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2855500000008

第8章 分 金融危机西与东 (7)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第一,欧洲经济如果下滑,将会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尽管对“欧猪五国”的出口仅占五国出口总额的3.5%,但欧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7%。中金公司的分析指出,2008年我国出口的下滑速度大大快于贸易伙伴的经济下滑速度,正是因为国外进口商难以获得贸易融资,因此,一旦金融市场又出现动荡,对我国的出口打击较大。第二,美元升值使得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有利于降低我国的进口成本,抑制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第三,欧元走弱使得人民币伴随美元升值,短期内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可能会暂时趋缓。据中金公司2010年5月11日发布的报告,“人民币在最近一个月对欧元升值7.6%,对英镑升值3.1%,对其他新兴市场货币也明显升值”。

我国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可采取的对策包括:

首先,应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视为一个长期问题,密切跟踪其发展态势,并准备相关的预案。在当前阶段,鉴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尚未尘埃落定,我国不宜参与和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救助欧盟的合作,也不宜购买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从目前的形势判断,欧洲主权债务将会继续恶化,未来可能会出现针对欧洲债务危机的国际谈判,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为应对拉美债务危机出台的布雷迪计划,我国应提前研究,准备预案。

其次,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应提高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并加快结构性改革。从增加政策灵活性的角度来看,如果世界经济形势较为稳定,应继续坚持紧缩政策,如果出现较大的外部风险,也可考虑推迟加息、升值政策;从增加政策应变性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增加新的投资项目储备,尤其是在环境保护、国土整治、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项目,同时可以加速资源价格改革,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以便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最后,应该吸取欧洲货币合作的教训,在推动东亚经济合作的过程中,避免陷入欧洲式的陷阱。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可以看出,欧洲的货币合作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内在的缺陷仍然较多。比如缺乏相应的预警机制、货币政策统一但财政政策分立、缺乏退出机制、成员国差异较大等。欧洲主权债务爆发之后,甚至有很多关于欧元即将破产的言论。我们认为,无论是希腊或德国,退出欧元区的成本均太高,欧盟分崩离析的可能性很小。不过,这次危机也提醒我们,在推动亚洲经济合作的时候,应对借鉴欧洲的经验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不宜过早加入机制化的货币合作。

下一个主权债务危机在哪里?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金融机构如同多米诺骨牌,一张接着一张倒掉。但是,从2009年年底的迪拜危机开始,到至今阴霾未散的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似乎预示着国家违约的风险已经超过了金融机构。如今,人们一般认为,政府的信誉比企业要高,因为企业可能会破产,但国家是很难破产的,国家有能力动员各种资源,用于偿还债务。但是,如果是企业或个人违约,债权人可以将之诉诸法庭,国家违约之后,有什么机制能迫使国家履行偿债义务呢?在古代历史上,政府违约的例子举不胜举。即使到了近代和现代,也仍然有大量的政府违约事件。伯仁斯坦(Borensztein)和帕尼兹(Panizza)在200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到:1824~2004年,拉丁美洲国家有126次政府违约,非洲国家有63次违约,亚洲国家的违约率最低。

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的钱德拉塞卡(Chandrasekhar)在第三世界网络的刊物《第三世界复兴》(Third World Resurgence)2010年2月的封面文章中指出,发展中国家政府违约,往往爆发在信贷急剧膨胀之后。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爆发债务危机,就起源于向外国银行的大量借款。外国银行突然增加对拉美国家的贷款,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石油冲击之后,巨额资金流入国际银行。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爆发,一是借款规模过大,二是突然遇到了外部冲击。在经历了这样的痛苦之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借外债甚为警觉。中国在对外开放之后选择以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为主要的利用外资的方式,也是因为吸取了拉丁美洲的教训。

但在过去10年中,由于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低利率,国际金融市场上又充斥着大量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流向两个地方: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贷款,以及对发达国家政府的贷款。正是这些变化,带来了新的主权债务危机,而这次的主权债务危机主要将爆发在发达国家,甚至是核心国家。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2009年12月3日的一篇文章中谈道,到2007年,20国集团中主要的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已经达到80%,而这一比例比20国集团中主要的发展中大国要高一倍。到2014年,预计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将超过120%,为发展中大国的3倍。除此之外,遭受金融危机打击较大的发达国家还存在着救助金融机构带来的大量隐含债务,这会使发达国家的债务负担更重。

