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抱怨地工作
2881900000021

第21章 不做无名英雄,有才就亮出自己 (5)

俗话说,良言一字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对别人表示关心,是真情实意的体现。当朋友有喜事时,比如职位升迁、喜得贵子等,如果你知道消息,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给予对方问候和道贺,即使没有机会登门道贺,也要及时打电话、发短信。同样,在朋友遭受打击和挫折的时候,你也要找个合适的时机给予对方关怀和慰问。

总之,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给予对方问候,总会在对方心里温暖的同时,也记得有你这样一个朋友的。

提升职场人气指数的九大途径

如果说,抱怨是一种症状的话,那么人气不旺就是其中的一个病因。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气旺的人,如同浑身带有磁力一般,总能在人群中彰显出自己位置的重要性,而同时身旁也总少不了朋友和贵人。相反的,很多人空有技术和能力,却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没有自己的圈子,人脉关系更是一无所有。

很多人也发现了这一点,从成功学的角度上来说,人气是否旺盛,相当程度上等同于是否具备个人魅力并且能体现出来,表现在职场中就是人们对一个人的关注度。

实际上,人气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你属于人气不旺的人,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升你的职场人气。以下教你9招,打造你“人气王”的个人形象。

1.打造你的职业形象

或许提到职业形象这个词,会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其实,我们可以想到,当你的脑海中有一个职业的名词一闪而过时,这个职业人的形象也会迅速划过脑海。比如,提到军人你立刻会想到笔直挺立、举止标准;提到公务人员,你立刻会想到彬彬有礼、作风沉稳;提到艺术工作者,你通常会想到不修边幅、穿着随意……这些都是职业形象。

然而,在一个职业之内,每个职业人的个人气质也是有所不同的,有的沉默,有的健谈,有的风趣而博知,有的冷峻而老练。可以说,无论你自己的个人形象是什么样的,你都需要精心打造,找到符合你自身特点、适合你个人发展的良好形象。

有助于自己在人群中聚拢人脉,是打造形象的关键,而这中间最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别人无法取代的特点。当然,至于你带给人是一个什么形象,则是你个人爱好或是审美决定的。但有一点,在你的职业发展中,一定要让这一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你的关键词。

2.拓展你的社交范围

一个优秀的职业人,必定有着广泛的社会交往范围,无论你是什么行业、什么职业。扩展你的交际圈子,有助于使你的个人形象得到更广泛人群的认可。同时,广泛的人脉可以让你在交往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学习机会。不要放过任何一次社交活动,各种展会、洽谈会、学术研讨会等等活动,这些都将成为你聚拢人气的场所和机会。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怀才不遇的你,没有伯乐相识的你,可以在这些社交活动中充分向更多的人展示你的才华、你的能力,使你成为人群中的闪亮点。

3.奠定你的江湖地位

这个江湖没有腥风血雨,没有格斗仇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所在的行业,你所在的圈子,都是你有可能成为“江湖霸主”的地方。如果你能确定你是某一个行业的业内人士,你为什么不敢肯定自己一定能成为业内知名人士呢?

朝着知名人士这个目标去努力吧,你会发现,随着你的努力,圈子中或社会上人们对你的关注度在一天天地提高。是的,在这个个人能够成为单独媒体的时代,你还等什么呢?你可以向报纸、杂志投稿,也可以在自己的BLOG上写下你的行业观点。在参加会议活动时,更可以站起来和更为知名的专家学者探讨你的分析成果。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要浪费你的才华,让你的才华成就自己而不是被自己埋没。

4.丰富你的知识层次

古人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古人尚且如此,在这个知识与信息迅猛发展并且几近爆炸态势的时代,如果你不能够随时获取新的教育内容,使自己保持最新、最高的知识水准,别人的目光又怎会齐刷刷地投向你呢?

无论你是一名猎头机构的信息管理者,或是一名投资银行的分析员,抑或是一名管理机构的中层管理者,你都需要充实自己的知识,打造自己的职业内涵。获取知识教育的途径很多,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职业或行业的专业来选读在职研究生;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来为自己充电;也可以参加各种学术研究活动并获得一定认证。你必须知道,在这个行业细分化的时代,经验与关系能力固然重要,但最新最尖端的专业理论更是不可或缺的。

总之,很少有成功的人士是靠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支撑他打造自己的成功航母的。

5.提升你的工作成绩

一个人在一个职位上做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上时靠成绩体现出来的。我们经常在一些居民小区中看到,居委会选举干部的公示牌,每名候选大妈照片的下面,都附有个人介绍,大致是这位大妈都干过什么工作,给居民带来了多少利益,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成绩,也是他们的业绩。

居委会尚且如此,那么,你所身处的职业环境更注定这是一个是“以业绩取人”的地方。你必须在平时就细加留神,凡是有你认为能做的“出彩”的地方,一定要尽力做好,并且“雁过留声”,让人们知道这是你的成绩。在这之后,无论你是要在单位晋级,还是要跳槽另谋出路,这都会成为衡量你是否胜任的“第一标尺”。

6.恪守你的职业道德

我们都知道,信用卡之所以能让你透支消费,是因为你个人的信用记录,一旦你的信用记录超出了规则的范围,你将被淘汰出局。从某种角度上说,当代社会更是一个信用社会,当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信用指数”低到一个社会无法接受的地步,这个人也基本在社会上没有容身之地了。

在行业内部,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是衡量一名职业人“信用记录”的底线。如果一个人为人不正,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行业内的规矩,甚至忘恩负义、不顾损害他人的利益,那么,他立刻会被业内人士整齐划一地拉入黑名单。

