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真正的道德经
29594200000001

第1章 序章:道德经来历

据历史记载,孔子34岁时曾“适周”向老子“问礼”,过了两年,也就是公元前516年,周景王死了,他的儿子王子朝与悼王、敬王争夺王位,周王室发生了内乱,王子朝因争夺王位失败而带走周王朝的大量档案典籍逃亡楚国,身为“周守藏室之史”负责保管国家档案典籍的老子也因而去职。有学者认为老子比孔子年长20岁,以此计算,老子时年约56岁左右。去职后的老子回到了陈国,主要是从事讲学活动,还到鲁国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与孔子有过多次交往。

老子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从政经验,与孔丘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论。

老子与孔子在学术观点上的主要分歧,除《史记》中有记载外,在《老子》里也有充分的反映。书中有些记述就是与孔子的活动有关,也透露了老子与孔子之间学术上的分歧。

《老子》这部书应该就是老聃在讲学时,针对社会现实所编写的教材,由于是讲学用书,因此以“解释”为主,所以句子中的副词比较多。

孔子73岁时就离开了人世,历史开始进入战国时期,这时老子还健在,应当已有93岁的高龄。第二年楚灭陈,老子离开家乡……

《老子》是一本老聃在长期的讲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书,通过他学生的传播,在当时社会上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由于古代无纸,简册就是当时用来书写和传播文化思想的主要工具。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有甲、乙两种版本。两版本的书体虽有些不同,但都属于隶书范畴。从乙本避刘邦讳,可以断定它是汉朝的抄写本无疑。帛书《老子》(甲本)由于不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因此可以推断它当抄写于刘邦称帝之前,就是说它并非是汉代的物件。

过去按照东汉儒教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叙》的说法:隶书出现在秦篆之后,是“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之所作也”。

可是后来发现是骗人的!

现在从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一千一百余枚隶书秦简和1980年又在四川青川郝家坪出土两件隶书战国木牍的情况来看,隶书的出现与流行应早于秦篆。

现代大量考古发掘证明,隶书在战国时期就已广泛使用于以竹木为书写材料的简牍上。文字的变革是书写工具与材料改变所逐步形成的结果。

隶书的出现决不是凭某个人的灵感能创制得出来的,它与简牍的广泛使用是分不开的。

这说明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老子》(甲本),绝对不会是汉代的至少是秦代所遗留的物件。由于秦王朝只有短短的十五年历史,因此甲本帛书也很有可能就是直接从战国时期的竹简上转抄过来的,它有可能是迄今为止所发现保存最为完整、最接近原貌的《老子》版本。

《老子》(乙本)不但成书较晚,由于文中有避刘邦的名讳,所以它应当就是当时与《道德经》同时在社会上流传的《老子》版本。

由于马王堆汉墓的主人,是出身于侯爵之家的豪门贵族,因此他们所得到的传抄脚本应当是正宗的标准版本。因《老子》(甲本)不避刘邦名讳,可以肯定在当时它是只能秘藏而不可流传的版本,由此可初步判断1973年从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的母本就是未被篡改前《老子》原作的最后完成版本;也就是说《老子》(甲本)是最接近原貌《老子》的版本。

三国时魏人王弼的注本《道德经》是现存通行本中流传于文人系统中的最早版本。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与魏王弼注本《道德经》,是目前最具可比性的两种版本,也是研究原貌《老子》与《道德经》之间差别的重要依据。

只要再仔细分析一下汉帛书《老子》(甲本)与魏王弼注本《道德经》在文字内容上的差异,就不难勾画出这两位真假“老子”作者各自不同的身份与政治面目了;也完全可以进一步证明《道德经》不是《老子》、李耳也不是老聃的结论,从而解开这个困惑学术界长达二千多年的谜团。

《道德经》篡改《老子》原作的文章结构,把原本不分篇章的《老子》,分割成为上、下篇共八十一章,并按照宗教理念进行编次颠倒、段落错综与文字改动,这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经过如此结构与字句大变动的文章,还能是原来的文章吗?

因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中有“老子是孔子老师”的课文内容,本人曾就此问题向一位只有10岁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提问“《道德经》是否还是《老子》”时,很快就得到,由于123456不等于543621,因而《道德经》已不是《老子》的回应。“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应该是十分简单而浅显的道理,据此本就足以说明问题,不必再作赘述。

然而二千多年所形成的观念,使大多数人都难以接受这一事实,因此有必要就其在文字内容上的改变,逐段、逐句、逐字地进行详详细细的比对分析,看一看《道德经》到底是不是《老子》,它与《老子》在文字内容上究竟有哪些差别,《道德经》篡改老子思想的真实意图又何在?

下面就将以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为底本修复后的文字与魏王弼注本《道德经》按其分章进行内容上的详细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