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8496400000018

第18章 成都和谐文化建设概况(3)

要建立有效的文化人才培养、吸纳机制。重点培养和吸纳各类文化名人及文化产业人才,包括文化企业领导人才、文化经纪人、制作人、文化企业管理者、名作家、名记者、名演员、名主持、名专家等。有名人就会有名人效应,要培养和造就若干大师级的文化名人。要建立和完善文化人才培养、储备、管理、激励的体制与机制,依托有关高校创办“成都文化优秀人才培训中心”,建立政府、高校、学术界、产业界的制度化联系,同时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文化人才,形成成都文化的人才资源库。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确立以业绩为取向、以创新能力和创作成果及经营实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的人才观,探索艺术、学术、技术、管理等各类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办法,建立有利于培养和集聚优秀文化人才的高平台。要加快文化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步伐,鼓励专业人才创办文化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者、艺术创作人才设立奖励基金,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

三、成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我国社会生活中起着教育人民、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引领风尚的巨大作用,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和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强大合力,充分显示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大爱、大义与大勇。正是这种大爱、大义、大勇,成为成都人民战胜巨大灾难和恢复重建的精神支柱,夺取了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2009年1月20日,成都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全国第二批14个文明城市(区)之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引领着成都人民,激励着成都人民,鼓舞着成都人民,温暖着成都人民,坚定了成都人民在大灾面前压不垮、大难面前不低头的决心和信心,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高昂的斗志重建起了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成都的伟大生动实践

抗震救灾实践所形成的巨大精神力量,对于成都而言,是一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全市人民力量投入到灾后重建的巨大契机。“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感恩社会、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正是这样一种转化载体,它的成功开展是成都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的实践探索的延续。在巨大灾难面前,坚强的成都人选择了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进入灾后重建阶段,这种群策群力、自力更生的群众精神向纵深发展。比如,在都江堰大观镇茶坪村,村民们把“联建”政策运用得多种多样,如1+1,1+N,农户+企业等多种合作模式;在都江堰蒲阳镇花溪村,村民自愿承担原址自建的首批试点户,依山靠水建起新家园,并通过改善水、电、气配套提升生活水平。安龙镇、青城山镇等一个一个创新模式从基层不断涌现。在群众意愿得到了充分尊重、群众利益得到了充分保障、群众智慧得到了充分展现后,受灾群众自觉地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主力军。

2009年5月12日前后,课题组选取了都江堰、彭州、崇州等重灾区和金牛、青白江等一、二圈层区县,对当地干部群众进行问卷调查和入户调查,结果显示:上述举措使干部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已成为干部群众接受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

1.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成都始终坚持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毫不松懈地安排好群众基本生活,优先恢复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在抗震救灾的救援阶段,媒体的公开透明及时报道,解放军、武警官兵的每一次舍身救助,对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的全国性哀悼活动,都闪耀出了尊重、珍惜、善待生命的人性光芒。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也同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如医疗卫生方面,选派干部及中青年优秀人员赴灾区支医,专家集中下乡会诊,执行城市医师晋升前到基层锻炼制度,乡镇医务人员培训制度等;教育事业方面,通过名校下乡、百校结对、师徒牵手、网络覆盖等手段让教育资源实现均衡配置,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学生。各种举措都表明,成都切实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推进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与促进灾区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并不断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据调查,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抗震救灾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抗震救灾的过程,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灾后重建过程中,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以人为本”“公正公平”同样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例如都江堰市翠月湖镇青城东桂院、天马镇焦家大院等,村民们纷纷住进了楼房,不仅屋内装置了宽带等配套设施,而且医疗卫生等设施也驻扎在村内,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就医需要。大门上一副副“青山绿水向峨美,福地华居人物新”“春色福运开境界,洞天福地乐和谐”等对联,表达了村民们的喜悦之情,也寄托着他们对未来新生活的美好憧憬。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强大感召力让灾区群众对建设新家园充满信心

