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点家训全书
2889300000008

第8章 勤奋学习知识,累积发展自我的力量 (4)

先谈谈“调神”。无论古今中外,对演奏乐器的要求,无一不强调要平心静气,进入一种淡泊的境界。实际上,宁静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为了使人体的生理、心理节奏与大自然的节律互相融会,使人的大脑处于一种最安静、最有序的状态。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大脑就会变得聪明,对全身的协调作用也会加强。其次,“调神”使身体的内环境保持稳定和平衡,加强抵御和修复致病因素侵害的能力。同时,调神时的心身运动,能对身体的组织器官起到自我按摩、疏通气血的保健作用。

至于“练指”,则是训练感知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国内某音乐学院附中曾对学生做过调查,学生们在学习音乐、演奏乐器后,智力大有提高,其中注意力得到增强的有771%,记忆力增强的占919%,感知能力提高的有851%,情感体验能力提高的占878%,想象力增强的占959%,理解力提高的占973%。

在乐器的演奏中,无论是弦乐、管乐、还是弹拨乐、打击乐,左手的运动总是要超过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倍,而左手的使用可以大大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发育,对提高整个大脑的储存、传递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速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双手互相配合的运动,对提高整个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极有益处,会使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利用下棋锻炼孩子智力

下棋是我国广大人民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寄托精神,调畅情志,养心益智,是一种娱乐性、体育性、智力性俱备的文体活动。

棋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军棋、跳棋等很多种,其中尤以中国象棋和围棋最为普及,而这两种棋对智力的促进、锻炼、开发作用也最强。

下棋必须决出胜负,少儿的好胜心最强,为了在棋盘上获胜,就必须苦思冥想,必欲取胜而后快。胜者欲罢不能,负者发愤争先,使双方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思维锻炼。

少儿一般都好动厌静,但下棋却要求平心静气,全神贯注,摒去杂念,谋定而动,这对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精力的孩子来说,是最好的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棋局变化莫测,机会稍纵即逝,果敢者能抓住战机,举手决胜;迟疑者便会坐失良机,追悔莫及。因此,下棋对人的判断能力和决断能力是很好的训练。

棋类运动虽然对智力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为了适应少年儿童身心特点,在下棋方面也就有所要求和限制。

首先,必须适度。爱下棋的孩子大多有“瘾”,有的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但孩子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大脑的承受能力也有限,如果乐此而不疲,甚至通宵达旦,就会造成身体疲乏,耗神过度,影响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对孩子下棋的时间要有限制,每次对弈,最多不宜超过2小时。年龄越小,时间越要短。

其次,孩子的好胜心强,对胜负往往会看得较重。胜者容易沾沾自喜,狂妄自大;而负者则容易耿耿于怀,心怀不服。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甚至反目成仇,影响团结。对此,家长要经常用苏东坡的话来教育他们:“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告诉他们,胜了不要骄傲,负了也不足为奇,吸取经验教训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下棋时虽然大脑在进行剧烈的运动,但是身体其他部分则较长久地不活动,中医认为“久坐伤肉”,会使胃肠蠕动减慢等,会影响肌肉发育和造成食欲不振,吸收不良。因此,下棋之后,要督促孩子做些跳绳、跑步等体育活动,以达到“体、脑俱动”的生理平衡。

第三,把书画当做开启孩子智力的钥匙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书画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开发智力的一项措施。

无论书法还是画画,都是观察能力的锻炼。学书法,首先要临帖,从前人的作品中吸取营养。而临帖就必须将每位书法家的特点掌握准确,柳体、颜体、魏碑、汉隶、甲骨、钟鼎、小篆的区别与联系,章法的布局,笔法的微妙,都要观察仔细,不仅要烂熟于心,而且要“透入肝膈”。作画更需要细微的观察力。我国的国画,对“神似”的要求甚于“形似”,这就不限于“画龙像龙,画虎像虎”了。如此之高的要求,需要对被画对象进行“深入骨髓”的观察。中国很多名画家一生中只以画一种东西而扬名,如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李可染画牛,黄胄画的小毛驴,陈大羽画的大公鸡……这些名家对各自所画的动物都进行了长期而细致的观察,因此才能信手落笔,妙趣自生。一般说来,精于书画的人,观察力都是很强的。

书画实践又是激发创造能力的一种运动。要想在书画方面有所建树,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创新,自成一家,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书画界都知道,凡作画只能沿袭他人巢臼的,最多也只能成为一个“摹匠”;而模仿名家书法,写得再好也只是“奴书”。因此,凡学书、学画,只要一入门,都要致力于创新;而创新,就必须调动全部智力,在运用智力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智力器官也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书画实践,也是一种激发灵感的实践。大凡着名书画家在创造作品前,都要给自己创造“笔兴”产生的条件,如凝神静思,焚香沐浴,或饮酒,或吟诗,或操琴,待情绪调动起来,“笔兴”大发,才能“鬼使神差”,创作出佳品来。所谓的“笔兴”,实际上就是一种灵感过程。

