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驱邪扶正
28494600000004

第4章 贵州佛道儒巫宗教文化现象(1)

佛道儒巫混杂合流是贵州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这主要是从纵向和横向进行考察的结果。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现象不仅存在于贵州的历史上,具体表现为僧人一身几任、寺庙多神合祀和山洞数教并存,而且这种混杂合流的现象还遍及如今贵州的广大地区。任何宗教文化现象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贵州佛道儒巫宗教文化现象同样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历史过程。探讨这一历史过程的起源、形成、演变和基础,对于进一步了解贵州佛道儒巫宗教文化现象的特点、原因及趋势具有重要意义。贵州佛道儒巫宗教文化现象的基本特点是贵州宗教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基本特质,具体体现为多元性、混杂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方面。贵州佛道儒巫宗教文化现象不但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深厚的生活、地缘和文化基础,而且其形成和演变过程复杂离奇。多元性、混杂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征一直伴随着这一过程的始终。其中,诸神齐至、众圣咸集作为一种历史和现实存在不但占据了寺庙、道观、家宅等外在空间,而且还深入到僧人、道士及普通民众的内心世界。研宄贵州佛道儒巫宗教文化现象,不但要全面考察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指明它的突出特点,剖析它的主要原因,而且对其可能的演变趋势进行探讨也非常必要。贵州佛道儒巫宗教文化现象的演变趋势是多种宗教混杂并存,不免给人以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之感,往往流入巫文化系统,如不加以正确引导,这种趋势在今天极有可能成为滋生邪教的土壤和空间。

第一节 贵州佛道儒巫宗教文化现象的广角扫描

贵州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形成是与当地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同时与当地文化风俗的方方面面也是分不开的。从历史的时空看,在贵州各民族地区的历史中,佛道儒巫往往混杂合流,外来的佛道儒文化与本土的巫文化交织混融,表现在佛寺道观等建筑文化亦别具一格,佛道儒巫往往一庙同住,呈现出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即使时至今日,这一现象在贵州各民族间仍是十分普遍和盛行。

一、历史回顾

佛道儒巫混杂并存被认为是贵州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现象不仅存在于贵州的历史上,具体表现为僧人一身几任、寺庙多神合祀和山洞数教并存,而且这种混杂合流的现象至今在贵州广大地区还十分普遍。

(一)僧人一身几任

在贵州民间的信仰世界中存在着许多佛道儒巫混杂的现象,由于佛道儒巫混杂合流,导致黔中佛门僧人一身几任的情况。例如:

黔东南黄平县的玉清宫,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由曹松、王国宁、李柯、韩邦辅等官绅60人,募捐钱谷木石,由僧人觉云主持,建玉清宫以祀奉玉皇大帝。寺观名称、神系均为道教,但主持修建及管理均为僧人,该寺曾由僧人智聪、觉亮、了禅、如金等住持,却始终没有道士。

而铜仁地区梵净山的宗教信仰更是具有典型意义。其中梵净山的天庆寺原建在印江县木黄镇辖建厂境内的金花溪左岸上。后迁建于九台山腰,香火日益旺盛,明朝万历戊午年(1618)被朝廷封为皇庵。清顺治年间,一翰林学士看破红尘,隐退梵净山,到天庆寺拜大方和尚为师,削发为僧,法名深持。康熙元年,思南府营都督府都督王平,捐银三百六十两,扩建天庆寺庙宇及新建神像,供奉于九重佛殿之中:一进殿供纠察灵官;二进殿供桓侯大帝(张飞);三进殿供文昌帝君;四进殿供关圣帝君;五进殿供夏禹王、江西佛祖(许慎)及川主大帝(李冰);六进殿供天官、地官、水官;七进殿供孔圣,旁供四配、十哲;八进殿供观音菩萨及九皇娘;九进殿供燃灯古佛、释迦佛和弥勒佛,左右两边供二十四诸天及十八罗汉。另外大佛殿的对厅廊下供韦陀尊者坐像;大佛殿楼上的玉皇阁****玉皇大帝像;山门外左侧神龛供山门土地,右侧神龛****传奏功曹像。

由于佛道儒巫诸教混杂,贵州境内道士建佛寺、塑佛像甚至住持佛寺者亦为数不少。如思南城西中和山,山顶原有华严寺,嘉靖三十七年(1558)道士魏洪、冯静道和僧人正泰共同劝募于思南知府何璋,得到何璋资助,于是在山顶寺旧址改建观音阁。当明万历十三年(1585)重建后,在观音阁右边还有三元殿、寿佛殿、准提殿,左边有玉皇楼,形成佛道融为一阁,由僧人道士同心共建的历史风貌。

又如施秉朝阳寺,在城东14公里处的白果树马鞍山麓。明天启间,都督黄越捐资与丹霞道人,募诸乡宦善信创建。寺左后侧,有“日光洞”,据乾隆《镇远府志》载,丹霞道人,俗姓张,名守戒。明万历末年在洞中参禅炼丹,年90余无疾而终,葬于洞左石穴中。

