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于二愣职场奇遇记
2975000000025

第25章 试用 (2)

二愣一直跟着经理走进他的办公室,经理笑道:“于二愣,我没有资格开除你,我只能向人力资源部经理汇报。人力资源部经理刚才还夸你工作经验丰富呢,让我再观察一下再说。你不必伤心,可以继续上班了。”

“啊?谢谢,谢谢啊。您不知道,一个饭碗对我是多么重要啊,刚才我真想从楼上跳下去!谢谢您救了我的生命!”二愣没有止住哭,反而泪水长流。

“好了好了。”经理见状,极不耐烦起来,“一个大老爷们儿,却有一副女人相,你丢人不丢人?回到你的座位上去吧。”

“哎,我这就回去。”

二愣千恩万谢地回到自己的座位,无脸见新同事,既不敢抬头看美女,又不敢同其他同事说话,一言不发地坐在椅子上,斯斯文文地坐了整整一天。这一天,按经理安排的任务,他起草了一项培训教材的梗概,列出了重点提纲,还写了长篇绪论。

下午五点钟,是下班时间。二愣和同事伸伸腿、直直腰,舒筋松骨一番,打算收拾东西,起身离开。这时,经理却来宣布:新来的员工,要上一周的培训课,时间安排在下午下班以后,地点就在公司会议室,今天的主题是“感恩”课。

看来,还得再待一会儿了。二愣和新来的同事们一起朝会议室走去。跟他们一起上感恩课的,还有其他部门的几位同事,都是刚刚开始“试用”的新员工。大家到齐了,人力资源部经理才匆匆赶进来,一屁股坐在主席台上,开门见山地问道:“各位,你们懂得什么是感恩吗?”

大家彼此对视一眼,没有轻易回答。不是不想回答,而是不知道怎么回答。第一天上课,可不能砸锅啊!倒是二愣耐不住,率先开口了。二愣不想让这位经理遭遇冷场。刚才,听培训部经理说,是他给了我机会,我得报答他。于是,二愣举手说:“经理,我知道。书上说,葵花向阳,叶落归根,是为感恩。”

经理大声说:“于二愣先生说得对。感恩,就是感念恩情;感念恩情,为的是报答恩情,简而言之,就叫‘感恩’。诸位想一想,不知道报恩的人是什么?”

二愣伸长脖子抢答:“是猪狗不如的畜生。”

经理又大声说:“说得好!请问二愣先生,你报过恩吗?”

二愣一听,连忙把脖子缩回去,嗫嚅道:“还、还没有呢。父母对我恩重如山,小草难报三春晖啊。他们为养活我,让我读书,让我出来工作,我却像一个欠债不还的‘二赖子’,对他们没管没问,又像那些不知父母为何物的四条腿动物。不过,经理您放心,等我第一次开了工资,我立马去超市买一大袋子副食品,用快递寄回老家去孝敬父母。”

经理又问:“那么,除了父母亲人要感恩,你还要感恩什么人呢?”

二愣想了想,回答道:“除了父母亲人,还有很多很多人要报恩。大如生我养我的祖国和故乡,小如我的老师、我的朋友、我的兄弟姐妹,还有‘锄禾日当午’的农民伯伯、‘为他人作嫁衣’的工人叔叔,还有……”

经理挥挥手,打断二愣的话说:“你说的那些人,不在这次的讨论之列,都不值得一提!”

二愣眨巴眼睛道:“除此之外,经理,恕二愣愚钝,委实不知还有什么人要感恩。”

“看来,你就是一头猪狗不如的畜生!”经理厉声喝道。

“咦,您怎么开口骂人?”二愣被骂得跳了起来。

“你居然不知道为你的总经理感恩,这不是畜生又是什么?”经理冷笑道。

“总经理?”二愣迷惑不解。

“是的,总经理。不知为总经理感恩的人,在座的恐怕不止二愣一个吧。所以,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专门来洗洗你们那不知感恩的脑子!”

