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李老板便召集了公司相关部门的经理们讨论了小王的见解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公司的确是错过了一个不错的人才。当天中午,李老板给小王打了电话,约他来公司谈谈。小王很快来了,李老板直截了当地希望他能够“好马也吃回头草”,重新回来工作,当然也相应地给他提供了适合的职位和待遇。小王很高兴地同意了。
李老板很认真地问小王:“为什么当初不把自己的这些设想和建议提出来?”
小王不好意思的说:“其实他当初也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只是因为生性羞涩,不善于与人交流和沟通,而且还固执地认为上司和老板应该主动发现员工里的人才。正是怀着这种想法,所以后来虽然后来换了工作和老板,也依然怀才不遇。”
最后,小王说:“如果不是那天喝了点儿酒,而且我们之间不再是老板和雇员的关系了,我还不敢那么直截了当地袒露自己的想法呢!”
所以,对于仍然龟缩一隅期翼老板主动垂青的员工,不如自己早作准备,主动出击。否则,就算你再有才华,如果老板看不见,你也未必能一展身手。
四招教你得到老板的赏识
一个人能否在职场得到肯定、获得晋升,很大程度不在于是否努力,而在于老板对你的赏识程度。有些员工任务完成得很好,业绩也不错,但老板却并未因此重视他。老板赏识一个人,除了工作和业绩,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如何得到老板的赏识,下面四招告诉你答案。
1. 告诉老板你的工作进展
老板给你支付薪水,他当然希望知道你工作的进展。但他又不可能时时追问员工,这一方面老板的事情多而繁杂,不可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连连的追问会给员工带来压力。而这个时候,作为员工的你就要做点什么了。
你最需要做的就是主动向老板报告自己的工作进度,这一方面是为了让老板放心;另一方面,沟通也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错误与不足,进而进行调整,避免小的错误铸成的错后再纠正而耗时耗财。
2. 做老板肚子里的蛔虫
作为员工,应该学会揣摩老板的语言,知道老板的言外之意。通常,老板思维都会转得比你快。这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要学习跟上老板的思维。今天他能有资格当你的老板,肯定有他自己的独特之处,有比你厉害的地方。
因此,你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会跟上老板的思维,当他说出一句话时,你能知道他的下一句话要讲什么。这样做并不是让你讨好老板,而是要你早早想好应对之策,千万不要当你的老板已想到十年之后的发展宏图了,而你才看到下个月的计划。如此的差距,你又怎能得到他的提拔与重用呢?
3. 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
不管老板交给你什么任务,都要认真去完成它。作为一个公司,因此总有一些临时工作需要员工去做。
假如公司一位重要的客户要过来,为了表达公司的友好与诚意,公司决定派人接待他。这是临时的事情,职务说明书里是不会有的。如果你被派去接待客户,如果你说:“凭什么要我去?我已经下班了,而且这并不是我的工作!”这样计较的结果,就是你很难有出头之日。毕竟,在公司最需要人手的时候,你却临阵而退,相信每一个老板都不喜欢这样的职员。
相反,如果安排你去做,你毫无怨言地答应。结果就可能是老板会非常地感激你,即使当时不说,他也会利用另外的机会表扬你、奖励你、回报你。
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思就是你在一个地方付出了,就会在别的地方得到回报。在今天这个社会,这句话依然有其效力。毕竟,一个公司的成功要靠全体的努力,所以,当公司有临时任务派到你头上时,别抱怨,积极地接受吧,相信你的付出有人看得见。
4.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
对自己的工作提出改善,是很难做到的事情,毕竟,人在其中的时候有时很难发现问题,正所谓旁观者清。但作为工作的执行人即使难做,你还是要做。不要等到你的老板说:“各位,我们来研究一下,工作流程是否可以改善一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你就要好好反思自己的工作了。
所以每过一段时间,你应该想一下,工作方法有没有改善的可能?工作进程有没有提前的可能?如果你是你所干工作的专才,而你的老板不是,最后却由他提出了改善计划,想出了改善的办法,这个时候,你可以考虑走人了,即使不走,你应该感到羞愧。
其实,任何一个工作流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都有改善的余地。我们没有去改善,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我们懒惰,安于现状。当大家都不想改善,而你却做到了,那么,你离出头之日也就不远了。
赢家思维
很多人感慨自己的怀才不遇,总是通过跳槽去寻找伯乐。然而,老板换了一个又一个,却没有人赏识自己的才能,这时候就要从自身寻找问题了:也许你还没学会如何推销自己。如果你认准自己是一匹千里马,而老板还没有发现你的才华,先不要急着抱怨,而应该学会表现自己。只有让老板看到你的才华,你才有被重用的可能。
眼光是金:做自己的伯乐
要想推销自己,所以要自信,自己看得起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人总会有用武之地,即使一时不被重用、信任和理解,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在职场竞争激烈,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机遇总是垂青于那些积极向上的人,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垂青于实干苦干的双手,垂青于宽容大度的胸怀。
你就是自己的伯乐
几乎每个公司都会有这样的员工,他们牢骚满腹,他们怀才不遇,他们懒懒散散却喜欢成天抱怨,他们总觉得自己的真正价值没有被老板发现,没有得到重用。于是他们一日一日在抱怨中蹉跎岁月,到头来一事无成。
不可否认,也许有的人确实会因为环境或者其他的原因,而暂时不能得到施展才华的舞台,但这并不是就可以大发牢骚、怨天尤人,感叹怀才不遇的理由。我们常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何不把这当作努力的动力,积极地做好准备,一旦机会降临,你就可以马上大有作为。
怀才不遇只是一种消极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对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怀才不遇感觉越强烈的人,越把自己孤立在小圈子里,无法参与其他人的圈子。
那些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着真才实学,目前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的人;另一种是自以为自己有才的人。而所谓的“不遇”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没有遇到提供施展才华舞台的人,也就是伯乐;另一种是没有遇到机会。
那些有着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表现得恃才傲物,对那些平凡的工作根本不懈一顾,一心只想能一鸣惊人,一夜之间干出一番大事业;而那些自以为有才的人在遇到困境时,往往长嘘短叹、感叹命运不济。由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存在所谓的怀才不遇,你就是自己得伯乐。
那些感叹怀才不遇者,并不是真的怀才不遇,而是因为自己的不良习惯和心态导致了他们错失机会,甚至逃避困难和问题,致使与那些有着相同境遇的人拉开巨大的差距。所以说,要说有怀才不遇,那真正让你怀才不遇的人就是你自己。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很受启发。
一个年轻人在生活中处处不顺心,在单位里干了几年也得不到提拔,没有发展,便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到处发牢骚。
一天,他在河边散步时遇到一位老者,便前去问:“像我这么有能力的人,怎么总是遇不到伯乐呢?”