道光《遵义府志·列传六》载:“文和道人,不知道是何许人,游到桐梓。精湛舆说。常常看见负一神像。曾在鼎山寺题回文诗云:‘闲云野鸟宿村烟,唳鹤惊眠不似眠。参细细功禅密密,坐深深地露涓涓。三更五会空抛像,半夜初钟火出莲。关外不行修佛事,南岩寄兴写诗篇。’”由此可见,文和道人可谓亦僧亦道亦巫集于一身。

道光《安顺府志·方外》载:“性定,俗姓袁。居汤官屯。雍正中人,幼道士。父母死,庐墓三年。后入山进得石洞,遂居之洞之旁。复有小洞为虎狼穴,性定祝之,虎狼散,遂入居,人(称)万仙洞是也。洞初无径路,而半山复有巨石横出。”性定梦见有人教以积薪焚之,如言焚三日,石头于是裂开,僧人也就住进山上来了。后来他又来到村子中,“施符箓,愈者,受米升余。久之,则以所积造茅庵于洞内,从石佛寺僧披剃焉”。性定可谓由道士而僧人,并擅长以咒诵驱虎狼,以符箓治人病。

从以上史料看,贵州僧人常常修建住持道观阁庙,奉祀玉皇大帝;道士亦常常修建佛寺禅院,塑造佛陀菩萨。因此,有时仅仅从寺观阁庙名称看,很难确定其是佛教还是道教。僧人、道士、巫师甚至秀才同为一身一人,从而模糊了他们的真实身份,混淆了各教的明显区别,致使佛道儒混同于巫,职业巫师则因此鱼目混珠,滥用名号,主持民间法事。

(二)寺庙多神合祀寺庙是供奉神灵佛像的专门场所和特定空间。那些摆放在寺庙内代表着各个神灵的塑像,是信众顶礼膜拜的物件,也是信众的心灵寄托和精神皈依。在贵州的寺庙中,各种神像光怪陆离,千奇百怪。它们一同出现在信众的眼前,给信众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内心震撼。他们烧香化纸,磕头作揖,试图以此实现自己的世俗目的。例如:

在黔东南镇远青龙洞的寺庙中,供奉着玉皇大帝、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尧、舜、禹、药王、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财神爷、地藏王、朱熹、雷神、雷公电母、韦驮、张三丰、燃灯佛、赤脚大仙、十八罗汉、十二圆觉、斗姥、吕洞宾、邱处机、杜康等几十尊释道儒巫的佛仙神鬼。按常规,这几十尊神像,属于道教的应供奉在青龙洞,是佛教的应供奉在中元禅洞,归儒教的应供奉在紫阳洞,为民间巫教诸多鬼神的则应另找去处。但在青龙洞则是青龙洞里有观音殿,紫阳洞中有老君殿,张三丰在中元禅洞中下榻,至于民间诸神更是在三洞中任意摆设香炉,财神爷跑到青龙洞,杜康神居住紫阳洞,王灵官在中元洞里当“护法”,各路神仙、菩萨长期杂居一处,相安无事。佛道儒巫混杂合流在青龙洞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展现。

梵净山四十八脚庙的寺庙里,除供奉有佛菩萨像,还奉祀有孔圣、玉皇大帝、真武大帝、东岳大帝、炎帝、关帝、药王、轩辕、阎王、禹王、文昌、斗姥、雷公、圣母、龙王、城隍、土地、土王、土母、火神、水神、黑神、飞山公、二郎神、白虎(山王)、向(相)王、三王、许真君、武威菩萨、总管菩萨(李显忠)、四官菩萨(严、罗、唐、冉)等等。

黔南的后岩观位于瓮安县城东北21公里草堂区下司乡境内,始建于明代,由真武殿、文昌阁、三清殿、三元阁组成。据观中民国7年(1918)碑文记载,祀奉神系依次为:台上三清、道德天尊、玉皇大帝、释迦古佛、女子斗姥、地母娘娘、瑶池王母、观音古佛、天皇大帝、帝皇大帝、八仙会上、纪扬祖师、达摩袓师、真无袓师、文武圣人、诸天菩萨、十八罗汉、三官大帝、灵祖大帝、韦驼天尊、三仙娘娘等。

遵义桐梓县的长寿寺,在今元田区文笔山上,始建于唐,由东皇殿、三尊殿、观音殿组成。东皇殿大门有一副对联:“空即是色,色即空,仗太乙藜光,照澈虎斗龙争,于今安在;了归于终,终归了,植菩提宝树,发越星辉云烂,振土如兹。”殿正中为地藏王像,地藏两边是丰都、炳灵像。殿左有关平、周仓及神马一匹,殿右有文昌、高帅、骑鹿宝嗣,左右分列十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转轮王。三尊殿中立释迦牟尼佛像,两旁立阿难、迦叶、四大观音、三十六天罡和十八罗汉。殿上层有地母、王母、瑶池金母金像。观音殿正中供观音金像、十二圆觉分列两边。右屋立华佗像。