“那,总经理对我们又有什么恩呢?”二愣打死也想不明白。

“请问,你们离开父母走向社会之后,靠什么吃饭,靠什么穿衣?”经理大声问。

“靠自己挣工资呗。”

“你们要消费,要谈情说爱,要购车置房,要娶媳妇、嫁人,这些成本是谁提供的?”经理点着大家的脑袋,接着问。

“是总经理用工资支付的。”二愣点头说。

“对,是总经理为你们提供的生活费用,是总经理为你们提供的施展才艺的大舞台,是总经理为你们提供的聚敛人气、提升自我的良机,是总经理为你们提供的工作条件和生活便利。这四个‘提供’,只有谁才能做得到?”经理掰着指头说。

“大概只有父母才能做得到。”二愣回答道。

“可想而知,总经理就是你们的再生父母,总经理就是你们头顶上的太阳,总经理就是你们的救命恩人,总经理就是你们的一切的一切!对待这样的再生之恩,你们该怎么办?”经理睁大眼睛问二愣。

“报答呗!”二愣这次可是学聪明了。

“好!答得好!请问,你该如何报答总经理的如此天高地厚的恩情呢?”

二愣摸摸脑袋,边思考边回答:“怎么报答呢?等我开了工资,就到超市去买两袋子副食品,一袋子寄给亲生父母,一袋子送给再生父母——我们的总经理。你看好不好?”

“愚昧!”经理沉起了脸,对这个回答极不满意,“一个堂堂的年创利润千万元的大总经理,看得上你的一袋子副食品?喂他的宠物狗,狗都不吃。记住,为总经理尽心尽力,才是你报答总经理的最佳方式。”

“经理,你说吧,我们该怎么办才算尽心尽力?”二愣信誓旦旦地说。

“把总经理当作自己真正的再生父母,把总经理的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事事为总经理尽忠,处处为总经理卖力,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才智和体力,全部、无私地献给自己的岗位,鞠躬尽瘁、任劳任怨。这就是尽心尽力!”

“妈呀!”二愣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我说呢,原来并不是白给呀!”

“什么意思?”人力资源部经理愤怒地瞪起了眼睛。

“啊,不好意思!我没有别的意思,我是说,如果我没有想错的话,总经理为我们支付的工资,必须用我们的劳动去交换,对不对?”

“对!那又怎么样?”经理追问道。

“可这并不像我的父母呀。据我所知,我的父母将我从小养到大,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代价,却从来没有要求我报答他们。昨天,我的父亲还打电话来告诉我,只要我有出息,他就什么都满足了。”

“于二愣!”人力资源部经理把桌子一拍,厉声吼道,“你简直愚妄至极,不可救药,居然连这个基本常识都敢践踏,可见你是一个不知感恩、报恩的飞禽走兽!请你起立,走出会议室,再朝公司大门走去,永远别回头!”

“您胡说!”一听又要开除,二愣真急了,“经理,我又没有做错事,您凭什么赶我走呀?”

“这是总经理的意思,对那些不知感恩、报恩的员工,立即赶出公司大门,永不录用!”

“经理,我不相信这是总经理说的!”二愣争辩说,“您刚才还说,总经理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可我的父母从来不把我赶出家门,哪怕我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最多打我一顿而已。”

“那我今天就代表总经理与你断绝‘父子’关系。”经理按了一下内部电话,“喂,请保安上来,给我送客!”

“天啦,就为这件事就赶我走啊?”二愣彻底傻了眼,“经理,别赶我走!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从今以后,我认真听取您的教诲,努力树立感恩意识,做一个知恩图报的好员工,这也不行吗?”

这时,保安也赶过来了,在会议室门口啪地来个立正,然后呆呆地望着人力资源部经理,等待他的命令。

“经理,再给我一次机会好吗?”二愣眼泪汪汪地看着经理说。

“好!”人力资源部经理转了转脑袋,许久才把茶杯咚地一声摔在桌子上,“看在你刚来的分上,我今天可以既往不咎。但是,明天就说不定了。我明天必须把你今天的表现,如实报告给我们的邵总经理,请他最后定夺。”

说完,人力资源部经理起身走了。

故事启示:

企业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干的机会,企业老板为我们开了工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报答他们,而报答他们的唯一方式,就是尽心尽力地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但是,这个报答跟对父母亲人的报答,意义是不一样的,甚至有本质的不同。报答企业,是相互的,是有条件的;而报答父母,则是无条件的,是一种自觉的感恩行为。所以,对于那个经理的那些“高论”,我们只能姑且听之。

28.团队

对我们公司而言,要的就是合力,合力能增强执行力,执行力强就能带来巨大绩效。

第二天早上,人力资源部经理专门给邵总经理作了汇报,把于二愣参加首次培训的表现详细说了一遍,建议立即辞退于二愣。总经理没有急于表态,而是问:“这个人来了多长时间?”

