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点家训全书
2889300000006

第6章 勤奋学习知识,累积发展自我的力量 (2)

在这一时刻给予巴顿勇气和力量的,还是他的父母和亲人,他们理解儿子的苦衷,也了解他的性格,知道他尽了全力。父亲经常来信鼓励他。他告诉儿子,一个人只要尽了最大努力,不管结果如何,都算是赢家,是强者。安妮姑姑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西点,随时给他以关心、帮助和支持。母亲也经常来看望他。她要让他知道,不管校方如何评估他的表现,而他绝不会失去亲人的爱。

巴顿在第一学年十分重视队列训练。他认为队列训练最能体现军人的气质,培养军人良好的军姿和顽强的意志。而且,队列成绩好坏直接与学员的军衔有关。据他的同学戈塞尔斯回忆说:

队列训练每星期六进行一次,可巴顿常常在星期天下午就苦练下一课。等下个星期六时,他的动作已完美无缺了。我曾对巴顿说:“乔治,队列训练在毕业成绩中只记15分,而数学却有200分。你的数学已经很差了。如果你把用于准备队列训练的时间拿出80%来攻一攻数学,你不但仍可通过队列的考试,而且数学成绩也会跟上去。”但巴顿不为所动,依然如故。结果,第一学年结束时,巴顿虽然队列成绩名列第二,但数学成绩全班倒数第一,法语成绩也很不理想。校方虽然对他的顽强意志和刻苦精神给予肯定,承认他军姿优美、勇敢刚毅,但还是决定让他留级。

这是巴顿平生遇到的第一个大挫折,他马上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了父母。父亲当即回电表示:“没什么,我的孩子,愿上帝保佑你。”父母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安慰和鼓励他。这帮助他解除了留级的犯罪感,并激励他加倍地努力。

对一个男子汉来说,连续三年在军校一年级(包括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一年)徘徊,的确非同寻常。要不是抱着要成为一个伟大军人的坚定信念,要不是亲人的鼓励和支持,巴顿早就打退堂鼓了。相反,留级的打击非但没有使巴顿退却,反而刺激了他争强好胜的欲望。

在圣卡特林纳岛休暑假期间,他把时间全部花在温习功课上,并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为他辅导。他在记事本上写的第一句话就是:“始终不渝地竭尽全力”,并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做比要求你做的更多的事”。因此,他最终的成绩并不比别人差,学到的知识也并比别人少,他在西点学子中的地位也丝毫不比任何杰出者逊色。

罗曼·罗兰说:“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作为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基础差不是学习中不可克服的障碍,拼搏和勤奋是成为杰出人物的有效途径。障碍不可免,困难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地学习,勤修苦练,持之以恒。学习的时候冷水比温泉要凉,煮沸后却变得滚烫。比一般人更要使劲地学习,就能够弥补自己在才能方面的不足。

要勇敢地去克服学习中的畏难心理

巴顿的学习经历启示我们: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只要肯立志,坚决地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走到哪步算哪一步。换句话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事实上就总会有所收获。在学习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先克服畏难情绪,鼓足勇气按部就班地去学,才能战胜困难,尽快学到新的东西。也许孩子在学习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千万不可产生畏难心理。为了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畏难心理,要注意教导孩子:

第一,端正态度,明确认识

在学习方面,感到害怕、担心学不会的人,碰到的最大“敌人”不是学习任务重、难度大,而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所产生的心理情绪问题和动机障碍。例如许多孩子遇到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不能正确归因,会产生焦虑情绪和自卑感,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这种思想是万万要不得的。

第二,培养真实的自信

自信是战胜畏难情绪的有力武器。当自己出现畏难情绪时,首先,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坚定自己战胜困难的信心。如“这个问题难不住我”、“我就不相信自己解决不了它”“我一定不能懒惰”“再难的内容我也要记住它”等。要教会孩子遇事多给自己鼓励,试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我行,我很棒!”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或对着一个空板凳(假如是你在那里)进行一番开导和鼓励,孩子就会发现自己的自信心倍增。还可以教会孩子通过纵向的比较,看到自己的变化,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坚定信心。

第三,寻找成功的路径

首先应提醒孩子要专注于课堂学习,认真听老师讲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重点难点,力求在课堂上解决。理科的一些课程,一定要掌握原理,从源头上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研究自己做错的题,举一反三,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做练习,要精选,不可贪多求全。要知道,有目的地练题,加上善于总结反思,往往可以产生出能力,让孩子做题事半功倍。在学习中,让孩子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诸如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迁移能力、概括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提高了,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这样自己面对的困难也就少了。文科的一些课程,要懂得化整为零,增强计划性,做到水滴石穿。学习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因人而异,需要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只有总结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方法,才能找到出路。

第四,制定适宜的目标,注意循序渐进

制定适宜的目标对克服学习中的畏难心理和思想障碍是非常有帮助的。一个人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畏难情绪变为必胜的信心。在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开始每天学习的目标可以定得低一点,然后逐步地提高要求,让自己逐渐适应。这就像跳高,一个人最高能跳160厘米,一下子升到这个高度,他可能跳不过去;如果分为120厘米、140厘米,最后再到160厘米,有了这3个台阶,跳过160厘米就容易了。

