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民国财长宋子文
2996600000027

第27章 争取美援 (2)

南京政府实业部工业司长刘荫弗,首先大加赞扬。实业部准备召集各纱厂商来南京开会,讨论分配办法。赞成者有赞成者的说法,他们说:美麦借款可以补救我国农业的原料不足局面,有了实物也就等于有了钱。中国应该开放,走出中国,发展中国,借开放来发展自己。宋子文眼光高,没有错。不过,在全国的反对声中,赞成者的这种说法显得无力,显得苍白。

而蒋介石在这种舆论面前,当然是支持大舅子宋子文了。蒋介石支持宋子文也是听了宋美龄的话。事关长兄的政治命运,她不能不管。

为了平息这种舆论,安定人心,南京政府采取了三项措施。他们认为借款既然已成事实,当慎重使用,只能用以振兴实业,复兴农村,不能用于内战。

这三项措施是:

一是由政府有关人士对新闻界发表谈话,解释此项借款并非临时举动。孙科说明:“此项动机,完全根据党的主张方针,即总理所主张之利用外资以发展国内实业之政策”。“罗斯福要求我国派代表出席华盛顿世界经济谈话会议,因时间紧迫,宋在出国前确无此项安排,事后中央执委会议曾进行讨论,给宋提出一些与罗斯福会谈的方针。决定借款就是根据这些方针决定的。”

二是急速补办法律手续。国民党内政会议讨论,追认借款,提交立法院审议。6月14日,立法院讨论,交财政、经济两委员会审查,15日两委员会组成9人小组,审理完竣。16日,立法院召开第22次大会,讨论通过,借款案合法化。

三是南京政府许诺,此项借款只用于建设,绝不挪作他用。

就这样宋子文的美棉麦大借款,经过国民党中央为此一番安排,便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不过蒋介石也暗下恼火。

5月19日,宋子文在白宫与罗斯福发表共同宣言,这是宋子文此次访问的最后成果。宣言中称:“两国间对于解决世界当今大问题所必采取之一切方案,达成共识。”双方认为“非有政治之安宁,不能达到经济之安定”。双方“完全赞同目下国际贸易上不合理之障碍必须清除,财政与金融之混乱加以整理”。双方还认为,“东方贸易巨大媒介物之白银,应当提高而稳定其价格”。关于远东问题,双方认为,“过去两年中扰乱了世界和平,使两大国军队从事破坏性质之敌对行动”。“此种敌对行动,当立即停止,俾目下各国政治经济和平之得底于成。”

6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取消金本位、银本位。在国际事务中,美国声明放弃中立主义,亦即指在中日纠纷中不再持中间立场。这样,宋子文的访美,在政治上便把南京政府与美国的关系向前推进了一步。

1933年4月,罗斯福总统邀请各国政治领袖赴华盛顿磋商复兴世界经济计划,实际是为6月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做准备。

宋子文出国时,南京政府拟宋参加华盛顿谈话会后,续去伦敦参加世界经济会议,但未最后确定。5月13日,汪精卫主持召开行政院临时会议,决定派宋子文、郭泰祺为正式代表,出席伦敦经济会议。5月27日,宋子文一行从纽约赶赴伦敦。

世界经济会议的发起,出于1932年洛桑战绩会议的决议。关于会务进行,是由国际联谊会负责办理。国联自接受这项任务后,即着手准备,确定会议主要纲领为:

一是安定物价问题;

二是关税休战问题;

三是安定币制问题;

四是国际贸易问题;

五是疏通汇兑问题;

六是改善生产问题。

谋求解决这六项问题,就是世界经济会议的主要宗旨。

6月12日,世界经济会议在大不列颠帝国首都伦敦的地质博物院举行。与会者有66国代表,正式代表168人,加上列席代表及新闻记者等不下500人。代表席次名义上是根据代表人数多少排定的:英、法代表各八人,排在最前列;美、德、意、日各有代表八人,排列其次;中国有代表三人,与弱小国家一起排列其后。从代表席次上,即可显示地位的不平等。宋子文深感人多国大不是本钱,只有富强才是真正的本钱。

大会由英国首相麦克唐纳任主席,英皇首先致祝会词。他说,在此经济痛苦遍及世界之时,我以深切责任之情感,欢迎各位代表前来伦敦参加经济会议,并深信经过此次共同努力,可产生有益的结果。英皇演说时,全体起立,约有七八分钟,而后将其演说译成各国语言,翻译既毕,英皇即离会场。

接着是麦克唐纳致开会词。他说,近来各国遭受和面临一次通病,失业人数日增,物价远跌至生产成本以下,且又涨落不定,以致破坏一切经济活动所系之正常关系,再加以贸易之受限制,益增普通之危机。关税比额及汇兑管理等案,使国际贸易在一二年间减少一半;金本位放弃者之众,更为自成立国际贸易媒介以来,在承平时之所未见。从英皇和英首相麦克唐纳的演讲中,不难窥见当时世界经济问题的严重性。

