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信回去向克用禀报。克用闻言,心内暗道:此子少年英杰,资质不凡,若能收为义子,纳入帐下,悉心栽培,他日未必不能成器。一边思忖着,一边往回踱去。
倏忽又是明日。塔克勒根大会进行到第三天,更是盛况空前,敖包附近人潮涌动,一片热闹景象。这日举办的竞技项目是射箭,各部落知名神射手早已慕名而来,皆盼着这一日。彼此见了面,各自称兄道弟,一人道:“今年的神射第一称号,恐怕又是阿古达木大哥的了,去岁百发百中之神勇,着实令人景仰。”
另一人答道:“不敢不敢。要论立射,小弟确是有几手。若要论骑射,巴塔耳老兄才是天下之冠,这个不得不服。”
又有一人道:“巴塔耳此头衔恐怕今年不保了,听说有一人,今岁自代北特地赶来,扬言夺冠。能有如此志气,想必箭术不在话下了。”
阿古达木问道:“说的究竟是谁?”
那人答道:“只知他姓史,名敬思,别的一概不知。”
阿古达木道:“看这名字,似乎是汉人。”
那人摇首道:“不然。既姓史,想必乃是昭武九姓之人。”
阿古达木正欲再问,忽闻鼓角齐名,声震原野,知比赛将近,便与众人道别,各去准备。
不片时,众人皆已站定位置,手持长弓,依次发矢。百步之遥,或中或不中,或九箭尽中,或中六七箭,落后者陆续淘汰。战至日中,所剩仅二人。再一轮战罢,唯一人独占鳌头,众人见他箭无虚发,力压群雄,皆欢呼喝彩。
李克用于一旁观战许久,见他神射无敌,手中技痒。正欲上前一较长短,却被盖寓一把拉住。
盖寓道:“不忙,不妨再稍等片刻,待我如法炮制。”克用只得作罢。
众射手相继退去,人群纷纷涌向另一处,骑射登场。但见原野之上,百余步处,排列着箭靶三枚,这边数十人骑马挟弓,依次策马而出,绕场地跑了一周,三支箭矢已射出。先后三轮,中五六箭者大有人在,能中七八箭寥寥无几。至那人出场,只见他白袍棕马,驰骋而过,弦响处箭矢无不中的。众人又皆纷纷喝彩。
那人驻马而立,大笑道:“本人史敬思,射术天下无敌!谁人有不服者,速速来战!”
克用在一旁早等得心急,听他如此说,便欲大声应战,以箭术压服群雄。此时却见一人乘马如疾风般奔至,驰至近前,嘘嘘嘘三矢发出,无不中的。
回头看时,来人年未志学,稚气犹存。原来正是昨日骑马获胜之人,名唤邈佶烈者。
克用见他年纪轻轻,不但驭马出众,骑射也颇具天分,不禁暗暗赞叹。
史敬思也赞道:“好箭法!看来今日决胜之人,只在你我二人之间!”说罢就要骋马再战。
盖寓此时向前一步,叫道:“英雄且莫轻躁!此间有一人,射术远在你二人之上,何不请他出来一试?”
史敬思闻言颇为恼怒,喝道:“究竟何人,还不请出!若箭法逊于本人,休怪在下翻脸!”
不待盖寓答话,克用早一跃而出,应道:“代北李克用在此,自以为于射术颇有几分心得,愿与好汉一较高下!”
说毕跨上马背,策马驱驰,信手拈来,自是箭无虚发,一一中靶。
史敬思见邈佶烈、克用先后扬威,更为恼怒,叫道:“射靶算什么本事!那边有一树,你能中否?”众人望去,见远处敖包之上,有一柳树,粗不盈尺,枝条稀疏。从此处望去,茎如长鞭,枝如悬针。众人皆暗想道:敖包离此地两百来步,若常人来射,箭镞未至已然落地,更遑论中与不中。史敬思以此刁难克用,实在有失风度。
回头一看史敬思,却见他奋臂捋袖,猛拉长弓,手搭劲弦,指头松处,箭矢如闪电般蹿出。众人顺着箭头看去,果然不偏不倚,正中柳树。
众人不禁纷纷叫好。史敬思面露微笑,觑着李克用。克用道也不答话,照旧挽弓凝目。只见他弓如满月,箭似流星,径直向着树上枝条飞去。众人屏息看去,箭镞飞过,柳条竟断成两截,飘然坠落。
众人先是一惊,既而喝彩不迭,掌声如雷。唯独史敬思气得大叫:“射个静物又有何难?天上有两只大雁,你能一箭射中,我才服你。”
闻言望去,果见天边极远处,有一对秋雁,结伴翩翩飞来。克用拍马而去,驰至近时,仰头弯弓,一矢发出,只听得空中数声哀鸣,双雁竟扑棱棱全数坠地。
