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是个什么玩意儿
2882000000005

第5章 没时间“生活” (2)

如果工作对一些人来说像情侣关系,恨不得对全世界展示他们之间的愉悦,那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就像主仆,一些时间里被工作雇佣,不工作的时间里他才是自由的。对这样的人,如果你在非工作时段与他谈公事,会得到缘木求鱼的结果。据说那些把公司布置得像家一样的公司,最遭这些人的痛恨。有人把这样的人称为“分离型员工”,指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泾渭分明。

有一段时间,我曾经很刻意地在私人朋友聚会时忘记带名片,试图与第一次谋面的朋友建立纯私人友谊。后来我发现这不仅费事,而且也容易误事。因为你不仅要费力地向对方介绍你工作的性质与内容,而且说不定哪一天对方能够在工作上帮到你的时候,你又找不到他的联络,结果既误了公事,又耽搁了作为私交的一次联络机会。再过一段时间后,你又会发现,新认识的人,如果没有工作上的一些联系,其它方面的联系也会越来越少,最后少到根本没有联系。

是的,工作和性别、年龄、出生地、兴趣爱好、爱人是谁、孩子是谁一样,成为一个人社会标识的一部分。而这些全部的社会标识的总和,就是我们的生活。这样一想,只要你能够平衡好生活中各部分的关系,把工作带回家、带回酒店还是留在办公室,又有什么不同呢?

当忙到没有生活

一次有个法国飞来的朋友约晚饭,刚好那天我需要加班,但他第二天又要走,于是约在当晚我加完班后的11点半见面。一见面他就摇头,表示我的生活状态很糟糕,因为我“No life”。如今这位老兄已回国工作,幸运地就职于一家国际闻名的咨询公司,拿着令人垂涎的薪金。只是现在轮到我对他摇头了。如果我的“No life”状况只是一个月内少数三四天中的一次的话,那么他的情况则刚好相反,除了少数三四天(包括周末),其余时间他全部“No life”。

这里“No life”的意思就是,从一大早睁开眼睛起,就开始想工作的事;一天之中,用最短的时间处理掉吃喝拉撒洗澡之类的琐事,吃最容易咀嚼并吞咽的食物,并尽量少喝水,以减少这些意思不大的事及其副作用所侵吞的工作时间;不断探测睡眠究竟可以有多短,从而把越来越多的睡眠时间改良为工作时间;尽量把一些当天没处理完的事情留在梦中思考,以提高醒来后的工作效率……至于什么休闲:看电影、逛公园、旅行、甚至发发呆什么的,更是门儿都没有。

的确有一些人在自觉地、主动地按上述方式生活。前几天电视里的一位CEO还在自豪地总结着成功经验:“我们的成功,主要就是因为有这样一批员工,他们夜以继日,日以继夜地工作着,每天深更半夜回家,第二天很早又来上班,而且,还很开心!”

不知道他的员工是真的开心,还是看上去开心,或者只是CEO一厢情愿地主观假定他们开心。但显然我的法国归来的朋友并不开心。在他回国后我们仅有的一次聚会中,他有点迟疑地说:“再干几年吧,干几年就走。这是碗青春饭。年纪稍大一点,就干不动了。”

而另一位在时装公司就职的女设计师则因为“No life”已经五年没有谈过恋爱,她没这个时间。上一次失恋还是在大学刚毕业时候,原因是她进了这家让她忙得连饭都没空吃的公司,而男友显然对她的生活状态缺乏理解,于是分手。最近她终于决心与这份工作绝裂:“钱再多也不干了。”

但也有人为自己没有被安排那么多工作,在别的同事忙得没空讲话而自己却有空上MSN时而感到不安。怕公司对自己不满,怕被公司遗弃,怕这是被解雇的先兆。因为这样的担心,据说一位就职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上海公司的年轻职员最近跳楼身亡。

可见人人都忙得像孙子一样,还不是最大的悲哀。看见别人忙得像孙子一样,自己却被隔离在忙碌之外,从而觉得生不如死,才是最大的悲哀。

健康生活成了幻想?

