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点家训全书
2889300000013

第13章 明确人生方向,努力追求卓越 (5)

美国五星上将布莱德雷,从小就立志要做个将军,为此他拼尽全力考入了西点军校。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在毕业后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扎根于军营中,以期一路升迁上去,而是把大多数时间用在了执教上,在他头20年的军人生涯中,当教官的时间就占去了13年,这在美国的将军中是极少见的情况。表面上看,布莱德雷似乎一直盘旋在军营之外,失去了许多晋升的机会(从1924—1936年,他一直停留在少校军衔上)和实战的锻炼,但他却在军校里得到了更多。

1920年,布莱德雷进入西点军校任数学系教官,当时的校长是麦克阿瑟。在西点的4年中,通过教学,布莱德雷的数学水平大有长进。更重要的是,数学从根本上说是逻辑学,它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合理思维,提高一个人的推理能力。在以后的岁月里,每当他遇到难题时,他在数学上的造诣颇有助于他更清楚更有条理地进行思考,这使得他成为了美国将军中心思最缜密、做事最有条理的人之一。

在业余时间,布莱德雷还兼任着体育教练,这使他得以在不经意中锻炼了组织和指挥能力,而他在带队过程中的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周密准备,也使他后来得以成为一个既注意进攻,又强调后备的攻守平衡的将军。在他的带领下,球队还获得了橄榄球锦标赛的冠军。

1929年,布莱德雷来到本宁堡步校,这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因为他在这里遇见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副校长马歇尔。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领袖之一,马歇尔将军是个知人善任、独具慧眼的人,在本宁堡的岁月里,他在训练军官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国家的军事命运有着深远影响。在本宁堡的教官和步校学员中,当时受马歇尔赏识的共有160人,这些人后来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了将军,其中就有布莱德雷。

布莱德雷最初被分配在史迪威领导的战术系,负责高年级军官的实战进攻演练,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不到一年,就被马歇尔提升为兵器系主任,成为马歇尔的“四大金刚”之一。虽然马歇尔不久就调离了军校,但他却记住了布莱德雷的名字。

1939年7月,马歇尔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布莱德雷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果然,马歇尔很快就指名要来了布莱德雷,让他负责马歇尔办公室的工作。此后不久,布莱德雷就被马歇尔下放到本宁堡步校任校长,旋即又出任美军第82师师长。

这个结果很有戏剧性:在绕了一个大圈后,布莱德雷成了西点军校同届毕业生中第一个当师长的人,跑到了那些一直在走直线的同学前面。

此后,布莱德雷一路飙升,在短短几年间,就从师长升为军长、集团军司令、第12集团军群司令,并于战后出任陆军参谋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远比巴顿和麦克阿瑟要春风得意。

多年之后,当布莱德雷回首往事时,对13年的教官生涯颇感难忘,在他看来,那是一条攀向山顶的最短的曲线。

作为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忍耐是我们人生过程中,任何人都要经受的最困难的一件事,等待比做事要难得多。善于忍耐,积极积蓄力量和资本的人,更容易取得飞跃式的进步!

每个追求卓越的人都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

西点的学员都懂得: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潜能的画地为牢,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与此同时,无知的认识会使你的天赋减弱,因为你的懦夫一样的所作所为,不配拥有这样的能力。

我们绝大部分人现在就比自己所认识的更美好、更聪明、更强大、更有能力。创造一个更佳的自我形象并不是创造了新的能力、才能、力量,而只是解除它们的束缚,使它们发挥作用。

西点的教官告诫自己的学员:如果你觉得自己过着平庸的生活,并不是你不比别人优秀,也不是你没有别人的机遇,不是自己的能力达不到,而是自己低估了自己,自己没有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所以你看起来总是比别人差那么一点点。

人的一生有时是很可悲的,往往是自己身上的能量还没有发挥多少,甚至一半还没有挖掘出来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自己回想一生却发现自己的一生是平庸的,碌碌无为的。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你没有去挖掘自己的潜力,潜力的能量是巨大的。它能让你做到看起来你永远都做不到的事情。

科学证明,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可以学40种语言,背诵整个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而我们所拥有这座潜能金矿,只是苦于没有一种催化剂促使这种力量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科学家还发现,人类大约有90%~95%的潜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人平常只是发挥了极小的大脑功能,这不能不说是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遗憾。“平等的社会获取财富的机会也是平等的,不同的是你要激活你身上的潜能”。

家长要让孩子懂得,每个追求卓越的青少年,都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不要自我磨灭自身潜藏的智能——不论你的生存条件如何,都不要自我磨灭潜能,不要自贬可能达到的人生高度,要锲而不舍地去克服一切困难发掘自身才能的最佳生长点,扬长避短,踏踏实实地朝着人生最高的目标坚定地前进!

