在握,能长久地横行霸道吗?

自诩正宗,好像是正宫娘娘养的。典型的一句话:“我是正宗的……”。“最正确的”,是嫡出?其他人嘛,好像都是西宫娘娘生的,属于小老婆之列,是庶出?封建余孽的味道特重。其实,你这个“泛人渣”,能正宗到哪里去呀?你不也是你父母亲生出来的吗?怎么竟然用“正宗”来称谓自己的“种性”呢?你对于优生优育没有研究吗?怎么这样无知呀?调侃一句:从你远祖开始,你们家一直生活在北京城里的二环以内吗?你们家不与外姓通婚吗?要不然,除非“克隆”,何以“正宗”啊?你个傻小子哟!

胡搅蛮缠,混清是非。温良恭俭让,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吧?提倡谦让,没有罪过吧?反对丑陋现象,不违法吧?可是,“泛人渣”之流把这些是非完全颠倒了,且看他们的嘴脸:那不文明的事情,是外地人来北京干的呀,和我们“正宗的……”无关。好像外地人来北京不是为了打工、生存,而是来破坏的。请问你这位“泛人渣”:你凭什么如此恶毒地攻击外地人?你有什么权威性的统计数据吗?北京今天的发展难道不包括外地人的贡献吗?

至于“泛人渣”之流以偏概全,沾沾自喜;一叶遮目,不见泰山;不讲道理,只会蛮缠;只会贩卖几个成语,不明事理以及缺乏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等等,鄙人就不去列数了。但是,泛人渣之流先天不足,与我们主流社会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泛人渣的要害在哪里?危害在哪里?有必要予以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