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序言集
28495600000053

第53章 《低碳化:中国的出路与对策》序言

(二〇一三年四月)

作为怀铁铮同志的博士导师,我非常高兴为他的新著《低碳化:中国的出路与对策》作序。2005年,怀铁铮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订出版了《信息化:中国的出路与对策》一书,对中国特色信息化的道路、发展战略和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全球性挑战日趋凸显,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挑战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也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新的研究课题。怀铁铮同志在进入这个新领域后很快在对策研究上取得进步并出版新书,其努力和收获让人感到欣喜。

《低碳化:中国的出路与对策》一书,围绕中国崛起的主题,对中国如何应对低碳革命的浪潮、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证了中国低碳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探讨了低碳发展的应对之策。该书没有局限于“低碳经济”首倡者的概念和模式,而是在充分研究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主张把低碳发展融入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坚持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公平的发展权利,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地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坚持自主决定低碳经济转型的路径和进程。该书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视角考察能源领域的重大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并推论低碳革命的到来,也为我们从容面对未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972年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启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首次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也是在这次会议上通过和确立的。经过40多年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趋尖锐,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的概念也被提出,并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逐渐成为全球的共识和潮流。但不容否认的是,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具有“双刃性”,即对于没有准备好的经济体而言,低碳可能推高能源成本,影响经济发展;对于部分国家,低碳经济则意味着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发展的新机遇。因此,世界各国必须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设计和规划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新世纪,我国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长期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9年11月,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了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其中包括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这些减排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已经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从“十一五”规划时期开始,我国部署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具体落实中长期规划中确定了约束性指标。2010年,我国在部分省(直辖市)启动了低碳经济试点工作,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模式。

把保护资源环境、实现永续发展作为立足当代、面对未来的唯一选择,体现了我国政府和人民与世界同担当,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决心。然而,我们也要深刻认识我国在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例如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工业化和城镇化任务艰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目前还有1.22亿贫困人口。当代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我们要清醒认识国情,积极探索,坚持不懈地走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

这方面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还很繁重,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产生出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