例如,有的孩子一提到写作就害怕。如何才能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使他不怕写作呢?家长可以和他一起制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设计这样的“阶梯式”训练:首先要求他每个月写一篇作文,这时,他可能会觉得压力很大,但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慢慢就适应了;到第二个学期则要求他每半个月写一篇作文;到第三个学期就要求他每星期写一篇作文。如果“阶梯式”训练的目标和梯度设置合理,经过逐步加大强度的“阶梯式”强化训练,他就会把写作当成家常便饭,自然谈不上“怕”了。

不仅要善于学习,还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1820年7月5日,一位眼中充满智慧但有点羞怯的年轻人,到西点军校的塞耶校长那里报到,这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着名军事理论家的丹尼斯·哈特·马汉。

马汉如饥似渴地学习,他严格要求自己,成绩一直较好。第一学年,就被指定为数学助理教授,并一直担任这个职务到毕业。后来,在有31名学员的班里,马汉第一个提前毕业,继续担任数学助理教授,后晋升为工程副教授。塞耶校长此时已经看出来了,马汉是个真正研究与分析战争艺术的人。

1827年1月,经塞耶推荐和马汉的请求,陆军部批准马汉出国到了巴黎,主要目的就是获取有关美国和平建设时期所需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情报。在法国,马汉参观铁路建设、铸造厂,搜集了有关桥梁基础和建造方面的情报。在他的请求下,他进入了法国的梅茨学校做旁听生,同时学习桥梁和公路两个重要学科的内容。为了吸收百家之长,他还到英国做了6周的参观旅行。在梅茨学习期间,他说:“尽管陆军部没有给我下达其他任务,然而我自己却要在一年内完成两年的课程。”马汉还挤时间钻研了平版印刷技术,发现这种技术可廉价印刷大量教材和资料,在他回国时,为西点军校购买了一套完整的平版印刷设备。

当时的英国、法国显然在各方面都要高出美国一筹。1830年3月份,马汉学成回国时,满脑袋装的都是战争理论和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他认为:战争虽然是千变万化的,但必须有基地和交通线,必须根据地形决定战斗的打法;工兵在阵地战和运动战中的作用都十分重要,在战争艺术教育中必须要打下牢固的基础。要使符合逻辑的、合理的军事教育列入课程,并使这些课程与具体的科学的工程学相结合,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其主要问题是当时根本无现成的教材可供选用,马汉只有靠自己一刻不停的研究,撰写教材。

1832年1月,马汉被任命为土木和军事工程学及“战争艺术”教授。有了稳固的学术地位,他即刻开始出版自己的讲稿,使用的就是他从法国带回来的平版印刷设备。这些教材包括《论野战设防》《论地雷及其他辅助器材》和《论机械》等。马汉还开设军事历史内容方面的讲座课,组建了西点军校拿破仑俱乐部,吸引了一批狂热的军官和学员参加。

1837年,马汉正式出版了他的《土木工程学》,立即得到社会的承认,被称做是美国土木工程领域的最佳教科书,他还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和布朗大学授予的文学硕士学位。

随后,马汉一直孜孜不倦地讲学和着书立说。1853年,马汉出版了《工业制图》,成为19世纪后几十年美国技术教育的必读之物。他1874年出版的《前哨》,充分体现了他的军事天才,其主要内容对今天的军队建设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西点人将永远记得丹尼斯·哈特·马汉为学校教育和美国陆军军事理论立下的不朽功绩。

西点学子中不仅有很多作家,在不同领域工作的很多人都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他们信奉这样一句格言:“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摹仿和抄袭。”现代家长更要让孩子懂得,学习和创造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一切科学文化的知识,为将来干出一番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有的孩子只是机械地记住书本上的知识,使大脑成为知识的仓库,而根本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这样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只有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开出智慧的奇葩。特别是在当前知识大爆炸的背景下,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

独立思考的人,是不惟书,不惟上,非常自信的人。一个常怀疑自己的人,也是不敢怀疑书本的,一个不敢怀疑书本的人,是不可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

在学习上独立思考,其实质就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经过自己头脑的消化。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机械的记忆和模仿是必要的,但最终要变成自己的东西,还是要经过自己的一番思考。如果不能独立思考,在学海中随波荡舟,人云亦云,那就不知会飘向何方。

教孩子主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西点学子非常崇拜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十分强调培养人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他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爱因斯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是由于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才创立了相对论,开辟了科学上的新纪元。

为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教会他善于学习,敢于创造,可参考如下建议:

第一,让孩子注意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知识和经验是创造构想能力的基础。科学上的创造、技术上的革新、艺术上的创作都是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构想而成功的。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创造性构想的思维就越活跃。丰富的知识经验可以使人产生广泛的联想,使思维灵活而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