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武林猛虎
2910800000001

第1章 惠王爷夺印抗倭寇 九千岁仗势笞忠臣 (1)

大明王朝中叶,朝政为阉党把持,东南有矮寇作乱,驻守洪州的靖海将军黄潮升,却只派出一支先锋军对战倭寇大军。数殷倭寇将这支先锋军合围,黄潮升却一直不肯派出援军。紧闭的城门外,变成一片血肉横飞的战场。倭寇与走舅军士正在以刀枪相搏。倭寇大军,面目凶狠地向大明军士冲来,他们手中的倭刀明晃晃,跌着日光,杀气突现!

城门外土坡上站着一个瘦弱的士兵,他奋力挥舞着军旗,他身边并肩站着一个同样样瘦弱的士兵,咬牙奋力擂着战鼓。无数士兵从他们身边如潮水般地冲去。持刀的倭寇满面杀气地冲了过来,他们手中的倭刀映着日光,截然一挥,血水四溅!战鼓声戛然而止。绣着大大的“明”字的军旗倒在地上,旗杆被斩断,尸横遍野。先锋军鏖战一日一夜,无路可退,最终全军覆投。此刻龟缩于洪州城内的靖海将军黄潮升却莺歌燕舞,夜夜笙歌……深夜的洪州城内的一座府邸,大红灯笼高高挂。门庭威风,高悬“敕造东南靖海将军府”。府邸门前人车如流,笑语不绝,不停有马车软轿停在门口,家丁们从上边搀扶着许多头戴珠翠、遍体罗绮的美女进门。

靖海将军府内大堂,灯火通明,大堂中央,身穿彩衣的若干舞女歌舞升平,乐女们们正拨琵琶弄古琴吹玉笛,热闹非常。众家丁络绎不绝端上各种佳肴。

一个没精打采的年轻更夫拎着灯笼走过,向灯火通明的府门内望了一眼,满脸鄙夷,看着那络绎不绝走入府中的美人儿,转头向地上呸了一口。那更夫一路打更来到靖海将军府后院。院门外两个守卫正在打盹。更夫晃晃悠悠靠近守卫'猛然扑向前,用手中敲更短棒里抽出的长绳一下勒住两个守卫的脖子,两人即刻被勒晕倒下。更夫迅速脱下外衣,露出里面的夜行衣,套上面罩一跃上了墙头。

靖海将军府后院对面的矮房屋檐上,趴着七名同样戴着面罩的黑衣人。

那更夫毛腰沿着墙头往前走了几步,对着远处七个黑衣人点了点头。众黑衣人分别从屋檐上跃起,慢慢向靖海将军府靠近。

靖海将军黄潮升坐于正位,此刻,他正左拥右抱,环肥燕瘦,嬉笑着搂着一个妓女狎昵。一个军士躬身快步走到黄潮升身边,耳语数句。黄潮升听完之后勃然色变'猛地推开怀中妓女,一拍桌子,众人皆惊愕,奏乐声戛然而止。

黄潮升瞪着双眼环顾众人,忽然冷笑一声:“诸位怎么都不吃不喝啊?今日欢宴你等却唉声叹气,莫不是对本将军怀有二心?!……说话啊!众将沉默,互相看着。王参将突然站起来,面有怒色,瞪着黄潮升:黄将军,城外倭寇烧杀抢掠四周百姓已经三日三夜!我大军驻扎于洪州城内,闭门不出,请问将军到底育何退敌良策?”

“退敌?”黄潮升忽然阴冷地于笑起来,众人面面相觑,“你们想知道刚才那探子都跟本将军汇报了些什么吗?哼,军中参将吴飞突然失踪了!正是他在三日前盗走了极为重要的军情文书!黄某可不是傻子!这个吴飞很可能就是一直以来藏匿在我军中的倭寇奸细!军情泄露,三军岂能轻动!

