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点家训全书
2889300000012

第12章 明确人生方向,努力追求卓越 (4)

有几个因素对巴顿是有利的:第一,巴德参议员曾是威尔逊的合伙人,而巴顿则是威尔逊的外甥;第二,巴德的儿子是巴顿的同学和好友,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第三,父亲是当地的名人,又是洛杉矶加利福尼亚俱乐部(实际是富人俱乐部)的成员,结交了不少地位显赫、神通广大的朋友;第四,巴顿本人对军事和战争具有浓厚的兴趣,从外貌上看也颇具军人气质。

但是,巴顿的父亲属于民主党人,并积极地参加了地方政治活动,曾竞选州参议员失败。而巴德却是一个共和党的参议员,两人政见不同。对于巴顿来说,这是最明显的不利因素。

父亲动员了各种关系向巴德施加压力,请求他提名巴顿。与此同时,各方面的来信像雪片一样飞向巴德家。当时巴德正在华盛顿开会,他的妻弟处理了这些来信。他答复说,在巴德作出决定之前,每个申请者必须参加竞争考试,择优推荐。

这一下可急坏了巴顿父母。他们知道巴顿的发音和拼写均有缺陷,万一通不过考试怎么办?于是他们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各个大学的后备军官学习科目以及新泽西莫里斯顿预备军官学校的情况,计划先送儿子到一般的军校学习一年,为考试作准备,最后他们选中了巴顿家许多人曾就读过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巴顿的父亲在该校有不少朋友和熟人。他的如意算盘是,假如巴顿次年春通过了考试并能进入西点,就算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多学一年也是值得的,因为巴顿远离家乡和父母独立生活一年,可能会变得更加成熟;假如未被巴德选中,那么就让他在该校继续学习,争取进入军界。

1903年9月,巴顿在家人的陪同下第一次离开了家乡,踏上了东去的列车。此时巴顿已年满17岁了,有6英尺高,身材细长,表情严肃,俨然一副成年人的样子。他那时很担心自己的军事悟性,曾向一位牧师坦白,承认:“我可能胆怯了。”牧师则告诉他:“巴顿家的人没有胆小鬼。”

他反复念叨这句话,并把它转告给了父亲。父亲解释说:“长期养尊处优的生活,可能使我们家血统的人不屑于进行一场拳击;但同样是这一血统,却使他们能够面带微笑、视死如归地对待真枪实弹的生死考验。”他实际上是在暗示巴顿,无论如何,绝不能辱没自己的血统。聪明的儿子对父亲的教导心领神会,并把它牢牢地记在心中。

几天以后,巴顿来到学校报到。刚下马车他就发现,门廊里几个姑娘不屑一顾地看着他,其中一个还尖叫道:“瞧!来了一个老鼠。”“老鼠”是当时对一年级新生的蔑称,因为他们初来乍到,对一切都感到陌生,胆小如鼠,在军校里,各年级学员之间颇有“等级森严”的传统。在平常的训练中,一般是高年级学员指挥低年级学员。高年级学员常以老资格自居,殴打、辱骂等欺负低年级学员的事情时有发生。

不久,父母和妹妹离校返家了,但疼爱他的姑姑安妮却继续留在莱克星顿,帮助他克服思乡病。实际上,她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里,想方设法给巴顿以家庭的温暖,使他不致感到孤独,并激发他的进取心。

入校初期,巴顿的老毛病仍时常作怪,由于经常误解校方通报上的字意,他不断出错,甚至闹出了笑话。他把满腔的烦恼都倾诉在给爸爸的信中。父亲在回信中告诫他,要尝试阅读各种字迹的文稿,要搞懂单词的每个字母直至理解整段文字。他还重提以前对儿子的忠告:“对高年级学员要有礼貌,但只在同年级学员中交朋友;首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其次才是学好文化课。”

巴顿遵照父亲的教诲去做,果然大有进步,到圣诞节前夕,他的成绩和表现已经名列前茅了。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知识,严格遵守军容风纪和日常生活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一切规章制度,不久就被评为内务整洁、着装规范和军姿优美的标兵,很受教官和同学们喜爱。课余时间,他也搞一点恶作剧,借以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他还是班上第一个被吸收为秘密的兄弟会会员的人。虽然他从内心并不愿这样做,但不得不顺其自然,因为这意味着他已经被高年级同学同等看待了。

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南方特色、同学之间情深意笃和安妮姑姑的体贴照顾,使他在这里从没有感受到孤独的滋味。尽管如此,他还是念念不忘上西点军校学习的事。每次给父亲写信都提醒他催促那位参议员。他已经下定决心:“我必须得到那个位置。”

巴顿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一年中可谓硕果累累:不仅进一步坚定了献身于军队的思想,身体和心理都进一步成熟了,而且还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有能力与同辈人进行竞争,从而增强了他的自信心。由于顽强锻炼,努力学习,巴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被告知:如果第二学年继续在该校学习的话,他将被提拔为第一下士,这是二年级学生中唯一的最高军衔。

巴德终于确定:考试于1904年1月在洛杉矶举行,由他妻弟负责组织。父亲担心巴顿千里迢迢赶赴洛杉矶考试会影响成绩,所以建议让儿子在华盛顿巴德参议员的办公室考试,遭到拒绝,巴顿只好匆匆返回洛杉矶。在长途的旅行中,巴顿丝毫不敢放松,抓紧点滴时间复习功课。考完试后,没有来得及休息,又匆忙回校上课了。

