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为什么想不到
2979000000011

第11章 习惯使大脑变钝 (2)

教育家们发现,当人们学习新技能时,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思考方式,学习会变得更容易。因此,老师们都会鼓励一二年级的学生去关注自己的“元认知”(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及遇到问题时所采用的策略。“你看看‘孔雀鱼’这个词,”老师可能会这么询问年幼的学生:“你注意到这个词了吗?当你看到它时你做了什么?”她希望孩子们在看到一个不熟悉的单词时能意识到自己是如何对新词作出反应的。他们可能会继续前进(远离新词语,或是忽略它),向老师询问,或者基于图片猜测意思,还有的可能会按照发音规则念出这个词。如果孩子们能意识到他们自己采取的方法,也能意识到还有其他方法可供选择,老师就希望他们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策略来进行学习。

同样,成人如果能意识到自己的思维风格,也能变成更好的问题解决者。倘若我们能意识到自己在制订一个成功的商业计划,或完成一次高质量的课程或设计出一次完美旅行时所用的策略,那么在将来应对各种问题时,就能有意识地选取这些策略或选择更有效的方法。意识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也能提升我们的学习体验。例如,如果你知道自己通过观察和描述他人行为的方式学习效果最好,那你在要学习设计花园或计算机时就绝对不会只看手册,你一定会考虑参加一个培训班或请个人指导。

除了适应,还有一个原因会致使人们忽视身边和周围的事物,

那就是接受信息的风格。有些人完全依靠某一特定感官接受信息,而忽略其他感觉通道的信息。正因为我并不是一个视觉型的人,所以才会没有注意到车的颜色,也就不记得。我的朋友伊芙琳跟我说过她的故事,有一天,她和女儿凯瑟琳(前面提到过,是个画家)在一起,看到一片牧场。当时正值春天,乡村一片生机盎然,简直就是不同绿色的拼接画:深绿的万年青,黄绿的草地,浅绿的橡树叶。凯瑟琳惊叹道:“看看这些不同的绿色吧,多么美丽!”伊芙琳说:“凯瑟琳说完这句话后,我突然也注意到了这些不同的绿色,之前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尽管我有很多次都在那儿站着看那个牧场。”听完朋友的故事,我就思考,是不是这就是画家感知世界的方式呢?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凯瑟琳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和我平常所见的人不一样,也许,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她就已经从颜色、形状和光线的角度在看待世界。

不同的人会注意到不同的信息。除非有听觉或视觉障碍,一般人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得信息。此外,我们都拥有触觉,能意识到身体在空间中的运动,也能感知冷热、压力和疼痛。然而,一部分人是高度依赖视觉来感知外部世界的。语言学家、作家威拉 约翰 斯坦纳的访谈结果表明,艺术家和工程师不但以视觉表象进行思考,而且比其他人更能注意到物体的视觉信息。他们比普通人更能关注到物体的形状,而音乐家则对声音更敏感。如果不同的人都和凯瑟琳一起站在牧场边观察,音乐家可能会对鸟叫声更敏感,而可能对“各种绿色”无动于衷。而那些触觉更敏锐的人则可能会注意到拂过面庞的微风或是脚下清凉的小草或湿软的泥土。

倘若我们的某一种感觉方式占据主导,就好像我们体验的外部世界经过了它的过滤。这个漏斗如果很便于形状或颜色信息进入,那么触觉信息就会较难通过。而对另一个人而言,也许声音更容易通过过滤器,而视觉信息则不可能留下深刻印象。我们这种天然的倾向性——容易记住某些信息,而对其他信息视而不见——就会导致盲点。

策略:给你的生活上点色

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滤掉了哪些信息,那么,我们就不知道是否要努力地去注意到这些信息。同样,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学习或思维风格,就不能更有效地用这些信息来提升自己的学习。因此,我们应该确认自己的盲点,这样才能进行弥补。然而,我们怎样能发现自己的盲点呢?

◎策略1:识别感觉缺陷

如果想一想别人经常对我们的抱怨,就应该可以找出自己的感觉缺陷。如果经常因为没有注意到别人认为应该关注到的信息而受责备,或没有听到其他人都听到的辩论,我们可能在视觉或听觉方面比别人稍逊一筹。

我们也可以从反面来考虑,看看自己的长处在哪方面。例如,往水罐里倒水这一活动,大多数人都是等到差不多要灌满的时候,然后看着水位线继续倒满。但是,我知道也有一些人能够闭上眼灌水,因为他们能够根据声音来判断是否灌满;还有一些人则是通过重量来判断是灌了一半还是 3/4。虽然这种判断部分是基于经验,但也说明人有不同的感觉偏好,有些人更愿意依据听觉和动觉而不是视觉来作出判断。

有时,我们习惯使用的语言也反映了我们的主导感觉风格,虽然我们不曾意识到这一点。为了探寻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治疗成功的因素,语言学家理察 班德勒和约翰 葛瑞德研究了她的咨询录音。他们发现,当萨提亚在治疗的过程中,她拥有一种不平常的能力,就是能根据家庭成员的不同风格而跟他们对话。如果家庭成员说“我明白(原文单词为‘see’)你的意思”或“你能想到那个画面吗”,萨提亚就会用同样的词语来强调视觉表象,如“看上去你相信……”另一个家庭成员可能会说“我听到你在说……”或“听起来好像……”而萨提亚也就会相应地改变说话方式。我们经常用来表达的词语就是线索,能帮助我们找出占主导的感知风格。

很多人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周遭的环境信息,要让自己变得对自己的主导感知风格更有意识,你可以试试去散步,或独自坐在公园里,或者做一件不需要太多注意力的工作,比如折叠衣物,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定一个闹钟,每隔 5分钟响一次,然后看看每次被闹铃打断的时候自己在注意什么。大部分时间都在注意衣物的温暖吗?还是在注意街上经过的汽车发出的声音?