下一个主权债务危机可能爆发在什么地方?当前市场上最为担忧的恐怕是英国。据说,国际金融市场上做空英镑的资金已经是当年索罗斯投机英镑时的八倍。除美国外,英国是各国政府中拿出最多资金救助金融机构的国家,这些救助可能会在将来转化为财政成本。英国除了金融业,几乎没有其他支柱产业,但英国银行体系在危机中遭受了巨大损失,至今依然面临诸多风险。人们担心,一旦英国的数量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之后,英国银行业可能再度陷入困境。英国银行业对建筑业和商业房地产部门存在巨大的风险敞口,进一步亏损的风险较大。英国银行业还持有相当多的政府债券。

根据摩根大通的估计,2009年第二、三季度,英国四大银行持有约700亿英镑(1 100亿美元)的政府债券。一旦政府债券的信用评级被调低,或市场上认为政府债务有违约风险,都将导致银行资产质量将急剧恶化,银行业将损失惨重。更为微妙的是,英国已决定在2010年5月6日举行大选。布朗的执政能力近来备受质疑。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工党的支持率已经跌至28%。预计下一届英国政府很可能是多党联合执政的政府2010年5月11日,英国已成立以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联合执政的新政府。保守党领导人卡梅伦任首相,自由民主党领导人克莱格任副首相。——编者注,但这样一个派系纷争、缺乏权威的政府,如何才能拿出有效的政策,加强财政纪律性,实在令人怀疑。

如果英国爆发主权债务危机,那不啻又是一颗金融原子弹爆炸。但是,最值得我们担心的主权债务危机是在美国。当前,美国的财政赤字创下了历史纪录,债务总额创下了历史纪录,对外国的负债也创下了历史纪录。美国在未来违约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穆迪评级机构已经警告,可能会调低美国的国债评级。一旦美国的国债评级被降低,结果就是国债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这将动摇全球金融市场的基础。就美国政府而言,美国国债收益率每上升一厘,政府利息总支出就增加超过1 200亿美元。

美国会不会赖账不还呢?2008年,两位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格夫和卡门·莱茵哈特写了一篇很有影响的论文《这次不一样了:过去800年来的金融危机》。在这篇论文中,他们谈道,金融危机之后总是伴随着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增加,主权债务风险将大大提高。但是,罗格夫在这篇文章中错误地把美国称为“违约处女”,即从未出现违约的少数几个国家。事实上,美国政府在历史上曾经不止一次地违约。比如,大萧条期间,美国曾把黄金价格从一盎司20美元调至35美元,这就意味着美元贬值;1973年,尼克松突然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也是一次昭然违约。

为了还债,美国无非有三种办法,一是增加税收,二是通货膨胀,三是货币贬值。让美国通过增加税收的办法偿还债务,就像指望一个没有节制、过度肥胖的家伙通过艰苦的减肥,重新恢复苗条身材一样,几乎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如果靠通货膨胀,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美国国债和通货膨胀挂钩的部分大约有20%左右,因此通货膨胀上去了,美国的债务负担也会随之上去。二是美国现在仍然遇到通货紧缩的压力,尽管伯南克像直升机撒钱一样增加货币供给,但是信贷市场仍然紧缩,在这种背景下,想用通货膨胀减少债务负担,难度变得更大。那么,最有可能的办法就是货币贬值。这实际上是通过向外国债权人转嫁负担,达到减少债务压力的目的。中国至少持有1.7万亿美元的美元资产,如果美元贬值30%,中国的损失将超过5 000亿美元。

中国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已经变成了放在美国的人质。抛售或是继续持有美元资产,都不可避免地会遭遇美元贬值的风险。及早调整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可能是在不得已中必须要作的准备,调整中国的发展战略,放弃盲目依靠出口和引进外资的传统政策,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帮倒忙的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越来越流行,但是,在很多时候,这一合作往往是在帮倒忙。从过去30多年的历史来看,关于国际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尽管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也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尤其是追求金融监管标准的统一化,可能会让各个国家在同一时间犯同样的错误。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不能代替各国国内的金融监管。各国采取适宜本国国情的监管措施,要比制定更多的国际标准更为重要。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应该鼓励各国金融监管的差异化,而非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