7.提升自己的亲和能力

即便以上六点你都做到了,你有了很专业的知识、很丰富的教育经历、很有威望的业内地位,并且保有一定的职业操守。但是,如果你因为个性乖张,或是刚愎自用,与身边的哪怕是职务比你低的人关系紧张,甚至和很多人势同水火。那么,你还会指望能拥有很高的人气吗?与人为善,提升自己的亲和力,使自己在业内场合“混”有一个好人缘,这将对你的个人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8.凸显你的个人魅力

当然,仅仅拥有好人缘是不够的,因为不是所有有人缘的人都能具备职业人气的,他很有可能仅仅是一个“老好人”罢了。一个职场“人气王”除了良好的人缘,更应该具备不可替代并有亲和感的个人魅力,这才能让你身边的人以和你在一起为乐,自觉自愿地围绕在你身边。

所以,你必须有所作为,必须有所表现,必须与众不同。你有自己的见解,就要直率地表达出来,并且做到让人们知晓,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使自己在人群中成为一个毫无特点的“符号”。

9.培养你的团队精神

你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人气,在人气聚拢之后,你会发现,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团队精神和老板协作能力。唯如此,你才能调动你身边的人,不然,你仅仅是一个表演者,而大家只是观众而已。你要学会在团队合作中承担责任,有勇气有能力做一个领路的人。

即便你再有才华,再有能力,不要妄图在业内或职业环境中表现任何个人英雄主义。团结更多人,争取更多人的支持,是聚拢人气的最终目的。

性格内敛的人也可做个说话高手

由于许多怀才不遇者大多是理论知识丰富,在学校期间刻苦努力不善于交际,造成语言交流能力较差;也有许多怀才不遇者性格内敛,造成交流困难。其实,这两种情况都可以通过练习来进行改善。所以,不要因为性格原因而觉得问题不能改变。请看看这个故事。

于姗是一名户外广告设计人员,她在学习期间屡获大奖,设计的产品极富创意,借助网络平台接揽的业务也获得了客户的一致首肯。按说,她不应该算得上是一名怀才不遇者。但是,实施恰恰相反,三年间,于姗“转战”了5家公司,而每次都是被老板告知“你不适合我们公司”后被迫离开

眼下,她即将面临第五次被辞退,烦恼与疲惫充斥了她的身心,无奈之下,她找到了一名做职业咨询师的朋友。她想知道,自己明明是有能力的,为什么在职场屡屡逆风逆水,一路红灯。朋友在听了于姗的叙说后,替她做了深层次的分析,并找到了她职场失意的原因——性格内敛,不善言谈。

起初,于姗对这个“诊断”表示不可理解:我做的是设计工作,又不是业务员,职场失意和是否健谈有什么关系?

朋友告诉她,在她的叙述中,她的设计其实都是很有新意并且有思想的。但她在工作中,经常和客户因为设计稿的理念发生争执,以至于很多次客户都会找到老板要求更换设计人员——这其实并不是对她设计能力的否定,而是因为在公司开展的业务中,设计人员首要的就是理解客户的理念和要求,即人家要什么你给做什么。

而恰恰,性格内敛的于姗因不健谈而导致每每都在与客户的沟通都出现偏差。其实,不仅仅是那些诸如业务员、推销员等职业才需要善于言辞,只要身处职场,良好的沟通能力便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

从工作角度上来看,有些工作需要单独进行,有些却需要协作。可无论是那一种,作为这项工作的环境——职场,你身处其中,必须要学会良好地与他人交流,在同事、上下、与客户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

其实,人的性格有内向外向之分,但是,内向与外向都是相对的。作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职业人,从内心便将自己划分为内向或者外向都是不可取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绝对开放或者内敛的。关键是,不要让这种情绪左右自己。

在生活中,也许一个人会是多偏于内向、含蓄、腼腆的性格。但是在工作中,人不可能不与人打交道,不可能不与外界进行接触、沟通。那么,个性内敛的你,就应该学会沟通的技巧、交流的能力。

有人认为,性格内敛的人不会说话,把内向者与不善语言表达的人画上了等号。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会。我们经常看到许多的学者、专家、作家在生活中都是性格内向的人,难道说他们也不会表达吗?

事实上是,很多人脑子里有对于一个问题的观点或意见,只是因为他缺少充分表达的经验,从而在心理上显得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对于性格内敛者,进行交谈方面的训练、学习沟通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学会说话的技巧,本身并不是为了把话说得更好,而是要达到不要说错话。很多时候,我们在交谈中反复使用各种语言技巧,反倒弄巧成拙,让人觉得花言巧语。性格内敛、不善言辞的人只需在沟通中记得以下几项:

1.说话要有条理

很多内向的人在写文章时都能做到这一点,并且十分优秀,只是一张嘴说话,要么惜字如金,支支吾吾;要么啰里啰嗦,废话连篇,抓不住重点,想起一句说一句。

其实,这并不是他不知道要说的是什么,而是不知道怎么说。其实,在说话前,将逻辑关系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大胆地说出来,就能让人觉得你说话很到位。

2.说话要分时机

同样是好话、有道理的话,如果说的机会不好,时机不对,也会得到相反的效果。一般来说,说话的时机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客观时机,就是说话时的大环境。另一方面是指对方的心情。会说话、会办事的人懂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

3.说话要看人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个人经历不同、社会背景不同,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也要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有些人自认为性情耿直,不屑于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方式。

实际上,人的心理是微妙的,人们的心理差别决定了说话的方式要根据对方的特点而有所差别。比如同样是对于对方的帮助,对于相对生疏的人,一定要表示感谢,而对于熟人、好友,若一味地连声道谢,则让对方感觉到疏远。

4.说话要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