一旦你发现自己最常注意到的信息,就可以开始了解自己“错过”的信息。例如,意识到自己不是视觉型的人,你就可以开始有意识地注意周围的视觉信息。

◎策略2:找寻新鲜的方法体验熟悉事物

因为我们很容易适应周围的环境,所以要经常寻找不同的方法去感知这些常见的事物。画家在画布上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会发现对自己的作品越来越熟悉,难以用新颖的视角看待画作。有些画家就会把作品放到不同的地方,这样他们就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在楼梯间反转画作或突然在门厅里看到作品都可能让画家有新的视角。

从新的视角来看待熟悉事物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个方面。有些人天生就拥有这方面的能力,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都需要主动地从习惯中走出来,以新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你可以试着在熟悉的情境中更仔细地观察或聆听,然后问自己:“我注意到了哪些以前没怎么注意的信息?”

◎策略3:跟陌生人对话

获得对熟悉事物的新鲜视角,一个好方法就是邀请一个对该情境不熟悉的人并跟他对话。曾经,我问一个日本籍交换生是否注意到美国课堂的一些不同之处。她犹豫了很久,似乎不想冒犯我这个教授。所以我鼓励她大胆讲,并给她讲了一个例子。我告诉她曾经听说法国的一些大学课堂上,教授会一边讲课一边抽烟,这让我很震惊,但是法国学生都觉得正常。当我说完后,这位日本学生迫不及待地说:“是的,我理解,当我在课堂上看到你喝可乐的时候正是这种感受。在日本,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绝对不会吃任何东西。”听她说完,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这种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她来说是多么大的刺激,就像法国老师上课抽烟一样。

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文化、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领域以及拥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能很快注意到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的不妥之处,他们还能看到不同的可能性或新的机会。公司的新员工可能最能看到公司的某方面问题,因为他们能看到他人已经习惯的事物。新媳妇也可能是家庭的最佳观察者。我嫂子乔伊斯问:“为什么你要把沙拉原料切那么碎?”大家的唯一回答就是“妈妈就切这么碎”。几星期后,乔伊斯去看妈妈,再次问起这个问题时,妈妈说:“哦,从我牙不好的时候就切那么碎,因为那样我吃起来更方便。”就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所以从来就没人问,而将之当做一个习惯确定了下来,即使这个习惯背后的原始原因早已不复存在了。

◎策略4:发现自己的学习风格

要发现自己偏好的学习风格,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思考自己首先会采取什么方法。例如,假如某人想作出是否顺产的决定,她可以通过如下各种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 到图书馆查询相关书籍并自己研读;

◆ 访谈专家,如妇科医生;

◆跟有相关个人经验的人交谈,如其他母亲,虽然她们不是专家;

◆ 选择一些能帮她看到那个情境的具体情况的经验,虚构的和真实的都可以,比如读有相关描写的小说和观看相关电影;

◆ 参与有关主题的正规培训课程或工作坊;

◆自己亲自体验,这就意味着实实在在地去做,并观察其具体情况。

你可以采取上述方法来学习新知识,不论是弥补关于越南战争的历史知识还是了解建造蝙蝠屋的方法都可以。如果你有充分的自由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这时,你就可以问问自己会偏好使用哪种方法。另外一个了解自己学习风格的方法就是反思曾经有过的最佳和最差学习体验,仔细思考是什么使得学习富有成效,而又是什么导致学习一无所获。

视野拓展:习惯和麻木只差一步

除个人生活方面,这一盲点也会在文化方面影响我们的视野。例如,约定俗成的儿童教养方式常常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在美国文化中,即使是在请到婴儿看护员之前,婴儿都会单独睡在离父母较远的房间。然而,这一方式对日本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因为他们的婴儿都是整夜依偎在妈妈的怀里。

“适应熟悉事物”这种自然倾向,会让我们变得对某些骇人听闻的事情都习以为常,尤其是小时候经历的某些事情。比如,爸爸每晚喝 6瓶酒,妈妈经常用皮带打人;由于自己的社会阶层、性别或种族,我们就不会去追求高学历或专业化的工作……所有这些都可能会被我们看成是正常的情况。记得很久以前,夜校老师建议我申请心理学博士学位,听完后我突然大笑。他疑惑地问我:“很好笑吗?”我结结巴巴地回答说:“我不清楚,但是……像我这样的人都能获得博士学位?”我觉得很幸运,因为这位教授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是门卫的女儿,也有追求进步的权利。但是,我们一般不会去思考情况为什么会是这样,或为什么看不到改变的可能性,而完全将这些熟悉的东西看成是我们生活的常规和必然。

另一方面,习惯和适应也会让我们默许那些可疑的甚至是不道德的行为。例如,从来都没想过偷东西的人也会毫不犹豫地从朋友那里复制软件来用,而不会花钱购买。倘若我们周围的人都会收受一些小贿赂或从公司里拿一些纸回家,那么这些行为就会变得正常。有一位老师发现一个二年级小朋友的储物柜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都是从同班同学那里偷来的,她就打电话叫来这个孩子的家长。孩子的父亲听到这一切,目瞪口呆地说:“真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偷这些东西!”然后,他继续解释:“他有成堆的纸、铅笔和办公用品——我一直都从办公室往家里拿!”

将熟悉的事物视作“正常”的确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但有时候也要为这种适应付出高昂的代价:我们可能会无视某些事物,而这些在别人眼里也许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们和我们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当我们习惯了这些会限制自己或伤害他人的情境,这种盲点的代价就会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