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我的第一本能力培养书
2889100000023

第23章 销售能力——把产品卖给任何人 (1)

如今,市场竞争之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如何把产品卖出去,甚至卖给任何人,这就涉及到销售能力大小问题。销售能力就仿佛船桨,如何在市场的海洋里驶向成功的彼岸,就是能力大小的体现!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的销售能力呢?首先,建立自信,相信你的产品会受人青睐的;另外,灵活多变,热情亲切,满足需求,谈判制胜,果断成交,适可而止。提高销售能力,让你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建立自信,相信你的产品每个业务员都渴望以一种自信的形象出现在顾客面前。“推销自己”已经成为一句很时髦的口号。没错,让顾客记住业务员的名字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推销办法,但是别忘了业务员的自我推销是建立在自己的产品基础上的,如果离开产品,自我推销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相信并喜欢自己推销的产品无疑是成功推销的基础,也是增强自信心的重要基础。因为只有你喜欢并相信自己推销的产品,你才会充满自信地向顾客推销。

每一个自信的业务员,必然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产品。当然这要建立在熟悉自己产品的基础上。一个对自己有信心的人,首先应当对自己的推销的产品非常了解,然后需要清楚自己只是推销产品,而不是生产产品。所以在熟悉产品的基础上,需要做到的是充分相信产品。

有一位保险业务员,按照自己的顾客名单去拜访一位潜在的客户。但是,显然他这位客户是那种办事很谨慎的人,不肯轻易投保。于是他又单独约请他进行了一次会谈,将各种寿险条款特别是他的收益额详细地说了一遍,他已经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可以令客户更加动心了。

“先生,请问您投保了贵公司的寿险吗?”正当业务员在考虑怎样才能打动这位谨慎的顾客时,他的客户问了一句。因为很年轻,而且又整天忙于工作,业务员显然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于是他给了客户一个否定的回答。结果,客户也给了他一个否定的回答,不过不是当面,而是在第二天的电话中,借口还是没有考虑好。

晚上回家,他向妻子抱怨,说自己今天遇到的客户真是一个谨慎而又有些吝啬的人。没想到妻子并没有支持他的观点,而是说:“我觉得你需要买一份公司的寿险。如果我是顾客,也会有这样的顾虑的。毕竟顾客对保险的了解要比你少得多。”

妻子的话给他提了个醒。第二天他就向公司买了金额为50万元的寿险,并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昨天那位客户。结果可想而知,不仅客户自己投了保,而且他的好几位亲友也成为了业务员的顾客。

在以后的寿险推销中,这位业务员总是首先向顾客表明:我买了自己公司的寿险。真可以说是立竿见影。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他的寿险销售额明显提高了一截。

作为一名业务员,你当然清楚,这个世界上肯定有比你推销的产品更好的产品。但是,你要坚信物有所值,坚信自己的产品值得客户花钱。每一位客户都会尽力让他们的每一分钱花得值,你必须清楚这一点。

你也必须相信你的产品是同类中最好的。如何表现出来呢?最好的办法是你也使用自己所推销的产品。如果不是这样,你的客户会想:“连他自己都觉得他推销的东西不好。瞧,他自己都不用。”向客户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是很危险的。不管你推销什么,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自己首先买下一份。

一定要购买或使用自己推销的产品,这样顾客才能信任你,你才能从这种信任中获得更大的自信。

你完全可以设想一下当一位人寿保险经纪人想卖给你50万美元的保险单,你问他自己买了多少。“我投了两万五千美元的保。”他这样告诉你。不管他再说些什么,你也不会相信他。当你对另一位人寿保险经纪人提出同样的问题他老老实实地告诉你,他买了100万美元的保险单。我相信我肯定会从他手上买下一份大额保险。

有一位化妆品公司的业务员这么说:

“我只使用我销售的这个品牌的产品,当然,这个产品也是最好的,我为什么这样做?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去逛当地的百货商店和杂货店。我常去那儿转转,看看我的竞争对手们在卖些什么。我认为只有业务员了解其竞争对手,信心才可能增强,当你不了解他们在做些什么时,你很可能缺乏自信,面对顾客十分窘迫,像熟悉自己的产品那样熟悉对方的产品,才能向顾客提供真切的服务。当一个女孩问我:‘我的皮肤使用什么化妆品合适?’我会自信地向她推荐我的品牌。因为我对自己推销的产品非常熟悉,也非常自信。不然我绝不会用它,谁会拿自己的脸蛋开玩笑呢?”

“一件重要的事情使我信心倍增,”她说道,“这是一次去工厂实验室旅游。几年前,我被特批去那儿参观产品制作过程,在那儿我认识了我销售的产品,同时我惊讶地发现这个地方竟然像医院一样洁净。当时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销售产品的信心为之大增。我也更加信任自己推销的产品。当然也更加自信地向我的顾客推荐使用这个产品。”

业务员如果去推销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又怎么会有好的业绩呢?你的第一个推销对象应该是你自己,先说服自己接受才可能说服他人。你爱你商品的程度与你的销售业绩成正比。业务员必须懂得:销售产品是信心的传递,是情绪的转移。如果你对产品非常的有信心,你满脑袋是产品的知识,你就能畅所欲言介绍你的产品,那你想不成功都很难。反之,如果你自己没有信心,并不热衷你推销的产品,还不如趁早放弃那个工作,因为你将一事无成。

推销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三部分是产品、企业和业务员。有60%的业务员业绩平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所推销的产品没有热爱和信任,总是得过且过,当然不会有好的成效。