如长期接受作书作画时的这种激发灵感实践,其灵感思维自然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当然,练习书画也有讲究,对少儿更应讲究方法。其中,培养兴趣,合理辅导,控制时间,是一般的要求。此外,对提高智力来说,如左右手交替练习书画,似更好,因为这不仅能益智,也有助于提高书画水平。从对书、画本身所具有的不同益智效果来看,可以行、草书和楷、隶书交替练习(在入门之后);工笔画与写意画交替练习等。

让孩子学会自学,把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西点军校的学员在学习期间,都会得到这样的忠告:“只有两种选择,第一是终身学习并保持不败地位;第二则是成为老古董。并且被时代的洪流给抛在后头。”

西点军校的人都知道,读书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在西点的课堂上,经常会提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祖母在她70多岁高龄时才再次回到学校完成她年轻时没有完成的课程,终于拿到高中毕业文凭。

在科技高度发达、竞争十分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发现自己原有的知识很快变得过时和陈旧,接着发现这直接影响到就业和生存。尤其是这几年美国经济不景气,很多大公司裁员,就算你已有几个学位也避免不了被炒鱿鱼的可能。很多遇到这种情况的人往往重新进入学校调整和革新自己,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大多数的人读书是为了改变或适应生活环境,工作环境。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至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7至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

因此,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地的必要选择。

西点军校的教官告诫学子们:年轻时,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懂得学习,就会获得足够的知识。

实际上,企业与公司里的上班族已成为学习市场上成长最快的人群。1992年,全美企业员工中仅接受企业正式拨款学习的人数就增加了400万,平均每人每年可以享有315小时学习课程,因此全美企业员工的总学习时间增加了126亿小时,相当于25万名全日制大学生的学习时间。

“用学习创造利润”——这已被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公认为当今和未来“赢”的策略。

西点军校前校长A·L·米尔斯曾说:“每个人所受教育的精华部分,就是他自己教给自己的东西。”学校里获取的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其价值主要在于训练思维并使其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应用。一般说来,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知识远不如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坚韧所得的知识深刻久远。靠劳动得来的知识将成为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财富。它更为活泼生动,持久不衰,永驻心田,而这恰恰是仅靠被动接受别人的教诲所无法企及的。这种自学方式不仅需要才能,更能培养才能。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探求其他问题的答案;而这样,知识也就转化成为才能。无须设备,无须书本,无须老师,也无须按部就班的学习,自己积极的努力就是唯一的关键所在。

为了帮助孩子把握终身学习的能力,更有效地进行自学,作为家长,要着力培养孩子的以下几种能力:

第一,主动阅读力

尽管各种视听技术蓬勃发展,但是文字阅读仍然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包括记忆、理解和运用三个方面。主动,则主要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懂得自学的意义,能主动、自觉地去读书,能科学地自我组织学习。要通过粗读、细读、精读,读懂教材,抓住要点,掌握知识点的要义。总之,要使孩子掌握一般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主动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关,是基础,也是关键。

第二,独立思考力

思考与狭义的思维是同义词,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与发现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与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思考有敏捷与迟钝、深刻与肤浅、灵活与笨拙、简洁与烦琐、依赖性与独立性之分。所谓独立性,就是通常说的批判性,在学习中不断进行质疑,进行深入的思考。独立思考能力是构成自学能力的核心内容。问题启发,使自学者思考具有方向性;强调用心读书,克服思维的惰性;精心小结,培养思维的概括性与严肃性,十分注意思维技巧训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即抽象概括,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

第三,自练自检力

知识在训练中掌握,能力在训练中提高。所谓自练,就是自己依据学习目标去做练习,不待教师与他人督促。任何知识的学习和任何能力的掌握程度都需要一定的测试来检验。而自检,则是自己进行自测并核对答案,并能找出毛病及出现毛病的原因,从而加以改正,使之正确规范。自学辅导教学的教材为自学者形成自练自检能力提供了直观的可操作性强的材料和方法。教材中,有做练习的指令性要求。练习本中,有练习题,留有做题的空白,答案附于课本后面,便于自学者当时知道结果。要教孩子学会自己如何做练习,如何进行自检,以便于他更积极、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第四,促进自制力

这是自学习惯的迁移。自制能力,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也就是不待教师和他人约束、监督,自己能够用规范的标准和道德要求自己的能力。这是一种自觉的能力。

第五,自我控制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身进行调节、控制的意志能力。自学能力的情意要素的优化与自学能力的智能要素的优化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只有克服自身的盲目冲动,克服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才能全身心地进行学习,全面发展。

第六,自觉探求力

这一能力是自学能力的纵深发展,即自学者遇到问题,能自觉思考,自觉寻找答案,自觉寻找参考资料,一直到问题的解决。要求由于增强自学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及时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能主动预习将学内容,能自学有关资料,读参考书,扩大知识量,并且对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能废寝忘食,遍寻解决方法。学习劲头永远是那么旺盛,一往直前,穷追不舍的精神永远是那么旺盛。

☆才能出众者,才堪担当重任;而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是获得才能的唯一途径。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闲暇时光如果不用来读书,以累积发展自我的力量,而在无所事事中任其流逝,是非常可惜的。

——西点军校前学员团团长麦康尼夫

☆只有两种选择,第一是终身学习并保持不败地位;第二则是成为老古董,并且被时代的洪流给抛在后头。

——西点学员杰克·沃特曼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