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6月15日,宋子文走上讲坛,在世界经济会议第三次大会上发言。他发言用英语,首先表示了对会议的诚意和信心,说:“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觅解决世界经济危局之方法,故志愿前来参加此会。当前问题诚属困难,但若以正直之精神与必要之决心,则此难题并非为人类所不能解决者。”

宋子文在谈到中国地位时说:“他国生产过剩,而中国则生产不足,发展不足及购买力薄弱。试以中国之发展与美国比较,中国仅有铁路7000(英)里,而美国则有铁路27.5万(英)里,其他工商发达之形式,亦复彼此悬殊。中国对外贸易固已增多,但以其人口计之,仍属其微,查在1932年仅达国币40万元。参加此会之国家,有对外贸易每户计约及黄金150镑者,而中国则每户仅7左右。中国天然资源虽未开辟,但甚丰富,而人民勤劳奋勉,人口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中国地位如此,今后的作用将是:第一,中国生活程度如果提高,则其购买力不独可以吸收各国工业之出产,且可为世界最大之商场,而成繁荣新时代中之极大要素。第二,中国有最大可能的机会,供中外资本之生利的运用,相信世界政治家定能觅一方式与方法,而符合孙中山总理一面巩固中国政治与经济独立,一面供给西方资本与工商业以有利的发展范围的主张。”

宋子文在讲到白银问题时说:“西方现感受货币价值逐日波动,致碍及对外贸易之困难,而思在大会中有望解除之。中国亦有此同样困难。中国货币虽属金类物,然银价在其对金币非金币的关系中有剧烈的波动。银价现甚低落,故个人希望在他种物品以金价值涨起时,银价亦将涨起。吾以为银价之稳定的价值,较诸他价之涨高更为重要。故吾希望在谋取金币之稳定时,亦当为银价谋取稳定。”

宋子文还阐述了对外愿行合作的方针。他说:“中国和亚洲各国有些人,言讲无须效法他人,而西方亦无足畏,并认为西方技术与东方生活低程度之合作,是夺取世界市场,且借‘亚洲人之亚洲’及所谓‘亚洲门罗主义’之名义,而摒绝西方之合作,实则此种主义与吾华人国际往来之观念相反,吾人不欲采用此种主义。中国欲视世界为一个经济单位,庶各国可依最适合其人民本能和能力性之边线而谋发达,中国不欲采取经济自给之空谈。”

他说:“中国从不高筑关税壁垒,以利各国输入商品,也不实行外汇限制。”他向西方各国保证,“吾人欢迎西方资本与技能,故财政政策,未以排斥外贸为鹄的”。

宋子文在经济会议上的发言,对西方各国有很大的吸引力,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长时间的掌声。美国工商金融界因棉麦借款成功而兴高采烈。但中国的大市场被美国抢走,其他国家不甘心。于是国联又把搁置了将近三年的中国向国联提出的技术合作请求捡了起来。7月3日,国联行政院决定组织一个小委员会,研究中国的请求。德国委员凯勃建议,成立一个“技术合作委员会”,以德、西班牙、英、法、意、捷、美及中国代表组成,7月18日,国联在巴黎开会,通过决议,以波兰人拉西曼任联络员,规定其职责四项:一是以国联会各种技术机关的运用以及如何能援助中国,从事建设之消息报告中国。二是凡中国政府请求技术上援助时,应转达国联会秘书长。三是中国政府建设事业需用技术人员之合作时,该联络员对于此事应援助中国政府。四是出席中国全国经济委员会,以便就地使国联会各技术员之行动得以协调。技术联络员应将其执行任务情形,随时报告国联行政院,每三个月至少一个月呈送详细报告书一次。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规定。这等于宣布中国市场向国联各国共同开放。

国联的行动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强烈反响。日本外务省7月24日发表非正式声明书,称国联的举动是欧美列强援助中国,使之达到抗日的目的。日本政府对此不仅坚决反对,而且将采取适当手段予以阻挡。这样看来,宋子文在世界经济会上,在主张把中国市场对西方开放的同时,也做一些有利于抗日的事情。

宋子文在结束世界经济会后,于8月29日回到上海,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不管有人肯定也好,否定也好,不过宋子文的此次出访在国民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也打破了蒋、宋、孔、陈之间的平衡,这也是人人共知的。后来宋子文之所以辞职,就是这种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娘希匹,我骂你,我还要打你这个狗日的!”多年来大舅子表现出来的种种不敬,一齐涌上蒋介石的心头,一怒之下,赏给宋子文一记重重的耳光。“你敢打人!”国舅宋子文被这一记耳光打晕了。