作者注:李克用于达靼部落角胜之时,“弯弧发矢,连贯双雕”,此为旧五代史·武皇纪明文所载,不敢隐瞒。一箭双雕之法,亦非克用首创。北史已有此事,长孙晟首开其例,“遂一发双贯焉”。新唐书·叛臣传亦有此事,高骈“一发贯二雕焉”。至于史书记载是否可信,为何措辞用字如此雷同,为何射的总是双雕,双雕为何凑巧搞到一起,凑巧还被主角看见了,又为何凑巧倒霉到被主角一起射下,似乎无人考证,也无从考证。依作者愚见,认为长孙晟、李克用一箭双雕之事为旧史所载,较为可信,至于高骈射雕,见于新唐书却不见于旧唐书,据此认为以讹传讹的可能性较大。作者反复思量,对于历史记载,宁可存疑,不可抹煞,李克用神射绝非浪得虚名。然古来神射手,也实不止他一人。先不论古人如何如何,单是金庸作品中郭靖大侠塞外射雕之形象,永垂千古,可谓无人不知不人不晓。作者再写射雕,似有因袭雷同之嫌。且双雕未必即真双雕,雕如果只是作为大型鸟类的统称,也有可能。为避免读者反感,故斗胆,将双雕改作双雁。
众人见克用一箭双雁,自是佩服叫好不已。史敬思也没了脾气,低头道:“李公子诚然天下第一神射。古时先有吕布辕门之外,射中画戟小枝,后有晋书刘曜神射,洞穿寸厚铁壁,今日又有李公子百步射中柳条,一矢连贯双雁,亦可谓千古佳话了。敬思输给此等人物,心服口服。”
克用自谦道:“哪里,哪里。”一面又喃喃自语道:“双雁结伴南飞,是心向故国也。我今一箭将它射下,令他二人不得同宿双栖,埋骨南国,实在作孽。”
盖寓却大言不惭,于众人之中手舞足蹈,高声喊道:“李公子勇武举世无双!李公子神射古今绝伦!李公子天下第一英雄!”
身旁诸人纷纷应声附和,随盖寓一同高喊。嚷了一阵,周遭民众受其感染,也随声一齐呐喊,喊声广布原野,声闻九霄。
远处的颉哥坐于高台之上,皱眉道:“此人如今深为此间民众拜服,再要想杀他,恐怕难了。”
旁边侍妾道:“可汗杀他作甚,留着岂不更好。赫连铎的财宝既已收到,就算不与他办事,谅他也不敢说三道四。”
颉哥颔首道:“只能如此了。他日朝廷有难,须藉天下英雄豪杰之力,此人未必不能再兴。”
言毕,几人又望了草原上众人一眼,相与离去。
——————————————
千里之外,河东汾谷,秋日的意味渐浓,草木开始枯落。巧云坐于窗前,见天色渐渐迟暮,空中愁云惨淡,四周寂静无声,自己一人独守窗儿,真不知怎生得黑!正在愁闷之时,见暮云之中,一只孤雁向南飞来,叫声凄凉。
巧云正凝望着孤雁出神,忽听得门扉轻启,转头一看,见是自己生母,不禁重又愁上眉梢。李母欢欢喜喜进了门,向巧云道:“办好了办好了,聘礼都齐全了,这个月二十八,正是黄道吉日。”
巧云道:“母亲你也太心急了,再等个一年半载,不好么。”
李母登时拉下脸来,愠道:“莫非你还在等那逆贼回来?别痴心妄想了,回不来,一辈子回不来了!当初就不该沾惹上这个祸害。你这肚子一天大似一天,再不赶快成婚,等他们看出来了,谁还要你。”
巧云道:“不要就不要,我一人生儿育女,不也挺好。”
李母又怒又急,骂道:“你不嫁,不如死了更好!自逃离云州以来,举目无亲,盘缠用尽,差点流落街头。多亏韩家见你长得还像个人样,发善心收留照料,你不嫁给他,谁养你一辈子?我与你爹好不容易有个栖身之所,你不嫁,叫我俩去喝西北风?如此不孝不义之人,生你何用?当初就不该生下你!”
说着又指着巧云骂了一大堆话,骂得自己倒先哭了。巧云低着头不答,两滴眼泪悄悄滑了下来。
李父闻声赶来,劝道:“你先喘口气,别气出病来。巧云是乖巧的孩子,从小听话懂事,明日我再劝劝,定能知道悔改。”
李母红着眼睛出了房门,李父叹了口气,也走了出去,留下巧云一个人在房内伏案沉思。
巧云一边拭泪,一边心想:自克用败亡以来,生死未卜,自己心内纵有千般怨言,也无处诉去。有时想,他若死了更好,自己不用再怀痴心念想,也可干干脆脆改嫁韩氏。不像现在这样,不生不死,叫人进退两难。韩氏粗俗鲁莽,本非自己所愿,只是如今身怀六甲,小腹渐隆,除早日婚嫁之外,怕也别无他途。只是日后克用若生还问起,自己将作何回答。又转念一想,克用为官军所败,传闻已远赴塞北,既与朝廷为敌,恐难有回归之期。自己不如断了念想,专心眼前生活。且常言道百善孝为先,若母亲必欲强迫,自己也不好反对。这样想着,心内明白了几分。既已有了主意,心情反不似先前愁闷,见衣裳颇有泪痕,起身自去梳洗。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