人力资源部经理笑笑说:“昨天才刚来试用的。没有把好关,是我的失职。”

“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新员工。那你是怎么把他录取的呢?”总经理毕竟是总经理,说话做事讲究的是前因后果。

“啊,是这样。我发现这年轻人呢,求职经验比较丰富,还写了一本求职笔记,把他历来求职的经验体会都写得详详细细。我觉得他的经历非常难得,对我们搞职业培训指导有帮助,就让他来试用一下。”人力资源部经理一五一十地说。

“既然这样,你还没有给他试用的机会嘛。我担心,他还没有正式投入核心工作就辞掉他,万一他是一个人才坯子呢?岂不可惜?你说呢?”总经理建议说,“当然去留完全由你决定。”

“邵总是站在全局的立场来看待这件事,你说得很对。不过,他昨天的回答太令人失望了。不杀一儆百,怕以后新来的员工不好管理。”

邵总经理说:“我是这样考虑的,不管员工的人品怎么样,只要出业绩,才是我们需要的人。再说,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呢?如果新员工都是十全十美的,我们还培训他们干什么呢?如果员工犯了一点错误就开除他,有多少人不会被开除呢?眼下正是用人的时候,仅仅因为他的人品不好就辞退他,不利于公司的发展。你是人力资源部经理,你说呢?”

听了总经理的这一席话,人力资源部经理连连点头。结果:二愣向人力资源部经理做了书面检讨,这才赢得了继续“试用”的机会。

第二天下班后,新员工第二次培训又开始了。这次上的是企业文化课,还由人力资源部经理来主讲。为了上好这一课,人力资源部经理一整天都没有闲着,他的目标就是检查所有员工,特别是新员工的工作状态,了解大家的精神状态,包括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整体表现,还暗中观察他们存在的问题,如:是否偷懒、是否交头接耳、是否勤上厕所、是否投机取巧。中午休息时,他还深入员工中间,个别谈话,这才积累了一大堆材料。大家猜测,这次培训,人力资源部经理一定是讲员工的工作表现吧,便个个紧张兮兮的。

然而,大家猜错了。人力资源部经理并没有谈工作进度,也没有批评员工的精神状态,而是专门引用了一个职场“术语”——团队。因为他发现,大家整天都习惯于埋头搞“私有制”,一天到晚单打独斗,而团队合作的风气则相对贫乏。于是,人力资源部经理手持一本《团队》的书籍,给二愣们大谈团队精神,灌输团队理念,说这团队精神一旦发挥得好,一个人的力量就变成两个人的力量,两个人的力量就变成十个人的力量,十个人的力量就变成一百人的力量,奇迹就会大大的有。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经理还照本宣科,讲了一个寓言故事——

有个记者办了个护照,去天堂采访,考察天堂的人是如何生活的。去时,正赶上人们吃午饭,六个人一组,围在一口大锅周围。奇怪的是,他们使用的勺子柄太长,大约有一米,一个人掌勺,根本没法把舀来的饭菜送到自己的嘴里。但天堂里的人具有团队精神,他们将自己亲手舀来的饭菜送到对座的嘴里,双方彼此喂食,这样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记者见此,颔首微笑,颇受感动。接着,他又申请去地狱采访。刚下地狱时,正好也赶上人们吃午饭。同样的大锅,同样的勺子,但地狱的人自私自利,不懂团队合作,只顾往自己嘴里送食,结果没有一个人吃得上饭,个个饿得皮包骨头。

讲完这个故事,人力资源部经理合上书,厉声告诉大家:“这下子,你们该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了吧?还是那句话:会合作的人,进天堂;不会合作的人,下地狱!”

听了经理的教诲,大家都在深思,没有吱声。就在这时,二愣扑哧一声,忍不住笑出声来。

“嗯?”人力资源部经理扭过脸来,“于二愣,你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