那么,如何才能将孩子的潜能正确引导出来呢?如下建议可供参考:

第一,教孩子在使用中开发潜能

要开发潜能,必须使用已有的能力。只有使用能力,能力才能产生实际作用。哪怕你已经具有了某种能力,可是搁置一旁,废弃不用,严格地说也只算潜在能量,对现实毫无作用。

一个人如果有强烈的学习目的,往往在工作时,在使用时,潜能开发的效果比在校专门学习的效果还要大得多。很多没上过专门学校的推销员,比那些专门学营销专业的大学生的推销能力高得多,正是他们在“使用中开发潜能”的缘故。

第二,帮助孩子选准最易突破的一点

面对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的各种潜能,并不需要对每一种潜能都投入完全一样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去大力开发。那样不仅分散了有限的精力,也很不现实。我们在全面了解、重视整体潜能的同时,应根据自己的优势,集中力量,选准一种关键潜能进行开发,取得突破,就能盘活整体潜能。

开发潜能一定要选准最易突破的一点,以求尽快突破。

第三,引导孩子建立最佳的才能结构

能力结构并不需要具备所有能力,但是职业或目标所需的能力必须具有;否则,结构残缺不全,就会严重影响整体能量发挥。

第四,让孩子充分考虑自身的天赋、资质等客观条件

要根据自身的天赋和资质,特别是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来确定应当着重开发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使潜能开发和利用事半功倍。人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才能,人人都有自己的最佳发展区。开发潜能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天赋、资质等客观条件,大力开发优势潜能。否则,费时费力还讨不到好。有关专家指出:由于每个人的特点不同,“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课程”。每个人开发潜能,也一定要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出自己的开发、利用潜能的蓝图。

第五,教孩子学会承受适当的压力

人往往都有惰性,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压力是促使进步的最好动力。着名科学家贝弗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很多作家、画家平时灵感难寻,只有在交稿时间非常迫近造成的压力下,大脑里才容易涌现出灵感。”创造学之父奥斯本说:“多数有创造力的人,其实都是在期限的逼迫下从事工作的。……决定了期限,就会产生对失败的恐惧感。因此,工作时加上情感的力量,会使得工作更加完美。”他还说:“谁被逼到角落里,谁就会有出奇的想象。”当然,压力不能过大,压力过大,就会把人给压怕了,压趴了。压力适度,不但是行动的最好保障,而且往往能把潜能发挥到极点,创造出令人震惊的奇迹。

教孩子克服怠惰的不良习惯

西点军校最着名的口号之一就是:“不要为自己找借口。”历代教员反复告诫学员们:“一心想着享乐,又为享乐找借口,这是怠惰。”

通过学习,西点军校的学员懂得了,人类不光是为自己活着的,他们得有活着的责任。既然要担负责任,就不能光顾着自己的享乐,就不能有怠惰的心理。怠惰的人,往往是什么事都干不成的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心,都要付出劳动,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那种便宜事。

怠惰能让人有片刻的享受,能让人摆脱劳动的痛苦。但是须知,怠惰带来了片刻欢乐,换来的却是长久的痛苦。为了一时的享乐而不能获得劳动的收获,这是很糟糕的。怠惰换来的享乐是暂时的,是昙花一现的东西,只有经过顽强的拼搏得来的收获,才能给你恒久的欢乐。就一个人的身体来说,我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就是说,人的身体本身也要求人不断地活动、不断地运动、不断地劳动。要是没有不断地活动、不断地运动、不断地劳动,那么,你的心理吃得消,你的身体却也会吃不消的。怠惰的人,终日泡在享乐场所,或者干脆睡大觉。长此以往,人会发胖,会四体不勤,一些懒惰病——如高血脂、脑血栓等,都会侵袭你。

那么,该怎么帮助孩子克服怠惰的习惯呢?

第一,要成功,就得勤奋工作,就得积极行动

须知,机会来自积极的努力,它从不自动上门。有些人以为只要想想机会就会降临,说什么“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其实是误区,是要不得的,其结果是很糟糕的。

为了事业或学业的成功,你得知道,一个成功者,每天必须做些什么。如果你去了解那些成功的人,那么,他们会告诉你,成功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

西点学员都懂得,成功的人,比起一般的人来,一定是更吃得起苦、更努力、更勤奋,而且,他们也做得比别人多。

如果他是一位成功的科学家,那么,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他一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例外,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是不付出艰辛劳动的。

面对他们,如果你每天无所事事,怠惰不思进取,那么,你一定会惭愧不已,无颜见人。

第二,要成功,就要时时抓住现在,而不是寄希望于将来

有的人,每做一件事厌烦的时候,就想着“明天再做”;而到了明天,他又想着“明天再做”。这样,明天的希望就永远不会实现。

西点的学员都被告知,做什么事情,一定要立即去做,不要拖延,不要把应该立即完成的事情,拖到以后。

要让孩子懂得,拖延正是怠惰的典型表现。西点军校的着名校训之一就是:“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

第三,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靠积累,靠循序渐进

别小看一个小小的行动,一次小小的进展,它关系着以后大成功,它是以后的大成功的一个必要步骤。

怠惰使人想:现在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又看不到成功。他不知道,成功就是由这些“看不到成功”的要素构成的。

一定要让孩子树立这样的观念: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靠积累,靠循序渐进。为了成功,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

☆只有在行动中,我们才会感觉到生命的悸动,才能让生命具有价值,才可以得到衣食住行的保障,也可以变得智慧、勇敢、坚毅和高尚起来。

——1915年西点军校毕业生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

☆要想做大事,首先要能够处理小事才行,而且全力以赴。

——乔治·S·巴顿将军

☆父母从小就向我们灌输,一个人既要有雄心壮志,又不能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自立自强是生活的基本原则。一旦我们兄弟当中,哪个人渴望得到力不能及的东西时,母亲便说:“莫要不自量力,也莫要自暴自弃,去脚踏实地地追求吧!”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