老者听完笑了笑,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砂子,对年轻人说:“看清楚这颗砂粒了吗?”然后又顺手把这粒砂子扔到了沙滩上,“去把这颗砂粒捡回来吧,我就告诉你答案。”
年轻人找了半天了没有找到,不解地说:“这怎么可能呢,沙滩上的砂子都一模一样,我怎么可能把那颗砂粒找到呢?”
于是,老者又从身上拿出一颗珍珠,顺手把它扔到沙滩上,对年轻人说:“把这颗珍珠捡回来,我就告诉你答案。”
年轻人很容易地就把珍珠捡了回来,还给老者,高兴地说:“这下可以告诉我答案了吧。”
老者笑了笑,对年轻人语重心长地说:“为什么你找不到那颗砂粒,却能找到这颗珍珠呢?”
年轻人想了想,猛然顿悟,头也不回地跑回家,从此拿起书本认真学习,在工作岗位中努力工作,希望有朝一日做出了成绩,得到别人赏识。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就像是沙滩上众多砂粒中的一粒,极其普通,没有什么不同,所以终究不会被他人发现。往往是我们自己自视过高,自我膨胀,我们之所以没被发现,没被重用,是因为我们的能力还达不到别人要求的标准。
但好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个事实,反而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到处发牢骚,吐苦水。结果怀才不遇感觉越强烈的人,越把自己孤立在小圈子里,无法参与其他人的圈子。导致有的辞职,有的外调,干的还是小职员,有的则还在原单位继续“怀才不遇”下去。
所以,那些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非常有必要在怨尤和愤怒之前先反省一下:自己真的具备与众不同的能力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别浪费时间,在遇到表现机会之前,先练好“内功”:勤奋工作、务实求实。
把自己训练成千里马
这个世界根本不是缺少伯乐,伯乐到处都是,只是自己还不是一匹千里马而已。只有当自己通过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干出非常出色的工作成绩的时候,自己这颗砂粒才慢慢变成一颗珍珠,在无数平庸的砂粒中显出自己,才能被人一眼认出来,才会被伯乐所赏识。
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年轻人很难得到重用,但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不顺心而自暴自弃,不要四处发牢骚,不要以为自己是怀才不遇。当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不如回家认真地看看自己,好好地想想自己是不是千里马,想清楚了,心里就会平静多了。
无论你目前从事哪一项工作,一定要使自己多掌握一些必要的工作技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把自己训练成一个适合你期望职位的人,而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让自己胜任这个职位。
在主动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时,你应当明白,自己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金钱上的报酬,而是为了使自己更长久地发展。更重要的是,多掌握一些必要的工作技能,然后才能在自己所选择从事的终身事业中,成为一名杰出的人物。
在公司中,如果你掌握了必要的工作技能,就能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随之,你会频频出现在公司的重要会议上,甚至被委以重任,因为在老板的心目中,你已经变得不可替代了。那个时候,你还会再担心和抱怨不被赏识,还会有“怀才不遇”的牢骚吗?
要想把自己训练成真正的千里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做到。
有的人认为自己有高学历,用不着再学习。要知道学无止境,一个人总有知识的盲区,谁也不可能通晓古今、遍知万物。而且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新的信息层出不穷,知识的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用知识武装自己。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对其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如果整天萎靡不振,理想、信念就会被抛
之脑后,工作就会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所以,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使自己变成一个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
即使是那些确实有着不凡的才华的人,也可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因为环境和其他一些客观条件导致他们不能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这个时候必须保持克制和冷静,因为这些都是暂时的,你必须把愤懑和“怀才不遇”的感觉从自己的脑海里赶出去,避免它们影响你的正常判断和发挥。
你有能力主导自己的命运
很多人人虽然希望到更广阔的空间去表现自己,但却没有充分认识到主导自己命运的重要性,认为成功完全是贵人相助的结果。其实,要想成功,首先就必须转变这种错误的观念,做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