众人议论纷纷,王参将第一个大声否认:“将军,吴参将向来奋勇杀敌,其家人皆是被倭寇所杀,与倭寇仇深似海,要说他通倭,我王大中第一个不信!”众将纷纷点头赞同。

黄潮升不屑:“哼,实话告诉你们吧,本将军一发现重要军情文书丢失,便暗中派人四处追查,但那吴飞却失踪了,本将军怀疑你们几个素与他交好,受他蒙蔽、将他藏匿。你们如果识时务,就赶紧把吴飞交出来!。众人面面相觑,纷纷摇头。

黄潮升冷着脸将手中空杯往地上一摔,杯子粉碎,命令左右家将,上来将王参将擒住。

“哼,你以为我黄潮升白吃朝廷俸禄?恐怕藏匿吴飞这个内奸的,第一个就是你王大中!把他拉下去,痛责一百军棍,看他招是不招!”左右答应着,麓要拉王参将下去。突然,两条木棍平平从门外飞来,分别击中制住王参将的左右家将的后背,两名家将向前一扑,吐出一口鲜血,扑倒在地。身着黑衣的华安银铜铁石木五虎,手持长棍迅疾蹿人大堂,堂中众人皆大‘晾。空手的晏衣金虎和杨恕捡起长棍,将两侧想动手摸兵器的众将逼住。

黄潮升怒气冲冲:“哪儿冒出来的贼人,竟敢在我靖海将军府上撒野!”

杨恕平静地说:“黄将军莫怕,我们不撒野,只是想向你借件东西。”此时,黄潮升一名贴身亲信趁人不防摸出腰刀,被杨恕一眼看到,伸出长棍一棍将亲信的手敲中。那名亲信中棍手疼,刀当啷落地。黄潮升大怒,一脚踢翻矮桌。众亲信立即抽刀上前和黑衣人打起来。黑衣人丝毫不惧,拉开架势,量捧到处惨叫不断,很快将那些亲信悉数打倒。黄潮升大惊,抽出佩刀,却已墨懦,“行、行,右话好说,不就借个东西吗?本将军最爱结交好汉,几位要借什么,只要我能借的,定当奉上。”

“黄将军,可惜老夫要借的,不是寻常物件!”伴随着这清朗的声音,一名蒙面的黑衣人大步流星走人大堂,见他那阵势,显然是个领头人,虽然手无兵刃,却身有威势,震慑得全场敬畏,“老夫要借的东西,是你离京之前,皇上亲手赠与你的那件宝贝。”

黄潮升倒吸一口冷气:“你要借的……可是当今皇上钦赐的靖海将军兵符?”领头人突然转身从亲随身边夺过一把钢刀,刀花一抖,众人一晃眼间,那刀已架到黄潮升脖子上。旁边美人儿惊声尖叫,黄潮升汗出如浆:“我说,我叠!那兵符……就在后堂那张金丝楠木供桌上。”

领头人哈哈大笑,迅速一挥手,几个黑衣人迅疾蹿人后堂,旋即回来,手中已捧着一个锦盒。将锦盒打开,里面赫然一枚黄铜精铸兵符,在烛火下熠膏鼓光。黄潮升面如死灰,垂头丧气。领头人怒道:“黄潮升,你身为靖海将军,统领数万精兵,却贪生怕死,闭门不战,视黎民生死于不顾,置大明江山如危卵,依大明律,该斩!如今暂且保全你项上人头,待打败倭寇,再回来和你算帐!”

众黑衣人齐刷刷向外走,黄潮升虚张声势地在后面大叫:“闯府夺印,你们究竟是何人?”

那领头人站住转身,缓缓拉下蒙面黑巾,露出威严的脸膛,浓眉一挑,目光如剑望向黄潮升。黄潮升及众将认出,此人正是惠王,遵先皇命其封地便在洪州!

惠王冷冷地举起黄澄澄的兵符,说:“黄将军,待本王率三军将士击溃倭寇,再来与你探讨用兵之道。”言罢率众人离去。

洪州城内军营内,火把猎猎,众军士列队整齐,手持长枪盾牌,目光灼灼,鸦雀无声。惠王已换上一身戎装,缓步走上点将台,环顾着台下众军士:“诸位都认识我吧?老夫姓朱,是大行皇帝唯一的弟弟,当今皇帝的亲叔叔朱祐基。大行皇帝当年封我做惠王,封地便在洪州城。如今城外倭寇肆虐,我大明将士理应众志成城,浴血奋战,而不该龟缩在这军营内,让百姓耻笑你们是懦夫逃兵。此乃今上钦赐靖海将军兵符,黄潮升将军突染恶疾,本王代替黄将军率领诸位出城迎敌。为国为民,拼死一战,我朱祐基与各位同生死,出城杀敌!”