有人用“苹果族”和“饼干族”来形容办公室里健康生活和不健康生活的人群。下午三四点暂时逃离电脑,吃个苹果提神的人被视为健康生活的实施者;而经常忘了中饭或晚饭,饿到胃疼得不行就塞两块饼干充饥的人则是不健康生活的代言人。

一位在苏州工作的技术男认为,一周在外面吃三次晚饭以上的生活,都是不健康的。理由如下:一、菜太油。二、私人时间被侵占。三、和妻子孩子的生活沟通时间被剥夺。他的健康生活是这样的:周一至周五,早上7点半乘班车去公司,工作,晚上5点半乘班车回家吃饭。中间的工作时间,和太太至少通两次电话,聊聊吃了啥、在干什么、累不累之类的家常话。周六周日,其中一天在家休息,做做家务,另一天携妻儿外出找点节目,看电影、逛公园、外出吃饭之类。

Boring。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几个生活在上海的人对这种健康生活的评价,也算是一行业精英,怎么连点生活方式都没有。其中一位生活态度比较激进的职业经理人甚至放出话来:叫我过这样的生活,不如让我去死。

这话如果被另一个人听到,不知道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这个人曾经过着极端“不健康”的生活,凌晨三点之前绝对不会睡觉,一年难得在家里吃几次饭,热爱夜生活和各种怪异人群的聚会,曾经为了出席这样的聚会,从香港打飞机的来上海过一夜,第二天再飞回香港去上班。不幸的是,他得了癌,37岁的时候。不知道这算不算上帝对这种不健康生活的判决。

在我收到的读者来信中,一位读者对此深有感触,他说,现在连口香糖都是装在“药瓶”里的,给人一种吃了药就会健康的联想。但同时他又表示:现代社会,不健康的生活才是健康的。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热血青年,天天十点睡觉,每天在家吃晚饭,而不是出去社交,能做出什么大事?我想,他在抽空发表完这番感慨,并且嚼了两片药瓶里的口香糖之后,不仅不再会为自己的不健康生活自责,反而会像嗑了药一样,有点自我陶醉了。

我的女朋友最近老抱怨她老公的不健康生活:“本来他就很少能在晚上9点以前下班,现在好了,就算偶尔能9点前收工,也要拖着我去KTV或者泡吧去,美其名曰‘减压’。”她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安安顿顿在家里吃晚饭、看看DVD不能减压?他老公的解释是:工作强度太刺激,所谓以毒攻毒,需要稍微刺激一点的生活来解压。这大概是让不健康的生活者最心安理得的解释了吧。

家庭观念算老几?

热爱美剧的人会发现,不管剧中人多么桀骜不逊、做了多少勾心斗角甚至伤天害理的事,他们的目的多多少少与“为了家庭”有关,为了保护或者有助于他们的爱人和孩子,尽管很多时候事与愿违——也就是说,尽管很多情节是他们的行为破坏了家庭幸福,当然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戏剧冲突的需要,但至少他们的动机是纯正的。“家庭至上”可以说是美国主流影视作品尽一切手段宣传的主要命题。

但在中国,家庭观念还算是个新鲜事物。说来话长。我们的上一辈在“把一切献给党”的年代里从不敢明目张胆地流露出“家庭至上”的言行,尽管在那个物资极度贫乏、欲望被无情压制的时代,每个孩子都享受过父母悄悄从工作单位捎回来的“物质便利”,比如电池厂父母带回来的电池啊,食品厂父母带回来的饼干啊,政府机构父母带回来的信纸啊……除了“组织”上人为造成的两地分居外,那时的人们倒还是身体力行着“家庭至上”,尽一切可能为贫瘠的家庭生活增加一抹亮色,尽管是无意识的,反正力气也没法儿往别处使,不如便宜便宜家里。

轮到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精英挑大梁时,生活突然丰富多了,稀缺的不再是物质,而是时间。“事业”、“成功”、“自我价值实现”等概念远远跑在“家庭”前面。电视上如果出现这样的画面:妻子抱着嘤嘤哭泣的孩子空对着一桌菜发愣,丈夫却在公司里吃着方便面谈着大生意,那么它的中心思想是“丈夫为了事业日夜操劳”,而不是“这个男人没家庭观念”。有意思的是,久而久之,自以为成功的人都以按点回家和家人吃饭为耻,宁可流连在外面没完没了的应酬中,感觉自己很有价值。“家庭观念”?“家庭观念”大概成了“妻管严”的同义词。

这两年情况又开始改变。大概拜“全球化”幸福观的影响所致,和谐美满的家庭成了为“个人价值”添砖加瓦的重要因素。于是带着小蜜出双入对又落伍了,一些商业领袖人物开始宣称大多数晚饭在家里吃,意见领袖们也经常提到“我太太”、“我先生”或者“我的孩子”。“家庭观念”的地位至少在名义上被扶到空前的高度。只是说归说,有多少人真正地享受这种天伦之乐,又是另外一回事。