共有12个人参加了考试。不久洛杉矶地方报纸上注销了前三名,巴顿榜上有名。父亲的朋友纷纷给巴德去信,为巴顿游说。在这种情况下,巴德最终决定推荐这位民主党人的儿子。得到这个消息后,父亲激动极了,马上打电报给儿子,向他表示祝贺。

全家人都欣喜若狂。第二天上午,父亲坐下来给儿子写了一封洋洋万言的长信,抒发他对这件事的感受和对巴顿的殷切希望。他说,虽然巴顿即将与家人分开,但全家都为他感到高兴,“因为一个人在世界上最强烈渴望做的……便是最适合于他做的事。……你身上具备优秀军人的血统,要正直、勇敢、整洁,那么你将得到应有的报答”。

巴顿梦寐以求的西点梦终于实现了。

西点学子都非常欣赏邱吉尔的一句名言:“生命犹如一场足球赛,坚守的原则是:努力射门。”要让孩子懂得,为了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得多动脑筋,多方努力才行。只有面对困难肯于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比别人走得更远,收获得更多。

坚强执着地去追逐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

西点学子都懂得,很多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没有坚定不移的目标。很多时候,他们现实的欲望掩盖了本来就很狭隘的生活。这样,即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也往往是偶然的。很多人的确靠着幸运之神的侥幸眷顾,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但运气这种东西终究是偶然的,谁也不知道幸运之神会降临到谁的头上。

目标对于生命的意义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西点的学员被告知,与“有一些目标”相比,“有一个目标”更好。下定决心只为了实现一个目标的人,往往对事物的所有细节都拥有完全的知识,在与“一个目标”相关的所有方面往往无所不能。这样,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挡他前行的脚步,甚至整个世界都会在他面前俯首称臣、唯命是从。

许多人都知道,应该自我调节以适应生活的需要。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一条更伟大的法则,那就是:生活总是拼命地试图调整自己,以满足个人的需要。面对生活,一个人只要保持适度的尊严,挑选出一个自己决心致力的唯一目标,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实现这一目标的工作中去。这种全神贯注就像具有神奇的魔力一样,会使所有其他事物屈服于它的威严之下。

拥有一些目标的人,会被命运之神垂青;而目标连贯单一的人,则拥有必胜的利器。

拥有一些目标的人可能成就重大的事情,有时候他们确实能够取得卓越的成就;而目标连贯单一的人,一定会使事物在本身固有的特性指引下呈现出本来面目,他的期望一定不会落空,美梦必将成真。

西点的学员都被传授过这样的观念:生活有的时候不会把满怀梦想的人引为知己,完全满足他的每一个愿望。我们经常看到,天资聪颖的人,往往因为见异思迁而失败。但是,在任何情况下,生活从来不会辜负一个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只为着一个目标而工作的人。

也许,当意志力四处游荡试图发现唯一目标的时候,刹那间会露出力量的端倪。但是,目标一旦找到,意志就会转而寻找实现它的办法和方式,并在其中逐步揭示它们的本质。

英国首相威廉·皮特仿佛与生俱来就具有明确的目标。一位作家这样评价这位杰出的英国人:“从孩童时起,他就不止一次地意识到,他一定要成就伟大的事业,不辜负自己久负盛名的父亲。这是他从小认识到的首要内容。”

据说,西点学子的楷模之一格兰特将军的母亲把他叫做“没用的格兰特”。但格兰特将军在西洛当鞋匠时发现了自己的才华;而在此之前,他一直都在三心二意地以补鞋消磨时间,但他修鞋的技术甚至连新手都比不上。美国内战的爆发,使他一下子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可能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他发现自己热爱战争中的工作,对于所有细枝末节的工作和大规模的宣传动员,他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他的意志力终于找到了得以施展的契机。林肯评价说:“格兰特的伟大之处,是一定要实现自己目标的冷静和执着。他沉稳自制,不轻易动感情。他就像一只顽固的猎犬,一旦把什么东西紧紧地咬在嘴里,任何事情都不能使他松口。”

长远地看,人们生活中的成败得失往往是各得其所。很多时候,许多事情都明白无误地昭示着这条真理,只不过反对这种看法的人看不到。持有相反看法的人认为,他希望得到的就是他应该得到的。所以,在生命的过程中,自我发现才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也许与其他人相比,每个人在天资方面都有别人难以企及的优点和长处。坚强执着的意志力能够发现潜藏在人身上的卓越之处,并把它充分发掘出来,成为创造伟业的动力和资源。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孩子坚强执着地去追逐自己的人生目标呢?

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在实践中锻炼。意志的发生、发展、形成、培养都离不开实际活动。锻炼意志的机会,遍布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体育锻炼、劳动锻炼、耐心锻炼,也包括日常生活的其他各种锻炼。只有通过在各种实践中迎战困难、攻克难关,才能最好地磨炼意志。

在克服日常遇到的各种困难时进行锻炼,是一举两得的锻炼意志的方法,既能更好地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更好地克服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确保我们的学习成功、工作成功,又能锻炼出坚强的意志。

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困难,都是锻炼孩子意志品质的好机会。

需要指出的是,在引导孩子进行意志锻炼时,一定要难度适当,设置“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和任务,才有益于增强锻炼意志的信心和兴趣。“跳一跳,也够不着”,难度过大,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只会使人丧失信心,不利于意志培养;“不用跳,就够得着”,难度过低,也不会产生什么锻炼效果。

遵循“循序渐进”法则,可以使锻炼意志从身边小事做起。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孩子的意志就会变得非常坚强。例如,早上闹钟响了,可是他却不愿意从暖和和的被窝里爬出来,这时,家长就要催促他立即起来,做他不愿做但该做的事,这就是培养孩子良好意志品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善于忍耐,积极积蓄力量和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