三军将士士气大振,他们挥舞着手中兵器,敲打着盾牌,齐声呐喊。

点将台下一侧,出手相助惠王闯府夺印的那七名黑衣人都摘了蒙面黑巾,原来他们是一群和尚,都来自久延山南华安。这七人分别是江湖人称华安六虎的南华安武僧,以及自幼在寺中习武的俗家弟子杨恕。他们围在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身边,那老和尚正是南华安住持心湖大师,此番为解洪州之难下山义助惠王。

众人被这出征的场面感染得激情澎湃,杨恕和六虎皆欣喜不已,心湖大师亦欣慰颔首:“阿弥陀佛。我南华安众僧此次下山前,曾在佛祖面前立誓,不仅是协助惠王,更要与洪州百姓同生死、共进退。今夜要向佛祖还愿了。

刀兵之事毕竟凶险非常,你们上阵,只许用华安长棍御敌,只求退敌,不能枉杀性命,更不能妄用自家独门兵器,可记住了?”华安六虎和杨恕皆恭敬合十躬身回答:“弟子明白。”

洪州城门徐徐打开,火把照耀下,一身戎装的惠王领头,旁边华安六虎和杨恕策马跟随,他们的后面是浩浩荡荡士气蓬勃的三军。对面隔着一段距离。火把通明,正是倭寇的队伍,两军默然对峙。火光下,惠王一举手中利剑:

“我三军将士听令!今日一战,关系东南数十万百姓安危祸福!你我必拼死一战!杀!”三军将士高声呼喝,杀声震天。惠王等策马向倭寇冲来,刀光剑影,血光飞溅!

城外战场上,喊杀声震天,两军尸首横倒一地。倭寇渐渐抵挡不住明军高涌的士气,纷纷溃败。惠王领头在马上英勇杀敌,其利剑所到之处,倭寇溃不成军。突然,一队灰衣人如鬼魅般出现在惠王坐骑附近。领头一人扬手向马头一挥,一片朦胧烟雾,惠王所骑战马哀鸣,委顿倒地。灰衣人向惠王出手,惠王猝不及防。幸亏旁边杨恕杀到,挥剑挡住灰衣人的袭击。杨恕跃下战马,与灰衣人步战。此时华安六虎也杀到,与灰衣人短兵相接。惠王骑上杨恕战马,重新挥舞利剑。华安六虎和杨恕挡住了灰衣人的袭击,领头的竹野发令撤退。众灰衣人如鬼魅般向后退去,隐身于潮水般的两军交战中。惠王在马上再次号令三军英勇作战。倭寇士气委靡,留下一地的尸首仓皇撤退……洪州城终于保住了!而此时的洪州城内靖海将军府,大堂上桌椅全倒,杯盘狼藉,瓜果菜蔬都被踩得稀烂,黄潮升一脸气急败坏,还在拿桌上没摔烂的杯碟出气。旁边的歌舞伎们都面色惊恐,和家丁们一起躲得远远的,惊慌地看着气喘吁吁、面色灰白的黄潮升。

一名亲信副将匆匆跑进大堂,高喊大事不好。黄潮升挥手将众美女和家丁斥退。亲信贴到黄潮升耳边轻语:“那惠王统领城中全部军士,出城迎敌,与那边的主力部队狭路相逢,双方激战。惠王在阵前亲自擂响战鼓,我军士气高昂,人人不畏死,不脱逃,轻伤不退,勇往直前……如今眼见得我大明这一方就要、就要赢了。”

黄潮升愣住了,他瞪着眼珠子茫然坐下,发出一阵似哭似笑的怪声,随后又阴恻恻地笑着:“他们朱家的祖宗家法,藩王不得领兵,无旨不得擅离封地,否则视为谋反!”吩咐拿来笔墨纸砚,匆匆挥就:“惠王朱祐基,违反祖制,强抢兵权,擅自调动洪州军营人马,领军杀出封地,图谋不轨。是否将其立擒,请今上裁夺。”黄潮升吩咐副将三百里加急,将此信亲自送往京城,面见朝中司礼监掌印大太监李瑾忠。李瑾忠内受皇太后扶持,在朝中一手遮天,人称九千岁,他正是黄潮升在朝中的后盾。黄潮升命令手下将惠王夺印出兵一事向九千岁言明。手下领命匆匆而去。

洪州城门大开,街道两侧百姓欢呼雷动。满面疲色的惠王等骑在马上在城中百姓夹道欢迎中,回到惠王府。心湖大师此时走到惠王面前:“王爷,此战大退倭寇,洪州之围已解,接下来,就得按王爷您与张先生订下的妙计行事,否则功亏一篑!”惠王谢过了心湖大师,并请他们师徒速速出洪州,回久延山去,待他把大事办完,便去久延山与大师下棋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