让你们单身去吧

我觉得当前时尚的单身状态,和杂志上瞬息万变的裙摆或口红的颜色一样,完完全全是资本的阴谋。模式大概是这样的:先是鼓吹成功的必要性,让花样年华的打工仔们疯狂卖命,根本无暇恋爱;等到这批打工仔们摇身变为成功的单身人士后,再鼓吹单身的流行性,让这帮子30出头的单身们自我感觉好得要命,糊里糊涂变成中年单身甚至老年单身,落得个一辈子为公司卖命的下场。

单身多好啊!不需要买菜烧饭,因此晚一点下班没关系;不需要陪老婆逛街,陪孩子练钢琴,因此有没有周末也没大所谓;最好单身们再讨厌社交生活,拒绝假日出游,那就可以在公司打地铺了。困了就睡地毯,饿了就吃便当,醒了就干活。据说有的公司还为单身员工提供人性化的福利,可以在加班时间打网络游戏,权作枯燥工作的调剂吧。

一般男单身们总会中途变节,单到三四十的时候,就耐不住了,随便找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完事。单了十数年,毕竟没有白单,多少有点家底和一个骄人的职位,而这个资本在婚姻市场里,还是比较畅销的。女单身就比较惨烈一点。她们和男单身不一样。在她们眼里,年轻和貌美倒在其次,地位、品位最好出类拔萃。可惜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优秀男士一般都更青睐于讨个温柔漂亮的女人暖窝,而不是找头母老虎教子。

怎么办呢?如果又不愿意向标准妥协,就只好单着。于是女老单身们的脾气通常很坏,因为单身并不是她们的初衷,但她们却不得不以此标榜,自己安慰自己。安慰未遂,只好靠折腾下属谋取快感。

女老单身们发脾气的时候,公司也许正在偷笑呢。他们更愿意纵容前者的坏脾气,因为她们很可能会化愤怒为力量,把时间加倍花在工作上。

所以,发点脾气不要紧,只要单身就好。

朋友没空相见

喜得千金的一位同行最近宣布:以后会友通通在午餐时间进行,晚上的时间空出来供新添的宝贝使唤。从此与那些需要坐班并且午餐时间不到1小时的朋友不再相见。

如果没有公事上的牵绊,很少人有时间和朋友相聚。纯粹的玩乐、闲聊或者聚在一起发呆仿佛成了一件蠢事,就像依然有着文艺理想的青年放弃汇丰银行的工作跑到北京混地下乐队一样。

在我们大学毕业近十年仅有的一次小范围聚会中,有两位同窗因参加另一个同学聚会而爽约。那是他们入学不久的MBA同学会。看来MBA了两个星期的同学情谊比大学4年的积累还要牢固。或者,随着一圈圈年轮的增长,我应该用更理智的头脑来分析这种选择:熟络并交好MBA的朋友,比和一桌陈年旧友胡扯更有价值。

更多的朋友经常在业内应酬中相聚。比如记者编辑们,在新闻发布会上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很多老记们的好友就是从同行中发掘出的。所谓日久生情,聚在一起搞新闻的时间多了,自然就成了朋友;聊天聊地聊心事的时间多了,自然就成了好朋友。反之亦然,那些没空相见的旧时友人,最多只能算是熟悉的陌生人。

有个著名的外科主刀大夫爆料:我和我最亲密的同行友人几乎每个星期都在机场碰面。兄弟们都是业内有名有姓的快刀手,工作日为各自所属的医院效劳,闲暇时间在业内刊物上华山论“刀”,晚上各自在写爬格子,赶写书稿挣名份。周末则风尘仆仆外出会诊,你飞广州,我飞温州,给当地的富佬乡亲们主刀。时间成了比爱情还稀缺的资源。他们回忆和朋友相见的情形也变成:那次我飞青岛时,老张还要我给他介绍女朋友……;飞石家庄那次,这家伙的老婆都怀胎三月了……

当然,最多的相见是在MSN上。每天绿绿的带着不同的名字出现,又神不知鬼不觉退到红幕后面。回忆起来才发现,有些每天出现的小绿人已经有一两年未谋面了。剪了头发没?换了工作没?恋爱了没?现在用什么香水?一概不知。就算不知道,也懒得并且没时间把身体搬到这人面前见一面。

或者去友人们的博客上串门子。原来他辞职了,原来他在听这张CD,原来他居然会烧泰国菜……随着博客的一天天更新,朋友的形象也在一天天刷新。恍惚中似乎在与朋友天天相见,只是这位友人已经不太像自己原来认识的那个。

度假也需要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