宗真寺,在今安顺市西南,原为崇真观,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镇远侯顾成始建,为潘道人住持,后为僧人明玉住持。崇祯五年僧人乃兴重修,改名崇真寺。故寺有五重:一重接引殿,二重灵官殿,三重祖师殿、四重三霄殿、五重玉皇殿。分别供奉弥勒、灵官、潘道人(开山祖师)、三清、三官、三仙、玉皇、释迦、观音等。

可见,贵州著名寺庙群中佛道儒巫混杂合流,即使是一寺一庙,甚至更小的寺庙里,这种现象也很普遍。

贵阳市乌当区东风乡赵家村的来仙阁,原名水月庵,距贵阳城中心约18公里,建于大长河中方圆仅300余平方米的矶石上。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重建于清嘉庆年间。阁为三层三檐六角攒尖顶,高24米,木质结构,阁楼底层殿堂供西方三圣:阿弥陀、观音、大势至,中层供文昌帝君和文殊、普贤像,上层供玉皇大帝像,佛道儒共居一阁。

毕节地区的灵博象祠(俗名鱗角山),在今黔西县东30余公里素朴镇境内,明代以前建,祀舜之弟象,属苗彝民间宗教,明人王阳明有名篇《象祠记》叙其事。康熙四年吴三桂“剿水西”象祠被毁。二十三年,当地人士集资在象祠遗址建玉皇阁,改山名“九龙山”,为道教场地。自乾隆时起,佛教传入,当地人士又在山上增建观音殿、大佛殿、下殿等,****释迦、观音等佛像50余尊,改名九龙山寺,招留和尚住持,晨钟暮鼓,香火旺盛。咸同之乱寺庙毁于战火。民国六年,川人邓洪安入黔来山倾资重建,塑佛像百余尊,香火恢复。

金沙凤鸣山寺,位于毕节地区金沙县城西61公里的中普乡,始建于清咸丰年间。面积约300平方米,自中轴线上自东而西为香花台、观音殿、玉皇殿,供木雕观音、玉皇等佛道神像共34尊。

从以上史料看,被严肃庄重地置于寺庙内的为数众多的神像虽各有归属,但并不专属某一宗某一派。神像也没有地位上的主次之分,没有位置上的左右之别,例如在这个寺庙中观音居中,在另一个寺庙内则在边缘,表现得相当明显。

(三)山洞数教并存贵州大部分地区为喀斯特地形,山高谷深,溶洞众多。因此,很多寺庙就建在山上或洞中,往往一座山上有一座寺庙,有时甚至是几座寺庙。这些寺庙的分布既不均匀,也无规律可循。即使一山一洞,也不意味着就可以按照空间位置来确定其信仰的宗教和派别,大多数情况是一山有数教,一洞有多派。例如:

梵净山从明清以来,先后在山中建有近百座寺庙,以48座脚庙最为著名,除佛教寺庵外,还有行司庙、镇山庙、大兴阁、白神庙、净王殿、火神庙、关帝庙、水府庙、文昌阁、万寿宫、太阳庙、三府庙、龙王庙、玉皇庙、向(相)王庙、白虎庙、三王殿、石方庙、水塘庙、黑神庙、土王庙、三清观、城隍庙、炎帝庙、真武观、山王庙、武圣宫、东岳庙、祖师庙、崇德庙、斗姥阁、轩辕庙、禹王庙、司王庙、梓潼阁、阎官庙等。不过这些神庙的管理,一般都由僧人管理,属于梵净山佛教的脚庙。

在黔南贵定的阳宝山,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僧白云辟建刹于山巅,曰莲花寺,但寺内既有佛教的观音阁、千佛楼、大佛殿,又有道教的玉皇阁、真武庙、关帝宫,后山飞凤山有“神仙洞”,传为僧白云禅修处。

在黔东南,三穗县的圣德山,位于城东北地区40公里坦洞乡境。海拔1176米。明洪武三年(1370),道干和尚开辟,改原名岑顼山为圣德山。山中建有乾元寺、玉皇阁。乾元寺****有观音、释迦、弥勒、地藏、燃灯、龙王、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仙姑、圣婆等数百尊神像。玉皇阁内供有玉皇大帝、四大天王、雷公电母等百余尊神像。镇远县的青龙洞表现得也很突出。在憮阳河河畔中山崖南北长达500米、宽约80米的狭长地面,建有大小各种寺庙40余处,始建于明初,主要有圣人殿、老君殿、吕祖殿、玉皇阁、考祠、朱文公祠、水晶宫、灵官庙、杜康庙、观音殿、大雄宝殿、杨泗殿、许真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