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中展现出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让人们对建设新家园充满信心。在被调查对象中,有74.8%的人认为在灾后重建中政府的作用最大,正是因为对政府的信任和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不懈追求,有95.6%的人对灾后重建“有信心”,其中66.3%的人“充满信心”。

在成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巩固创建成果的过程中,始终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凝魂聚气、固本强基的基础工程。2010年2月以来,为实现灾后重建农民集中居住区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环境整洁、乡风文明,逐步促进农民改变旧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行为、提升文明素养,全市积极、广泛地开展了“三新”活动,帮助农民学会自我管理小区事务,促进村务公开、村民自治,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如在都江堰市,通过“乡镇为主、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方式,全市205个农村集中安置点启动了以“改进生活习惯、培养文明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和谐新家园”创建活动;此外,在市中心城区和14个区(市)县还全面启动了“治‘三乱’、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这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再深化,是投资发展环境的再改善和公民文明素养的再提升。

3.广泛宣传、深入实践,全市人民共建文明道德风尚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公共行为准则,牺牲奉献的精神得到普遍宣扬。涌现了都江堰市向峨乡党委等一批震不垮、压不倒的基层党组织,蒋敏等一批“紧急时刻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的优秀党员干部和雷楚年等一批勇敢坚强、舍己救人的英雄少年,无私奉献、舍己救人的志愿者,雄起的“80”后,他们的奉献和牺牲精神让人难忘。问卷显示,在看待人们对灾区捐款捐物的事情上,有82.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一种美德,是应该做的”,有高达99.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有必要提倡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不仅如此,在实践中,成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彻到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各方面工作中,并广泛开展群众性实践活动,突出思想教育内涵,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群众基础,把“务虚”与“务实”结合起来。如深入开展“五进”系列教育活动,开展“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活动,锻造“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组织评选道德模范、“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社区”,开展成都“文明之窗”系列宣传,推出“慈善阳光温暖蓉城”慈善救助品牌等等,营造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的浓厚氛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目前,成都已建成400多个文明社区,上百万户“文明家庭”,数十万人成为注册志愿者,建立志愿服务队3926支,窗口行业优质服务竞赛覆盖面达100%,“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

4.建设世界田园城市,增强群众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在实践中,成都市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并通过电视、广播、画报、专栏、网络等方式广泛宣传,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扩大群众的广泛认同。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科学应对,抢抓扩大内需、灾后重建和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2.6亿元,增长1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659元和7129元,分别增长10.1%和10%。在对口援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灾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建进展顺利,农村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城镇住房重建、维修加固竣工率分别达84%和100%,呈现出灾后重建成效喜人、经济止滑提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为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5.坚持制度创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

一是建立创评激励机制,通过量化考核验收标准,做到测评内容具体化,测评指标项目化,测评方法规范化。二是强化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引入社会调查机构参与考核验收工作来考察工作常态和创建实效。三是新设市民素质测评合格率指标,以“成都市文明指数测评体系”为平台对全市城市文明环境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四是灾后建立受灾镇村对口联系制度,建立了37名市级领导与49个市级部门分工定点分别联系一个地震重灾区乡镇对口联系制度,统筹协调、指导督促联系乡镇的重建工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成都实践的主要启示

党的十七大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明确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全民族的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结合成都的生动实践,得出如下启示与建议:

1.实践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升华

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历史契机,获得了十分重要的启示:一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在抗震救灾行动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接受了庄严的洗礼,“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获得了升华,并使其贯穿于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四个部分之中,将这四个部分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二是共产党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流砥柱,共产党员特有的先进性体现了人格魅力。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能够迎难而上、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等优秀品质,为人民群众的道德价值认同提供了相对稳定而持续的动力。三是公民意识的觉醒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路径。抗震救灾中,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志愿者大量、主动、及时地参与,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大认同,而且在灾难中逐渐成为其坚定的守望者和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