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会见基金领袖
2945800000001

第1章 序

2006年春的一天,我到北京出差,和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韵斐先生一起与《北京青年报》领导见面。餐叙前我们先到,高总突然对我说:“你来频道主持个节目怎么样?”当时,第一财经电视频道的周播访谈节目《会见财经界》的主持人金瑜正要进入幸福的待产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替身。我就这么匆匆“触电”了。时为2006年年中。

这本《会见基金领袖》,是我“触电”过程中的一件副产品,书中所有的嘉宾都曾在电视屏幕上出现。但同时,它也经过了嘉宾们在电视访谈之外的重新参与和补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集体声音,代表了目前中国一批主流基金公司的判断和立场。我感谢每一位嘉宾的付出,由衷地感谢。

对我本人来说,“触电”只是副业,我的主业是《第一财经日报》的工作。之所以不避辛劳见缝插针做副业,既是第一财经跨媒体互动发展的特性使然,更是因为它使我回到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工作姿态,那就是提问。正是不断的提问,使我更充分地意识到自己“无限的无知”(卡尔?波普尔语)。

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起源于1992年(俗称“老基金”),但规范意义上的新基金的诞生则要到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之后。1998年3月27日,基金开元、基金金泰通过深沪证券交易所上网公开募集成立,是为规范化的证券投资基金的正式起步日。到2008年刚好十年。

十年经历不寻常。基金十年,和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伴随整个市场的活跃和发展,中国基金业迎来了一次大的飞跃,基金资产净值快速增长,账户开户数迅猛增加,广大投资者对基金投资的意愿排在各项投资的前列。在此期间,我们目睹了2006年12月7日嘉实策略增长基金一天募集419亿元的“基金单日募集规模全球纪录”,见证了2007年3月6日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100亿元在16分钟内售罄和2007年8月第一周基金新增开户数突破100万的惊人一幕,我们看到亿万基民成为证券市场上的强大动力,近60家基金公司管理的300多只基金以及他们倡导的投资观念成为市场主流。

在这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上,我们当然也看到了一些有违公正公平原则的现象,过去有“基金黑幕”,现在有“老鼠仓”。这充分提醒我们,在朝着信息披露充分、监管完善、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制度建设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客观地说,由于基金行业在投资决策、交易体系、投资者保护等制度设计上比较多地借鉴了行之有效的国际规则,其治理水平总体上令人满意。

从2007年底到2008年初,由于整个市场的调整,基金净值也呈下降趋势。如果说,在基民疯狂的时候,应当提醒人们不要把基金当储蓄、把理财当发财、把投机当投资,不要动辄追求每年翻番的回报率,而要了解基金、了解自己、了解市场、了解历史、了解基金管理公司;那么此时,则应当提醒基民,不要无谓地追涨杀跌,频频买入赎回,而要理性分析。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城市化、工业化、内需与产业升级、人口红利等动力没有衰竭,中国公司的治理水平和竞争力处在提升过程中,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和监管能力也在提高之中。在此背景下,通过集合理财、专业管理、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基金来持有优良和价格合理的中国公司资产,是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一种重要选择。风物长宜放眼量,此时此刻,投资者更需要一颗平常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那些自己直接操作股票的投资者来说,了解基金的运作、投资理念和投资组合也是很有益处的。最著名的基金经理之一的彼得?林奇多次谈到“业余投资者的优势”,只要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善于从身边发现有价值的公司,而不去投资根本不了解的公司的股票,就有很大机会“战胜基金”。他最著名的投资理念是:“我根本不相信能够预测市场,我只相信购买卓越公司的股票,特别是那些被低估而且没有得到市场正确认识的卓越公司的股票是唯一投资成功之道。”在过往的几年中,不少基金公司的投资研究都是沿着这个方向展开的。如果“业余投资者”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基金,对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将是一件大好事。

本书的出版原定在2007年10月,由于多种原因,一拖再拖,拖到了目前的股市调整期。但我以为,应对此时的市场,倒是很需要众多嘉宾一再强调的风险观、平常心和理性预期观念。倘若在市场暴涨时出版,书也许会畅销,但读者未必能静下来,听些冷静的话。此时,也许销量赶不上2007年出版,但有心的读者也许会多一些收获。

王安石有诗云:“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春晨花上露,芳气著人衣。”愿广大基民、股民和读者朋友在投资之路上,也能多一些诗中的平淡、随性和自然。

秦朔 2008年2月18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