信心会使你有活力,要相信公司,相信公司提供给消费者的是最优秀的产品,要相信自己所销售的产品是同类中最优秀的,相信推销这种产品为你提供了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相信你能够做好自己的销售工作。要能够看到公司和自己产品的优势,并把这些熟记于心。这样,在和对手竞争时明白自己的优势,才会以一种必胜的信念去面对客户和消费者。只有这样才能有底气,才能真诚地向顾客介绍。一名优秀的业务员,相信自己,更相信自己推销的产品。灵活多变,让顾客喜欢你变色龙是一种利用环境能力极强的动物,当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时,变色龙也能很快调整自己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避免让别的动物发现。

业务员同样要具有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当面对不同的顾客,永远采取相同的策略,这样的业务员永远也成不了金牌业务员,甚至要被迫改行。

前面提到过给潜在客户分类,这里有一种针对所有人的分类,看起来很好玩,你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属于何种类型:

孔雀型。喜欢发号施令,喜欢交际和游玩,行事冲动不受条文约束,冒险是他们的挚爱,像孔雀一样喜欢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他们善于与人交往,却不善于规划和管理。

考拉熊型。他们和孔雀一样属于外向类型,但是不像孔雀那样张扬和有主见。他们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从不固执己见,正好可以用好脾气的考拉熊来代表。

猫头鹰型。专注于过程,注重数据分析,追求完美,典型的猫头鹰,显得有些孤僻,不善交际,注重数据,讲究逻辑。猫头鹰专注于过程,他们以目标为导向,作出计划,然后坚定地达到目标,他们遵守纪律,擅长组织,是天生的管理者。

老虎型。以目标为向导,擅长同时处理很多事情,推动过程的发展。虽然属于内向类型,却可以有条不紊地安排各种事情,组织中的中高层管理者往往属于这个类型。只有一种动物可以形容这些人的特征,山中之王——老虎。

变色龙型。和什么人都能打交道。确实有变色龙这种极为罕见的类型,他们具备上述每种类型的强烈特征,可以和各种类型的客户打交道。

作为业务员,每天要和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打交道,你觉得自己是哪种类型的人最好呢?

当然是变色龙型那样最好了。

可是拥有那种性格的人毕竟罕见,所以你需要向变色龙学习,学习察言观色,学习和各种类型客户打交道的本领。金牌业务员会像变色龙一样适应不同类型的顾客。要学会这一本领,需要在推销中仔细观察顾客的类型和不同的需要。对于推销新手,这是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

有位业务员,连续拜访了三次客户,客户始终不冷不热。他不清楚自己失败的原因,于是很诚恳地向客户的女儿请教,希望知道一些关于她母亲的信息。

“我母亲对您很有意见。”客户的女儿实话实说,“几天前我回家,母亲就向我抱怨说您一点也不尊重她。”这令那位业务员大吃一惊。

客户的女儿接着说:“她说您总是说话太快,一点也不照顾她。”随后她说自己母亲耳背得厉害。

这让他恍然大悟,怪不得在自己说话时,老太太的反应总是较为迟缓,而她的自尊心又使她不愿意把这一事实告诉别人。

于是他再次登门,拜访了这位客户。这次他放慢了语速,提高了声调。这种情况在别的顾客看来很难接受,但对这位年迈的老太太却正合适。

如果他能在第一次像变色龙一样敏感,观察到老太太的反应,并作出相应调整,就不必白跑好几次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到吕梁观看瀑布,看见一位老人走进滔滔的水流。孔子以为他一定是遭遇了没顶的苦难,准备轻生,就急忙派学生过去救他。谁知,不一会儿,那老人自己从对面的水流中走了出来,还边走边大声唱着歌。孔子很奇怪,就上前讨教,老人说:“我只是顺着旋涡进去,又顺着旋涡出来。让自己顺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顺应我,这就是我对付它的办法。”

只是按自己的方式推销会让一些潜在顾客产生抵触情绪。业务员必须及时改变自己,适应不同的顾客。在不同的顾客面前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甚至要在顾客的风格发生变化后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必须学会主动适应环境,主动适应瞬息万变的状况,否则,就会被淘汰。

有一天,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被邀请做演讲嘉宾。他的司机对他开玩笑说:“我经常听到你在车中预备演讲,听得多了,我也可以一字不漏地背出来。”爱因斯坦听罢就说:“那就好极了,我昨日整天都在做研究工作,疲倦得很,况且邀请我演讲的机构与我素未谋面,你大可替我演讲,我做你的司机好了。”

演讲当晚,司机果然一字不漏地背出了爱因斯坦的演讲内容。坐在观众席最后排的爱因斯坦,频频点头。

可是,演讲完结后,突然有一位年轻科学家,追问了一个颇为深奥的问题,那当然是司机无法回答的,全场都等待着这位“科学家”的答复。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气定神闲地开始回答说:“年轻人,请恕我直言,你刚才的问题实在太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个蠢问题,假如你不信的话,我可以证明给你看。这问题简单得连我的司机也懂得如何回答。”

接着,司机便邀请爱因斯坦上台作答,之后他们在掌声雷鸣之中离开会场。

讲这个故事,并非教你弄虚作假,只是告诉你,如此灵活的随机应变能力,作为业务员的你也该拥有。

有一则寓言,说蝎子向变色龙讨教,怎样才能不断变色?变色龙骄傲地说:“我的眼珠可转动三百六十度,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眼观八方,变色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